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谈谈天气:危机时期的艺术与生态”6月23日广东时代美术馆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547   最后更新:2018/06/19 16:46:04 by 展览预告
[楼主] clclcl 2018-06-19 16:46:04

来源:绝对艺术


诚如法国文学大师居斯塔夫·福楼拜所说,“越往前走,艺术将更为科学,科学将更为艺术,它们在山脚分开,却又在山顶汇聚。”数字化时代到来的猝不及防,科技改变了大众的生活,也催生了艺术界的巨大变革,“新媒体”尤为炙手可热。作为UFO媒体实验室创始人、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吴珏辉是“新媒体”艺术家的典型代表,他的创作轨迹呈现出跨界融合的多元面貌,主要涉及数字感官、生物艺术、媒体剧场等范畴。他更着力与国内、国际上的神经工程、控制论、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研究机构密切合作,观察艺术与科技的化合反应,专注于外在世界和内在感知之间建立“感官接口”。本刊特邀吴珏辉在“特别策划”栏目中向我们解读艺术与科技融合下的新媒体艺术。


ART ABSOLUTE与吴珏辉的对话


ART ABSOLUTE: 您曾说过“插电不等于新媒体,互动不等于新媒体”,那么您是如何理解看待新媒体艺术的?


吴珏辉: “新媒体”在国内刚刚出现的时候,相对于已有的作品形态,通过互动或插电的方式呈现,让大家感到新鲜和陌生,这可能是最开始会引起关注和兴趣的点。


新媒体艺术,也有人叫电子艺术、数字艺术,所谓的互动、插电并不单指在技术层面,作品的成立与否并不在于插不插电。在我看来,新媒体艺术最关键的是要看在作品背后的艺术家,他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是否具有“比特基因”(比特:计算机专业术语,是信息量单位,同时也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位,为信息量的最小单位。),或是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科技的发展促使社会转变,也催生出了新的信息化时代,带有新媒体观的艺术家与传统艺术家所处的世界维度是不同的,他们的意识是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

吴珏辉,《火星蚂蝗》,动态装置,尺寸可变,170~250cm,2016


ART ABSOLUTE:“ 艺术作为科技的反物质”是您创作的一个态度和立场吗?


吴珏辉: “艺术作为科技的反物质”是我艺术创作的初衷或是目的地。就像一个科学家不会标榜自己是搞科技研发的一样,科技只是通往他想去的世界的一个途径,并不是拥有了高科技就拥有一切了。


ART ABSOLUTE: 作为艺术家,您如何看待观念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是否会相互制约?


吴珏辉: 以前也在思考“会思考的技术”和“会技术的思考”到底哪个更重要?观念与技术并非对立:观念通过技术来表现,技术的背后有观念在支撑。这是一个互相翻译的过程。我们不能只关注技术手段,而更要关注技术背后的观念和逻辑,在此技术充当了翻译的角色,翻译的好坏才是决定性的。

吴珏辉,《原子蜗牛》,动态装置

媒介:弹性材料、金属结构、机械系统、控制程序、烟雾机,直径500cm,2015-2016


ART ABSOLUTE: 您在大学时读的是中国美院新媒体系,那时新媒体应该是一门很新的专业,您是首批学生吗?您当时为何会选择新媒体专业?从您学习到现在的任教,您亲历的新媒体艺术有哪些发展变化?


吴珏辉: 我大学时在杭州师范学院读平面设计专业,但是对很多人来说,设计只是一个为人服务、解决问题的工作而已,我对这种“乙方意识”感到厌恶。是缘分也是运气,临毕业时,张培力老师在中国美院筹备新媒体系,我就报了名。他那种自由开放的态度对我影响深刻。从我上学到现在教学,我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像2000年前后,那时候信息闭塞,个人电脑还要通过“猫(Modem)”的方式去上网,而现在已经是全网络覆盖,信息满天飞,让人无暇顾及了。

吴珏辉,《冥王水母》,有声激光装置

媒介:激光发射器、扬声器、媒体播放器、玻璃器皿、亚克力、三角支架,尺寸可变,2016


ART ABSOLUTE: 您的艺术创作往往是跨学科式的呈现,包括涉及交互、生物、信息科技,生物技术等等,如何将这些复杂的科技与艺术结合?不同领域间的协作又面临着何种境遇?


吴珏辉: 不同领域、背景的人在一起不论做什么,“臭味相投”是至关重要的,不然的话只能是相互利用。很多时候,不同领域间,最大的问题是互相之间的偏见和狭隘的理解。与不同领域的人合作,是一个相互磨合和认可的过程,我们在彼此身上发现对各自知识体系有所补充的、甚至是颠覆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才算真正的跨界合作,才有可能催生新物种。

吴珏辉,《电血袋》,装置,尺寸可变,2016


ART ABSOLUTE: 从2009年开始,您与清华大学神经工程实验室合作,进行“脑电站”艺术项目的合作,跨界、跨学科的艺术创作,最吸引您的点是什么?


吴珏辉: 与清华大学神经工程实验室以及致力于脑机接口的 neuracle公司合作要感谢张尕老师。他在国内外策划了一系列重要的新媒体展览,是推动新媒体的关键人物,也带着我参加了很多相关的展览。在他的推动下,我和很多的艺术机构和科研机构有了接触和合作,是他把我介绍了给了清华大学神经工程实验室。“脑电站”的项目相当于主体的头脑意识外化为电子信息,是艺术与科学的头脑对接,脑机接口不但是一种物理接口,更是一种跨领域的意识接口。


ART ABSOLUTE: 在去年今日美术馆未来馆的展览中,您担任了总策展人的角色,作为策展人参与展览和作为艺术家参展的感受有何不同?策划这个展览,您有哪些收获?


吴珏辉: “.zip未来的狂想 | 小米· 今日未来馆”是我第一次正式地策划展览,这个展览反映的不只是概念维度上的问题,而是更加系统性的工作。担任策展人的角色以后,就要对所有的事情负责。以前我更多的是面对一件具体的作品,现在我得把整个策展工作当作是一件抽象的、繁复的作品,有很多考量在其中,这些都会成为我经历的一部分。


插播广告:“ .zip”系列展从北京巡展到纽约后,又在成都远洋太古里展出,信息时代的焦虑与狂欢、困境与思索被打包成一个压缩文件,等待着每个观众去解压。我希望大家都能去体验不同格式的作品,因为未来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想象之中,需要我们保持好奇和热情去探索和感知。


吴珏辉个展“比特宫-乌洛波洛斯”,今日美术馆,2016


ART ABSOLUTE: 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人工智能技术、等都在逐渐进入艺术创作中,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之后会不会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选用这些技术形式?


吴珏辉: 早在2010 年之前我就开始接触这些技术,但是一直都没有做出一个完整的作品来,即使现在也只是一个实验的开始。曾在王府中环举办的“Digital Revolution” 数码巴比肯展中就有我通过增强现实技术(AR)创作的作品——《尼奥之眼(Neo's Eye)》,尼奥是影片《黑客帝国》的男主角,我的作品也正是受到这部影片的启发。通过AR头盔,以零散、随机的方式来扫描现实世界,暴露现实背后的数字面貌。进入到“尼奥之眼”,犹如站在现实与数字世界的临界点上,而且充斥着漏洞。这个艺术实验项目是在混合现实公司 nreal.ai 与艺术家In_k和洪启乐的支持下进行的,之后还会继续升级迭代。

洪启乐 脑波交流 沉浸空间作品

.zip未来的狂想 | 小米· 今日未来馆”

北京今日美术馆 2017

施政 Embers 沉浸空间作品

“.zip 释放未来 | 今日未来馆”

成都远洋太古里 2017


ART ABSOLUTE: 当下关于新媒体的展览越来越多,无论是美术馆、画廊甚至是独立机构和商场都参与其中,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在您看来这会是今后艺术展览的一种普遍趋势吗?


吴珏辉: 在我看来,新媒体艺术展“热”的背后还需要多一些“冷”的思考,我们不应该以一种简单的、快速消费的方式去对待新媒体艺术及这种展览项目,这样做只会导致大众的质疑和不信任。任何被大家看好的艺术,在被加速催化和过度膨胀后,都只会变成一个个泡沫。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