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YOO放映讨论 | 创作不是基于影像到影像,而是基于研究到影像
发起人:脑回路  回复数:0   浏览数:1525   最后更新:2018/05/11 11:02:12 by 脑回路
[楼主] 叮当猫 2018-05-11 11:02:12

来源:燃点 作者:EstherSchipper



《有本事来抓我! AA·布朗森+普遍概念,1968年至2018年》

与Frederic Bonnet共同策划

施博尔画廊,柏林

展期至2018年5月26日

现场:有本事来抓我! AA·布朗森+普遍概念,1968年至2018年

施博尔画廊,柏林,2018年


1968年,AA·布朗森(AA Bronson),菲利克斯·帕兹(Felix Partz)、乔治·宗塔勒(Jorge Zontal)首次相遇,次年便以“普遍概念 ( General Idea )”之名开展工作。五十年后,作为一种连贯性出现,首个以该艺术小组及其唯一在世成员AA·布朗森之精选作品所构成的展览《有本事来抓我! AA·布朗森+普遍概念,1968年至2018年》亮相。帕兹宗塔勒于1994年去世。

展览现场:有本事来抓我! AA·布朗森+普遍概念,1968年至2018年

施博尔画廊,柏林,2018年


“这些跨度五十年的作品是基于消失与显现的双重主题来作为研究对象的。对作品进行仔细检视,我们会发现该主题贯穿于普遍概念的整个职业生涯,并且仍可在AA·布朗森的作品中看得到。例如,就像展览中出现的两个形象——1975 V.B. Gowns和大量与之相关的照片一样,百叶窗频繁现于普遍概念的作品中。


有时候,这种双重动力飘忽不定,就像在布朗森于2012年至2013年拍摄的照片《White(in collaboration with Ryan Brewer)》以及普遍概念于1977年的项目《Paolini Project》中的那样,身体之状态与实体显得不那么明确。

展览现场:有本事来抓我! AA·布朗森+普遍概念,1968年至2018年

施博尔画廊,柏林,2018年


展览之中存在许多例子,彰显了普遍概念AA·布朗森所陷入的那种模棱两可,其不仅模糊了现实与虚构之边界,也挑衅了凝视之常规与可被感知或可被眼睛所接受的事物之本质。存在与缺席、隐藏与揭露的二分法,要么直接要么凭一种更加谨慎和神秘的方式,以身体为参照之物,显示自身。有时身体是不可见的,它只是被提示出来。例如布朗森于2003年创作的公开暗示艾滋病毒的《Bubble Machine #2》,又或者普遍概念于1992年创作的令人想起不同肤色之极端特写的《El Dorado》系列。这一抽象绘画系列挪用了十八世纪受西班牙菲利普五世委托制作的等级绘画,进而描绘并鉴别拉美与南美的族群。


相反,有时候身体存在于这儿,可于其物质实体之中获得,如布朗森最近特别为展览拍摄的作品《Flasher》(与Matthias Hermann合作),又或如普遍概念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对镜创作的大量自画像。

展览现场:有本事来抓我! AA·布朗森+普遍概念,1968年至2018年

施博尔画廊,柏林,2018年


在这一艺术奇遇里,毫不起眼却又无处不在的配件——镜子——是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既是图像学的也是观念性的。本质上模棱两可的镜子允许艺术家继续玩弄事物(现实或表现?)的状态,以及描绘之物的真实性,进而呈现一种消逝之状,且同时打开了视野及可能性。镜子几乎成为此次展览的指导要素,因为这样的展览极为罕并且呈现了之前从未展示过的作品。例如被重新找到的大量拍摄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晚期至七十年代早期的照片。


展览涉及的时间范围很大,为了强调该群体于此范围之内的兴趣点与关注点,严格按照按年代顺序排列的展陈方式得到选用。即使对跨越半个世纪的创作进行考虑,该方法,在承认观念上的连贯、连续、一致和相互参照的同时,体现了重要的形式的多样性以及从未停止更新其词汇的艺术家之强烈的创造力。” —— Frédéric Bonnet

展览现场:有本事来抓我! AA·布朗森+普遍概念,1968年至2018年

施博尔画廊,柏林,2018年


展览期间,施博尔画廊带来了由Sholem Krishtalka组织的快闪书店Krishtalka Books,主打AA·布朗森普遍概念的画册、稀有书籍、刊物、Zine和印刷品。


与此同时,从2018年4月26日到29日,柏林的KW呈现AA·布朗森的《Garten der Lüste》——一个为期五天,以行为表演及艺术作品为特色的混合装置。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