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其:当代美院学生人文认识能力不足、对科技盲视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0   浏览数:1641   最后更新:2018/04/29 11:02:47 by 点蚊香
[楼主] 叮当猫 2018-04-29 11:02:47

来源:画廊杂志


广东美术馆“非修正——李松松作品展”展览现场


没有一种方式能够为回顾者重现过去的生活,哪怕是一部洋洋洒洒的历史巨著。但是一幅画儿、一张照片的意味往往更能表现某一历史阶段人的内心世界,因为视觉的形象往往会在语言文字的尽头才会更加生动。

将图像来源与其原有的语境及意图进行剥离

记录下了绘画这一人类活动本身的知觉感受

并用强有力的图片语言传递给世界

艺术家李松松



李松松的创作以独特的形式语言描绘了一个个历史时空,凭借凝练而单纯的色彩和笔触赋予观者一个重新解读瞬间的审美角度。在中国当代艺术愈发多元化的发展现状下,艺术家对本体文化深刻的认识和反思,对外来文明的冲击和刷新,让他们在复杂而变化的选择中不断突破原有的观念。

——王绍强

广东美术馆馆长

“非修正——李松松作品展”展览现场


2018年4月26日,由广东美术馆主办、佩斯画廊协办的“非修正——李松松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由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担任展览总监,冯博一任策展人,完整呈现艺术家李松松探讨历史和记忆的系列作品。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李松松,在国内外曾多次举办个展,荣获“2011年度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奖,作品被世界多家知名艺术机构收藏。策展人冯博一表示,他的创作一直在探讨公共图像与绘画、装置之间转化的关系问题。这些图像基本上是有关中国或世界历史、事件、人物等方面的摄影照片。

独立策展人和评论家冯博一在展览现场导览


作为我国目前最活跃的独立策展人和评论家,冯博一长年致力于中国当代实验艺术的策划与评论工作。在他看来,李松松在对自己感兴趣的历史图像资源的利用上,没有做过多的似乎已成定论的历史价值判断,而是在视觉上将感受到的历史客观、朴素、直接的力量转化到他的创作之中;同时,他又有意拉开了原本和摹本互为图像的间隔距离,以及各种可能发生什么的想象空间。

这种转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历史记忆的视角,也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历史语境中记忆认同的方式。呈现了艺术家李松松对待历史的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上与前几代艺术家的差异与不同的态度和立场。

展览现场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表示,广东美术馆希望通过此次展览把视觉真实的体验归还观众,将时代视野下艺术家的个人感悟与反思通过个性化色彩予以呈现,让观众得以在展厅和画面重置的空间中体会创作媒材的当代形式和意图。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李松松的创作一直在探讨公共图像与绘画、装置之间转化的关系问题。这些图像基本上是有关中国或世界历史、事件、人物等方面的摄影照片。他在转换到绘画与装置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一种意象的、相对客观的态度。


展览现场


换句话说,他在对他感兴趣的历史图像资源的利用上,没有做过多的似乎已成定论的历史价值判断,而是在视觉上将感受到的历史客观、朴素、直接的力量转化到他的创作之中;同时,他又有意拉开了原本和摹本互为图像的间隔距离,以及各种可能发生什么的想象空间。

展览现场


这种转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历史记忆的视角,也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历史语境中记忆认同的方式。呈现了艺术家李松松对待历史的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上与前几代艺术家的差异与不同的态度和立场。他说:“当一个判断已经有了结论的时候,我可能会提出新的矛盾,在里面放置新的问题。”

展览现场


这个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叙述本身的真实程度与个人化的认知,使观者获得了一种介于公共的历史图像的真实与非具体之间的界限。而支离破碎和叠加性的独特笔触,也使这种间隔相对充分地寻求到现实与历史的象征与寓意。 本次展览将展至5月24日。

艺术家李松松


作为中国当代绘画的代表艺术家之一,李松松独特而鲜明的笔触风格和图像处理手法为其赢得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2015年,李松松先后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现代美术馆及德国巴登-巴登国立美术馆举办个展,展览对艺术家自2001年以来的创作脉络进行了学术性梳理,集中呈现了李松松作品中反文学性的叙事线索,以及其颇具冲击力的视觉印象背后的深长意味。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