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格雷厄姆:一个美国人的非功利性“建筑”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353   最后更新:2017/12/04 16:02:03 by 蜡笔头
[楼主] 欧卖疙瘩 2017-12-04 16:02:03

来源:中国艺术现场


来源:CUBENYC

ID:CUBENYC


还记得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动物虐待门」吗?


镇馆大展《1989年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因为三件涉及活生生动物的作品,遭到动物保护主义者猛烈攻击。然后艺术家,各路策展人、艺评人,吃瓜群众纷纷交火,从动物权利、艺术创作怼到言论自由和社会责任...

反对签名倡议书和其中一件作品: 孙原和彭禹,犬勿近(Dogs That Cannot Touch Each Other), 2003, 图源:hyperallergic

古根海姆博物馆外的抗议群众,2017. 图源:Twitter

另一件作品试图让昆虫互相厮杀黄永砯,世界剧场,1993. 图源:VisualArts



具体撕逼和专业分析推荐大家阅读这篇


总之一不小心,正剧变宫斗。也是心累...


其实抛开这场最后几乎娱乐化的争端,古根海姆的展览有着更大的意义和野心。


80年代以后的中国当代艺术,以往在国内外多是零散露面,各自经营;或者跟随商业性艺术运作,或限于小画廊。这是在北美第一次做如此规模的系统化整理,在国际顶级美术馆展出,而且没有为了「照顾」当地观众,刻意塞一些西方艺术家作品对比。


在这个完完全全的「中国式展览」中,中国1989到2008年的艺术发展,结合着社会变迁与文化背景第一次被公开评论,中西方的艺术史终于出现了被平等对待的苗头。我们试着在争议冷却之后,换一个方式打开这出前所未有的大戏。

Installation View: Art and China after 1989: Theater of the World,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October 6, 2017-January 7, 2018. 图源:Guggenheim

展出作品,陈劭雄,《五小时》Chen Shaoxiong,5 hours,1993/2006,图源:Guggenheim



展览名称:1989年后的艺术与中国 - 世界剧场

展览地点: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1071 5th Ave

展览时间:2017年10月6日 - 2018年1月7日

观展建议时长:2~3小时(请穿平底鞋!)

策展人:Alexandra Munroe,Philip Tinari侯瀚如(他们三位,第一位孟露小姐专研全球文化和亚洲艺术,艾未未真爱粉;第二位田霏宇先生,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堪称中文十级;第三位则是在活跃在欧洲和北美的顶尖中国策展人。这种混搭交错的多元感,简直是展览的一个缩影)

孟露小姐在古根海姆博物馆,图源:artnet



展览包括71位艺术家和团体,

约150件作品,按时间分为6个主题块


1989:No U-Turn|不许掉头

New Measurements|新刻度:分析现状

Five Hours|资本主义,城市化,现实主义

Uncertain Pleasure|不确切的欢愉

Otherwhere:Travels Through the In-Between |穿越中间地带

Whose Utopia?|谁的乌托邦


1 - 1989:No U-Turn

不许掉头


经受不住抗议者威胁和媒体抨击,博物馆还是撤离了争议性的三件作品:《世界剧场》,《犬勿近》和《文化动物》。不过面对被迫作出的改变,艺术家和博物馆的回应方式却让作品、展览和整个事件都变得更耐人寻味。


螺旋展厅一层,最先看到的就是展览扣题作品:黄永砯的《世界剧场》。不过原本应该在铁丝笼子里互相残杀的爬虫已经清空,现在能看到的只有空空的「剧场舞台」。

黄永砯,世界剧场,1993. 图源:David Healde/ vogue

黄永砯,世界剧场,1993. 摄影:Jul



舞台前方有一幅被改写的世界地图。艺术家邱志杰接受特别委托,专门配合展览创作了这张地图,上面每一段标示文字都别有深意,绝对值得好好细读。然后你会发现,这何尝不是另一个版本的,光怪陆离的「世界剧场」

Art and China after 1989: Theater of the World展览现场,摄影:Zoe

邱志杰,Detail from 'Art and China After 1989',2017. 图源:Vincent Tullo/New York Times



「舞台」左边放了一个法航的飞机呕吐袋,黄永砯手写了他对撤展事件的见解。永砯老师的字比较写意,展厅内邱志杰作品右下角的标牌可以读到中文全文和英文翻译。)

黄永砯,世界剧场(呕吐袋),1993. 摄影:Jul



世界剧场还未开幕就已经谢幕

还未开始就已结束

这种不圆满性也是一种圆满

这叫做“幕间”,两场表演的中场休息

幕后人员均在镜头里亮相


原本的「演员」消失之后,「剧场」正处于中场休息的状态,在镜头里亮相的是每天来观展的观众。那么接下来被放进剧场的会是谁?是人类操控着这个剧场,还是我们身在其中?


作者用中文在法国航空的呕吐袋上写满了对世界剧场的诠释。作品原本在西方的艺术语境中完成,又在西方被禁,而这些重要文字又不能直接被美国观众理解。于是布展就带上了一点讽刺意味,其理解方向也被无限放大。


2 - New Measurements

新刻度:分析现状


这大概是整场展最严肃沉闷的部分...


1989年是中国艺术打破传统的年代,展览第二部分则承接这个时间点,让观众看到当时的一种艺术潮流:观念和分析式艺术

王广义,毛泽东:红色格子No.2,Wang Guangyi, Mao Zedong: Red Grid No. 2,1988. 图源:West Kwoloon

邱志杰,Assignment No.1: Copying the Orchid Pavilion Preface a Thousand Times,1990-1995. 图源:qiuzhijie

第二部分「New Measurements」展览现场,摄影:Zoe



行为表演,装置艺术,水墨抽象... 到处是五花八门的实验和天马行空的概念,艺术家以此来反思意识形态、艺术语言等一切权威体系。这股潮流在1989年之后愈演愈烈,似乎艺术家们都在想:经历了这一年社会和经济上的改革,我们回不去了。


3 -Five Hours

资本主义,城市化,现实主义


在策展人孟露小姐的眼中,1992年也许比1989年更意义重大,因为这一年标志着中国社会经济彻底转向。邓老先生的92年春季南巡,告诉所有南方的城市:快生产吧!产的越多我们越有钱,活的越好!

喻红,Deng Xiaoping's Tour in the South of China, 'China Pictorial', P. 2, No. 6, 1992 with Twenty-Six Years Old, A Still of the Film "The Days“. 图源:New York Times



当北上广深四兄弟一路往「钱」马不停蹄地奔跑时,艺术家开始寻求一种新的「现实(Realism),一种真实描述群众生活和社会改变的方法。而这种现实有时候和美好的生活期望背道而驰。丰饶、鲜艳、迷惘...交缠着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赵半狄,年轻的张,1992. 摄影:Jul

刘铮,Three Country Strippers, Huoshentai, Henan Province, 2000, from the series, The Chinese,1994-2006. 图源:Williams College Museum of Arts

右图:刘小东,烧老鼠,1998. 摄影:Jul

陈劭雄,《五小时》,1993/2006,摄影:Zoe


4 -Uncertain Pleasure

不确切的欢愉


1990年代的艺术家处在一个刚开始全球化的社会中。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是哪里?我们怎么和世界对话?我们的文化是什么?我们存在的意义在哪里?被这些问题围绕着,艺术家开始对中国文化以及权威进行质疑。


以及你没猜错,孟露小姐的真爱出现了。

艾未未,Dropping the Han Dynasty,1995. 图源:David Healde/ vogue

王世华,苍鑫,高炀,左小祖咒,马宗垠,张洹,马六明,张彬彬,朱冥,段英梅,吕楠,为无名山增高一米,1995. 图源:Artnet

为无名山增高一米,展览现场投影,图源: Vincent Tullo/New York Times



5 -Otherwhere:Travels Through the

In-Between 穿越中间地带


中国艺术向世界伸出手,艺术家们开始看重策展人和西方批判家的看法。有关存在、文化、家园的概念仍在继续,但表达方式和展览方式开始更加贴近西方艺术圈。


各大国外双年展成为某种标杆,随着艺术家开始贯彻全球化的概念,一种新的跨界艺术诞生了。

蔡国强,升龙:为外星人作的计划No.2,1989. 摄影:Jul

周铁海,所罗门先生来了中国,1994. 摄影:Jul


6 -Whose Utopia

谁的乌托邦


2008年,大街小巷整天被人挂在嘴边的都是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当时上小学的小编记得连班里的黑板报都换成了同一个主题。但是,大概有一种运动叫做艾未未—— 每当社会大踏步往一个方向走,他就喜欢带着一串的艺术家往另一个方向跑😂

艾未未,Fairytale “童话”,from Turn It On Film Series,2007. 图源:Guggenheim.org

艾未未,Fairytale “童话”,展览现场装置,2007.



谁能说「乌托邦」是什么样子的呢?


于是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脑洞:避难所,未来世界,关于艺术社群的尝试等等。有幻想,有实验;有的偏戏谑,有的在反思... 这一部分的展览有更多互动元素,让你亲身体验艺术家们脑海中的理想世界。

曹斐,RMB City "人民币城市",2007. 图源:Online Auctions

王久良,Plastic China,2016. 图源:Guggenheim.org

杨振中,BizArt Center,1998. 摄影:Jul



古根海姆聪明地以这样一个充满了未来幻想和无限发展的板块结束展览,也缓解了一路稍显压抑的观展体验。




总的来说,展览不算轻松愉快:展品过于密集,主题略沉重。但它同样不容错过。


孟露小姐说,这场展览的初衷是「通过那些最具思考性的当代中国艺术家的视⾓,来审视我们⾃⾝的当代历史」,如果最后只被人记住了撤展和撕逼,就真是太可惜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