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欲望、困惑、艺术、体验、人,关于绘画的一次谈话记录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235   最后更新:2018/01/23 09:19:27 by 陆小果
[楼主] colin2010 2018-01-23 09:19:27

来源:Ocula艺术之眼  文:朱珮瑿


我觉得表演者的在场是很特别的,而音乐人以一种尤其特殊的方式控制一个空间。我的许多作品都有延时性元素,因此我也希望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艺术劳动的过程。

杨嘉辉。摄影:Dennis Man Wing Leung



杨嘉辉(Samson Young)在2013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电子音乐博士学位,现居于香港,进行声音艺术创作。其作品形式多样,包括影像、绘画、霓虹灯、书籍及装置等,艺术家本人也常进行行为表演。以2016年在巴塞尔艺博会「意象无限」单元(由Gianni Jetzer策展)表演的《Canon》(由德国科隆Galerie Gisela Captain画廊及纽约Team Gallery画廊共同呈现)为例:杨嘉辉穿着香港警察制服站在高处,朝向下方的公众使用被称为LRAD的长距离扬声装置(Long Range Acoustic Device)。世界各地的执法部门都常使用LRAD传播鸟类的歌唱或恐惧鸣叫以控制在公众场所的拥挤人群;《Canon》以类似的方式控制或疏散参观艺博会的观众。


杨嘉辉常进行声音场域创作,也常去世界各处的重要声音场域进行研究工作。这种实践鼓励他人参与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来。他在2015年获得宝马艺术之旅奖项,并以此创作了《丧钟为谁而鸣:冲突的音频史之旅》(2015至今):在60天的时间内,艺术家拜访了五大洲各地,聆听、研究并录制不同的声音,以通过声音、绘画、物件及编曲创作创造一个钟声的文献库。

杨嘉辉,Canon(2016)。单人长距离扬声装置(LRAD)声音表演及装置。表演于「意象无限」单元,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2016)。图片提供:艺术家,Galerie Gisela Capitain,科隆,及Team Gallery,纽约



作为香港地区的代表,杨嘉辉在2017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呈现了《杨嘉辉的赈灾专辑》(2017)。他通过流行音乐探索了社会集体意识的形成方式,并平行对比了著名慈善歌曲历史及1980年代的粤语流行乐发展史。


杨嘉辉也曾参加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Para Site,及第十四届卡塞尔文献展雅典部分的展览。他将于近期在香港马凌画廊及德国科隆Galerie Gisela Capitain画廊举办个展,并将参加2018年的第二十一届悉尼双年展。


表演因素在你的作品中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你觉得这些表演因素会影响观众的体验吗?


有时候会。我觉得表演者的在场是很特别的,而音乐人以一种尤其特殊的方式控制一个空间。我的许多作品都有延时性元素,因此我也希望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艺术劳动的过程。

杨嘉辉,杨嘉辉的赈灾专辑(2017)。展览现场图片:香港馆,艺术万岁,第五十七届国际艺术展,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2017年5月13日至11月26日)图片提供:艺术家与M+,香港。摄影:Simon Vogel



你也创作纸上作品。在创作这些手工绘制的作品时候你使用蜡笔、荧光笔、印章、水彩等不同媒介。这些作品中常有文字出现——一般是与后殖民理论有关的简短而犀利的语句——这些语句具有乐谱的形式,和日常生活中的声音意象——从鸟的形象到乐器的形象等——有关。也就是说,你不仅创造「供聆听的声音」,也创造「供观察的音乐」。你是这样看待这些创作的吗,将他们视作是不同于声音作品的「乐谱」式视觉呈现形式?


我将这些绘画视作是某种「录音文字整理」。乐谱和录音整理的区别是,乐谱在声音出现之前便已存在,而录音整理是在声音出现之后写就的。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只是为了视觉呈现而创作这些绘画——我称这些作品为音图(phonography)。

杨嘉辉,杨嘉辉的赈灾专辑(2017)。展览现场图片:香港馆,艺术万岁,第五十七届国际艺术展,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2017年5月13日至11月26日)图片提供:艺术家与M+,香港。摄影:Simon Vogel



考虑到你作品中的声音和视觉元素的关系,以及你强调的不同创作时刻关系——这些绘画对于你的整体艺术创作来说为什么如此重要?


我喜欢绘画及纸上作品,因为这种创作和音乐创作很不同,而我作为一名作曲人是非常熟悉后者的。在旅行过程中画画也是很便捷的。这种「录音整理」也是我整体田野调查研究的一部分。


在讨论你的创作地点、时间及方法的时候,我们讨论过你的家庭背景。你的母亲曾经在「电台相关机构」——1970年代香港一家负责美洲地区收音机销售的公司——工作。你也提到,许多收音机被偷走了,最后不知流向何处。我因此开始考虑旅行及流动性的意义,因为你不仅进行声音旅行,也改装汽车进行田野录音活动,甚至在这些汽车上进行光波。为什么这些与家庭背景及旅行有关的因素一直是你创作的重要部分?


我喜欢在创作时引用家族史。这让我的实践变得更加个人化,这总是好事。让人欣慰的是,这也让我的父母得以进入我的作品。声音当然是在各地流动的,但是我的创作和流动性的关系不大。我在不同的场址中创作,因此我也必须旅行。

杨嘉辉,杨嘉辉的赈灾专辑(2017)。展览现场图片:香港馆,艺术万岁,第五十七届国际艺术展,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2017年5月13日至11月26日)图片提供:艺术家与M+,香港。摄影:Simon Vogel



你能不能谈谈作品中众多不同语言、不同种类的手写文字?


不同类别文字的转译过程也就是抽象的过程。如果一个人想要用某个肢体动作代表什么声音,或是用一种触觉去代表某种色彩,转译的客体便是某种非常基本的、普世性的能量。比如说,尺度、大小、张力、音色等——但是当然,在这种转译过程中总要丢失某种文化特殊性。

杨嘉辉,暴力边界(2012-2014)。图像记录,谱曲,附注释绘画。图片提供:艺术家



你是否视自身创作为声音艺术——以声音为基本元素,进行带有表演特性的跨媒介创作,就像许多其他类似创作一样——还是将自身创作视作是你作曲研究的延伸?


我在创作的时候广泛地参考许多不同的艺术形式。我可能会去考虑施托克豪森(Stockhausen)处理多频道声音的方式;作为声音物件运作方式隐喻的对位法;德彪西或梅西安将音调视作颜色的处理手法,等等。而我在看Janet Cardiff等艺术家的作品的时候,我更关注的可能是他们的作品的雕塑性,而不是他们创作的声音。


你为何对钟声情有独钟?


我会关注钟声是一件挺自然的事。过去的创作——关于武器或是爆炸声音的创作——牵引我去探索这种独特的声音。我考虑到,在工业革命前,能够发出比自然现象更大声响的事物就是武器和钟。在大规模使用机器之前,我们只有这两种事物能够发出如此大的声响。在许多文化中都是这样的——欧洲,中国,日本,以及许多其他地方。每一种文化都有独特的钟声。在中国,我们有编钟。钟对于佛教仪式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欧洲,钟声旨在鼓励人们去祈祷。世俗的钟是用来标记时间的。传教或武力扩张过程中也要用到钟。在不同的文化中,钟有不同的作用。

杨嘉辉,暴力边界(2012-2014)。图像记录,谱曲,附注释绘画。图片提供:艺术家



大型钟的声音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一种信息过载。这世界上肯定有我们的耳朵不能完全接收的声音。爆炸声响就是如此。用电脑去解析钟声录音,你就会发现,其中有如此多的和谐音。对于人的耳朵来说,这种声音过于复杂;你在实时聆听时接收不到这么多信息。因此,你每一次在聆听的时候接收到的信息都不太一样。这对我来说非常迷人,因为钟声可能只持续一秒钟的时间,就像是爆炸声一样。但是只要你不停地去聆听,你就能听到更多。另外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一个人在脑中回放钟声时,可以随意加强回响——你可以想象一种比实际声响悠长得多的钟声。这完美地证明了:某种非常实在的事物事实上是与心理有关的。这样看来,这是挺让人惊叹的事。


你能否谈谈你在威尼斯双年展呈现的作品《杨嘉辉的赈灾专辑》(2017)?


威尼斯双年展的展览探索了慈善音乐作为一种流行音乐门类的巅峰。我的目的不是想要嘲弄这些音乐,而是去考察催生了这种音乐类型的文化及历史状况。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美国或英国的慈善音乐不再兴盛了。在近些年,有些人重新演唱了《We Are the World》(2004)及《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1984)等慈善歌曲。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些重新演唱的版本和时代完全脱节了。我不是在谈一种政治不正确性——当然这些重唱版本是政治不正确的——但是我更因为这些歌曲原本表达的真诚愿望及隐含在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而感到不适。香港是慈善歌曲的重要发源地——一直到了新千年,香港还在大量生产慈善歌曲。我想,在香港,人们一般不以批判态度去考虑这种慈善行为;我们倾向以考虑任何其他舶来流行音乐形式的方式来看待这种独特音乐形式。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