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 曾吴:琉璃尤韧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2134   最后更新:2017/11/28 20:10:27 by 蜡笔头
[楼主] colin2010 2017-11-28 20:10:27


来源:scope艺术客


10年是一轮新的沉淀,再次看到艺术家杨韬的作品时,恍惚中看出了改变,定睛细看,却又还是他,然而,在这种熟悉感中,杨韬却走出了一步一惊喜。

艺术家杨韬

谈及杨韬,《光束》大概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点,在侨福芳草地,628根丝线从其顶部拉伸至LG2中庭的震撼尚觉新鲜,然而新的展览却催促着我们不断地更替旧识。《寓言与场所》便展出了艺术家的近年来的创作成果。在不大的展厅中,展出了包含了绘画、雕塑,以及公共艺术在内的三个系列的二十余件作品,这些作品被有意地排列于展场各处,相互独立又彼此呼应,既考虑了空间的排布关系,又照顾了观者与其的互动关系,而作品之间的差异与独立性又将个展变得多元且丰富。


侨福芳草地现场《光束》


干预是杨韬此次展览的主题,他在探究艺术进入社会所能做的改变。杨韬和很多艺术家不同的一点在于,他并不将关注点放于一件作品短期的成果或其所带来的即时效应,而是着重于这些作品在经过岁月的累积后集体爆发出来的力量。《寓言与场所》中便可感悟到艺术家的深厚积淀,以及脱离展馆外的大格局。

策展人董冰峰在开幕式上讲话

开幕式现场,从左至右:策展人董冰峰,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侨福建设企业执行官黄建华先生,艺术家杨韬,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汪民安,评论家朱朱

在杨韬此次展览的入口处,空间的干预以及作品间的互动便已经开始了。一口直径1米的深“井”在地表下透过透明玻璃散发着亮橘色的光芒,“井”内一尊端坐的佛像由一根丝线牵引着进入了展厅。昏暗的空间中,白色的雕塑以及“空白画框”显得尤为突出,展览在灰白色所营造的立体空间中显得更加神秘。转身进入下一空间,一盘亮色涡旋排叠在展厅一侧,蓝黄相间的强烈对比,以及涡旋本身散发的光泽感让人忍不住的驻足观看,而一根牵扯在其顶部的丝线却将人从这份美感中抽离出来,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不禁让人感叹这不经意间的空间干预。

《平行密码》30x18x46cm 综合材料 2012

《涡旋》

杨韬的绘画打破了人们对绘画原有的期许,那些艳丽的色彩以及夸张的构型模式被舍弃,取而代之是一张带有凸起的、粗糙的白色画布。而这张白色画布也在随着人们与它渐近渐远的距离当中发生着改变,一旦跨越这个距离,看清画布表象时,它又像是发生了塑性形变,再也回不到最初的模样,而留在观者脑海之中的便是一幅观者由经验、意识处理过得模糊且又清晰的图像,这种图像的隐退方式也再一次脱离了其原本承载的“范式”与样态。对于观者而言,这种潜意识的记忆使得观者无论何时回忆起这块白色的画布,都会有意识地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绘画模式,而经验与意识将驱使其对图像进行再度创作,完成了又一次“创造性的转化”。

图像产生 3号》直径200cm 综合材料 2014-2016

图像产生 9号》240×400cm综合材料 2012-2017

按照我们一般的视觉经验来讲,对于绘画这样一个二维空间的艺术形式,我们多正面的、直观地以其所呈现的图像进行研究,而杨韬在绘画中加入了“光”这一元素,使得本身凹凸不平的画布在光影的不同角度,或投射在不同笔触上形成了不同的视觉效果,让平面的、静止的绘画也在光的投射下变得梦幻且多样。杨韬的这一行为赋予了绘画动态的可能,而隐退的方式反而让画面具有了随物赋形的能力,给了看似沉默的空白更加丰富的感悟。

《深灰实验》121.5×101.5 cm 综合材料 2008

《塔》居中大幅 239×152.8cm 两侧单幅 239×74cm

综合材料 2016

当人人都处在寻找艺术的自主性和个人的美学特征时,杨韬却在思考如何出让艺术的权利,让艺术更多的拥抱社会。他以社会现场为问题轴心,采用不同的艺术媒介呈现其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思考。在《图像生产8号》中,他就试图改变了艺术的关系,把影像生产的权利完全出让给了任何进入那个感应空间的人或是物。而这种权力就如杨韬所说的那样,像太阳赋予我们每个人的权利——“我们站在阳光下,太阳不就是把影子的生产权利交付到了每个人手中么”。杨韬把这种看似高明的艺术发生还原到了自然最普世的规律之中,真正下放了艺术的权利。

《图像生产8号》

近年来,杨韬从工作室艺术家转向一种非工作室的工作状态,这并不仅仅意味着工作场所的变更,更是创作语境的变化。杨韬很享受这一变化,并在艺术创作过程一直保持着这种“实验”的状态,他说:“和越来越多的人沟通,我们也变得越来越开放”。杨韬曾在丰隆城市规划项目中做了一个艺术实验,他把一个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现场变成了美术馆,在建筑还在打地基的时候,他就把艺术作品嵌入其中,让艺术品随着建筑在不停的成长。每当城市下雨,工地停工,施工现场就变成了一个美术馆,在有安全保障的通道里,市民进入施工现场,亲眼见证着自己城市的发生。

《干预的褶皱研究-情爱》148×115×55cm 综合材料 2014

《干预的褶皱研究-彼此》140×55×90cm 综合材料 2014


生活在一座城市,并不意味着就能看见这座城市,也许情况恰恰相反。在杨韬城市艺术的实践中,他超前且有意识的进行了一场未来城市权力与艺术融合的尝试,将城市潜在信息进行重新梳理与转换,看似强调的是艺术上的空间介入,可所展示出的却是对一个城市的关怀,一份超越技术、现有规范之上的艺术使命与责任感。而城市艺术与未来城市生活也必然会成为未来城市空间建设的一大主题。再次回归展览,小小的展厅大概是装不下杨韬大大的关怀,而那张空白的画布后,似乎也在言说着更多。


撰文 / 张史哲

图片 / 芳草地画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