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杰|欢迎回到现实的沙漠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746   最后更新:2017/11/02 09:26:33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宁静海 2017-11-02 09:26:33

来源:艺术界LEAP 文:Violet Wang


今年5月,中国艺术家曹斐发布了她融合了尖端科技——增强现实应用(Augmented Reality App)的宝马艺术车,这一结合了虚拟和现实的设计折射出人类正在走向数字媒介渗透下的“混合时代”纪元。另一方面,回顾曹斐以往的创作,与品牌的合作项目和深入生产基地的考察经历成为了她艺术实践中的重要部分。LEAP与曹斐的对话围绕着第18辆宝马艺术车的多重构成以及她对品牌与艺术家合作意义的理解,层层展开。


如何让一辆车去传达情感?


透过增强现实应用所见的处于“有无之间”的第18辆宝马艺术车


LEAP:第18辆宝马艺术车的创作概念是如何萌芽的?

曹斐:刚开始委任的时候,对我来说,是一个挺大的挑战,因为我过去的创作都是采用多媒体或者影像媒介,很少会必须基于某个实物进行创作。当我回看宝马艺术车的历史时,我看到了此前创作的限制性,即艺术家往往是在车体表面进行创作。同时,因为这是一辆要出征比赛的赛车,任何给车增重的物料或处理方式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说,这个项目有许多的基础限制。因此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有一些方式能绕过这些限制,而且也不必跟在车的表面创作相关,这正是最大的一个难点,也是我在此次的创作中试图突破的。

LEAP:你本人不会开车,也没有驾照,但在宝马艺术车的历史中,参与的许多艺术家都喜欢赛车,对车有着个人化的体验。在这次的创作中,你是怎么衡量这一点的?

曹斐:刚接到委任时,我就在思考自己作为一个不会开车、甚至没车、没驾照的艺术家,如何去创作车?而我作为女性艺术家,可以传达什么呢?传达的是不是情感呢?我的第一个想法是,希望创作出一件比较真实、比较情感化的艺术车。所以,这就形成了另外一个我个人对这个项目的要求:希望让这辆艺术车成为一个情感的传达,去传达一种精神或者理念。

在瑞士苏黎世的赛道上,曹斐第一次坐上BMW M4 GTS赛车体验漂移


LEAP:你试图在这个项目中去触发一种心理存在,那么你是如何去做的呢?整个思考的过程是怎样的?

曹斐:我的创作以影像创作为主,所以观影经验,包括影片中的大量文本或概念,会影响到我在创作中对车的调研工作。所以,在前期我做了很多的研究,去探究车的社会心理、它在社会中的角色。我会观察在电影文化、流行文化及大众观念里,车到底是什么?车跟我们当代的关系,以及车在这些表达中处于什么位置?

LEAP:你所洞察到的这种“车的社会心理”是什么?

曹斐:这很复杂。比如城市扩张后才会有车的需求,尤其在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城市化之后。而人们对车尤其是豪华车的需求,是慢慢增长的,这当然跟中国的发展速度相关。另一方面,跟西方人往往将车作为一个普通的交通工具相比,中国人对豪华车的需求有着更深层的社会心理成因,比如车在这里被作为个人身份及阶层的象征。在电影文化中,有些影片会表现车的速度跟人的欲望的一种关系,即在速度感中能够找到一种在现实中满足不了的快感,这种汽车的竞速感能在日常的沉闷生活外给予人一种内心补偿,而这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在当代社会中的一个困境——在这里,车提供给了他一个心理上的突破口。我在做宝马艺术车这个项目时,希望将这些想法融入到我的表达之中。而如何将这些复杂的想法,压缩到一辆车上呢?绘画肯定是不够的。我需要一个时间长度,去诉说我想要表达的东西——而这就是为什么我后来针对这个项目专门拍摄了一部影片,也解释了为什么这部影片是第18辆宝马艺术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无人之境》中的意念与现实

《无人之境》录像截屏,2017年

作为第18辆宝马艺术车设计理念的核心,这部短片延续了艺术家一直以来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关注。


LEAP:每个人看这部短片,得出的解读是多方面的。请你谈谈这部影片。

曹斐:影片讲述了一位行者,他从一座好像中国的深山的地方中走出,一直经过农村、郊外再到城市。他行走的这个过程跟我以往的创作紧密相关,从中国的内部,到城乡结合部,一直到城市里,这里呈现出了一个整体的(城市化)发展路线,展现了中国当代切切实实的生存现状。所以,行者在这里好比是一辆车——尽管他没有开车,我也没有在其中纳入任何艺术车——它以一种行走的方式带给观众一个从内到外的观察,一路上,遭逢着一个个见闻、一个个压缩的见证,好像见证了如今这个时代中国的剧变,而这个剧变是有反差性的,其中有落后的、也有先进的,呈现出一种复杂的交错。在影片的后半段,行者带上VR眼镜,而这里是一个转折。

LEAP:这个转折犹如“有”(实体车/物理空 间)与“无”(数字技术/虚拟空间)间的一个衔接,如何去理解?

曹斐:行者带上VR眼镜后,他可能进入了一个自我的意念,也可能是进入到一种宇宙观之中,在那里面他用一个光速去绘画,这个绘画的过程很有仪式感,又有些舞蹈的意味,最后绘成彩色的光影,而这个绘制的结果自然是出自我的设计。然而,很重要的一点是,行者在意念中绘画的这个过程,何尝不是在替艺术家本人创作呢?如果我们将这理解为“角色扮演”的话,这个行者可能就是我的一个化身(笔者注:在此处,第18辆宝马艺术车中,“艺术”的创作者,犹如艺术家本人在“有无之间”的多重自我的重合),而最终所绘制而成的不是传统的在车体表面绘画的宝马艺术车,而是艺术家用他的意念在那个情景下发挥的结果。


LEAP:在第18辆宝马艺术车中,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增强现实技术应用(Augmented Reality App)。你为什么选择这一媒介去表达?


曹斐:延续着前面所说,我最后选择了增强现实应用作为最终端的媒介,去呈现我刚才说的这种“有无之间”。个中的原因,一方面还是我希望不要将这个艺术的表达具象地落到物理性的车体本身,另一方面,这种看见与看不见,有与无,实与虚,实际上跟东方文化对事物、对世界的看法是融合的,即:一件事物到底存在与否,其实是一念之差。“艺术”实际上是“有”的,但当我们仅用肉眼观看,不借助这个APP时则“没有”。在这项技术的应用上,我可能找到了科技与传统东方文化的结合点。

当艺术家走进“现场”

曹斐在创作调研过程中参观沈阳华晨宝马铁西工厂


LEAP:在宝马艺术车这一项目的过程中,宝马这边做了哪些工作?

曹斐:在宝马艺术车项目中,我可以说是同届艺术家中要求最多的。因为我的创作需要我深入到工厂里面去调查、调研,我要求去看沈阳华晨宝马工厂、慕尼黑工厂,并且要求了许多资料。在整个过程中,他们都对艺术家想要了解的东西,都尽可能地给予配合。同时,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宝马集团文化事业总监顾仕德(Thomas Girst),他了解我的创作一直以来都跟新技术有所相关。因此当他有次接触到谷歌文化部时,就把增强现实技术这个线索给到了我,而这个线索后来真的生效了。所以,这个项目中非常不一样的一点是,宝马是会根据艺术家的创作理念,有针对性地给予很多帮助,而这是基于他们对艺术的专业认知。

LEAP:这不是你第一次在工厂里工作,从《谁的乌托邦?》(创作于2006年,曹斐受西门子之邀的委托创作,当时在佛山欧司朗照明厂实地考察近半年)到现在的宝马第18 辆艺术车,这种工厂经历都是你创作过程中的关键部分。你是否有一种工厂情结?

曹斐:是的。我觉得我真正的工厂情结还是从西门子工厂开始的,此外也跟我原来生活在珠三角很有关系,因为珠三角遍布着“世界工厂”,各种制造业在那里往外输出。十年前在西门子工厂考察时,你还能看到半自动跟人工,当时还有大量的工人在前线。相隔十年之后,工厂中展现的是另外一个景象,即那种自动化、“无人”的状态。另外一点更重要的是,当时西门子工厂所呈现的情况,是中国生产输出到境外,或者贴标给不同的品牌,这是一个从内到外的出口状态。而现在的华晨宝马工厂,反映了一个市场的转移,即从原来出口转为中国内部自己制造、且自己销售,因为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和销售阵地,销售量占到全球汽车销售量的20%。所以,在这个项目中,我能看到中国在十年之间(在全球形势版图中)位置的转移——从一个服务制造商转为一个最前线的消费大国。其实,这些与企业跨界合作的项目,让我感兴趣的很重要的一个地方就是:能够透过项目,看到中国内部的变化,看到中国经济在全球格局中的变化。艺术家如何去通过这个项目,找出更多可以研究或表达的空间,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是接受像这样的企业合作项目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LEAP:现在回看,《谁的乌托邦?》已经成为你的代表作之一,像这样能够把一个跟品牌合作的项目变成艺术创作历程上的一个重要作品,是不多见的。现在十年过去了,品牌的意识也有了变化,这类项目的运作方式也有了变化,请谈谈这个问题。

曹斐:在与艺术家的合作方面,许多品牌都会有一个专门的文化部或文化基金来运作。如宝马艺术车,是由宝马专门负责文化促进项目的文化事业部运作的。所以,运作这些项目的团队,本身会比较了解艺术,了解当代艺术在全球的状况,以及艺术家的表达。正如我前面所说的,顾仕德之所以能够提供给我针对性的帮助,是基于他对艺术的专业性认识(顾仕德是一位艺术史领域的博士)。因此在这样的跨界项目中,艺术家所做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表达,或者是为了追求“美”——如果是那样的话,我觉得就跟委托广告公司去为企业服务,没有太多区别。今天的这些品牌在运作与艺术家合作的文化项目上,我们可以看到是有提升的:他们开始不会掩盖一些问题,而是给艺术家一个空间,让艺术家去提出问题;同时艺术家的提问也不一定要针对品牌本身,而是能从更广义的角度对我们今天的时代提问——宝马艺术车项目正是这样运作的。可以说,我觉得品牌对艺术创作的包容,以及在合作过程中给到艺术家的许多建设性意见,一方面也提升着品牌自身制胜的能力。

《谁的乌托邦?》录像截屏,2006年

2006年曹斐受西门子艺术项目部门之邀,在广州佛山的欧司朗照明公司工厂内与20名工人合作创作了一系列灯箱装置及行为表演,最终集结成一部20分钟的录像作品。


采访 / Violet Wang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