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老五:离北平,寒枝雀静(绘画圈)
发起人:邝老五  回复数:0   浏览数:1828   最后更新:2017/12/30 21:31:19 by 邝老五
[楼主] 点蚊香 2017-12-30 21:31:19

来源:选择Choices


2017年,选择停更长达半年,写作都在线下进行之外,在不同性质的艺术机构工作,实践与弥补在观察之余的判断与更新理解,所以,当要总结2017年时,与以往选择值得被记忆的展览不同,以下写得反而是实践后的心得与观察。


1、消费展览,讲求体验的趋势下,艺术家不容易,策展人式微。

具有明确观点与研究方向的艺术家、策展人越来越少,其原因往往在于“消费”与“生存”,艺术圈的生态已经资本化、明星化、士绅化,对于要产出具有深度的研究,所需要的配套条件越来越贫瘠,这个贫瘠体现在对于展览操作上的套路化,也体现在各种“贫穷限制了想象”上,也体现在对自身能力的认识、眼界与自省不足。一个具有研究倾向与意愿的艺术家与策展人,不见得就能找到合适的资金去支持。一个拥有赞助能力的机构,不见得就能找到最合适的项目去支持。从另一方面来说,90后策展人与艺术家拥有海归背景不在少数,这让毕业于八大美院的艺术家与策展人更为相形失色,竞争会更激烈,这背后也是自带资本的结果。毕竟这圈子越来越不diduan了,策展人没有自带流量,很难有存在感。同时,又有谁来强调/捍卫(不带酸葡萄心理)生态中公平的重要性?


2、欠缺区分质量,把控质量,制定标准的声音

越来越多的机构都证明了看上去很美的制作展览能力,但是,展览的质量很难被讨论,尤其一旦参与展览生产环节,就成为了共犯,能够跳出来,在公领域里,以自身的经验为主来丰富这个层面上的讨论,几乎是不可能,或者,成为别有用心。生态里崇尚包装与自我宣传能力,这将加速生态更加病态。


3、受害者意识的蔓延,无人承担责任

生态中,存在各方各种抱怨与负能量,都以受害者自居,而不是思考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优化些什么,欠缺这种力量。同时,这个怨气可以源自压缩各种生产商、服务商、供应商的工价,也存在每一方都想要获得自身最大的利益,而忽略了所在节点,所拥有的身份应该有的责任。画廊应该对于艺术家的职业生涯有一定的规划与能力(艺术家可以以此来评估画廊),艺术家应该要有一定的行政与管理能力(画廊不是保姆或者行政代办机构或者心理咨询),藏家除了出钱获得作品,压价的不合理,忽视自身对于艺术圈这个小社会的社会责任(我出钱了,就要顺着我)……等等。


4、人才转会至西方机构或者集团

艺术圈内超过5年扎实工作经验,人品好、自我标准高的工作人员,去到西方机构,这意味着国内机构所能雇佣的人才将更为紧俏,也意味着西方艺术机构进军中国的时候,国内机构将会再次面临被洗掉、被降级的挑战(一如多伦美术馆、或者,岌岌可危的喜马拉雅美术馆)。如果把展览视为一个产品,机构视为工厂,那么有没有富有经验与方向的R&D部门?有没有思考工厂的可持续发展?展览的定位与撬动的资源/语境与受众之间关系?机构怎么让工作人员更好地提升自己,而不是陷于行政里?生涯发展可以是什么?机构怎么保持竞争力?机构所在的语境是什么?这种内容生产上的培养与实力,都需要机构里的工作人员来完成。如果哪一天,古根海姆、蓬皮杜、MoMA都在上海进行pop-up show,国内机构又要推出什么展览来获取关注、点赞与门票收入?这个成本将会越来越高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