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泽克丨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乔丹•彼得森如此令人信服?因为左派没有打扫好自己的屋子
发起人:之乎者也  回复数:1   浏览数:2941   最后更新:2018/02/23 22:20:48 by guest
[楼主] 毛边本 2018-02-23 22:16:17

来源:海杰视界观


编者按:海杰视界观将陆续推出艺术家洪磊围绕摄影话题展开的系列随笔“采桑笔谈”,该系列文章调动轶事与趣闻,从画意摄影起笔,深入到其他,是一次贯穿摄影史的写作,且有真切体验相伴,文笔轻盈,且有停留感,里面可以看到作者对很多艺术怪象的“看不惯”和“憋不住”。题目为编者从文中抽取。



1


06年,顾振清当时任职于上海朱屺瞻美术馆。有一天,他电话给我,说他想在他们馆做一个郎静山和洪磊的双个展,问我愿意不?我暗自窃喜。


结果,展览如期开幕。记得好像是在早春,蓝天白云,开幕当天来了许多上海的艺术家朋友。老先生的展览是在三层,总共只十几幅照片,画面都不是很大,据说都是从台湾他的后人手里借来的。看完展览出来,丁乙走过来问,这是郎静山的原作吗?我说,应该是的。他又问,为什么这些照片都那么粗糙呢?我知道他指的是照片的颗粒粗,只好回答,集锦照片嘛……


最早知道郎静山,是90年代初台湾的《雄狮美术》杂志,记得好像是当年的一则采写他日常生活短文,并配有几张他的生活照片。九十多岁的老先生着一件长衫,清矍修长,仿佛他停滞在了那个久远的年代。


直到03年,开始拍卖郎静山的照片时,才得以不断地看见他的照片,而且数量庞大,多到应接不暇。初看到郎静山的照片,山清水秀似曾相识,却隐约还与我隔了一层,是什么?却不知道。渐渐地看多了,我发现郎静山的照片,竟然是山水画的摄影叙述。


民国时期的山水画,士大夫阶层已经消失,所谓“隐”的概念已不在,山水画只是个样式,失缺了内核,软弱无力也是自然。郎静山也画山水画,取法明末清初的程嘉燧和程邃二人,只见过两张,有明朝人之清雅。但是他照片的结构,大部分却是学习张大千的构图,不能理解。张大千是个虚张声势的人,喜欢讲排场,反映在画面总是繁满。繁满的铺张并不能支撑出一个好的结构,所以张大千的画,大部分山水画的结构都是支离破碎的,而表述的仅仅是一个怀旧情怀。


不过,郎静山的书法写得真是好。



[沙发:1楼] guest 2018-02-27 16:46:25

来源:海杰视界观 作者:洪磊


洪磊-采桑笔谈之二 | “为艺术而艺术”今天演变成了文艺腔调

杨小彦评判郎静山,是“反观看,反摄影,反西方”。也不尽然。彼时,华社内普遍追求趋同沙龙趣味,南郎北张的张印泉,包括黑白影社的吴中行,也都沉湎于沙龙摄影的趣味。


所谓沙龙,即“志趣相投,聚会一堂,一边呷着饮料,欣赏典雅的音乐,抱膝长谈,无拘无束。”这般景象,在今天的许多欢喜文艺腔调的圈子里,时有发生。


也无非是小圈子里的,约定共同的一种趣味,或者“为艺术而艺术”。在孤陋寡闻的年代里长大的人,八十年代初,当闻听“为艺术而艺术”,我曾为之无比激动过。很快,在85艺术新潮的热浪里,“为艺术而艺术”之论调骤然虚无了。


张印泉起先是“为艺术而艺术”拍照片的,并视之为格守的信条。张印泉追求照片的简洁和明朗,他的《作品第37号》只这一张照片,的确是后来日本的植田正治,和后来台湾的阮义忠的榜样。后来,的植田正治非常严谨于超现实主义的摆拍,路走到极致。


吴中行,着迷家乡武进的日常风景,散淡唯美,却大异于郎静山的“集锦摄影”,故事一般地逶逶道来,清风徐徐,只是趣味“艺术”,朴茂不足,陷入沙龙圈套了。


“为艺术而艺术”(l’art pour l’art)是法国人的发明,是“唯美主义”运动的一句口号。如此口号传到中国,先是在文化精英那里流行,然后渗入摄影社团,30年代“为艺术而艺术”的照片,已经是一种风尚了。


直到文革后,“为艺术而艺术”的说法仍在流传。到了今天演变成为了文艺腔调。

[板凳:2楼] guest 2018-02-27 16:49:43

来源:海杰视界观 文:洪磊


洪磊-采桑笔谈之三 | 视中心为“弱点”的审美

再往前推,时间是1927年,因为钱玄同一句“凡爱摄影者必是低能儿”,刘半农动了气。两人是挚友,不好翻脸,作为负气的回应,半农先生写了一本小册子《半农谈影》,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五四”的时候,Art一词是新文化人群里的心理至高膜拜。凡“艺术”范畴之列,必然是高级的,若如“照相是五分钟之内可以学会的”,不过奇技淫巧,与艺术何干?


这样的争论,今天看来大可不必,今天人们对是否“艺术”,不会再在意“奇技”或者“淫巧”,不会关注任何之手段等等,而是更在意你想要表达什么?不过,那个时候的争论,也是为争论而争论,傅斯年极力否认书法是艺术,闻一多据理力争“电影非艺术”,吵吵闹闹,无非想证明“艺术”一词的高尚,且都是为“为艺术而艺术”验明正身。


我读《半农谈影》,觉得最有趣的,是他认为画面的“弱点在画幅的正中央,强点在中央点与四角的半中间。”“弱点”者,即是不重要的区域,“强点”就是主体表达的所在。


年轻的时候,常去看一老先生作画,老先生早年杭州国立艺专毕业,李苦禅弟子。他画花鸟,挥毫第一笔,均是从纸边开始的,或者右或者左,有时也会上或者下起笔,曰“出枝”。确实从来没有看到过老先生从画中央起笔,甚至往往都会避开中央不去画。


视中心为“弱点”的审美,不知是那一个时期形成的?其大概是清末文人花鸟画的构图习惯吧?


《半农谈影》另外还有一个“清画”的概念, “排除没中用的东西”,和“排除要不得的东西”,诸如“广告与电杆”等是“奇丑不堪”,当然是不能入画的。最终“写意的摄影的总体,就完全寄附在作者的意境之内”了。这也由此既定了“画意摄影”的最基本的规范。


在当时却是叫做“美术摄影”。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