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资助出版《香料》丨节选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1   浏览数:2122   最后更新:2018/05/31 16:59:39 by guest
[楼主] ARTYOO 2018-05-31 11:09:18





毕业季临近,各个美术院校的毕业展陆续开启,我们将关注毕业展中的新鲜面孔和新锐力量。

本期推荐来自央美的陈佩华和她的作品《城市山歌》。


陈佩华《城市山歌》影像 2018 剧照

陈佩华《城市山歌》片花  2018


从《什么是当代艺术?》开始



ARTYOO《什么是当代艺术?》这本书是2012年出版的,当时你应该还在读本科,能说说是什么样的机缘让你想要翻译这本书吗?你的初衷是什么?

陈佩华2011年,我进入了通州一家艺术机构,从事文字翻译工作,期间,我认识了一位蜜蜂出版的编辑,当时她正编辑董冰峰老师策划的一系列当代艺术书籍,于是她邀请我参与了相关的部分翻译。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多年前,出于对艺术的热爱,英语专业毕业的我来到北京,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造型艺术,当时只知道油画等传统的艺术门类,在接受了传统的学院造型训练后,我对艺术的理解更多是个人抒情式的创作,并且常常到户外写生,但我知道这不是艺术的全部,我希望我能做更多的事情,能对艺术有更多的认识,也尝试进入当代艺术的生态圈中,所以就参与了这本书的翻译。      



ARTYOO作为一本讨论当代艺术性质与界限问题的美国本土艺术批评杂志,这本书给你带来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陈佩华《什么是当代艺术?》整合了多位国际艺评人的文章,这是我第一次较为全面地了解国外的艺术理论,当时给我的启发蛮大的,尤其是玛莎·罗斯勒的一篇文章《捞到钱就跑?政治和社会批评艺术能够“生存”吗?》,文章中提到:“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关键的时刻,如果没有发生真切的艺术批评,那么就没有艺术家的运动,而在文化上,‘争取公民权利、青年文化运动、反文化运动、反战运动’等不仅此起彼伏,而且艺术家们正在试图重新设想和改造文化和政治格局。”回想自己过去的经历,成年后的我独自来到北京学习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反抗传统思维的实践,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找到了一种能量的出口。

《什么是当代艺术?》【美】e-flux journal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译者: 陈佩华 / 苏伟 / 等 出版年: 2012-11 丛书: 蜜蜂文库·当代艺术



ARTYOO那个时候的你,对当代艺术有过困惑吗?现在呢,会不会感觉清晰了些?


陈佩华那时候,我对当代艺术没有具体的概念,所以我进入画廊和艺术媒体工作,试图认识什么是当代艺术,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慢慢对当代艺术的市场操作有些了解,但我对当代艺术的理解还是片面的。我当时还有个希望,就是寻找自己,所以经常自拍或者画自画像,记录下开心、不开心、迷茫、欲望、痛苦等不同状态的自己。后来我进入实验艺术学院学习,经过一些艺术实践,这个能量出口慢慢变得清晰。


 陈佩华《城市山歌》影像 2018 剧照



《城市山歌》:探索城市化命题的一个途径


ARTYOO写诗的艺术家不少,写山歌的艺术家头一回听说,《城市山歌》100首是你专门为此次展出的行为影像而创作的吗?感觉在这个作品中,你既是导演又是编剧,这些歌词有哪些参考来源呢?你在写作时是怎么考虑即时性与深刻性的平衡问题的?

陈佩华对于这件作品,可以说先有山歌后有影像。自2017年开始,我收集了几千首客家山歌,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了城市山歌100首。我收集山歌的初衷是毕业论文的写作,在研究客家山歌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即兴创作的山歌准确地展现了人的思想和社会现状,它的背后隐藏着非常强大的生命力,这个使我深受启发。我用山歌的形式把当下我所生存的社会现实表现出来。谈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有件事是绕不开的,2016年,在参与一门公共艺术课程期间,我扮演一个小贩在街上摆摊卖拖鞋,被警察抓个现形,为此差点被拘留,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住在花家地的一个老小区,并且经常在流动摊贩处买蔬菜水果和其它生活日用品,他们几乎每次摆摊都会与城管斗智斗勇。当我扮演小贩的角色时,我明显是不合格的,半天就被抓住了,同时,这也让我反思自身所处的变动的现实环境。城市需要规范,人的生活需要规范,但不少人包括我的骨子里面仍然带有小农思想。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应该如何成长?感性的或者本能的行为与政权的法律法规之间的碰撞与交锋是否能改变现状?这些问题,社会学家有各种解读,而艺术在此面前却显得无力。因此,《城市山歌》这个作品是借小贩、城管、网红、微商、白领、送餐员、北漂、房地产销售等不同身份的人物之口,唱出当代城市人的种种困惑和情感,这也是我继续探索城市化命题的一个途径。在写作过程中,当下事件是一种直接的刺激,让我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其根源,而且山歌是一种即兴的创作方式,同时也需要你掌握一定山歌基础,就像写诗歌一样,需要平时的积累,需要对生活具有强烈的敏感度。

陈佩华《城市山歌》影像 2018 剧照


ARTYOO我们所看到的资本控制的景观社会里,高楼大厦侵占了高山的位置甚至超越了山的高度,却完全丢失了山的崇高性与精神象征意义。选择在高楼上唱已经消逝的山歌,充满了对当下急功近利社会的讽刺。而当用山歌这种野生淳朴的存在,来嘲笑当下的物欲横流,就有了强烈的真性情的感染力,让人反思让人羞愧。坦白说,你这件作品让我很感动。比较好奇的一点是,你是从小就对山歌耳濡目染吗?有没有很特别的一些情结在里面?

陈佩华在当下,人们常说“人定胜天”,成功学层出不穷,同时也使人忽视了对自然和人本身的敬畏。歌声可以说是人天生的宝藏,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歌唱,无论什么出身,无论有没有天分。小时候,我就很喜欢我们地方的民歌,喜欢在山上唱歌,喜欢听别人吆喝唱歌。如果天黑了,一个人在山上会害怕,于是会唱歌壮胆,我想这是一种情结吧,当我恐惧不安的时候就想高唱。以前,我每逢寒暑假便去嫁到客家人聚居地惠州的姑姑的家玩,她家就在一个小县城的边上,附近有个山歌亭,每天早上都有中老年男女在此唱山歌,他们多是即兴唱作,有时候唱些“半荤斋(关于男女情爱)”山歌,使得观众会心一笑。当时,我很佩服这些出口成章的歌手们,他们多是农民出身,没有受过好的教育,但是能够现场创作歌词,直接唱出来,而且歌词还特别押韵,唱起来朗朗上口。我特别喜欢听这样鲜活的歌声,同时,这个也启发了我后来的山歌创作。



陈佩华 城市山歌  2018 封面及内页


ARTYOO对比这组作品的形式,内容上的讽刺性好像猛烈得多。山歌里所唱的种种无奈和啼笑皆非,你觉得可不可以用几个词来全部概括一下?抓住本质总是会大快人心的。

陈佩华我想,这种感受难以用言语概括。笑中有泪,苦后回甘,需要人慢慢体味。其实,在作品的形式上,还有在寻找演员和场地上,我也花了很大的功夫。因为我想营造出一种庄严的仪式感,所以参考我们南方的宗教仪式,让演员穿上定制的白衣,以及化妆白脸。这种仪式感贯穿了整个作品,这时候,歌词成为祭词。在每个视频中,表面上是两人在对山歌,其实是向上天的祷告,当人们无力解决现实的问题,他们只能祈求神灵保佑。


陈佩华


出生于广东佛山

现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展览

2018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7 “青年艺术100”,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7 “洞—见微知著”,798艺术区纳新文化,北京

2016 第一届花家地双年展“吃瓜!吃瓜!”,北京

2016 第三届CAFAM双年展“空间协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6 “量子共和”第二回,北京


点击以下标题、图片可阅读精选内容


ARTYOO大众 | 一件“未完成”的作品——张新军:尘土飞扬


ARTYOO 大众 | 一件“未完成”的作品——杨健




ARTYOO得艺,你的私享艺术顾问。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