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港顺:读过很多书,但从不佶屈聱牙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443   最后更新:2018/02/07 19:59:19 by 小白小白
[楼主] 毛边本 2018-02-07 19:59:19

来源:方志小说


*文中涉及展厅以及展览作品的摄影作者为三金,展览的展签由王旖旎手写,特此感谢


2017年7-8月,方志小说发起联合驻村写作计划,18位作者分别前往云南普洱的翁基、贵州黎平的地扪、浙江丽水的石仓、福建厦门的后田和广东东莞的新基等5个村落,开展了为期数周的在地写作。驻村写作并不囿于文字,而是呈现出一种更为多样的媒介尝试。

广东东莞的新基驻村,2017年8月

云南普洱的翁基驻村,2017年8月


方志记实,关乎现场经验,小说写虚,关乎想象历险,而方志小说将两者杂糅,意在虚实并用,彼此激发,开启协商性的在地写作。此次在碧山村工销社的“方志小说:驻村写作联展”节选了作品中影像、声音、摄影、绘画、诗歌等部份,并特邀艺术家在碧山进行了新的制作。展览于2018年1月30日开始。

图中左右两处房子为展览的主副展厅


碧山工销社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碧山村,原址为建于1962年的碧山供销社,同时也是村祠堂“尚义堂”的遗址。碧山工销社让方志小说开始了新的旅程,左靖老师及其团队也给予了“方志小说联展”极大的支持。

作者:刘庆元特邀、刘加特邀、孙存明特邀、龚慧云南翁基姜山云南翁基、赵玉云南翁基、何阳秋珏贵州地扪、沈木槿贵州地扪、黄雯青福建后田、柯曼浙江石仓黄成广东新基、李汉周广东新基


策展:周功钊、龙奕瑭、芬雷

展务:邢瑞、如蔆

视觉:许丹

顾问:左靖

支持:碧山工销社、《碧山》杂志书、暴风影音、暴风公益

碧山工销社主展厅局部,摄影:三金

碧山工销社副展厅局部,摄影:三金


方志小说驻村写作联展使用了两个展厅,呈现为两种展示和叙述方式。当人们进入工销社,走进院子,第一个看到的是副展厅。这个展厅集中展示了贵州地扪的驻村写作,涉及两位作者:沈木槿、何阳秋珏。她们均以摄影的方式来记述,所不同的是,沈木槿从地扪侗族大歌和楚辞传统中找到线索,写作了《越人歌》组诗,其中九首由特邀作者刘加书写于地扪手工纸并悬挂在展厅木梁上,试图体现诗歌的那种空灵感和穿透性。如此展示方式,最早由沈木槿提出,与策展人的构思不谋而合。然后在展厅的两角,放置了沈木槿在地扪采集的声音,包括侗族大歌的片段、与当地人的对谈等。

沈木槿《越人歌》,诗歌文本,2017

沈木槿《地扪采声》,声音,2017

沈木槿《万物有灵》,摄影,2017


诗歌的写作,如作者沈木槿所说:“侗族系古越人后裔,为史学界定论。《越人歌》出自汉刘向《说苑》,是中国春秋早期使用侗语的古越人民歌(其后有汉字记其古越语发音),为中国第一首译诗,系楚辞源头之一。组诗《越人歌》,意在融合古今与汉侗民族的歌咏传统上作出新的尝试。”

何阳秋珏《地扪元素》,摄影、纸本册子,2017


何阳秋珏以摄影和写作的方式呈现地扪这个空间中的事件。作品共五个单元,分别以地扪村最具特点的元素水、田、纸、木、人为线索。作者特别强调说:“地扪的每次现身,亦是出于地扪自己的言说。”

走出副展厅,登上写有“山水清音”的戏台,就进入主展厅。为了保证观展体验的一个完整性,策展人与特邀作者刘加协商,通过刘加作品中的一个石块将展厅左侧的门抵住一角,仅留30公分的缝隙,这样观众只能从一个门出入。

方志小说的展览前言和展览信息。

*展览前言的丝网印刷由杭州梦厂友情支持,特别感谢

孙存明《想起个老友,泪眼潺潺》,现成品,2017


特邀作者孙存明用三天的时间,借用碧山村的现成物品:竹编的篮子和箱子,进行了紧急制作。墙上铅笔描写了几个大字:不借钱、不借书、不借时间。他在竹蓝里放了一块砖头,而在竹箱里放了金色药丸。

相比于副展厅,主展厅的叙述方式更加偏重虚构,但是区别于那种作者个人式、臆想性的文学化虚构,这里所呈现的虚构均以当地所见所感的物质为线索基础。要么以实写虚,要么以虚写实,虚实之间,彼此总是有所关联。

李汉周《新基故事》,视频、油画、文本,2017


李汉周的《新基故事》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一个纸本册子,纪录他在新基的写作经历;27段苹果手机在新基拍摄的视频,每段视频均被覆盖一个句子或一个标点符号,他们连接起来组成碎片式的故事;一幅作者本人和新基的孩子创作绘画;一个啤酒瓶和一段关于这个啤酒瓶的句子:“第二次来新基,发现阳台上的啤酒瓶移动了约半米”。

黄成《新基》,声音、文本,2017


同样是新基,作者黄成利用声音作为媒介,在新基村和自己儿时成长的东北某个村落之间,建立起某种记忆的联系。有村中老人的鼾声、村民乐队的采声,还有作者自己的叙述以及重新制作的声音,像是一次半真半假的旅行。

刘庆元《碧山刻记》,木刻版画,2017

特邀作者刘庆元老师在开幕现场介绍其木刻版画《碧山刻记》系列作品


特邀作者刘庆元老师的《碧山刻记》,共12幅木刻版画。熟悉碧山的人可以很快识别画中的现实场景。如作者所说:“作品源于对碧山视觉元素的采集,也是碧山风物志的片段刻写。村子里的人文事物皆为素材,不只是名胜古迹还有更为重要的生活日常。木刻既是写作,就可以在合适的语境下自如转换、自然发声,不拘于寻常形式套路。木刻于作者,是一种写作方式,也是另一种设计。”

赵玉《和风会把我们吹向未来的哪一片乐土?》,视频、摄影,2017


和《碧山刻记》相对的是赵玉的作品《和风会把我们吹向未来的哪一片乐土?》。作品名源自忽必烈和马可波罗的一段对话,也是艺术家在个人经验无数次迁移后由衷的发问。虚构的人物:一位布朗族姑娘,艺术家月远,将自己在翁基的感受和创作纪录在册子中,她的摄影部分有意标记着巴黎和翁基的潜在连接,而时空变迁之中,翁基和巴黎的本地性开始混淆,一次“超现实”的嫁接式书写就这样发生了。

黄雯青《总有一个出口通往后田》,摄影,2017

黄雯青《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行为、摄影,2017


黄雯青的作品在《碧山刻记》和“艺术家月远的故事”之间。在《总有一个出口通往后田》中,作者通过在后田拍摄的出口系列照片,绘制了想象中的海边渔村:出口构成诗意的“洞穴寓言”,就像桃花源从一个小口豁然开朗一样,后田也可以是一个精神的漂流之地,作者通过照片搭建了私人的乌托邦空间。

碧山的木刻版画、艺术家月远的虚构故事、关于后田的私人想象地理,这三件位于主展厅的作品,从展览布置上,算是对方志小说这次展览的一个注解。方志的现实性关联和小说的想象式叙述形成虚实相间的互文,地方的本地性和开放性同时并存,彼此激发,引发出“方志小说”的协商性写作。

《如果夜巡银河的警察怀疑,我将交代这些》,摄影、文本,2017


“如果夜巡银河的警察怀疑,我将交代这些”来自诗人于坚的诗“2001年6月10日,在布里斯本”,收录在《还乡的可能性》(2013年)中。作者引述诗句,试图通过一场并没有实际发生的询问事件思考地方的本地性与开放性问题。策展人与作者一起,还原了来自“夜训银河的警察”与“我”之间的问答与猜想。

柯曼《田园暮歌》,动画,2017

柯曼《临水夫人》,水彩,2017


柯曼创作的动画,根据石仓当地建筑、生活、人物等具体场景制作。而绘画《临水夫人》则源自作者对当地信仰的一次调查。石仓居民祖上迁自福建汀州,是客家人,至今保留着三夫人的信仰传统:临水夫人陈靖姑,又称顺懿夫人、天仙圣母等。为福建和台湾等地传统民间崇奉的女神。 传说她与林九娘、李三娘义结金兰,一起赴闾山学法,得道之后,合称三奶夫人。


刘加《阈域》,现成品、文本,2017


特邀作者刘加的制作,和碧山的云门塔传说有关。“汪母大义保三都”的民间传说,说的是一个母亲献祭自己一双儿女,让村民得以建成云门塔消除了一场想象中的洪水的故事。刘加从碧山村民家中借来坏掉的灯管、玻璃、家居丢弃物、石块、瓷碗等物件,利用现成品的造型性虚拟了一次造塔。借与献,私与共,作者试图通过现成品装置重新连接本地的传说。与此同时,作者走访村民,整理了关于云门塔来源不同版本的口述,制作成文本。如作者所说,装置搭建的是一个差异关系相互让渡的临时空间。

龚慧《费多拉》,视频、摄影、册子,2017


龚慧的视频是这次展览的最后一件作品,如果有留心的观众会发现,来到碧山工销社,会三次遇到这件作品,分别是:工销社前厅、副展厅以及主展厅。策展人与作者协商,将《费多拉》的十几段视频分成三组,成为方志小说整体的一条展览线索。视频中,云南翁基的村民没有言语也没有任何明显的举止,只是看着镜头,也就是看着每一个看着他们的人。这种看,和展览中的看,形成写作的内在张力。作品名称源自卡尔维诺,在这位意大利作家的笔下,费多拉是座灰色石头城:城里有座博物馆,馆中每个房间都有 一个水晶球。每个圆球均可见一座蓝色的城,均为不同费多拉的模型。市民可以去博物馆参观,挑选符合自己欲望的城,端详它,想象在其中的生活。翁基之于作者,正如这次展览之于每个观众,就像是水晶球内的费多拉,每一种不同身份的人怀揣着各异的欲望,端起各自的水晶球。

交通指南

▷飞机

由各地搭乘航班至黄山(屯溪)机场,打车前往碧山村(约70分钟)

▷高铁

由各地搭乘高铁至黄山北站,转公共交通或打车前往碧山村(约70分钟)

▷火车

由各地搭乘火车至黄山站,转公共交通或打车前往碧山村(约70分钟)

▷汽车

由各地搭乘大巴前往黟县汽车站,打车前往碧山村(约10分钟)

▷公交

由黟县汽车站可搭乘公交至碧山(约15分钟)


作者简介

刘庆元,1972年生于重庆市,199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硕士生导师,副教授。


刘加,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曾任职“艺术国际”和《绝对艺术》杂志的编辑;获得2017年度第四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二等奖。

孙存明, 1985年生于湖南长沙,先后就读于江南大学和法国里昂高等美术学院,分别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艺术本科学位及艺术硕士学位。现工作和生活在湖南长沙。

龚慧,客家人,籍贯广东,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现为TIAC Group国际艺术文化组织研究人员。

姜山,出生于云南昆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气候》执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参与展览“艺术理想国”(北京尤伦斯,2016),“住居的理想”(上海安麓,2016)的部分工作。

赵玉,1990年生,山西人。现就读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

何阳秋珏,出生于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区,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学院,现从事平面设计、摄影工作。

沈木槿,诗人,摄影师。1975年生于浙江桐乡。现徙居于闽粤等南方诸省。写有诗文集《冬天的品质》(2001),《在纬度的温差里》(2004),《溯流》(2016)。2010年,摄影组图作品《祖先的时光》获首届“徐肖冰全国摄影大展”艺术类奖。2008-2009年,参予摄影评论家任悦主持的北京回龙观社区"新城档案"为期一年的拍摄,此纪实摄影项目获2008年度美国尤金. 史密斯基金会“Howard Chapnick”奖。

黄雯青,福建漳州人,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现就读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硕士专业。

柯曼,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作品曾获学院专业一等奖、林风眠创作银奖、今日美术馆大学生提名展提名奖等。

黄成,1983年生于吉林,201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self-house艺术项目发起人,白石洲唱片公司创始人,目前工作生活于广州。

李汉周,1987年生于广州杨柳,2010年学士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14年硕士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居广州。个展:《树林:一个文本与图像的互辞》(2016)、《别样丛林》(2014);联展:《第三届CAFAM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16)、《机构生产,广州青年当代艺术生态考察》(广东美术馆,2015)、《2013凯撒艺术新星年度提名展》(今日美术馆,2013)。


策展人周功钊在副展厅做开幕导览。周功钊,建筑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博士,建筑系及公共艺术系外聘讲师,生活工作于杭州。参与导师王澍教授的建筑工程实践,并专注于村落、园林的文本写作与空间实验。著文发表于《乌有园》《筑苑》等书籍刊物,译著有《我所在的地方》([日] 隈研吾)《帕拉第奥与帕拉第奥主义》([英] 罗伯特·塔弗纳)等。

策展人龙奕瑭在主展厅做开幕导览。龙奕瑭,策展人,写作者。1992年生于韶山201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管理专业,现工作生活于厦门。2015年参与创立轴艺术项目AXIS Art Project,第一回展览“一座岛屿的可能性”;第二回展“厦门肉食公司”入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年策展人计划。2016年创立独立空间404 Not Found Lab,在厦门后田开展社区的艺术实践。

策展人芬雷在《碧山刻记》作品前做开幕导览。芬雷,写字、做书、策展。泼先生发起人之一,记述电影联合发起人,2016年联合策展第11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谷神变”。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