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泽克是如何用性术语重写整部现代哲学史的?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091   最后更新:2018/04/07 22:12:22 by colin2010
[楼主] 蜡笔头 2018-04-07 22:12:22

来源:798艺术 文:晓睿


展览现场


在画廊周期间,博而励画廊的群展“柏林5人展”(5 X Berlin)呈现了艺术家乔纳森·米斯(Jonathan Meese)和托马斯·塞比茨(Thomas Scheibitz)的系列绘画作品,安塞姆·雷尔(Anselm Reyle)的浮雕作品,卡佳·施特龙茨(Katja Strunz)的纸上作品,以及托马斯·基塞韦特(Thomas Kiesewetter)的雕塑作品。这五位正处于创作生涯中期阶段的艺术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开始在不同风格方向上占据前景地位,对柏林当代艺术的塑造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以群体的方式营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柏林艺术场域,与北京当下正在发生的艺术现实产生了奇妙的互文关系。


艺术汇对话策展人 Jean Gid Lee

展览现场


艺术汇:博而励画廊在画廊周期间举办的柏林五人展(5 X Berlin)参展有五位艺术家是乔纳森·米斯(Jonathan Meese),托马斯·塞比茨(Thomas Scheibitz),安塞姆·雷尔(Anselm Reyle),卡佳·施特龙茨(Katja Strunz)以及托马斯·基塞韦特(Thomas Kiesewetter),为什么甄选这五位艺术家参展?


此次展览呈现了大约在90年代早期柏林墙倒塌后,柏林艺术环境所萌发的最原始而略带粗糙的精神特质,它充满活力蓬勃发展并迅速成长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中心。在1989年柏林墙倒塌之时,柏林市区大片具有历史象征性的建筑物和人烟稀少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家,随处可见的现成品为他们提供了在这座德国新首都实施艺术实践的视觉材料大本营。艺术家们移居此处并开展自己的艺术创作,这也成为了一个众多艺术家和其他一切具有创造力产业的理想之地。


当我到达柏林时,刚刚从伦敦的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college)毕业,当时在英国兴起的YBA运动刚刚被机构所接受——标志性的事件是展览“感觉”在皇家学院(Royal Academy)的展出。这一具有开创性的现象级运动由一位艺术家和他的一群艺术家朋友共同策划,并且在十年前一直处在一个更为地下的艺术环境,后来得到一些艺术机构的关注,并逐渐受到大众的追捧。我在柏林驻留的这段时间感受到了和伦敦的“YBA精神”一样的新鲜活力和多元化,激动人心的艺术新世界即将在这里上演。

展览现场


艺术汇:这五位艺术家各有特色、风格迥异,涵盖了绘画、装置,雕塑等等,在布展过程中要如何安排才能完美的呈现各自独特性并且保持一以贯之的脉络?


此次展览甄选出的五位德国艺术家代表着20世纪90年代后期柏林新兴艺术环境最有活力的一面,他们不断建立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并在这一新兴的艺术环境中逐渐占据核心位置,伴随着柏林跻身于国际艺术中心的同时成为了重要的国际艺术家。与此同时,我试图呈现每位艺术家独特的个性,通过他们的差异性来展现这个充满创造力和丰富可能性的多样化城市。


展览的理念在于阐释柏林当代艺术领域的多样性,并且将每位艺术家的个性真实的展现出来——因此,最好的布展方式是将每位艺术家相对完整的呈现出来,而不是做一个五位艺术家的大杂烩。这就需要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精准地找到这五位艺术家每一位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同时让他们的作品在视觉语言上展开对话,呈现一个充满活力和动态的艺术场域。

托马斯•基塞韦特 《小金属雕塑》 钣金,颜料

Thomas Kiesewetter/Small metal sculpture/Sheet metal, paint

70x35x39cm

2018


艺术汇:在展览前言中你曾提到,这五位艺术家的共同特征在于都处在创作生涯中期阶段,而他们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开始向着不同风格方向发展并占据前景地位,在柏林当代艺术的塑造和发展中起到了哪些重要的作用?


这五位艺术家都迅速融入到当时的艺术环境中,他们深谙博物馆如何收藏作品以及策展人对作品的甄选。在当时的艺术群体中,同辈之间相互支持和互相鼓励,他们在开幕式现场,工作室访问等活动中持续展开艺术对话,这些持续性的艺术活动和对话进而推动了当地艺术领域的发展以及柏林与国际之间的对话。这五位艺术家在柏林展开他们的事业,并在国际范围内声名鹊起,但是他们依旧在柏林定居,这反过来也提升了柏林的国际艺术地位。


艺术汇:从更广阔的范围说,这五位艺术家与当时柏林的文化、历史背景具有怎样的关联?


这五位艺术家所使用的材质和艺术创作都刻有柏林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烙印。虽然他们曾在德国的不同地区学习,但最终都定居柏林,并且与柏林当地的画廊联系密切。众多艺术家在柏林的聚集也自然带动了一系列的艺术文化活动,如柏林画廊周,柏林艺术博览会等,丰富的艺术文化活动将全球的目光都聚集在这座城市,促使众多国际艺术家在柏林建立工作室,最终成就了这座充满活力的国际文化艺术之城。

安塞姆•雷尔《无题》(中号锡箔)混合材料,亚克力玻璃

Anselm Reyle / Untitled (medium size lazy foil) / mixed media, acrylic glass

143x122x25cm

2013


艺术汇:在前言中提及《柏林五人展》将为同柏林具有历史,文化,政治等颇多相似性的北京艺术界带来新鲜的灵感。可否具体谈谈这两个城市之间的相似性,并且具体谈谈此次展览将为北京的观众带来怎样的体验?


在当代艺术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中,柏林和北京有相似的历史脉络。先是成为本土的艺术家和艺术活动的聚集地,之后与其他地区展开对话,逐渐跻身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艺术城市,进而吸引了众多的国际艺术家在这片全新的当地艺术领域开展自己的艺术创作。

展览现场

卡佳·施特龙茨《在下落时展开》 纸浆绘画

Katja Strunz /Unfolding While Falling /pulp painting

177x127.5cm

2017

展览现场

托马斯·塞比茨《病毒》 布面油画,乙烯,彩色马克笔

Thomas Scheibitz / A Virus /oil, vinyl, pigment marker on canvas

190 x 100cm

2017

乔纳森•米斯《嘿小伙子门,我能只跟你哔哔:是你,吱吱~咔嚓~嗡嗡?》布面油画 ,丙烯,丙烯胶

Jonathan Meese/Hey Burschns', Ich Kann Dirns Nur Eins Blubbern: Bist Du Es, Frizzle-break-bruzzle? / oil, acrylic and acrylic paste on canvas

210.5x140.3x3.3cm

2017

2018  Photography Jan Bauer . Net  | Courtesy Jonathan Meese . Com


文/晓睿

图/博而励画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