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青+激烈空间:《上海电影地理》项目4月14日香格纳上海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596   最后更新:2018/04/13 22:55:12 by 展览预告
[楼主] 陆小果 2018-04-13 22:55:12

来源:魔金石空间


梁伟:临其境

2018年3月22日 - 5月6日


Billy Tang 对话梁伟(节选)

Q:建筑及其在城市中的转化是你早期画作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这和城市发展、熵增、衰退的演变过程大致相关,更反映了城市、社会与政治的秩序是如何协商与建立这一中国的现实经验。你之前提到你的作品给人这样的感觉体验:所有元素都稍稍失控,但又多少被内在的秩序感松散地联系起来。我想由此开始探讨你早期作品(自2004年起)背后的动机。

A:是的,我最早的作品是2004年的。你描述我以前的工作方式是比较准确的。以前的题材相对具体,是关于都市、机械、垃圾、堆积、秩序、混沌,各种当代都市生活所面临的环境和内容问题。这些内容在我绘画里是有内在逻辑的,而且全靠这内在逻辑维持一种构图秩序,就像现实的混乱也有一种内在逻辑来维持秩序。在几年的工作当中,我面临的题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题材的变化改变了我作品的构图逻辑和绘画方法。

Q:一直以来,轮廓都是你绘画中的重要技法。一些作品中的色彩完全从物体中提取,呈现出一种图表式的构图,这一特征走向在后来的作品中(大约在2015年以后)更加强烈。你早期作品的构图中还有一种“机械感”,然而图表的目的是提取信息使其简单易读,你的方式却是增添不同的形式手段,使空间变得更加复杂难辨。与图表式相对的是,在你的绘画过程中,毫不相关的事物通过一种内在逻辑彼此聚合。这两种组织原则间的关系很有意思。你曾经提到过一种经验——城市中的事物相互更替,或是仿佛无逻辑地被重建。你是否试图在作品中反映这一点?能详细谈谈你最近作品在这一意义上的转变吗?

A:我以前面对的都市题材不是根据具体事件,不过可以说是根据当时的大环境。2000年代的北京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可是同时感觉是没有秩序的。我的工作室在环铁的村子里,所以天天面临的环境是城乡结合部,不是高楼大厦。所以我能够感觉到我周围的都市环境是错综复杂的,不是井井有条的。可是很重要的是,我的绘画没有企图去描述或者揭露什么,我画的是我脑海里的画面感,不是现实本身。所以,我画的任何物件都没有具体身份,没有具体地点或者文化背景。从2015年开始我面对的题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没有约束自己面对任何材料。互联网能够面临全世界,全历史。这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很多年都如此。可是从2015年开始我自己对题材的兴趣或者敏感区域扩大了,从原来的都市碎片到全世界任何东西。所以我现在任何图像都有可能引起我的兴趣,我没有特意包容或拒绝任何内容或题材。

Q:用“似是而非”这个词来描述你的绘画技巧十分恰当。每一幅图像都蕴含着隐藏的承载力以及超脱对错二元论与层次秩序的内在逻辑。这使我联想到你早期作品中对废弃物的兴趣——人们通常很少考虑到这些卑微的物体。同时,你也在作品中瓦解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界限。

A:我的作品的确有“似是而非”的感觉。这是我要追求的大方向。我没有想创作抽象或者具象的作品。我也没有想做油画、丙烯画、水彩或水墨绘画。我的画面里的确好像有一些能认出来的东西在里面。可是近看又不是。这是人的眼球和大脑的一种游戏,大脑不得不识别所看到的一切。大自然没有抽象。虽然我没有故意画出这样的具体效果,可是我的构图和绘画方法会自然而然地呈现这个结果。这是因为我构图本身是由一些具体的图像组合而成的。我将具体图像破碎后进行重新组合,里面会有以前图像的影子的碎片。因此我们的眼睛在画面上到处都能找出具象的阴影,可是又不能得到识别具体事物的满足。

Q:除去你在城市当中的生活体验,我想知道是否有其它影响在引导你的创作方式?我记得电影也时常成为你创作的素材。影像是怎样影响了你的作品?

A:应该说有很多方面对我有影响,不仅仅是都市环境。另外还有电影,虽然我不会直接或者故意用电影的概念或者内容在我的作品里面,可是我觉得这个艺术形式对我来讲非常重要。电影的时间是一种图片的叠加和覆盖,这跟我的作品是有一定关系的。另外,艺术史也对我非常重要。我现在的画面里有许多原图是来自西方艺术史的作品。我虽然没有真正研究过宋代绘画,可是宋画的宇宙观和气场非常珍贵,是几乎不可能颠覆的。这对我来讲也重要,有一个最高境界作为艺术的标准。可是可能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网络。虽然外面的实体现实是我以前作品的核心内容,可是网络的虚拟世界也一样真是,因为它给我作品带来另一个世界观,就是所有东西并存的现实。时间、地点、题材都并存于网络。我作品的画面有时候有这种关系。最近我参加的K11与MoMA PS1的展览是关于另一种地理概念,虚拟的地理概念。当时我参加展览的时候想过为什么策展人挑选我的作品参加一个后网络展览,可是通过想这个问题自己发现我的作品其实跟网络的虚拟地理很有关系。我作品的画面感可以说是一种抽象地理,而这个地理概念通过体验网络才能够理解。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