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时间的狂喜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1226   最后更新:2018/01/09 09:59:27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小白小白 2018-01-09 09:59:27

来源:艺术世界杂志


复调4纪录片截图

林书传|文


“复调——中国艺术生态调查”是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自主策划的展览项目,至今已持续了五年,这个展览项目与南艺美术馆同岁,在某些方面也是一种共同生长的状态。复调艺术项目更多关注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与真实的生活状态,并以此探讨艺术成功学与艺术地理中心论等与年轻人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


2013年“复调1·江浙沪站”是复调项目的第一次尝试。从第一期开始,复调项目便确定了以纪录片拍摄加田野考察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则是年轻艺术家中的“双非群体(非体制、非市场)”。项目依据大量的实地走访与文字、影像纪录提炼出复调1展览的主题——“如果你不成功,你还做不做艺术家?”这是一个摆在年轻艺术家眼前最现实的问题,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创作的基础问题。


二十一种状态


在中国真实艺术生态中,大部分的资源往往被三种群体所占据——官方群体、市场群体、学院群体。而“复调”是拒绝艺术资源同质化而挑选的另一种展览方式,参展艺术家的生活与创作处在官方、市场、学院三者夹缝之中。

复调1纪录片截图


从某种程度考虑,美术馆、画廊在拼凑手牌的同时,也是一次洗牌的过程,他们一方面垄断现有展览资源,一方面又不断寻找新的展览资源。许多以挖掘年轻艺术家为目的的新星展、青年展、调查展成为许多美术馆的常设项目。这些展览类似于娱乐圈选秀节目,是艺术界“造星”不可缺少的一步。但“艺术选秀”本身便带有强烈的价值指向,他们不断向观众强调什么是“成功”的作品,是有“价值”的作品,我们的提问是:“你不成功,还做不做艺术?”由这一个问题派生的问题是:“艺术究竟是获得名利、地位的工具,还是其本身就是目的?”

复调1展览现场图片


这次展览展示着来自江浙沪地区20个没有进入市场体系,亦没有进入学术评价体系的原生态艺术家的生活状态与创作状态,其真正意义却隐藏在第21种状态之中。在西方人的理解当中,人死的一刻,会瞬间失去21克的重量,我们将这21克重量喻为灵魂的重量。而真正的艺术家定是出卖这21克的重量,才变的更加真实与敏感,但又有多少人真正愿意出卖一个人最重要的重量呢?这是一个选择成为一个艺术家最本质的问题。


2014年“复调2·北京站”中,面对中国艺术家最多,艺术资源最为丰富与复杂的北京,我们再次的抛出问题:如果你成功了,你还是不是艺术家?这是针对成功艺术家所提出来的问题,成功艺术家对成功的复制恰恰成为年轻艺术家需要警示与参考的。


写在展览之前


北京,这是一个爱恨交加的城市,一个机会与危险并存的城市,它成就着艺术家,也在摧毁着艺术家。这其中便延伸出两个重要问题:“在中国,你如何被认定为一个艺术家?”中国的艺术家非常依赖无效的简历,文凭等同于艺术家的居民身份证。有了它,年轻的艺术家可以轻松获得社会对其“艺术家”身份的认同,其任何创作亦可被称为作品。究竟是艺术家成就艺术作品,还是艺术作品成就了艺术家?对于当代艺术创作的价值判断,都需要借助专家、媒体或者市场来进行二手嫁接。这是一种集体的审美懒惰和无知。因此我们引出了第二个问题:“你成功了,还是不是艺术家?”

复调1展览现场图片


第二个问题值得每一个成功过或即将成功过的艺术家们对自己的身份进行理性的质疑:在当今的社会成功学的价值评判体系中,艺术家的成功是不是有意义?作为艺术家,你的作品更应该在思想领域流通,穿越历史,沉淀为美术史的一部分,还是在商品领域流通,成为等价的虚拟货币。这便是一个回归到艺术本体且值得思考的问题。

厉槟源 《自由耕种》影像截图


如果借用成功学的概念,一个成功的展览在乎它收集了多少成功的艺术家,邀请了多少成功的展览嘉宾,笼络了多少媒体资源,吸引了多少观众,销售了多少展览作品,或有多少艺术家会通过展览即将成功。如果要在展览中冷静思考展览成功的真正意义,我们也可以试着把展览喻为艺术家,进而用同一种疑问思考同一个问题:“展览成功了,还是不是一个展览?”


2015年“复调3·珠三角站”再次出发在复调调研团队看来,整个珠三角的艺术生态的划分远远不像地理划分那么简单。复调项目团队在三年的行走过程中也渐渐明白了一个问题,打着生态调查旗号的调研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整个项目在第三年中开始了极其强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否定。那么生态还能不能做,无法达到完整的生态还有没有意义。


从一根棒球棍到一盘游戏棋


“复调——中国艺术生态调查”展览项目已经三年了。经过第一期江浙沪站和第二期北京站,我们进一步的提出了:“如果你成功了,你还是不是艺术家。”这基本上就是伪命题。由此看来,艺术家在艺术生态中不可或缺,因为没有艺术家就没有艺术生态。那么,由艺术家构成的艺术生态,艺术家怎么就变成了弱势群体?

复调3展览现场图片


今年复调项目考察到了珠三角区域,跟艺术家聊到北京时听到最多的便是“圈子”这个词。一方面表达了这边艺术家对北京艺术圈子的警惕,另一个方面却也暗示了这边的艺术家无法形成一个圈子——一个资源高度集中的圈子——与之抗衡。中国存在着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为什么只有在艺术资源高度集中的北京或是上海才能生存或是吸引着更多成功的艺术家?


广东,这是一个适合艺术家生活而不是生存的区域,用职业艺术家的标准去看待这群艺术家,他们不职业;用国际流行的当代艺术样式或语言去评判这群艺术家,他们也不流行,不生猛,甚至有些“不思进取”。他们不关心政治,他们关心生活。这也是2015年我对广东这个区域的一些看法。

复调3纪录片截图


这展览项目中,我们做了一件艺术衍生品:“艺术是个球(art is a circle),喻意之一:艺术是个球形,怎么说都是对的,怎么说也是错的。喻意之二:艺术是个圈子,圈子是圆的,大家都遵着规则,摊着利益才能存在。喻意之三:棒球棍本身是一件体育用品,用它打架的比用它打球的人多,这便是对艺术在这个时代功能性走偏的一种警惕。


2017年“复调4·云贵川渝站”是该项目第一次离开中国所谓的江浙沪经济核心区域。与前三期不同的是,“复调4”的整个宣传选用了“停播”符号,以此放弃了前三部完整纪录片的成片概念。整个展览中用类似监控的分屏方式罗列了素材。按照策展团队的理解,真实的记录应该消解拍摄者的审美印记,在生态的展示过程中,素材比成片更重要。


偏安与招安


毫无疑问,相对于北上广的美术馆、画廊、藏家、策展人、拍卖等资源构成的数量,云贵川相类似的资源是要少的很多。而资源数量是否能等同于所谓的艺术家机会?我认为不会。这里有两点理由:其一,艺术家是特殊行业,他不需要工业化生产,也不需要同一个工种对同一件产品(作品)进行反复或类似的创作。其二,艺术资源不等于就业机会,不是因为就业人数越多,所创造的价值(艺术价值)就越大。

一百公里计划展览现场图


谈及“偏安”与“招安”两个词汇,所谓“偏安”无论是地理上的解读,高校中心的选择,还是能影响高校学生的教师之间的差距,总之,中心与非中心的判断一直在对比中产生,艺术家从选择进入高校开始就一直面临着这样的选择。我第一次听见人们谈论“招安”与艺术的关系应该是2009年,当时中国艺术研究院要成立中国当代艺术院,挑选了多位成功艺术家参与,记得网上的评论多用“招安”一词来比喻当代艺术被合法化的状态。我认为这种比喻是值得商榷的,当时的理由是:这些艺术家中没有几个能称得上“梁山好汉”。因为宋朝对梁山好汉的招安是因他们确实对当时的权利中心发出了不同声音,而很多成功的艺术家没有做到这一点,或是持续做到这一点。

顾桃&寅子剧场《信仰身段》开幕演出


因此,我更愿意将“偏安”与“招安”一词理解为艺术家的生活与创作。如果艺术家将“偏安”看成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比喻,那么远离核心区域的生活就不应该感到悲观。如果艺术家将“招安”看成是对自己创作状态的一种比喻,那么就应该像“梁山好汉”一样为艺术圈发出些不同的声音,让招安可以名副其实。我们在这里找不到权利的屋檐遮风挡雨,那么在这片水草丰满的地方艺术家应该可以更好的野蛮生长。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