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斯特·盖茨:艺术与社会之间有鸿沟?不存在的!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1946   最后更新:2018/05/16 17:57:46 by 橡皮擦
[楼主] 天花板 2018-05-16 17:57:46

来源:创想计划  文:陆冉


时间向后推迟 100 年,太空移民尚未实现,地球上的人地关系比现在更加紧张。为了开发更多的居住用地,多个国家开始尝试殡葬体系改革,从而控制并逐渐缩减墓地或者骨灰堂用地。新型殡葬的主要运作方式是:用每个人在世时的心跳声代替实体墓地或灵位,以城市为单位建立“心跳档案馆”,人们可以在档案馆中提取逝者生前的心跳声,并在追悼室内播放。据称,亚洲某中小城市的一座小型心跳档案馆内如今已存储了超过 100 万逝者的心跳。在已经实施了这套系统的国家中,医院会在每一个婴儿出生当天就采集其心跳,提交至储存库中。根据“心跳档案馆”的百科页面所述,该系统在一位法国艺术家的作品基础上发展而来。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心之档案》2008,心跳采集室,《档案》展览现场,马加辛三号美术馆,瑞典斯德哥尔摩,2008年

时间向后推迟 1000 年,在自然环境和技术手段两股力量的交错作用下,地球面貌发生了极大改变。原阿根廷境内人迹罕至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兴起了多个超级城市,成为地球上人口居住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世界上最著名的景点之一——“鲸鱼号角海岸”就位于这个地区的海岸线上。据说,站在这里面向大西洋默想心底深处的问题,鲸鱼会给你答案。那时,“鲸鱼”这种古老的生物已经灭绝了近二百年,但人们仍然相信此处的魔力,它因此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冥想者的朝圣之地。然而,几乎没有人知道“鲸鱼号角海岸”这个说法的来源,有一种传说是:很久很久以前,早在信息时代,曾有一个人类艺术家在此处实验了一个鲸鱼通讯设备,成功地与鲸鱼产生了交流。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秘语,2017年,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两个故事都是我瞎编的,但“心跳档案馆”和“鲸鱼号角”(我自己起的名字)却是真实存在的,它们都出自法国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的作品,这位艺术家的个人展览“忆所”目前正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波尔坦斯基从很早就开始在作品中使用自己和他人的心跳声,2010 年,他在日本丰岛建立了“心跳档案馆”,在里面存储人们从世界各地录入的心跳声。“将来,人们到丰岛的档案馆去也许不是为了看艺术作品,而是如同去扫墓,去听妈妈的心跳,”在展览前的采访中,波尔坦斯基这样说,这给了我第一个故事的灵感。在他 2017 年的作品《秘语》中,三段连续录制的视频将人们带到巴塔哥尼亚地区的海边,我们看见三座巨大的号角面向大海,海风吹过时会发出鲸鱼般的叫声,同时看到一具鲸鱼的白骨停放在沙滩上,暗示着永不停歇的时间。“多年以后,我已经不在了,甚至号角恐怕也已经不在了,但也许有人会记得,这儿曾经有个疯子想跟鲸鱼讲话,”波尔坦斯基说。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心跳档案馆,日本丰岛,2010年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今年 74 岁了,他的作品总是同“死亡”有关。在上海当代艺术馆的展览现场,波尔坦斯基用空荡荡的外套、真实的人物照片、心跳声、简单的灯光和影子填满了空间,我在其中穿梭,感觉自己正与许多看不见的灵魂同行。“我相信灵魂是存在的,而且我认为它们并不坏,它们是好的”,波尔坦斯基说。他将成吨的衣服无差别地堆叠成山,让无数新出生的婴儿的照片在巨大的命运之轮上滚动,在智利荒无人烟的沙漠上树立起墓地一般的风铃……在这些作品中间,观众会问出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问自己一次的那些问题:如果我们都会死,我们又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和他人真的有区别吗?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活得长久,而有的生命会突然终结?我们死后会到哪里去?灵魂存在吗?记忆可靠吗?……而波尔坦斯基从不会在作品中给出答案:“我的作品总是提出问题,而不是答案,答案是危险的。”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人类》,“忆所”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机遇·命运之轮》,“忆所”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波尔坦斯基 1944 年出生在法国,父亲是犹太人,童年时在二战的阴影中长大。尽管他的许多作品能令人联想到这一场人类历史上的具体的灾难,但更多的时候它们只是唤起了人们对生命本身的思考。波尔坦斯基知道哪些是由全人类共享的情感,他说:“如果我是好的艺术家,我的作品就是一面镜子,你能从中看见你自己。”所以,他的作品令人感到既崇高又温柔,既沉重又优美。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大衣与座椅》,“忆所”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尽管主题如此宏大,但波尔坦斯基总是选择一些相对脆弱材料去表现,展览结束后,一切就将被拆解分散——如同脆弱的生命本身,没有什么会被当作“艺术家的真迹”而小心保留。要么,波尔坦斯基就把作品建到天涯海角去,任其在自然中自生自灭,像传说一样遥不可及。这让他的作品拥有人类灵魂一般的特质,脱离坚固的物质实体,飘零在空间里。“我的作品如同作曲,等我离开人世,别人仍然能够再次将它做出来,”波尔坦斯基说,“这样它就能够活得更长远。”或许,当时间继续无情地推进,等到人类今天所建的所有坚固的纪念碑全部都倒塌以后,真的还会有关于“鲸鱼号角”和“心跳档案”的故事在流传呢。

“现在,对我来说,创作神话比创作艺术更重要,”波尔坦斯基说。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秘语》,“忆所”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在采访和座谈中,波尔坦斯基多次提到自己年轻时一直是个有点疯狂的艺术家。他希望今天的年轻艺术家不要太专业(professional),“专业是对艺术家最糟糕的评价,你得稍微离开一点现实,”他这样说。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忆所,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忆所个展正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将展出至 2018 年 7 月 8 日。同时,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陌生的风景群展也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带来了基金会收藏的多件珍贵艺术品,将展出至 2018 年 7 月 29 日。

在下方浏览更多“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忆所”展览现场及艺术家作品图片: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无人》,“忆所”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无人》,“忆所”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机遇·命运之轮》,“忆所”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机遇·命运之轮》,“忆所”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人类》,“忆所”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影·天使》,“忆所”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祭坛系列》,“忆所”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到达》,“忆所”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圣地·智利》,“忆所”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圣地·魁北克》,“忆所”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心》,“忆所”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展览《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现场,移民酒店博物馆,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2012年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后来·DOPO》 ,马里奥·梅茨基金会展览现场,意大利都灵,2015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的人生》,古今艺术博物馆,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2010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