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切诺:原地飞行|纵身一跃的未来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2112   最后更新:2018/05/22 09:46:17 by clclcl
[楼主] 蜜蜂窝 2018-05-22 09:46:17

来源:艺术世界杂志


展览现场图,OCAT西安馆|图片提供


旦儿:土壤

中国西安|OCAT西安馆

2018年3月10日—2018年5月27日


Jerome Araki|文


“土壤”将参观者带入了一个日常情境。此情境由遍布于中国中小城市、乡镇内的典型图像、图饰、纹样汇集而成。展墙下部刷着带有金色闪光花边的蓝色墙围子,位于上部的画作描绘了在搪瓷、陶瓷器皿上常见的人物、动物居于山水之中嬉戏休憩的场景。墙上绘有寄托长寿、吉祥期冀的仙鹤、孔雀等鸟兽,极富生活气息的家猫、猴子等小动物亦纷纷出场。除了这些具体的形象,还有的作品直接提取出广为被装饰壁纸与地板革所采用的抽象图样。常年于民间进行调研的旦儿所采集出的这些视觉档案,有的直接原物在场,也有由艺术家使用色粉棒绘在纸上的,有些则直接交由画工制作。鲜活的审美样本没有被过度改造与杜撰,艺术家不再对所谓原创性进行担保的同时亦不愿囿于传统美术史对民间美术所做的边缘性叙述。她以编纂者、研究者的视角导演般地实施着场面的调度。此种视觉档案式的展示模式受上层文化艺术品位的引导并且经由当代艺术机构确立为一种精英趣味。但是旦儿的“图像移植”或者说一种“再现”却通过故意为之的拿来主义制造出与预设情境、趣味的冲突。在这里,再现的并不是现实表象,而是与现实结构产生映射关系的符号性图像。图像移植的过程便是于符号层面对包括工人、农民、体力劳动者在内的中国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审美趣味进行解析以及重新编排。这种与既定形象的游戏剥离了其上原有的实用价值,揭示出隐藏于其背后的修辞。日常经验直接袒露并自成系统,从而释放出一种准自主性的美学。旦儿恰是以此日常美学来抵抗精英化艺术的同一性叙述。


“土壤”的视觉风格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正如“土壤”一词本身就意涵着普通、朴质真实的意味。由“土壤”中滋生的审美,被冠以“底层美学”之名。但在城市中产阶级的话语系统中,人们却常用“生活美学”来指向相近的含义。称谓的差异意味着价值取向的不同,更指向了阶级的差别。“底层”在数量上是普遍多数的,但却是低下阶级的。当代艺术和所谓“底层”的审美是文化政治结构中相异的存在,现今却于“土壤”里叠合、纽结在一起。与此同时,创作和一般性劳动生产的表面差别被刻意模糊掉,创作的本质——劳动,被还原而出。同样模糊掉的还有两种进程所最终生产的成品本身。在此番思辨中,问题愈发清晰:少数上层对多数底层借当代艺术之名的凝视是否是打着“政治正确”幌子的消费行为呢?作品中显而易见的少数民族符号又是否是在满足主体民族的想象并意图将其自身扩充进多元主义的文化政治中呢?“土壤”的实践激发出了对“正确”“主流叙事”的质疑。那种握着智能手机打开短视频app获取“底层”乐趣的俯视姿态是旦儿所警惕的,她对高下、主次之分以及艺术系统内部不合理逻辑的轻蔑恰有力冲击着文化政治中的阶级隔膜。然而,绝大多数无法进入“革命语境”的人们又怎能摆脱掉既有的阶级预设呢?庸俗地观看似乎不可避免。而理想状态中那个更为道德的立场是:既拒绝全然与“底层”为伍,意图在理性上同被沉默的大多数维持着一种共在状态;另一方面,又同包括精英审美在内的精英化叙述保持距离,拒绝“底层”这样的描述话语;如此浪漫的双重拒绝是否会存在呢,能否真正成立呢?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