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力:期待OCAT上海馆成为“艺术综合体”
发起人:聚光灯  回复数:0   浏览数:1666   最后更新:2018/03/03 22:03:44 by 聚光灯
[楼主] 开平方根 2018-03-03 22:03:44

来源:artnet


“刘炜,图像180”展览现场。图片:UCCA

正月未过,艺术圈已经忙活了起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的新展厅内,刘炜新系列之作整整齐齐地上了墙。“图像180”,展如其名,180张“袖珍”画像被装裱在式样不同的白色画框内。破碎的玻璃、形态各异的人物头像,出了名“爱折腾”的刘炜在新年伊始之际,又对绘画实践做出了新尝试。

“我喜欢挑战自己。一种方式延续的久了,肯定就没意思了。内容受局限,作者也会麻木。我喜欢每过一段时间就挑战自己的既定思维和绘画方式。或许明年后年我又会做出一些新奇的事儿也不定。越往后越难。”

——刘炜

作为90年代初“玩世现实主义”风潮的领军人物。刘炜擅长以写意变形的手法描绘形象,对现世处境做出真实反馈。他一直追求绘画语感的创新和转变,也逐渐拓宽着对于创作媒介的选择,“破坏是最好的丰富手段,处处顺溜反而单调乏味了。”

“刘炜,图像180”展览现场。图片:UCCA

近年,刘炜的创作题材不断更替,涵盖山水、风景、静物、人物等;材料也不断翻新,从版画、到油画、再到玩转水墨。这次,刘炜干脆直接跃过媒介的屏障,将自由进行到底了。

“媒介可以丰富我的想象。”如艺术家所说,他用尽了一切随手可得的材料来画画:丙烯、炭条、马克笔、圆珠笔、水笔……犀利的五官线条与繁杂的质感做比对,色彩、形状、虚实、视效都不相同。“对绘画的理解有多少,能做出来的方式就有多少。”他以此为出发点,在10 x 10厘米的有限空间内迸发出了无限的可能。

展览名称“图像180”源于这样的一个质疑:肖像作为一种极易引起观者注意的绘画主题,是否能消解先入为主的概念,让作品仅以图像的面貌示人呢?在字典中,“图像”被定义为对客观对象一种相似性、生动性的描述或写真,也是最常用的信息载体之一。而在我们每天接收的信息中,有75%来自于视觉。因此,观者们看展的过程,既是接收信息的过程,也是与艺术家直接交流的过程。制造出这种双向的互动是本次展览的初衷之一。180幅10 x 10cm的作品,以小博大,形成一个整体,却又以各自独一无二的存在性邀请观者们凑近了看,去洞悉画框里那个极丰富的小世界。

刘炜,图像180”展览现场。图片:UCCA

本次展览的亮点除了内容和形式外,还有它的独特设置。在西方艺术理论中,画框可同时具备功能性与艺术性。相信细心之人不难发现,虽然颜色与尺寸统一,但每一幅人像的画框都经过了特别加工,保存洛可可式古典浪漫的同时,用丙烯颜料增添了易碎的奶油质感,作为纸上内容的延续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书写、涂抹、擦拭、泼洒,除了“一本正经”在他的画中少有,其他韵味你都能品得到。刘炜作画不讲章法和招数,讲究“出奇制胜”。建构的同时也在解构。每个框子里装下一张人脸,是一种围困也是一种无声的暴力。这些人像里,有五官模糊辨别不清的,有眼神空洞仿佛幽灵的,有肃穆坚韧,也有奸佞狡黠。他们大多是男性,反倒突出了其中一面墙上出现的裸体女性。


如果观察细致,你会发现不仅画是不尽相同的人物,就连神态和角度也都经过了思量和把握。眉宇之间,他们像我们熟知的一些人:文人墨客、名人异士,却又不完全一样。正因没有使用真实生活中存在的人物作为参照,抛开了对于“谁是谁”的思考,这种不确定性才让整个系列作品多了一层难以参悟的神秘趣味。

“刘炜,图像180”展览现场。图片:UCCA

栗宪庭称赞刘炜是“才情画家”。这份“才”和“情”,在商业形态泛滥、艺术品质匮乏的社会背景下,显得更是耀眼。他不关心政治、社会和新闻,一心画画,创作的时候几乎足不出户。他把绘画看做一件私人的事情,对图像的感受、感悟和感知都源于自身。“旁边有人的时候我会紧张害怕,思绪也会受影响。”刘炜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

“刘炜,图像180”展览现场。图片:UCCA


本次展览呈现的180幅绘画作品,历经一年多的时间才创作完成,是诚意备至的。对于刘炜而言,画画是简单的事。相较于噱头、场面、大手笔,绘画的本质才是重中之重。在无聊生活和庸常现实下,艺术家是要揭竿而起的。每次开始一段创作,刘炜都希望能做到自身的极致;每次完成一段创作,又习惯性地放空进而去思考与上次截然不同的点子。置身在展厅内,观众与180双眼睛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用想象给每一个人物都补充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尽管缩略,但人生百态,也算是如数尽现了。

“刘炜,图像180”展览现场。图片:UCCA


刘炜总说,“对绘画理解有多少,能做出来的方式就有多少。”在问及2018年给自己出的新挑战,他笑答:“我准备今年休息一段时间,画画的事儿先放一放,脑子该清空了。”


artnet ✖ 艺术家刘炜

艺术家刘炜。摄影:杨宇光

本次展出新作为何选择如此袖珍的尺幅?


刘炜:这是一种反向工作,避开过去常规的尺寸,用“最小”组成“最大”,来以小博大。小幅的尺寸更容易吸引观者的目光,让他们凑得非常近地去看,拉近视觉距离,接着他们就会发现画框里那个极其丰富的小世界。实际上这180张图像是一个整体,应当算作一张画。


不同于采用传统的模特创作,本次呈现的肖像原型从何而来?


刘炜:这个想法思考了将近一年。展览作品不强调对象本身的身份,没有谁是谁,而是单就绘画方式做探讨。一个人有多大的能量,能绘画出多少种方式。这次来尤伦斯参展,是去纽约正式展出前一个临时的决定,为的就是让国内的观众们能看到这系列有趣的作品。

您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制作特殊画框,本次作品也可以看到打碎的玻璃、画框上的白色丙烯,为何要将画布上的内容延伸到画框上?

刘炜:传统的画框太难看了。打碎的玻璃是一种表现方式的体现,也是为了避免观众们的审美疲劳。


您经常转换创作媒介,哪种媒介近期最“顺手”?

刘炜:媒介可以丰富我的想象。这次作画时,刻意地采用了各种各样我熟悉的材料,并从中得到不同的灵感与感受。除了种类,媒介的轻重、颜色等等的分支差异又能带来很多新的不同。

在您看来,什么是图像的本质?


刘炜:图像作为一个载体,要用来“旁敲侧击”。更多关注还应在绘画的本质,以及对材料表现性的把握上。这180幅作品,在对象、视觉效果、色彩、形状、虚实上皆有不同。对于政治、社会现象、新闻等,我都不关心,我还是只关心绘画本质。重点在于,能以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出来。

如何看待绘画的“多变”与“不变”?


刘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者的反馈十分重要,如果让我本人来评判,选择做的事情,就希望能做到极致。但是这次做到了,下一个极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又要做些什么。

刘炜与UCCA馆长田霏宇。图片:UCCA

近30年来您的创作风格始终在转变,是否可以谈谈对“玩世写实主义”一艺术风格的思考和心得?

刘炜:我喜欢挑战自己。当一种方式延续的时间久了,那它肯定就会受到局限,创作者也会麻木。我喜欢每过一段时间,就挑战自己一个新的思维或绘画方式。或许明后年,我又做出了一些奇特的事儿。创作越往后越难,这次也是,画到100幅的时候我已经几近崩溃了。

那在100张之后是如何继续创作的?


刘炜:靠休息。画与画之间休息一两个星期,看些东西,慢慢地思考。当尺寸小的时候,必须要足够的体量才能体现力度。

创作这批小画与过去大尺幅作品相较,除了方式不同,还有什么其他的差异?


刘炜:画画于我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这次尝试只是更换了表述的方式。即便是小体积的作品,也可以表述得非常丰富有内容,让大家眼前一亮,变得更有趣味。

一直保持“脑洞大开”的秘诀?


刘炜:我做东西总希望能与上一次不同,是一种惯性思维了。我不经常见人,喜欢一个人呆在工作室。目前在宋庄的画室已经20多年,对这个地方有感情,创作时有归属感。

文:Taffe Tang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