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对谈|雕塑作为当代艺术的媒介面临的挑战和新的可能性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2269   最后更新:2018/04/26 18:43:08 by 毛边本
[楼主] 叮当猫 2018-04-26 18:43:08

来源:凤凰艺术


艺术家刘礼宾个人作品展“会画”于近日在北京的大宝堂开幕,展出了近4年来创作的作品11组63件,其中亦包括标志着“会画”开端的两幅色粉作品《猫》、《杯中物》和两件大型册页作品。开幕当天,来自各界好友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的同事纷纷祝贺艺术展成功举办。

刘礼宾个人作品展“会画”展览现场


展览名称“会画”,既是指艺术家对于自己非学院美术教育体系画法的定性,也是创作时总在会议状态下和生活片段时态记录。艺术家刘礼宾本人对于“会画”则共有四层解释:遇到绘画、借画会友、开会画的画、“不会”画的画法。


1998年到2014年十六年时间里,学习从事美术史研究,作为教师、策展人、批评家的刘礼宾没再触摸过绘画工具。4年前机缘巧合的创作开启,形成了他每日一画,乃至几画的创作习惯,此次展览的作品是对他“日常画”的一次采样展示。

刘礼宾个人作品展“会画”展览现场


2014年5月14日,刘礼宾在深圳,去参观一个朋友的画展。回到宾馆以后,刘礼宾就想自己画一画,随手拿了个小纸片随便勾。画完以后觉得很舒服,一高兴他就又画了一张。一张小猫,一张“杯中物”,这两张这次都会展:


“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色彩,但是我想为什么我能画出感觉还不错的画来,可能和我的经历有关。不管是读书还是策展我都在看画,其实我是通过策展和观看,视觉能力被提高了。虽然之间没有机会下手去画,但是我知道怎么样能通过各种方法把它搞成一张有意思的画。从那时候开始就天天画,画起来了。”

《猫》宣纸、色粉 12×17厘米 2014.5.14


刘礼宾对于他个人的“会画”系列而言,从图像上还是背后的逻辑显然是跟主流美术史不一样的。他谈到,对于今天的美术史来说,知识很重要,人们会讨论他画的是哪里的山,哪里的水。但是不同的人会看不同的东西,气聚成型,最后形成一个形状,我们说的内丹、气脉运行的问题,都会呈现在你的画上。如果用中国的画论去看,画画的过程就是一个聚气或者疏通气脉的过程,最后形成一个形象而已。

《圈圈缠(丹山)》水彩纸、中性笔 20.9×29.7cm 2017

《泡泡宇宙(黑碟)》 水彩纸、中性笔 29.7×20.9cm 2017


人在深圳的刘礼宾用朋友送来的色粉笔在宣纸上随意描绘了一幅帘后的猫,明确的逆光和色彩对比特写出午时的光线和猫儿的慵懒与惊醒。十六年断隔绘画、不曾接触过色彩学习的刘礼宾开始意识到,大量的策展工作和美术史研究教学带来了视觉能力的提升。


动手绘画后,刘礼宾更清晰地认识到笔端流出的线条在引导手的方向和心的走向,同时他也开始琢磨怎么才能让画面更有意思。返程飞机上,刘礼宾便在想事情时随手拿起一根中性笔在白纸上随意画起来,乱勾的图像引发了他在似与不似间寻找可能形象的欲望,也生发了他想要用笔下线条来探究心性的思考。

《蛇妖》 纸上中性笔 21×14厘米 2016


4年来,坚持平均每日一张的小画,积化出如今刘礼宾特殊的艺术语言。在刘礼宾画画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策展人和美术研究的人而言,明显地提高了他的眼力:


“如果不去从事这样的工作,仅仅是以观看的方式去体会,可能到达不了对细节,对痕迹,对物质材料的把握。以前看画只看个大概,看个整体的气象,现在还会注重它的细节,对这种细节的把握会更加敏感。”

刘礼宾个人作品展“会画”展览现场


对刘礼宾而言,这种创作实践正在逐渐形成一套方法论。这种方法在看来是有一定渊源的,刘礼宾把它称之为“应物象形”:


“不是是说这里有一个石柱我就画一个石柱,它可能只是一个诱因。它不像那种理性的方法,你每时每刻都活在生成这个最终图像的过程当中,它和你的身体和心态的调整是密切相关的。这对理解古代绘画、画论的都有很大的裨益。”


刘礼宾个人作品展“会画”展览现场


原本为美术史学者与策展人的刘礼宾,将长久以来对艺术史论的所思所想、十年艺术研究的实践内化为自身的艺术经验,并在对中国古代艺术的探究中,试图回归遮蔽在现当代美术史思维下的传统绘画的生成方式,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创作。多了一重艺术家身份的他,以“笔笔相生、物物相生”的创作思想,使艺术创作从内在自然流动而出,心悟心物,以画观己。


这种所谓的“不会”画的画法,对刘礼宾来说,任何人来说都能快速地感受到。他认为一个途径就是自己看画,正如面对《富春山居图》,后世的藏家们能达到如痴如狂的状态,这肯定不仅仅停留在文学化的描述层面。第二就是自己画,有很多画论的作者尽管不是非常知名的画家,但是他至少会写书法,他有这种对纸笔的体验和体悟:


“今天我们说一个新词是‘时间经验’,有体悟的人和没有体悟的人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这种体悟,从美术史到美术史,从知识到知识是很难感受到这个过程中身心变化的。当然最系统的方法还是去阅读学习。”

刘礼宾个人作品展“会画”展览现场


正如刘礼宾在这次独自绘画的经验中所领悟到的。对于这样一场展览而言,他不仅只是展出这些画作,而是在展现一种他所领悟到的那种方法论。这种方法论超脱了传统或是现代艺术教育的体系和框架,它回归到人的一种主体性,在这种主体性上,所谓的某种形体之上的心灵途径与感悟,如林中所自发生成的某种小路。


对话“凤凰艺术”

刘礼宾 X 凤凰艺术


(以下为了方便阅读,“凤凰艺术”= Q

▲ 艺术家刘礼宾。美术史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广州美术学院、聊城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中国美术批评家学会学术委员


Q:在您的求学生涯中,您是如何从画班转到了央美的系统?


刘礼宾:高二我就因为喜欢美术就上了文科班,上了一年多,其实也就知道画石膏头像,后来就没怎么画过。到山师政治系以后大三、大四比较空闲的时候,就去高考辅导班学过几个月,这就是我的整个的学习经历。后来我本来是准备美学,北师大考美学研究生,但是后来我发现喜欢美术史这一部分,后来就去青岛当老师,当了三年高中政治老师。2001年就考进美院,2007年留校,就这么一个过程。至于这个为什么开始画,其实当时在深圳去看一个画展的时候,有些小孩让我教我画画,他给我了一些色粉。我那个时候已经十六年没画了,完全没能握笔,突然发现画起来还挺有意思,当时回到宾馆以后就画了两张,就是猫和杯中物。

突然就发现原来我能画,而且比以前模仿的时候要画的好。然后从深圳回北京的路上,就开始画了。后来基本上全都是中性笔和毛笔,毛笔有一段时期,我在飞机上回到家的路上就开始用中性笔。

《毛利酋长的权杖》 水彩纸、中性笔 29.7×42cm 2017.11.1

《有鱼入水中西纹异》 中性笔、卡纸、水彩 画心直径 21cm 2018.2.3


Q:主要还是方便吗?还是喜欢那种感觉?


刘礼宾:最早是方便,后面到了去年到现在反而对中性笔的行笔的感觉越来越有感觉了,每周可能就五六张、七八张,有时候开会的时候也画,会上也画的不少,会上就被朋友要去了,就这么画下来的,转眼之间就已经4年了。


Q:等于一开始还是偏被动一点的,然后又重新拾起来。


刘礼宾:因为我最早学的是美术史,后来2006年又开始策展。这个过程对我来说还是有帮助的,一方面是看中国美术史上的作品,还有一部分是策展,策展在我看来是去练眼睛,因为你要选作品,如果自己没有识别能力的话,那做出来的展览肯定很差了。

这样一个实践经验的积累过程,其实对中国当代艺术界整个的识别图式,对中西方、古代的也比较了解。所以说这个过程对于我画画产生了很大的作用,至少视觉感知力在迅速的提升,和策展经验的感知力还是不一样的。因为你介入生成的过程,另外一方面是对于中国古代画论,或者说对于现代的美术教育体系也有自己的认识。

这种绘画没有目的性,每时每刻你都在体验笔在纸上的那种感觉,最早是签字笔,后来到毛笔的时候也是比较舒服,我发现通过签字笔的长期刻画,拿毛笔的时候就会比较稳,某种方面它是相通的。

我们现在理解中国古代历史有两套方法,一套方面就是我们现在的构图深入法,还有一套就是从局部开始的生成法,基本上不像我们现在想的一样,拿着小本子在那里写,其实中国画家往往是被动,就是看的时候不画,回来以后第一印象把这个小稿子画出来。其实我真的不知道刚开始画的是什么东西,结果只是把它整合出来,发现它是一个什么东西。

《对视》 水彩纸、中性笔 29.7×20.9cm 2018.1.28

《大地之钟》 水彩纸、中性笔 19.5×27.1cm 2017


Q:比如说像其他人,研究美术史,然后策展,他们没有这种创作的经验,是不是一开始就比有这种实际创作经验的弱上一层呢?

刘礼宾:我不这么认为,我不敢这么说。在这里面其实我是有一个经历的,因为我早期对文字就比较敏感,爱看小说。因为我和批评家曾经有几次的争论,批评家能不能给艺术家启发这个问题,其实我个人的观点是文字语言、视觉感知和绘画是相通的,这个东西并不是说这个文字语言和绘画语言,它是天然隔阂的一个东西。

当然有的批评家就认为搞批评的不懂画,搞画的不懂批评。其实在我看来,它的互通性很强,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批评家都要学画画,而只是说选择了这条路。有的人可能是通过文字,通过翻译,都有可能对视觉语言非常敏感。当然,也因为我经常和艺术家聊天,特别是青年艺术家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对于艺术的作品的把握,往往对他们是有启发的,这个启发不光是逻辑上的,或者是一种观念上的,可能往往很多是细节上的,甚至是语言上的,甚至语言这块应该是怎么样。比如说大家讨论,我觉得这个是有作用的。

《蛇与篮》 水彩纸、中性笔 54×78.5cm  2017


Q:这种跟艺术家互相启发产生的作用,是在开始创作之后还是在之前?是天赋吗?还是说是一个美术史训练下互通的一个东西?

刘礼宾:那我就不太清楚,可能因为我个人的思维也偏向于艺术家思维,我个人相对偏向于感性思维,就是说可能很多批评家还是一个理论性思维特别强,他不大习惯于比较感性的东西,但是我往往看到的是理性背后的感性的原因,就是说我们看见了很多观念,很多理念,最近还有一个研讨会就是关于隋建国先生出了两本书。我那个题目就叫观念的背后与语言的觉醒,其实我们在中国这种语境里边,特别是关于西方美术事的引荐,其实很多东西都把概念都固定化了,比如说甚至有些格言,比如说我思故我在,什么符号等等。我去看这些学科,或者去学这些学科的时候,我往往不是借用这个符号,这个词去进行我的研究,而是我是看这个符号背后的他那套研究方法,或者他研究问题的起点,怎么生成这样的一套体系,我去做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概念背后的东西是非常感性的东西,它并不是一个非常硬梆梆的东西,你拿过来到处去砍人,所以说我一直以来本来就有这种倾向。

▲ 刘礼宾个人作品展“会画”展览现场


Q:对青年学生来说,外视造化是不是必经之路,是不是内观写生还是要有外观基础?好像从内自外自然而然就生出的结果,还是说有外在的东西?


刘礼宾:我觉得由外到内和由内到外都可以,只是到我这,或者对大多数素描画家来讲,由内到外,我觉得这两个都是可以相互契合的。

我发现通过内观写生会提高自己外景写生的能力,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相通的,内观的时候,就是说你在画细节和线条语言形成过程中,他和看外物细节其实是一样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没有说内得心源,外应该对应内,当时我就发现这个现象很奇怪,因为中国语言肯定要对仗的,为什么对应中?这个问题就大了。

外师造化的造化是什么?如果你理解是动词,他是在造物的过程中运动变化过程,那你就很容易可以理解达芬奇和中国宋画,在这里面才有个切口知道什么叫气韵生动。

那外师,师又不一样了,中国古代是师天师地师老师,这个师本身包含的意思绝对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客观再现。

中直接对应的词就是中庸,涅槃,中是不左不右为之中。而我们现在理解的是内,比如说什么叫内得心源?我们说梵高是外视造化内得心源,我们认为梵高那种精神,爆发式的那种理解事物的方法和创造方法是内得心源,源是什么呢?就是他的情绪,他的激情。这样就和现代主义连接起来了。

而且你再看它是心源,而不是心,也就是说心后边还有一个东西,而不是心的波动,只有心占中以后才有源头。

所以说在这后面你会发现,其实我们中国画论里边很多的关键词,按我现在的理解,其实是发生了误读,符合了我们现在再现主义或者是表现主义的状态,这种看待艺术的方法。

“会画 ——刘礼宾个展”


艺术家:刘礼宾

展览时间:2018.4.7至2018.4.30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西路 7号院北纬40度1期10/2/101

[沙发:1楼] guest 2018-05-17 12:38:01
[板凳:2楼] guest 2018-05-17 12:38:41
[地板:3楼] guest 2018-05-23 15:13:37
[4楼] guest 2018-11-14 16:44:52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