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如何在艺术机构的新生潮中抢先建立新体系?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1676   最后更新:2017/11/17 20:10:23 by 毛边本
[楼主] 蜡笔头 2017-11-17 20:10:23

来源:YT新媒体 吴小霜


Sarah Lucas, Reggie Only, 2017


赛迪HQ画廊(Sadie Coles HQ)是国际重要的当代艺术画廊,致力于国际当代艺术的推广。自1997年在伦敦西区建立以来,赛迪HQ画廊已经代理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近50位艺术家,以打破界限的前卫思考著称。


1993年,画廊创办人赛迪·科尔斯(Sadie Coles)第一次来到北京,亲历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兴起;2017年9月,赛迪HQ画廊在伦敦举办推出了中国青年一代艺术家在英国的首次重要联展;11月,赛迪·科尔斯又带着国际重量级艺术家的创作来到了上海西岸艺博会和ART021。


在上海,我们有机会联络到了这位经验丰富而敏锐的当代艺术推手,听她分享了自己眼中的艺术上海与当代中国,共同见证一个英国画廊在文化交流上所发挥的不可取代的作用。


YT对话Sadie Coles

“上海总是让人感觉开放而触手可及,展现着对我们的艺术家工作的高度参与,以及对不断增长市场的兴趣。这里的整体氛围创造出了真正的潜力。作为一名画廊主,这让我感到激动万分,对我们的艺术家和他们的观众来说也是一样,对话让新的可能性得以诞生。” —— Sadie Coles

Rudolf Stingel, untitled, 2015


YT:艺术博览会与你的工作有多大关联?


SC:在过去十年的全球性扩张之后,艺术博览会与艺术界的所有参与者,无论是画廊、收藏家、艺术家、评论家还是博物馆,都是互相关联的。博览会还为建立关系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与新的藏家创造联系,使我们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为更多人所见。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廊参与其中,并带来一系列充满活力的作品,博览会为市场变化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并与众多国际观众一起,为艺术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曝光形式。


YT:Sadie Coles HQ今年在上海参加了ART021和西岸博览会,这两个展位的重点分别是什么?这背后又有何策略呢?


SC:我们的重点是在两个博览会之间取得平衡,并且艺术家和作品都是围绕着这一点来安排的。在ART021,我们展示了由乌尔斯·费希尔(Urs Fischer)创作的雕塑和绘画作品,伊丽莎白·佩顿(Elizabeth Peyton)美丽的麻胶版画与石版画精选,以及年轻美国艺术家瑞安·沙利文(Ryan Sullivan)的新作。

Urs Fischer, Cadmium, 2016


在西岸,我们将带来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灵感源于电影《重生之河》的雕塑和一幅新的蚀刻金属图画;劳拉·欧文斯(Laura Owens)为纽约惠特尼博物馆开幕展览所创作的三幅绘画作品;以及莎拉·卢卡斯(Sarah Lucas)的标志性雕塑。在这两场博览会上,我们还将展示一些中国观众不太熟悉的艺术家的作品,包括希拉里·劳埃德(Hilary Lloyd)、阿德里亚诺·科斯塔(Adriano Costa)和博尔纳·萨马克(Borna Sammak)。战略上,我们自觉避免将某个更重要的内容放在其中一个博览会上,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对话,增加人们对艺术家及我们项目的认识。

Matthew Barney, Watercast 8, 2015


YT:对于几乎同一时间在同一个城市举办两场大型艺术博览会的现象,你有何看法?


SC:ART 021去年似乎有着巨大的活力,而西岸博览会一直是一个重要而令人兴奋的盛会。艺术博览会是艺术界人士最集中的地方之一——收藏家、策展人、评论家、作家——因此,这两场博览会是将艺术家及其作品介绍给众多观众的重要时刻。两场大型的艺术博览会在同一座城市里如此接近地举办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也许在上海这个有大量的作品正在不断被创作出来而且发展迅猛的城市,这只不过是一个发现更多的象征罢了。

Rayan Sullivan, untitled, 2017


YT:1993年,你第一次来到中国。作为一个对英国和美国艺术界非常熟悉的画廊主,当时你对中国艺术界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90年代初,对你来说有什么非常特别的艺术作品、艺术家或展览吗?


SC:我第一次接触中国艺术界是1993年在北京和上海,当时我正在忙于吉尔伯特和乔治(Gilbert&George)在这两座城市的展览。那时候,北京郊外有一座艺术家的村庄,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充满力量而令人不安的行为艺术。这段充满活力的时期于今年早些时候在红砖美术馆举办的温普林档案展上被很好地记录了下来。当然,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中国艺术家几乎没有市场,也没有多少支持。现在,艺术家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艺术市场、艺术教育、以及当地和国际的博物馆和画廊系统进入广阔的全球网络。

唐狄鑫,夏天,布面油画,200 x 300 cm,2017

娜布其,A View Beyond Space No.16,铜,800 x 210 x 45 cm,2017

陆扬,Power of Will – final shooting,尺寸可变,2016


YT:你什么时候开始考虑与中国艺术家合作的?展览“中国2185”和“徐震超市”是否是你的第一次尝试?那时你为什么想在伦敦举办这样的展览?


SC:“中国2185”是从与策展人王宗孚的对话中产生的,他在中国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并跟踪了当地一些年轻艺术家的职业生涯。我一直想在伦敦举办一个中国艺术家的展览。这些年轻艺术家的实践,很多以前都没有在伦敦或欧洲展示过,且亟待与世界各地的同时代作品进行对话。所以我热衷于把他们的作品传达给那些对这一代人的作品相对了解较少的观众。

陈天灼,替身 01,210 x 130 x 118 cm,镀金铜,医疗模型,仿皮,LED 塑料剑,泡沫塑料,2015


YT:伦敦艺术界是如何回应“中国2185”和“徐震超市”的?


SC:参观“中国2185”的人特别多,尤其是年轻一代,同时也引起了媒体、策展人和其他艺术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在Frieze周期间展出这个艺术家的作品是不容易的,因为在伦敦有大量的国际观众来参加这个博览会,就像上海的博览会提供了一个传播我们自己艺术家信息的宝贵平台一样。

伦敦徐震超市现场(图片来自没顶公司)

Installation view, Xu Zhen, XUZHEN Supermarket, 1386 Yuyuan Road, Shanghai, April 2016(Copyright Xu Zhen, courtesy Xu Zhen and MadeIn Company, Shanghai, and Sadie Coles HQ, London)


YT:根据你的观察,中国的当代艺术近30年来是如何变化的? “全球化”对中国年轻艺术家有着怎样的影响?英国艺术家是否有着与中国艺术家一样的对于“文化认同”的讨论和问题?在英国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中,你有没有发现类似的对于文化认同关注?


SC:就旅行自由度,全球对话,互联网的连通性,以及画廊、博物馆、艺术类院校和藏家数量的扩张等角度而言,全球化在许多方面缩小了东西方之间的差距。双方艺术家的联系与十年前相比要紧密得多。除了全球化之外,中国艺术家和英国艺术家都在相似的巨大技术和政治变革下工作,无论这些转变是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实践。


YT:“中国2185”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它并没有试图把中国的当代艺术定义为一个的囊括一切的范畴。相反,它揭示了当代艺术实践的深刻多样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让这片地区如此令人兴奋的原因。


SC:英国、中国、南美等国家的艺术家都在表达和质疑国家地位或“文化认同”的概念。无论艺术家是直接还是间接地与“文化认同”产生联系,我们的集体和个人的历史都会融入到我们所有人身上。对我来说,关键在于艺术挑战和质疑日常生活的方式,质疑我们现有的假设。对于在西方进行展出的中国艺术家来说,这些问题也许不可避免地与文化认同或其他观念紧密相连;但是当我们把新晋的英国或美国艺术家介绍给亚洲的时候(例如在博览会上),这样的情况也是同样会发生的。

《中国2185》对话现场

翻译鸣谢:吴敬羽

图片来自Sadie Coles HQ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