七户優 像推理小说情绪一样的东京私语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620   最后更新:2018/06/26 16:26:54 by 蜡笔头
[楼主] 聚光灯 2018-06-26 16:26:54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李棋


上海。6月25日,由上海外滩美术馆主办、上海玻璃博物馆协办的艺术家林天苗的个展“体·统”开幕,除呈现艺术家多个创作阶段的代表性作品之外,展览重点展出了三件新制作的大型装置。

艺术家林天苗


在6月24日举办的策展人与艺术家的对谈中,本展览的策展人、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三星资深策展人、全球高级顾问亚历山德拉·孟璐博士(Dr. Alexandra Munroe)评价道:“这场展览从很多方面来说都是不同寻常的,一般的个展通常由艺术家已经制作完成的作品组成,我们从艺术家、藏家、基金会、美术馆借来作品展出,即便这种情况都会出现一些矛盾,艺术家也会有担心和不安。这次在外滩美术馆的个展里面有三件新作,开始的时候没有人会知道这些作品会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一切都是未知数。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次外滩美术馆和艺术家是委约创作的方式和联合制作,所以这次个展和其他个展是完全不同的,是一种新事物。”

喷薄的玻璃花园

林天苗为展览“体·统”创作的新作从现代和传统的科学、哲学、神经学与心理学论著中获取灵感和理论支持,涉及复杂的玻璃和液体元素、机械结构与生物感应系统的应用。其中最为核心的是位于美术馆四楼展厅的作品《我的花园》(2018年)。在这件作品中,巨大的玻璃管从带有液体泵的“花盆”中“生长”出来,色彩艳丽的绿色液体从玻璃管底部涌出,不断喷溅或者形成漩涡,与艳丽的粉红色地毯一同构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我的花园》2018年

铝合金框架结构、玻璃、液体循环系统、地毯


人们徜徉与沉浸于“花园”之中,可以感受到它巨大的体量、复杂的结构和强烈的动感。本展览的助理策展人朱晓瑞强调了这件作品所涉及的多重感官体验:“这件作品中有颜色带来的视觉体验,还有听觉体验,真正的花园中会有喷泉和它发出的声音,在这件作品中,喷泉就在玻璃管中。此外,行走在地摊上会感到很柔软的触觉体验。”

林天苗作品《我的花园》在展览现场


林天苗在回顾这件作品的创作经历时表示:“我到哪里都喜欢看花园,每一个文化和环境都有花园存在。我觉得真正的财富和文化积累到一定程度,都会通过花园体现出它的精髓。花园既是立体的,又是人造的,它们在中国的历史和其他文化的历史中早已存在,每个人的心中也都有自己的花园。”


策展人孟璐也指出了花园的诸多层面:“从历史上看,它与科学、医学、药物都有紧密的联系;”孟璐说,“举例来说,在中世纪的教会的修道院里有植物园,这些植物都有药用价值,人们在植物园里面进行研究,这也是西方科学的源头之一。”

林天苗作品《我的花园》在展览现场


展览的六楼呈现了包括《我的花园》在内的作品创作手稿,这些由艺术家亲自绘制的图纸揭示了作品结构和观念的演化过程。孟璐说:“林天苗创作的全过程,强调的概念是一个封闭空间,早期她在设计的时候包括墙和花园的形态,所有的形态和特点都强调了封闭性,在展览中也看到这样的特色,林天苗利用美术馆空间的特色打造了相对封闭的花园。另外在花园中的另外一层含义是身体,当你进入花园时就像进入了一段迷你旅程,花园代表了自然,在花园行走时会感受到自己的身体与不同大小、颜色的植物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在历史上花园设计所遵循的重点考虑因素。对于林天苗来说,她花了几千个小时对于作品进行规划,包括这些代表植物的玻璃管进行尝试,设计一段让人可以体验的旅程。”



在玻璃管的外壁上,可以看到“发财树”“碰碰香”“一夜欢”等对于植物的民间称谓,它们代表了在社会与日常语境中人们在植物身上投射的幽默、庸俗和“务实”的功能、欲望和焦虑。花园不仅仅是一个景观,它也是容纳人身体存在和释放、寻找自我的现场。

林天苗作品《凸起的纹样》在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林天苗及 Galerie Lelong & Co.


这种对于俗语的研究和使用也可见于林天苗在2014年的装置作品《凸起的纹样》中。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用多种红色的羊毛在地毯上绣出了“黄脸婆”“太妹”“依存女”“祸水”等加诸于女性的标签词汇。《凸起的纹样》被林天苗称为一次“宣言”,这是她对于自身长期被标记的“女性”艺术家身份的思考、反应和解决。她也以此为契机,挣脱身份的束缚,转而寻求更为宽广和自由的创作视野,以及在性别上更为平等的创作地位。

如丝线般敏感,如血液般细腻

另外两件为本次展览特别创作的作品分别是位于二层展厅的《反应》和位于三层的《暖流》,这两件作品同样涉及液体与玻璃材料的应用。

林天苗,《反应》,2018年,弧形结构双曲面面板、震动地坪、滴液装置、液体循环系统、脉搏采集装置、音响、中控系统,344 x 344 x 339 厘米,图片来源:林天苗工作室


《反应》是一件交互型的装置作品,观众进入蛋壳状的空间内,可以通过感应器用脉搏启动装置。蓝色荧光液体构成的“血液”随着互动者的脉搏滴落,地面也随之震动。这件作品将内在的身体系统运作“折射”为外在的、可以观看和感知的对象。策展人孟璐说,“我们通过身体感应周围的变化,在这件作品中我们能够回到‘体统’的概念——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单一的现实,所有的现实都存在于折射的概念中。”

林天苗作品《反应》(2018年)在展览现场


《暖流》从科学和药学领域汲取了美学元素,粉红色的液体随着复杂的玻璃器皿的旋转不断流动。这些玻璃器皿的造型来自于实验室使用的研究工具,它们的联通与旋转映射着周而复始的行的社会“实验”,在其中激荡的液体也传达出潜在的冲击力和破碎的危险性。

《暖流》2018年

铝合金框架、不锈钢机械结构、玻璃器皿、液体循环系统

林天苗作品中鲜明的色彩也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我选择的蓝色具有机械感和男性的性别感与假设,而粉色更强调介乎于血液和女性性别设定之间。这两者间有对比又是极其合一的。”林天苗说。“颜色具有很强的人工属性,它的应用与心理、性别、社会、文化和时尚都有密切的关系。”


《白日梦》1999年

白棉线、白布、数码照片


展览中还展出了林天苗此前创作的代表作品,包括《白日梦》(1999年)、《嗨!》(1999-2018年)和《失与得》(2014年),呈现了艺术家创作中材料和观念的演变与丰富。尤其在《白日梦》与《嗨!》中,艺术家使用了标志性的丝线材料。从丝线到玻璃和液体,林天苗对于材料的使用既有突破也有观念上的延续。“在这次展览的创作过程中,我发现我其实不是在做玻璃,而依然是在使用一种敏感的、线性的材料。比如我以前特别喜欢用线体来创作,我对这种材料特别敏感——我发现我对液体也是,液体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它能做到强烈的喷射状态,也可以做成拟人的、细腻的,像血液一样,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的感觉。能过做到这些,这种材料的承载量就变大了,我在其中也可以游刃有余。”


《失与得》2014年

聚脲、工具、不锈钢支架


展览“体·统”拥有多样的表现形式,同时又具备统一的观念核心。在具有冲击力和细腻层次的感官体验中,艺术家也埋入了关于身份、社会等议题的寓言式的内涵。这场展览是艺术创作者实现突破的里程碑,通过材料和观念实现了一场艺术实践的实验。(采访、撰文/李棋)


林天苗:体·统

上海外滩美术馆

展至8月26日


[沙发:1楼] guest 2018-06-26 22:35:25

来源: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


林天苗:体·统

2018年6月26日,林天苗个展“体·统”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开幕。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有幸作为支持方之一,参与此次艺术家在上海的首场个人专题展。


展览由美国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亚洲艺术部三星资深策展人亚历山德拉·孟璐担任顾问策展人,朱晓瑞担任助理策展人。


艺术家视整个展览为一个特定场域的项目,展开四部分概念的探究:“个体意识”、“群体意识”、“公共意识”、“终极意识”,概念与楼层相呼应,依次从美术馆二楼展厅纵向延伸到六楼,为观者带来一场心理和感官上的“意识”之旅。作品涵盖林天苗二十余年创作脉络中极具代表性的装置作品,以及艺术家自2017年起制作且从未向公众展出的数件玻璃材质的大型交互装置,具有文献意义的手稿也一并展出。


90年代初,作为中国首批尝试装置和录像制作的女性艺术家之一,林天苗不断尝试各种创作媒介,通过具有女性生活痕迹和符号意义的材料如针、棉、线、丝、布,将这些材料加工、缠绕、覆盖于日常物件上,透露着对日常生活和传统手工艺的关注和反思,以一种独到的想象力及视野形成了鲜明、敏感且细腻的个人风格。从早年的旧作《白日梦》、《嗨!》和《失与得》,观众都不难体会到艺术家注重材料和方法的选择,充斥着手作的质感与生活的温度。


2017年,创作二十余年的她却突破一贯使用的传统媒介,选择广泛应用在现代领域需人工合成的玻璃材料,尝试前所未有的创作挑战。林天苗开始与上海玻璃博物馆合作,把玻璃当做一种材料来使用,提取“机械”运动等更具有社会化识别标志进行装置实验,寻找科技与艺术之间的平衡点,介入到更丰富的层次和多维度的探索。正是由于材质、创作方法及视觉语言的转换往往是同步的,了解林天苗作品的观众,会因为其材质的转换获得一次全新的体验。


展览名称“体·统”,概念原生于人体系统,从一系列的现代批判、政治理论及当代心理学出发,正如顾问策展人亚历山德拉·孟璐所说:“林天苗创建并提出‘系统’和‘体系’的检测,揭露和重新塑造自我在社会和技术现实变化中的运作方式。这些系统在物理上、精神上,甚至是诗意层面上都有一定作用,在她所涉足的所有工作中,人体是她的中心关注点,身份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成为其思考和实验的内容,并贯穿于整个展览中。


意识之旅


个体意识


《反应》2018年 弧形双曲面板、震动地坪、滴液循环系统、脉搏采集、音控系统 344 × 344 × 339 厘米


《白日梦》1999年 白棉线、白布、数码照片 200 × 120 × 380 厘米


作为展览的开篇,二楼展厅中心是全新大型交互装置《反应》,观众需一人走入展厅中央,进入一个充满未来感的白色“洞穴”空间装置,置身于艺术家创造的内部空间之中,开启一段私人化的体验和感知。将手腕放置在感应器上,感应器开始采集脉搏跳动的频率,蓝色荧光液体会从螺旋盘下的玻璃管中缓慢滴落。观者可视、可感、可听到自己的“血液”动感状态,这种探索是个体与机器之间一对一的反应,所蕴含的是“真我”与“假我”在设定环境中的彼此相遇,相遇也成为凝视和感知、了解、辨认和质疑自我的过程。与此一壁之隔,是林天苗创作于世纪之交的代表作《白日梦》,它却是由最常见的、便宜易得的白棉线为主。展览地面置有一个悬空的床垫,其上方放置一张与床垫等大的画布框,画布与床之间被无数根白棉线上下连接着,床垫表面的布被向上牵引,隆起的身体形状好似脱离空间。在光影交错下,棉线交织而隐约凸显的素描人形是艺术家自身的形象的解构,探讨形成自我身份的过程。强烈的视觉张力令人联想其制作过程中难以想象的大体量手工劳动。


集体意识

《暖流》2018年 铝合金框架、不锈钢机械结构、玻璃器皿、液体循环系统 220 × 65 × 258 厘米


《嗨!!!》1999-2018年 白棉线、投影仪、扬声器、扩音器 1060 × 475 × 300 厘米


三楼的展厅将展出其新作《暖流》,与人们的群体意识、日常经验、生活方式有关,运用化学实验所使用尺寸各异的玻璃器皿,制作为一组组独一无二的结构,它们被连接于竖立于墙体内的大转盘上。其中,象征生命本体的粉红荧光液体,在彼此联通的玻璃仪器中进行“自转”,被社会、文化大型机械带动其反向“公转”,形成了宇宙“公转”与“自传”共构依存的关系。而另一件早期重要的影像装置作品《嗨!!!》则是完全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和呈现方式。她用物理镜头投影一个巨型动态肖像,持续交替变动的高频及低频震动传递在棉线与图像之间,并伴随着彩色图像从女性肖像转为黑白的中性形象。在影像的变化过程中,声音从浑厚的贝斯声变为尖锐的高音,一种宏大到纤细敏感的体验,被视觉、声音同时释放出来。


公共意识



《我的花园》2018年 铝合金框架结构、玻璃、液体循环系统、地毯 尺寸可变


《我的花园》是艺术家为“体·统”展览特别创作的大型装置。蔓生式的作品造型占据了美术馆整个四层展厅,同时,观众也能够从五楼展厅回廊俯瞰整件作品。林天苗的创作初衷是打造一座巨大的多重感官“花园”,让观众能够完全沉浸在其明艳的色彩和急速的动感中。粉色地毯不仅覆盖了整层地面,还蔓延至四边的墙壁,让观者仿佛置身于超现实之梦境。


《我的花园》里的“植被和树木”体型巨大,由玻璃试管(有些甚至超过5米高)组成,被“种植”在大小不一的粉色花瓶中。为保持试管内绿色透明液体的循环流动,花瓶下方藏有液体泵,通过液体泵作用液体会形成漩涡和喷溅。液体循环在这些透明容器里其体量远大于人体尺度,让整个空间仿佛在观众身边翩翩起舞,并打乱了观者原本的步伐节奏。 玻璃试管看似平平无奇,容易让人联想到实验器皿,但极度理性化的排布设计却反而让这些玻璃试管“活”了起来。


艺术家精心选择在玻璃管表面刻着“发财树”、“碰碰香”、“一夜欢”、“世界爷”这些耳熟能详的植物俗名,以强调和重组语境化的方式,向人们揭示了民俗俚语中无力、幽默、庸俗和欲望的语言身份表述,提醒我们保持对周遭社会环境敏感的质疑态度。除了研究语言对现实的影响,《我的花园》也试图阐明空间运动对人类自我存在的影响。在这片“花园”中,观者行走在一片充满混合与交互的区域,这里既有试管里的挥发性物质,也有诸如色彩柔媚的毛毯这样令人心旷神怡的元素。在体验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自我调适,也正是作品希望向人们揭示的:除了语言,身体运动对于知识的形成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终极意识



《失与得》 2014年 聚脲、工具、不锈钢支架 尺寸可变


五楼的《失与得》是本次展览的点题之作:从个体、群体、公共上升到终极“意识”的体现,艺术家提炼了骨骼与工具幽默的结合点,日常工具原本有它专属的功能和属性,当工具与身体骨骼“嫁接”后,其功能和属性被重组,似乎无意间将严肃的死亡问题不断地扩展和延伸,随即新的意识产生。当观众走到美术馆六层,结束即将的“意识”之旅,他/她将在中庭区域看到林天苗创作的手稿。无论是透视图、剖面图、还是平面图,每一份手稿都有着工程制图般的精确考量,每一份都反映的是艺术家创作思考的历时过程。


图片来自上海外滩美术馆

[板凳:2楼] guest 2018-07-04 11:51:52

来源:典藏Artcoco


是林天苗的秘密花园?不!是你的花园


之前曾读过一篇文章,大致意思是:“如何探索一件未知艺术品的创作者性别,是可以从媒材上寻找出蛛丝马迹的。”当然常说艺术是不分性别的?但性别在社会环境中对人的思想构造仍是不可消解的,林天苗却并未想要去消解这种特性,而是真诚地进行艺术创作,毫不避免地用最女性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思维方式,仿佛在向艺术界乃至一整个世界宣告,关注作品本身比关注性别重要。

林天苗,《白日梦》局部,1999年,白棉线、白布、数码照片,200×120×380厘米


本次上海外滩美术馆隆重迎来艺术家林天苗在上海的首场个人专题展览“体·统”,展览由美国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亚洲艺术部三星资深策展人亚历山德拉·孟璐担任顾问策展人,朱晓瑞担任助理策展人,可谓阵容强大。展览“体·统”的名称概念原生于人体系统,不难解释林天苗所涉足的创作一直与人体有关,这不仅仅是她的关注点,也是她思考与实验的其中一个出发点。

林天苗,《失与得》,2014年,聚脲、工具、不锈钢支架,尺寸可变


熟悉上海外滩美术馆的观众都知道,这个空间的特性是一览无遗,直而向上的。艺术家将本次展览视为一个特定场域的项目,作品依照楼层分布展开,从“个体意识”、“群体意识”、“公共意识”到最后的“终极意识”,每一层都是为“体·统”营造一个逐渐深入地过程,这样一个延伸地过程会带给观者一场“意识”之旅。


个体意识:身体语言的传递与形变


展览从二层展厅一件洞穴式作品《反应》进入,作品白色外壳看似坚韧却又柔软,内置螺旋状蓝色液体装置与感应器,这便是探索本次“意识”之旅的第一步——个体意识。观众将手腕脉搏处放置感应器,感应器采集脉搏跳动频率,将其传递给螺旋装置中的液体,原本静止的蓝色液体跟随脉搏频率从螺旋状玻璃管中滴落,在蓝色水平面泛起涟漪,令人久久不能平复来自体内的巨大能量。作品中艺术家不仅放大了人体正常运作机制,并利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将其传递出来,这是一个探索与感知自我的过程。

林天苗,《反应》,2018年,弧形结构双曲面面板、震动地坪、滴液装置、液体循环系统、脉搏采集装置、音响、中控系统,344×344×339厘米

林天苗,《反应》,2018年,弧形结构双曲面面板、震动地坪、滴液装置、液体循环系统、脉搏采集装置、音响、中控系统,344×344×339厘米


另一件相邻作品则是来自1999年的《白日梦》,这件作品所采用的媒介是大众对林天苗最为熟知创作手法——棉线、白布等。作品看似由底部白色床垫发射出的棉线牵引画布,画布上呈现的则是艺术家自身形象,细看会发现,艺术家形态并未脱离出空间,这不是一个被牵引和被控制的状态,而是一个相互制约的形态。

林天苗,《白日梦》,1999年,白棉线、白布、数码照片,200×120×380厘米


群体意识:社会身份的认同与依存


与二层展品结构相似的是,三层由一件以玻璃媒材为主的作品《暖流》与一件1999年至今的棉线作品《嗨!!!》组成。《暖流》这件作品与群体意识密切相关,艺术家运用了形状各异的玻璃器皿制作出一个圆盘式的结构,当中装满了代表生命本体的粉色荧光液体,这样一个彼此连接的过程中玻璃器皿会进行“自转”,同时亦会被社会环境、大众文化所带动“公转”,形成一个宇宙间公自转的依存关系。

林天苗,《暖流》,2018年,铝合金框架结构、不锈钢机械结构、玻璃、液体循环系统,220×65×258厘米


作品《嗨!!!》紧接《暖流》之后,未见之前我一直误认为尖锐敏感的音效来自《暖流》。值得一提的是,《嗨!!!》的呈现与《白日梦》的相似之处仅在于“线”的延伸,但该作品的动态与释放点则与前者全然不同。这件作品的奇妙点在于它是一个会跟随社会身份、性别而转变的过程,它是包含群体意识的。

林天苗,《嗨!!!》,1999-2018年,白棉线、投影仪、扬声器、扩音器,1060×475×300厘米

林天苗,《嗨!!!》,1999-2018年,白棉线、投影仪、扬声器、扩音器,1060×475×300厘米


公共意识:粉碎与重建秘密花园


不难看出,林天苗的创作一直在跟随生活轨迹行动。2017年,林天苗突破惯用媒介,采用人工合成的玻璃材料,尝试挑战新媒介。这对一个艺术家来说不仅仅是新的体验,也是新的突破。这一尝试在《我的花园》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柔软蓬松的粉色地毯,高林耸立的玻璃管上印有各类植物中英文名称,内含绿色可喷射液体,完美地呈现了一座少女心满满的秘密花园,令人全然忘记关注包裹在玻璃管上的中英文差异,倒也体现出了“俗名”与“国际用语”之间的随意性。

林天苗,《我的花园》,2018年,铝合金框架结构、玻璃、液体循环系统、地毯,尺寸可变


终极意识:对社会性雕塑的探究


五层的展厅是环绕式的,观众不仅可以换个角度俯看四层《我的花园》,亦可以边走边看点题之作《失与得》,如果说上述三层的作品是层层递进的,那我们即将到达的是,林天苗的艺术语言交汇处,日常工具与人体骨骼重新嫁接,各取所需。艺术家用其独特的幽默感,以日常性的现成品重建了关于死亡的概念。

林天苗,《失与得》,2014年,聚脲、工具、不锈钢支架,尺寸可变


本次“意识”之旅结束前,林天苗的手稿被展出在六层展厅,观众可以清晰的在这里看见,一个艺术家的思考与创作路径,一个想法是如何不断被实验被创作而呈现。

林天苗,《我的花园》手稿


纵观林天苗的创作路径,不论是早期的《白日梦》、《嗨!!!》,还是最近的《反应》、《暖流》、《我的花园》等,其一直在探索自己的创作手法。因早期作品大量地运用了手工制作以及线的繁琐缠绕,不禁让人感叹这种强烈的表现欲,从而致使大众认为她的作品中具有浓厚的女性特征。但其实在九十年代初,林天苗便已经开始不断去尝试各种媒介的创作,她曾一再强调自己从未站在女性的角度上去创作,那些具有女性生活符号的材料仅仅是自我表达,是以一种独到的视野去展现细腻的个人风格。本次“体·统”的展出,新媒介的创作,无疑展现出艺术家的无限创作性,是根据日常生活的意识之旅,并不单单只是关乎女性,而是关乎人体与系统。

[地板:3楼] guest 2018-09-05 11:43:17
没了?想看!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