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我是皮三,谁来互动
发起人:ZZ  回复数:3   浏览数:3546   最后更新:2008/10/08 00:40:32 by guest
[楼主] 小智障 2008-09-29 11:57:19





 











      当高大温和的年轻艺术家马良谈论起自己的名字,高鼻深目,胡须扎成小辫,长相颇有戏剧感的脸上闪烁过一丝不自觉的羞愧。

      那个家喻户晓的童话曾让马良在漫长的童年时光里倍感难堪。故事中的“神笔马良”是天才也是英雄,画出的牛会耕田,马能拉车,用手中的神笔扬善惩恶;而现实生活中被起名为“马良”,他却并没有被什么白胡子仙人赠于过可以变腐朽为神奇,化虚幻为现实的妙笔。

      直至话题转移到摄影,坐在褐色长桌旁的马良才逐渐恢复自信。“摄影是我的一支笔,”他习惯这样阐释,“摄影只是一种工具。我的作品并不只是摄影,我更愿意称它为美术作品。”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工作室长桌对面用棉絮扎成的鸟人伸展开翅膀挂在墙壁上,巨大的猪头人身道具玩偶静静呆在右边角落。羽毛面具、假山盆景、玩具木马等道具散落在各处。用塑料花草、枯死的树枝树叶搭成的布景被一扇玻璃门虚掩,占据在工作室尽头。若不是远处柜子上有数张用图钉随意固定的照片卷着边儿,不经意间提醒你这是摄影艺术家工作室,这个空间看上去更像演员散去的剧场后台。

     用“戏剧化”一词形容马良的摄影艺术作品恰如其分。魔幻色彩浓厚的场景,唯美、暧昧的视觉效果,充满隐喻的符号化道具,极具叙事张力的画面语言。《我的马戏团》、《棉花糖上的日子》、《不可饶恕的孩子》等马良早期作品都营造一种“甜蜜而酸楚”的青春氛围。废墟楼梯上行走的白衣面具少年,杂草乱石堆中的单薄照片小人儿,红色书本里抖落的黑金鱼,云朵般大小的棉花糖……“棉花糖是被放大的甜蜜,”马良说,“我关注我身边和自己差不多状态的人和生活。梦境和幻想都是虚幻的,可以去放大我们抓住的甜蜜。”

     “马良是一个具有浪漫情怀的人,” 艺术评论家顾振清曾在文章中谈到,“他可以在上海狭小的里弄里起跳,也可以在郊外田园牧歌式的背景中伫立。他的画面极富戏剧性和抒情气息,集中表达了年轻一代都市人那种绚丽、张扬的个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孤独自我。”

     摄影这只神奇的笔不仅仅只是帮助马良在作品中还原荒诞不经的“梦境”。从拿起相机自娱自乐般创作,到进入亦安画廊;从参加法国Diaporama摄影节、纽约MOCA博物馆 "虚拟沙龙THE VIRTUAL SALON"、在香港、新加坡、多伦多等地举行个展,到作品顺利进入拍卖市场,在苏富比拍出单张作品超过15万人民币的高价,马良用三年时间跳跃式地完成许多职业摄影艺术家梦想的每一步。“终于可以做一个艺术家了,” 马良看上去欣慰而又如释重负,“把自己想做的东西全做出来。靠艺术而生存,很幸福。”

      三十五岁的马良以自己意料不到的方式实现了儿时艺术家梦想。在此之前,他曾是内心焦虑紧张的自卑少年,后来则是做了十年激情电影梦却碰壁落魄的导演。

      1972年马良出生于上海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父母分别是沪上戏剧界著名的导演和演员。被他形容为“有天真童心”的父母大概并不能预料到“马良”这个名字带给儿子的原罪。“我叫马良,怎么可以不画画呢?整个小学六年,我承担起了为所有的好朋友完成美术课作业的任务,”马良感慨于自己繁忙而忐忑不安的美术启蒙时期,“最多的时候我甚至要连续完成数十张画,为了在老师那儿瞒天过海,每张画的题材和画风还不能相同。”

       童年时代的视觉刺激与精神迷惑是马良创作中独特戏剧风格的灵感起源。小学时的马良几乎每天跟随父母在戏剧排练场或剧院后台度过夜晚。舞台上莎士比亚戏剧中骑士、伯爵夫人不真实的绚丽魔幻与剧场外真实生活的物质精神双重贫瘠并存,强烈的反差让马良敏感的内心从小就充满了各种幻想。“任何一个人都是很多线交聚的一个点。”马良说,“这就是我的生活,我的现实就是这个样子。”

      11岁被推荐进入专业美校学习,少年马良依然无法缓解内心的不自信。“现在大家都知道我最出名的就是彩色摄影,”马良翻阅着自己的画册,回忆起让自己忿然的往事,“但上学时老师竟然宣判说我画画色彩感觉不好,只能去学雕塑。”高中时代放弃色彩专攻雕塑,大学时阴差阳错进入上海大学学习平面设计,“从美院毕业后,我再也没有去美术馆看过认识一次画展,没有看过任何艺术史料,也绝少和艺术圈的人来往,” 马良承认自己的性格就是如此决绝。放下执着十一年的画笔,他决断地作别少年崇高的艺术家理想,在商业广告行业领域渐行渐远。

     95年底,马良离开了工作一年半的奥美广告公司,那里薪水丰厚却让他感觉压抑。随后这位富有理想浪漫主义天性的男人为自己旺盛的创作激情另寻出口。带着“广告离电影只有一步之遥”的自我安慰马良半路踏入TV广告短片制作行业,希望积累经验为实现自己的“电影梦”做准备。9年广告导演的工作磨练对他的影响显而易见,马良既谙熟拍片前期的服装、化装、道具等项工艺,也锻炼出对演员模特的导演控制以及运用镜头叙事的能力。

      99年分别在上海、北京设立短片工作室,2000年为channel[v]频道拍摄出广受赞誉的系列广告短片“眼保健操,中国制造”,2003年建立YES VIDEO SHOP独立制片公司。告别这个行业之前,马良是中国最具影响力,也是片酬最贵的广告导演之一。即便如此,“电影梦”始终在他脑海中盘旋。为了自己的电影计划,03年底马良停止工作,投入自己所有积蓄专心进行电影前期筹备。他用一年多的时间修改多遍剧本,揣摩镜头拍摄技巧,甚至画了超过五千个电影分镜。但影片最终未遂。“这件事简直像一个巨大的闹剧,”马良无奈地表示,“那年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个低谷。”

        马良没想到稍后自己会因为摄影重回艺术创作之路。电影导演梦想和传统美院教育出身让他觉得摄影既跟不上他的步伐,也不算是真正的艺术。然而当04年他买了第一个800万相素的数码相机SONY F828时,一切顺其自然地开始。

      “我只是很想创作,这个过程非常快乐。”马良说。他陆续拍了一些人物肖像,但觉得这样创作过于简单,于是拉来自己工作室的同事们开始玩摄影。他习惯在摄影创作中也做一个绝对的控制者。为了拍摄他可以自己制作道具,改造服装和假发,甚至亲自为模特化妆,照片完成后还要尝试各种后期处理加工。他非常兴奋地用摄影这个手段完成自我表达,用拍电影的耐心和挑剔把脑海中的戏剧幻象实现为精美的摄影作品。

      “他不是简单的把握住前期的创意和后期的拍照,而是将影像在后期进行几近完美的处理,让他的作品非常好的出现情绪效果,显出只有感光材料才能表现出的独特韵致。”摄影评论家鲍昆说,“马良在进行这些处理中,绝无过分的炫技,一切都恰到好处,让作品获得极佳的视觉效果和应有的内涵表达。”
两三年间,马良乐此不疲地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作品。“我也很渴望交流,”他补充。这些作品在摄影论坛、文艺爱好者博客们之间流传。很多传统摄影爱好者非议他浅薄的摄影技术,批评他的作品为“摆拍的剧照”;但更多年轻网友们纷纷给他留言、发EMAIL表达自己的感动。

      “你不是一个纯粹的摄影家。”艺术评论家、策展人鲍昆对马良极为欣赏,“不要因为手里端着照相机就认为自己和摄影有什么缘分,你的作品中更多的是戏剧,只不过利用了一点摄影的效果强化了戏剧的高潮瞬间而已。你的戏剧,不是场幕式结构的戏剧,全是内心酝酿的各个戏剧片断高潮。……你是把片断凝固下来送给不进剧场的观众永久保存,让他们在研磨这些瞬间时去再构造其它的情节。”

      05年《草船借箭》系列让马良在当代艺术圈名声大震。与《上海妈妈的好孩子》、《棉花糖上的日子》等从情感表达出发,指向内心的作品不同,这组脱胎于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的摄影标志艺术家开始有意识地在作品中表达对中国符号与历史传统精神的思考。作品中塑封的人体在水墨画式的中国传统风景中或站、或跪、或躺,身中数箭却看不清脸孔上的表情是痛苦还是悲哀。“中国精神已死,但依然伫立在那里”,马良说,沉重而浪漫的中国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如此伤感无奈。07年的新作《二手唐诗》系列延续这一思考,讨论中国文化中最浪漫美丽的诗歌精神在当下消费媚俗文化盛行中只留下错解、误读的悲哀。“我计划每年都用自己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去做一个我看我的祖国艺术精神的作品。”他说。

      05年马良的作品仅以300美金的低价在朋友画廊销售一空。如今已和亦安画廊正式签约的马良单张作品至少已经翻了几十倍。马良不太在乎中国摄影艺术市场的惨淡状况,甚至更庆幸当代艺术投资者都不太关注摄影。 “我的收藏家都
[沙发:1楼] guest 2008-09-29 13:50:32
广告摄影!鉴定完毕!
[板凳:2楼] 大混蛋 2008-09-29 15:12:32
阴混不散的,。吓人,您的风格很适合到下面给阎王爷拍婚莎
[地板:3楼] guest 2008-10-01 14:30:15


[4楼] guest 2008-10-01 20:02:06
顶老大了!哈哈哈哈!只有坚持才有收获
[5楼] guest 2008-10-03 00:32:04

[quote]引用第2楼大混蛋于2008-9-29 15:12:33发表的:
阴混不散的,。吓人,您的风格很适合到下面给阎王爷拍婚莎...[/quote]

顶这位guest!!您的总结太他吗准确精辟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