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设计大师,在中国用七年打造设计艺术地标——深圳设计互联
发起人:ARTYOO  回复数:0   浏览数:1603   最后更新:2017/12/06 17:31:59 by ARTYOO
[楼主] 宁静海 2017-12-06 17:31:59

来源:凤凰艺术  dbk


从她的脚下出发

2017年12月2日,林一林个展“从她的脚下出发”于博而励画廊开幕。展览展出了他在2011-2015年间在世界不同地点实施的四件艺术作品,这些作品表演的现场以录像和摄影照片的方式呈现。


多年以后,林一林在不同国家的土地上行走或翻滚时,或许会想起90年代那车马奔腾激流勇进的广州。当时,他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却在毕业后马上丧失了对于雕塑的创作兴趣,而是用一块块砖砌起了墙,又将墙推倒、前行。尘土飞扬,艺术家和这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一起,走向了国际化但又前途未知的路。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林一林一直是中国当代艺术圈的领军人物,他与艺术家徐坦及已故艺术家陈劭雄和梁钜辉于90年代在广州以“大尾象工作组”的名义举办了多场的大型展览和活动。这支成立于中国的南方城市的艺术团体,将广州这一最早在中国经济改革的政策带动下经历了飞速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城市之一,及它周遭逐渐显现出来的变革作为舞台,以摄影、录像、表演和装置等多种媒体的艺术形式拓展着其艺术实践。1995年,林一林实施了他最具标志性的行为作品《安全渡过林和路 》。作品中,艺术家用水泥砖砌起一堵墙,又将它们一块一块地从马路一边移动到另一边。这一艺术行动揭示了林一林的创作实践中的核心观念——通过在个体身上强行附加体力和耐力的挑战,实现了城市、政治和社会环境之于个体影响的转化。

▲ 林一林,安全渡过林和路,1995,行为录像纪录,34'30''


在本次位于博而励画廊的个展中,林一林呈现了四组行为作品的影像,探索个体举动如何能在公共空间内对常规的人类行为规范发起挑战。在这些作品中,他以自身肉体为标杆,使用滚、称量与进食等日常行为姿势,丈量着个人与公共空间中的关系和尺度。但这种丈量并非是苦行僧式的自我修行——林一林从来没有试图去挑战身体的极限,反而常常对是否能完成作品心存怀疑。




▲ 展览现场


在某种程度上,即便一些动作是中国特有的,林一林所做出的行为却是每个人在日常中都可以完成的。但就在这时,作品中不令人一眼察觉的部分显现出来:它不同于那些可以对观者产生强烈感官刺激的行为,而是隐晦地用日常去干预日常——在《从她的脚下出发》中,公共环境中大众的不同反应或是其次,艺术家翻滚身躯背后堵塞的车流与天上盘旋的直升机,和恍若机械或车轮运转的前行方式,却也同时在暗示着个人的肉体与行为究竟会对一个规范的、工业的、现代的城市系统造成怎样的干预;而反过来,“滚”又对实施者带来了何种反应:晕眩、危险、迷失......


▲ 林一林在旧金山的行为表演记录,影片拍摄于2011年,拍摄:Pete Belkin,制作:KADIST和SFAI

▲ 金桥,2011,照片,101x152cm


在全球数字化时代,这似乎成为了一种背反:网络及虚拟现实让人逐渐脱离客观与肉体社会,转而沉浸在非实体的行动模式中。然而,在此同时,日常生活的“同质化、规范化、标准化、高强度系统化”,却在某种程度上重新树立了肉体的价值——“当代艺术实践和理论再次转向了身体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这种转向意味着来自于肉身的真实感觉终于打破了后现代主义时期屏蔽现实的仿真图像,让人们再次触摸到了一个真实的、人性化的世界。”于是,《称重》系列就显得意味深长:观者或许可以认为这其中的抬起与称量完全是在这个封闭的社会主义国家语境下对于个人进行种族或政治上的微妙衡量,但同时,这也是虚拟盛行的世界对“人”的肉体本身的重新赋义:在非实体愈加侵占实体空间后,肉体本体的几斤几两又承载着何种意义?

▲ 我们都很重 – 01,2015,照片,60x60cm


身体的重量、姿势与方向,林一林在创作中常常有所预设,而并不追求行为实施中极致的偶发性。与广州时的创作相似,不同地域所特有地方性与政治历史结构都会在作品深处有所体现,正是出于与社会和陌生公共空间直接产生关系的渴望,“林一林的行为通常是对其所处社会机理的一种回应,在调研城市历史和社会背景后,精心策划以介入街头生活面貌,自而引发周边的探询甚至对峙。”


大尾象的艺术工作并不是在一种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斗争中展开的,他们针对的是日常的政治和自由的精神,其创作与珠三角的日常现实有着密切且直接的关系,这既是城市生活“在地性”的问题,又是具有前瞻性的全球化的问题,从一开始作品的出发点就极具观念性,这来源于他们非常世俗性和公共性的价值观。

▲ 从她的脚下出发 - 02,2014,照片,101x152cm


对于林一林来说,全球化的进程为他带来了移居西方的机会,但当他亲身与异域发生机理上的接触时,文化所带来的异感显现于生活的各个瞬间。而在纽约或其它城市的唐人街中,艺术家所感受及听闻的一切故事成为了隐藏于作品中的”北峰“。就如理查德 · 怀恩所说,“为什么艺术家会执着于屏障以及它致于人类和货币流动的影响?这个主题对于一个处于当下全球化景象中的移民艺术家来说足够自然”。


▲ 《假日》视频

▲ 《假日》与博而励展览现场


但在另一方面,过于便捷的全球化网络,也在客观上造成了”祛魅“的结果。在如今,简单的中国面孔已无法在世界上产生过多的惊讶,而中国艺术家对于外界似乎也并不如以往历史般激动。如果与林一林行为作品的开端《100块与1000块》相比,后续作品在形式上的爆发力略有减弱,而全球化下如《假日》一般关注个体在文化间的不协调不适应的作品似乎也渐渐丧失了其有效性——本次展览开幕式上中西来宾交谈言欢似乎便是明证。

▲ 展览现场


对于一件作品来说,爆发力最为直接地来源自社会环境中的矛盾和张力,或是充满野生性的原始力量。而行为作品在形式上爆发力的变化,一方面是由于西方已然建立了较为成熟的系统,善于将任何能量容纳进其文本语境中,这反而限制了艺术家能量的即时显现;另一方面,则是过剩的信息与图像下一切身份与文化的独特性似乎都被削减——在林一林看来,这是一个很难进行价值判断的时代,而行为作品的价值显现甚至充满了延时性:“做什么东西才是有意义的呢?没有答案。但在这个共有的没有标准的语境下,会慢慢产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在牛顿力学系统中,如果知道一个物理系统在初始时刻的状态和作用于系统的力,就可以知道它如何随时间演化及其它任何时刻的状态。而行为作品中的预设性与偶发性间的平衡点则始终是其不可或缺的张力,它的状态与完成度如“薛定谔的猫”一般反复摇摆。对于林一林来讲,其依托肉体行为而进行的作品与其被看作是“行为艺术”的形式,不如说是艺术家亲身感受、寻找自我生命与时代前行方向的化身——即便自称不是一个怀旧的人,但”跟以前很不一样了“仍是林一林在接受“凤凰艺术”专访中提及最多的话语。而未来的落脚点在哪里?似乎也只能”从她的脚下出发“,一路寻找。

牛顿定理中的矛盾在于,任何系统的初始状态是不可能被完全获知的,总会出现随机性与偶发性,这使得这一系统未来的状态同样存在不可知性。而对于林一林来说,自“安全走过林和路”与“100块与1000块”所砌之墙始,路都在墙后,可知又不可知。


关于艺术家

林一林,1964年出生于中国广州,目前在北京和纽约生活与工作。他198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是活跃于90年代的广州“大尾象工作组”的创始成员之一。林一林的个展包括:“假日”,Edicola Notte空间,罗马,意大利(2013);“金色游记”,旧金山艺术学院美术馆,美国(2012);“谁的土地?谁的艺术?”,清迈土地基金会和曼谷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泰国(2010);“时空隧道”,沪申画廊,上海(2008);“零界点:新世界”,中国,广州,维他命空间(2006)。林一林的作品曾在诸多国际知名美术馆和双年展上展出,其中包括:“1989 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美国(2017);“请回,世界就像一座监狱?”,MAXXI美术馆,意大利,罗马(2017); “M+进行:艺活”,西九文化区,香港(2015);第12届哈瓦那双年展,哈瓦那,古巴(2015);第12届瑞士雕塑展,比尔,瑞士(2014);第10届里昂双年展,里昂当代艺术博物馆,里昂,法国(2009);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卡塞尔,德国(2007);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意大利(2003);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广州(2002、2005);“开放的本体”,P.S.1当代艺术中心,纽约,美国(1998);“运动中的城市”,分离派艺术馆,维也纳,奥地利(1997);“另一次长征:中国观念艺术”,布雷达,荷兰(1997)等。此外,他还曾获得奇维泰拉•拉涅利基金会奖助(2013)、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奖助(2011)、波洛克-克拉斯纳基金会奖助(2001)和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奖助(1993)。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林一林:从她的脚下出发

艺术家:林一林

展览时间:2017.12.2-2018.1.13

展览地点:博而励画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