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ula对谈|李然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457   最后更新:2018/02/04 21:41:24 by colin2010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8-02-04 21:41:24

来源:artforum


赵汀阳,《我的边疆》,2011纸本素描,19.8x14.8cm.



诚如该展览的策展人鲁明军所言展题疆域是受到美国历史学家拉铁摩尔关于中国边疆问题探讨的启发——长城在拉铁摩尔那里并没有被当成一条标识中国天下以内的土地与蛮夷之邦的分界线来处理而是被视为一个广阔的边缘地带它是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历史互动的产物并由此引申出一个包含多元文化主义的大中国历史观或许是为了与之对应观众一进OCAT上海馆的前厅就会迎面看见蔡国强在1993年完成的万里长城延长一万米为外星人作的计划第十号》,虽然在既往对其的阐释中相较于艺术家行为制造的视觉奇观长城更接近于一个罗兰·巴特式的神话符号但于今在疆域的主题框架之下我们突然发现火药战争以及嘉峪关这几个要素之间潜在着一部关于疆域战争及地缘政治的宏大叙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展览的疆域”,同样也存在着某种互动与生成策展人有时对于某些旧作的重视会逾越艺术家行动的主体性从文本的角度重新构建一种阅读模式

庞杂的展览现场在前厅被一分为二或者说被长城一分为二左边的大展厅围绕边界与地缘政治展开右边的大展厅则集中呈现后全球时代与疆域之间的辩证关系而由长城提示出的地缘政治在延伸向具体后我们会发现拉铁摩尔大中国所缺失的中国南部边疆议题反而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现实之中有更显著体现相较于中国大陆艺术家凸显出的向外的越界意识——在徐震的《18》(2006)、张玥包晓伟的缅北战事》(2015)以及何翔宇的《The Swim》(2017)等作品中作为疆界的边界是一种确立国家主权的界线——港台艺术家往往倾向于将边界内向化为一种讨论与建构区域身份意识的防线其中既包含了拓展到亚洲范围内的现代性叙事中的历史暴力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历史暴力的错综性与反身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拉铁摩尔的疆域理论为现代中国预设了一套政治话语即我们所知的关于中华民族的建构这也是右边展厅叙事开始的锚点但展览所呈现的是一种现代国家内部的后边疆状态或者说是一个正在去边疆化的中国边疆而这种落差也切实地反映在另一批中国当代艺术所呈现的全球化图景之中无论是边疆中国抑或是全球化的世界流动的现实一面打破既有的边界一面折射新的地缘经验它并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进程

对于展览而言前厅既是入口也是出口而观众有可能急于在左右展厅之间辗转而忽略了前厅里的其他作品其中有一幅名为我的边疆》(2011)的漫画颇有深意画面其实很简单一个人正低头在地面上勾勒自己形体的边缘线这幅漫画是由赵汀阳所绘制联想到创作者政治哲学家的背景他一语双关指出了最小单位的主体所具有的两面性个人主权与自然状态就此如果我们再回看蔡国强的那件作品所谓的外星人到底意味着什么抬头望向宇宙也许现在还属于一种脱离现实纷争的超然时刻

— 文/ 孙冬冬

OCAT上海馆 | OCAT SHANGHAI
上海市静安区文安路30
2017.12.30–2018.03.11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