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杂毛连须公 | 胶囊上海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1889   最后更新:2017/11/25 20:46:55 by 叮当猫
[楼主] 陆小果 2017-11-25 20:46:55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11月23日,2017年“HUGO BOSS 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在上海外滩美术馆揭晓,在入围的四位艺术家中,李明获得了最终获奖,而他也是自2013年该奖项启动以来,首位获奖的中国内地艺术家。李明选择了上海外滩美术馆五层迂回的展览空间,用精心编排的展览动线将观者“强制”带入到一个意想不到展览体验中。评审委员会认为,李明对于录像艺术创作的敏感度和深刻见解,以及其对于作品创作和呈现方式的大胆突破,使其最终诸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而李明自己则表示,这种突破对他来说是一种创作的常态:“我的每个创作都是在不断地做否定。”


上海。11月23日下午,2017年“HUGO BOSS 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在上海外滩美术馆揭晓,在入围的四位艺术家李明(中国)、陶辉(中国)、于吉(中国)和赵仁辉(新加坡)中,李明获得了最终奖项,而他也是自2013年该奖项启动以来,首位最终获得大奖的中国内地艺术家。

2017年“HUGO BOSS 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颁奖现场,左起:HUGO BOSS 大中华区执行总监白士松、艺术家李明、上海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图片来源:TANC


HUGO BOSS 大中华区执行总监白士松(Jerome Bachasson)在2017年“HUGO BOSS 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颁奖典礼上强调:“HUGO BOSS 致力于为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当代艺术界涌现的新锐艺术家提供平台。”而本奖项自创立以来,便专注于褒奖亚洲地区所拥有的丰富语境和艺术多样性,积极挖掘并支持优秀的亚洲青年艺术家。

在上海外滩美术馆极富特色的6层建筑空间中,李明主动选择了位于五层的“回”字状狭廊,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缩紧了展览空间,为观众打造了一个迂回的、定向的观展路线。观众在昏暗的廊道中首先经过诸多闪烁着不同影像的显示屏,再突然迎来豁然开朗的明亮天井和悬置的数面播放着上海地标等建筑影像的显示屏,绕行一圈后再穿行过另一边昏暗的狭廊,结束整个观展路线。

在上海外滩美术馆极富特色的建筑空间中,李明选择了第五层。图片中出现的作品为2017年创作的《烟士披里纯:第二章—安全出口》,三频道高清录像装置,彩色,有声,14分17秒,4分30秒


面对这个流程单一、迂回嵌套的路线,许多参观者觉得疑惑甚至晕眩。而这种轻微的不适感,事实上是李明刻意想达到的效果:“一个展览,观众来观看作品的时候一定要要是很舒服、很惬意的吗?如果让他们在观看中遭受到一些压力、感受到一些眩晕或者疑惑,我觉得这个状态未必也是不可以的。艺术也不仅仅是很愉悦、很抒情、很惬意的观看体验,它同样也可以变成一种暴力,这是一种很抽象的暴力。

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专访时,李明特别强调自己是个“会反弹”的人:“创作肯定是艺术家的个人表达。如果我遭受到了多少社会给我的压力、力量,我可能会有某种情绪要反馈出来、会有某种情绪想要表达。我是会‘反弹’的,要很抽象地把我遭受到的东西反馈出来、吐出来、排泄出来。创作对我来说是一种排泄,我甚至有一种欲望要施虐给抽象的观众,不是具体的哪个人,就是想施虐给进入到这个空间的人。”

李明,《心渲染间》,2017年,多频道高清录像装置,彩色,有声


对于录像艺术的展示来说,李明选择的展览空间是极度具备挑战性的,也正是这样主动选择的勇气,让他从四位优秀的入围艺术家中脱颖而出。“四位入围艺术家的工作方式不同,真的难分高下,他们之前的创作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对于这个奖项本身的评选,我们更侧重根据本次艺术家提出的展览方案来评定,看此次方案是否带有一个突破、这个艺术家有勇气再进一步。这四位艺术家都有大胆尝试,但对于普遍注重线性表达的录像艺术来说,李明能够有胆量选择这个空间是我完全没有猜到的,他对于空间、内容和整体的呈现都展示出很强的敏感度以及完整性。”评委之一、K11艺术基金会艺术总监刘秀仪向《艺术新闻/中文版》解释道。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策展人,评委陈韦纯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李明从一开始就表现得很突出。他此次展出的综合性作品《心渲染间》是对美术馆空间的一次精巧并带富有情绪的转换,成功地将观者带出其舒适区、给人带来意料之外的体验。让观者与空间关系之间突然的再定位所带来的突兀感,是李明精巧策划之下的结果,艺术家的这个决策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李明作品《心渲染间》在“HUGO BOSS 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2017”展览现场,上海外滩美术馆,2017


“时间”、“空间”、“情绪”这三个元素在作品《心渲染间》的呈现中占据着重要的意义。“我在看诺兰拍的《星际穿越》的时候受益匪浅,他处理时间、空间的能力很强。影片最后,诺兰像在阅览图书馆一样阅览时间和空间,用这种方式跟过去或者未来对话,我觉得这个处理方式很妙。其实在做影像剪辑时非常类似于这种感触,你若干年前拍的影像和你现在拍的影像,当你在一个剪辑软件操作时,是用时间轴的方式在此刻用剪刀剪开它,通过思维结构重新编排这些时间和空间。或者再加一点叙事性、或者用影像感知的方式去重新把这些时空组合衍生出全新的意义,甚至相同的图像通过不同的剪辑语法让它达到不同的感知效果。时空在软件里面有非常多的玩法,这是我很感兴趣的话题。”

“情绪”之于李明的重要性,并不在于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某种情绪,而是把情绪当成一种材料,将它理性地规划在作品当中,通过这个材料和观众更好地进行对话:“有些艺术家可能觉得情绪这个东西有点多余,但在作品的层面来看,我觉得情绪这个东西很客观地表达了艺术家当下的状态。我们都是人,又不是机器人,不是人工智能,我们确实是有情绪的。情绪并不简单,它也可以通过理性的系统调节、控制、转换。在时空和环境下,我们人的思维、感知、直觉、判断、我们接触到的事物、我们的理解,全部都在‘情绪’里面。”

李明作品《心渲染间》的影像静帧


在旁人看来,李明在“HUGO BOSS 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的创作是面对极大挑战下的强大突破,而对于他自己来说,这种“突破”只是他创作的常态。“我的每个创作都是在不断地做否定,以及重建,有点像我儿子玩游戏盖房子的状态。我并不太在乎维持既定的工作系统,而是更加兴奋地投入到‘玩’的状态里。我也不会因为获奖而做出战略性的调整,还是会遵照自己的直觉、感受、兴趣点做自己的作品,保持自己的节奏。”李明强调道。


这种对于自我方向的不妥协,是评审委员会非常看重的特质,也是这四位入围艺术家共同具备的特点。刘秀仪说:“现在年轻艺术家展示的机会很多,很容易因为外来的东西打乱自己的工作结构。但这四位艺术家此次展现的不止是一件作品,而是一个艺术整体。我认为,好的艺术家必须要对某些事物具备过人的观察,并有能力将这种观察转化成为自己的语言,我觉得这四位艺术家的转化能力都很出色。”具体到录像艺术的创作,刘秀仪认为,录像本身这个创作形式的历史并不悠久,张培力那一代录像艺术创作者开拓了这个领域。录像作为一种媒介,极容易受到互联网及科技变化的影响,而李明对于影像本身的理解是很深入和敏感的。

李明作品《心渲染间》的影像静帧


上海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Lary Frogier)也盛赞了李明创作中的“不妥协”:“在他极具吸引力的新作《心渲染间》中,创造/观看图画的体验——包括了艺术家和观展者的视角——始终没有向引人注目的、浸没的新媒体装置妥协。恰恰相反,它带给我们一段深邃而神秘的精神与情感旅程,不断与不同层次的私人与社会记忆发生重叠。他从真实的历史或虚构的部分入手,比如在一座上海知名的装饰艺术风格建筑内拍摄一部电影,从而将展览空间转化成需要观者全身心体验的多重视界/屏幕,同时也生成了无限的时间/空间组合,以渗透和改变我们私人的、社会化的身体。这是将一种何其独特、巧妙、有张力的构思,如此坦率地呈献给了我们每一位观者。”

李明作品《心渲染间》的影像静帧


不论参观者能否深刻理解到李明的创作意图,他们的感受都或多或少被李明的作品调动和刺激到。谈及对其作品的理解,陈韦纯提到:“闪烁的显示屏和低保真的图像带来了一种观看的混沌感,但李明得以将视觉上粗旷、图像上美丽庄严的元素编织在一起。


“这个奖项能够给新锐艺术家们及他们的作品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令我们倍感欣喜。”HUGO BOSS 集团文化事务主管约迪斯·克滕巴赫(Hjördis Kettenbach)表示。更重要的是,这个面向亚洲艺术家的奖项,将“亚洲”这个地域概念再次带回到艺术行业的视野中。刘秀仪表示,亚洲艺术家在国际上的机会比较少,而这几位来自亚洲地区的艺术家,正是因为在国际性和本土性当中巧妙地寻求到了一个中间地带,才使得他们的作品内容具备丰富性和复杂性。陈韦纯则强调,“HUGO BOSS 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为人们打开了另一个从社会以及艺术层面探讨“亚洲”社会的内外关系的绝佳窗口:“‘亚洲’这个词是的含义是广阔又灵活的,并且还一直在演变当中。这个奖项表现出了它极大的包容性和反射性——从第一届的‘大中华地区’拓展到东南亚地区,未来或许还会继续辐射到其他亚太地区的艺术家群体。(采访、撰文/谢斯曼)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