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报-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提醒:建筑得让人愉悦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1766   最后更新:2018/06/08 20:17:32 by clclcl
[楼主] 脑回路 2018-06-08 20:17:32

来源:空艺术 浮歌


观展经验丰富的你搞得清楚徐震、徐震®、没顶公司出品之间的关系吗?

小TIPS:®标志里的R是REGISTER的缩写,在我国商标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属于注册标记,也就是说“徐震”已然是被注册的商品名,“徐震®”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商标。


徐震亲口告诉我,所有的署名最终呈现的作品其实都是来自于徐震本人,他提供构想、idea,提供作品最初的“动机”。而之所以搞那么多名字是因为在这个年代团队效率比个人高上许多。

但对我来说徐震的面目依然模糊不清,难以定义,也许一场个展带来的采访能让我对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这次西岸香格纳开幕的徐震®新展《异形》给了我亲自了解其意图与思维逻辑的机会,我在这里稍作整理。


徐震,生于1977年,1996年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校。如今生活工作在上海。徐震于2004获得中国当代艺术最高奖。2001年获邀参加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之后作品被广泛展出。

没顶公司是由艺术家徐震创办于2009年。是一个当代艺术创作型公司,以生产艺术创造力为核心,致力于探索当代文化的无限可能。这对当代艺术的创作模式、收藏消费系统以及作者权等问题开始了全面挑战和标准的刷新。2013年,由没顶公司出品的“徐震”品牌宣布创立。

徐震® Alien 1 异形 1


看到展览的那个时刻让我一时语塞,难以下判断,出现了不知道问些什么问题才好的心里活动。这都是因为创作者是徐震的缘故。徐震的作品脉络跳跃,没有多少“习惯”可以抓,令人不敢轻易置喙,这次的展览又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整个这个作品是16个这样的…笼子。是一个基地,有300多个这样的跪着的汉俑,所以最完美的作品呈现应该在户外,这个只是一部分在城市里的呈现。”

根据展览描述,“异形”指的应该是电影《异形》中的那种破腹而出口吐硫酸的外星人。它与人类难道不是非常冲突的存在吗?由这种生物改造的(假象)环境可以引申到我们现实吗?

徐:异形,是奇异的形状——一楼的作品(异形1)有点类似于中国崛起之后,你的国际形象也有点像异形一样,别人无法理解你啊、压榨你啊、又想了解你啊、希望你能够跟着他们的规律啊……这种本身也是异形。没有必要关注在怪物异形上面,他就是“新生事物”,就是说过度了就会变成异形一样的东西。

异形 Alien (1979)


展览中这些元素之间内在的联系是如何建立的?

徐:比如我们这次复原了某监狱的现场图片,你看我们的汉俑也挺像照片里的囚犯,之间的关系都是非常合适的。也和以往作品内核有很强的联系。

你创作中审美的重点在哪里?

徐:其实你看我们的作品都是很直觉性的,就是我最后把它都控制在直觉性上。直觉性是个钥匙。这个资源一打开,后面理论我就不交代了。

这个东西很复杂,我们的创作方式,比如《永生》系列,上面一个佛像下面一个,很多人说这是东西方的结合,其实我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两种审美放在一起,是不是会由于你的观看方式变成了对第三种审美的需求,至于里面有东西方冲突,殖民文化啊,身份诉求什么的,本身就有,你也可以把这套理论放在一个很差的作品上。

对我来说,解释是另外一回事情,我们可以忽视,但是钥匙,是艺术家创造的。

就像这个作品(展览一楼作品异形1),我的兴趣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作品看上去有点敏感,但其实你抓不住它敏感的点。我们的作品要的就是这个,它处在一个临界点,可以这样可以那样。

徐震®,永生—北齐圆雕菩萨立像、亚马逊和野蛮人,2016,98*80*26cm,雕塑,矿物复合材料、金箔、钢


我因为自己很注重直觉性,用“直觉性”去观看你这套作品的难关是不是在于对整个圈子认知的培养,很多人上来就直接就定性了,比如你前面说的《永生》,他们有结论之后也不会再往下走了,不会去注重直觉性的东西。

徐:我觉得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是关注过的。很多艺术家其实是想学好,他认为艺术的价值是一种,做好的东西。但其实,艺术跟“好”——不是好不好看的好,就是我们有时候说,大人教小孩“正”的东西,就是这个正的东西不是这样产生的。真正的正的东西是没有好坏的,它是一种能量感,这个东西它在坏人手上就是坏的,在好人手上就是好的。这个可以算作是我们说的“鸡汤”,好人也是有鸡汤的,鸡汤本身没有问题,是因为傻瓜说多了,这个东西才演变成了鸡汤,是这样一个逻辑。比方说我们二楼的绿环,是可以用这样的价值观去看待的。

左:徐震®,Fortune 11:18,运气 11:18,布上油画,2017 ~ 2018,直径250.0 cm

右:徐震®,Fortune 05:38,运气 05:38,布上油画,2017 ~ 2018,直径250.0 cm

那这样的逻辑是对观众设置了一点难关吗?

徐:那当然。我刚才也在说,一个作品如果一个动作,回答你所有的问题,这是很难的。我就两个佛顶在一起,能回答你很多问题。一个汉俑涂成这个橙色头上包块布,能回答很多民族的、宗教的、冲突的、全球化的……能回答很多问题。从创作者角度来说,这个过程是难度很大的。

你在展览成型时会预设观众的想法吗?

徐:还好,我认为我们这些作品,包括这两年创作的作品,不是那么受时代趣味的局限。所以可能你过几年看还是能看,没有问题,所以我们不会有很强烈的预设。

还有可能有一点会想到,就是我们现在年轻人喜欢拍照嘛,一楼我估计他们都不会拍照的,这个…监狱嘛。

展前采访中有一个问题:你认为当下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你怎么理解这样的动向?

你回答: 一切走向不确定性,什么似乎都可以被改变,世界在走向一个新的面貌。我们当然是要尽力去加速这种现状。

为什么要加速呢?你会对这种现状做或好或坏的评断吗?

徐:我指的加速是指当大家都还在躲躲闪闪,其实内心又充满欲望在考虑作品怎么卖,作品和商业的关系,市场到底是什么样的时候,OK我们成立了一个没顶公司直接把这个事情正大光明都放出来。这其实是一种加速。就是我这里都给它踩脚下了,你还端在手上,你也不好意思吧。这就是加速。当艺术家们受画廊的控制,或者说画廊告诉、诱导艺术家的时候,我们成立画廊,非常清晰地和艺术家分析下一件作品应该怎么做,告诉你客观环境是怎么样,如果你价格往上走会是什么结果。信息开始通明化之后,这就是加速。艺术家也会去考虑的呀。很多东西它就需要用今天的一种方式去处理。比如说我们很多艺术家是共享的,我们希望其他的画廊为我们的艺术家一起去推动他。我们不是要成就一个画廊,我们要成就的是艺术,然后其次再成就艺术家。最后大家有心思说这个艺术家怎么出来的,那么这个时候是我们以公司的面貌出来。不能方向搞反。所以我们画廊目的也是做艺术,不是开一个画店。

所以你所说的身份,董事长什么的,其实说到底还是为了艺术在做这些事,其他的都是必须要借助经过的一个身份或者阶段。

徐:因为做艺术做艺术,很多人认为就是大家画画,不是这样的,艺术和做艺术是两回事情,你要去塑造要去培养,走向市场,要去碰到很多不懂的人,然后你的工作就是怎么跟这些人迂回。然后你还要发挥你的价值,你不能被他们消耗,然后你还要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这个是做艺术。




当我终于与徐震面对面交谈的时候,本来作品前艺术家朦胧的轮廓被鲜活地提取出来,我能很明确的感到徐震作为浸淫艺术行业多年的从业者那种熟练、略带急切地想要改变的心态。其诚恳、没有一句冠冕堂皇的态度十分具有说服力。我因为从美院毕业,与之交谈到后面就渐渐忘记了自己媒体的身份,开始交流创作和教育上的观点,受益不少。这完全符合了他描述的“不端着做艺术”的态度。在这一点上的言行合一是许多艺术家所不具备的。这种“对后辈讲大实话”的姿态令人印象深刻,使我变得很想看到未来中国当代艺术能够多说“人话”,诚恳地涌现艺术作品的样子。

徐震®,异形 2 –沉睡的赫马佛洛狄忒斯、西汉陶抚瑟女俑,矿物复合材料、丙烯、不锈钢,2017 ~ 2018,130*200*165cm | Hermaphroditos,120*180*145cm | Female musician play 85*120*80cm

徐震®,进化-莫高窟 254窟西壁画、塞努佛面具,布上油画,2017 ~ 2018,200*135cm


从我列写的最后问答中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徐震看上去高调且“商业”地推行他的各种计划、项目、合作,说到底仅仅是他在做艺术。这一点相比于其他是非常明确的。

徐震®:异形

地点:香格纳上海 | 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10号楼

日期: 2018/5/26 - 2018/7/26

周二-周日 Tue.- Sun. 11am - 6pm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