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登陆新加坡”的野心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207   最后更新:2018/02/11 16:24:33 by colin2010
[楼主] 聚光灯 2018-02-11 16:24:33

来源:凤凰艺术 dbk


何翔宇 | 证据

伦敦时间2018年2月7日,何翔宇最新个展《证据》于白立方画廊伦敦北空间开幕。这是艺术家在画廊举办的第二次展览,呈现了新的雕塑、录像和装置作品,并在同期放映2017年制作完成的记录长片《游》(The Swim)。他所创作的新作品主要体现在探询边界以及手在我们与景观、历史和周围物体关系中的作用。


1950年夏,为准备参加抗美援朝,某部炮兵第一师26团开赴鸭绿江边整装待命。在五连召开的表决心大会上,好几个班的决心书上都写着“保卫和平,保卫祖国,就是保卫家乡”;有的战士在发言中写出“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的句子;几乎所有发言中都有“打败美国野心狼”的口号。连指导员麻扶摇将这些口号记录下来作为诗歌式的决心书。后几经修改补充,作曲家周巍峙为这首诗歌谱上曲,歌名正式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鸭绿江水仍然静静地流淌,而嘹亮的军歌也在每一代人的耳边回荡。但不同的是,无论是鸭绿江的两岸,还是其跨越者和对抗者,都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或改变了模样,或换了心念。

▲ 影片截图,《游》(The Swim),2017. ️copyright He Xiangyu


何翔宇出生于东北辽宁,其故里宽甸正是位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边。他在过去的时间里进行了几次访问,试图捕捉到他童年家园如今的“奇异现实”。白立方画廊在对本次展览的介绍里如此写到:“这部电影(游泳)以开放的抒情序列展现了该地区美丽的风景,并对数位宽甸居民进行了采访,包括曾参加朝鲜战争的中国退伍军人和非法居住的北韩叛逃者。每个人都讲述了自己独特的故事,共同揭示了他们生存和身份斗争的日常状态,以及过去的悲惨经历和对未来的期望。他们共同探讨了20世纪中国和朝鲜发生的历史事件:包括土地改革、内战、朝鲜战争和北韩饥荒。”

▲ 影片截图,《游》(The Swim),2017. ️copyright He Xiangyu


这部电影以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旅程结束——艺术家试图穿越鸭绿江游到北韩。这不但指向了艺术本人个体以及所在地域集体的经验与意识,同时还在与战歌相呼应的同时,揭示了某种现实政治的境遇与矛盾:“重走长征路”甚至被艺术家们经常并不断提起,但“重跨鸭绿江”?似乎在意味上变得悠长与暧昧。


《黄色泳帽》纪录了通过身体探询边界概念的过程并提供了本次展览所展示的这一系列作品的背景。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国家而言,关于“边界”的思考往往无法脱开实践的行为与试探,从而获得重新审视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经验。这些具象化的实践既可以被看作一种政治行动,也可以反身指向艺术语言的一种歧变。“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看到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和曲折,其中涌现的荒诞与野蛮,以及不可忽略的理性与审慎。”

▲ 展览现场,He Xiangyu Evidence White Cube Bermondsey 7 February - 8 April 2018 (medium res)


据VICE报道,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向朝鲜人民和全世界展现了译成英文后长达5000多字的言论。其中颇具变化的是,在谈及刚刚于韩国开幕的冬季奥运会时,金正恩甚至曾将其与“朝鲜建国70周年”相提并论,在贺词中,他还以“全民族”称呼朝鲜和韩国,并且“衷心祝愿奥运会圆满成功”。这种态度与30年前韩国举办奥运会时朝鲜的反应大相径庭——1988年首尔奥运会举办时,朝鲜政府告诉民众们这一届的奥运会举办地是在东京。


就如现年29岁、居于首尔的朴义胜(Park Ui-sung,音译)所言,“那时我开始接收到韩国放送公社(韩国国家公共电视与广播电台)的信号,于是我看了大概半年的韩国电视节目,然后意识到我必须离开这里,寻找真相。”几十年过去,历史与现实的真相变得更加幽深复杂。而当亲身涉足于其中的人们渐渐老去,甚至行踪罕见时,后人似乎只能从那一件件被埋于灰尘下的“证据”再次感受探询那曾经的历史与边界——此时,历史或许不见于文字,但见于口中流传和历史痕迹。


▲ 展览现场,He Xiangyu Evidence White Cube Bermondsey 7 February - 8 April 2018 (medium res)


与何翔宇以往的展览设置类似,本次展览所呈现的作品都统领于一个共同的语境中,是对同一主题不同阶段和层面的自然叙事。《无题》(Untitled)所包含的一系列雕塑正是边界探询过程中的产物——他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在市场中获得了一些废旧铜丝和五金制品碎片组成的小型又精巧的雕塑。这些从朝鲜的机器和建筑物中剔除的机械与手工的混合制品曾被用来进行易货交易,然后以少量的现金或货物出售给中国商人们。


▲ 展览现场, He Xiangyu, 2017. Copyright He Xiangyu Studio. Courtesy White Cube


这些物体被紧密地编织成球或扁平成圈,以便走私越过边界。它们就像遗物或考古发现的集合悬挂在画廊周围。在何翔宇看来,这些物体在物质性层面上的丰富、精神层面上的复杂纠缠投射出的是无数生命个体的节奏,正如这些雕塑在展厅中排列所偶然形成的一条律动的“声波”。物体本身的价值被用铅笔写在其正下方的墙上,而其在这一经济价值之外,这些物体更是某种大语境下经济与政治价值的具象体现。


在展览现场,这些物体与文字相互应和、波动与共鸣,或是再次成为了抽象形态上另一条“鸭绿江”。而每一个试图进入展览的观者,也都在无形中接受了艺术家的邀请,和他一起再次“横跨鸭绿江”。

▲ 伦敦白立方画廊外景,Copyright White Cube

▲ 排队观看本次展览的观众, Copyright He Xiangyu


而另一件影像作品《证据》(Evidence)则是沟通前两段叙事的桥梁,就如游泳一样,再一次通过身体力行的行为,尝试建立艺术家自身与这些金属手工制品的生命节奏之间的联系。这些独特的物体指向了一个特定的历史,并承载了曾经人身体的印记。而何翔宇则试图用自己双手在肉体性上回溯历史——画廊地板上的雕塑“副本”,是艺术家自己试图重现他们复杂和压缩的雕塑形式的记录。

▲ 展览现场,He Xiangyu Evidence White Cube Bermondsey 7 February - 8 April 2018 (medium res)

▲ 影片截图,He Xiangyu,'Evidence', White Cube Bermondsey,7 February - 8 April 2018,© He Xiangyu. Photo © White Cube (Ollie Hammick)


同时,何翔宇也用视频记录了制作这些副本的过程:他的手被从上方拍摄、努力弯曲,塑造和配置每个金属碎片。与《黄色泳帽》类似,艺术家为了突出更广泛的政治问题而采取具体行动,在这里,自行制作副本的任务似乎既是象征性的,也是徒劳的。

▲ 艺术家何翔宇,He Xiangyu, 2017. Copyright He Xiangyu Studio. Courtesy White Cube


此外,除却内容的变化,本次展览仍旧是艺术家以往探索方向的内在延续,雕塑和电影都试图展示了材料的转换,肉体——手在材料制作和交换中的关系与地位,以及这些改变如何引起观众的生理反应。何翔宇一方面说到:“我正试图通过对象的物质变化来调整和影响人们的看法”,而另一方面,即便在《无题》还是《口腔项目》等作品中所呈现的展示方式与法庭上的证物呈现或科学报告中的列表记录在形式上非常类似,他仍否认这是一种类似“研究”式的创作方式。


“创作模式是很微妙也很个人的,抱歉我无法透露”。

▲ He Xiangyu, 2017. Copyright He Xiangyu Studio


关于艺术家


▲ 艺术家何翔宇


何翔宇, 1986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与柏林。近期展映及展览包括:”证据“,白立方画廊,伦敦,英国(2018);”乌龟、狮子和熊“,乔空间,上海,中国(2017);”何翔宇“,空白空间,北京,中国(2017);“故事新编”电影展映项目(电影作品《The Swim》放映),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美国(2017); “Save the Date”,澡堂画廊 & Kaikai Kiki Gallery,东京,日本(2016);“Hedge House Wijlre:  家谱”, 博尼范登美术馆,马斯特里赫特,荷兰(2016);“Juxtapoz x Superflat”,温哥华美术馆,温哥华,加拿大(2016);“中国私语”,保罗·克利中心、伯尔尼美术馆,伯尔尼,瑞⼠(2016).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证据(Evidence)

艺术家:何翔宇

展览地点:白立方画廊伦敦北部空间

展览时间:2018.2.7-4.8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