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戏国际当代艺术展
发起人:繁星当代艺术中心  回复数:0   浏览数:2227   最后更新:2017/10/22 15:58:30 by 繁星当代艺术中心
[楼主] 橡皮擦 2017-10-22 15:58:30

来源:本来画廊


李消非,生于1973年,现工作和生活在上海、纽约。

自2010年“流水线项目”创立以来,李消非对国内外一百多家工厂的流水线进行拍摄采访,多样的素材累积成起一个庞大的档案库。在这些广泛采样的素材中蕴藏着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重命题。对不同流水线的观察、梳理成为艺术家认知世界的方式。尽管作品始于流水线,现今已远超出流水线的内涵。艺术家并不满足于流水线中机器、人物的记录,在素材剪辑及整理中叙说流水线中的复杂情感及其背后的社会现实。录像成为李消非创作的“元语言”,艺术家使用录像进行绘画、写作、雕塑,叙事手法逐渐丰富。


在艺术圈内,“流水线”往往和李消非联系在一起。在“无声的号子”展览期间,本来画廊曾在李消非与艺术写作者顾灵的对话中略带挑衅地向艺术家提问:“‘流水线项目’最后是否也会成为流水线式创作?”这问题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流水线项目”始于流水线,亦有被困于流水线的危险;另一方面,在现在这个“打造品牌”的时代,艺术家在被标签化后大量生产“品牌作品”不失为一个名利双收的捷径。但李消非总是在恰当的阶段拓展“流水线项目”的外延,突破自己的创作手法。

李消非“流水线项目”调研情况表(2010年-2017年)(局部)  Updated information on Li Xiaofei’s “Assembly Line Project ” (2010-2017)(details) 黑白喷墨打印 B&W inkjet print, 140×140×140cm×6, 2010-2017


镜头记录与镜头绘画

流水线项目始于李消非对一个印刷工人的采访,在工人在谈起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时,无意识流露出与他年龄不太相称的复杂情绪。这让艺术家对其工作环境产生好奇,决定去工厂进行拍摄。早期的作品类似一种记录,包括访谈记录及场景记录。

也许是油画系毕业的缘故,李消非作品的画面总是带有一种个人的美学,包括构图的严谨,对图形、色彩的敏感及对环境的灰度处理。重复运转的机器在艺术家的镜头下宛如一幅运动的抽象画;机械工作的工人如雕塑一般伫立在工厂车间中,让人想起古典油画中的经典图式。

流水线-第1号  Assembly Line – No. 01    高清录像、彩色、无声 HD Video, PAL, Color, No sound, 5'25", 2012

流水线-第29号  Assembly Line-No. 29    高清录像、彩色、有声 HD Video, PAL, Color, No sound, 5'06", 2013


蒙太奇与并置叙事

李消非习惯在拍摄后将素材放一段时间,让自己对素材感到陌生。录像素材经过时间沉淀消除拍摄时的情感,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元语言”。艺术家通过蒙太奇手法重新组织画面及声音进行叙事,用采访中他人的言语进行自身的表达。艺术家有意让有节奏的机器与机械的人相互切换达到一种契合,或是模糊了彼此。人们对于工厂的残酷印象被暂时消除;另一方面,通过声音的剪辑消除部分感觉,让观众专注于无声机器产生的抽象画面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声音重新显现时,观众重新被拉回工厂的现实环境中。两者的结果均是重新意识后的骤然不安。

我拍摄的这些工厂中,洋溢着一种令人意外的集体浪漫主义意识,或大或小的流水线维护着整个社会系统的表层秩序,机器或者人不断重复同一个工序动作,一个个运转不停的机器零件,在运动中呈现出排列、秩序以及力量的美感,临近与流水线机器同化的“人”带着愉悦和享受的节奏,共同演奏出一种内在的序列感。

这种序列在不断的切片、重组、转换中重建一种虚幻的真实。

流水线——重复的、一致的、机械的、无创造性的、缺乏情感的,流水线是扼杀创造和激情的一种生产方式,流水线高效、快捷,它将生产值最大化,流水线不需要差异,它将世界同化。

——艺术家关于“流水线项目”的自述,2012.7.7

流水线-第57号  Assembly Line-No. 57    高清录像、彩色、无声 HD Video, PAL, Color, No sound, 9'23", 2017


银子  Argentum    高清录像、彩色、有声 HD Video, PAL, Color, Sound, 13'7" , 2016


崇明岛  Chongming Island    高清录像、彩色、有声 HD Video, PAL, Color, Sound, 10'30", 2017


并置是李消非叙事的另一种方式。随着流水线样本的不断丰富,艺术家调用素材生成不同的“词组”。作为“词组”影像的并置提供一种横向的比较。这种横向比较为观者面对并置影像时提供一种理解的引导及自由。如人与机器并置暗示的人被工具化的精神问题;国内外工厂从业人员访谈并置暗示不同体制下的生产问题;自然景观影像打破人与机器的二元对立关系;具有美感的流水线生产消除流水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人造成的危害的直观感受……并置叙事不断拓展流水线的外延,这一切在艺术家进入流水线的那一刻已经全部展现在他面前。李消非并非需要抒发自身对流水线的批判或同情,而仅仅通过录像向观众呈现蕴藏在流水线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正如姜丹丹在《影像的零度与深度》所言,李消非影像是一种零度的书写,内部却具有深度意涵。

“无声的号子”展览现场(从左到右)

流水线-第35号  Assembly Line-No. 35    高清录像、彩色、有声 HD Video, PAL, Color, No sound, 4'30", 2015

流水线-第2号 Assembly Line – No. 02    高清录像、彩色、无声 HD Video, PAL, Color, No sound, 3'9" , 2012

流水线-第10号  Assembly Line – No. 10    高清录像、彩色、有声 HD Video, PAL, Color, Sound, 2'07", 2012

流水线-第22号  Assembly Line-No. 22    高清录像、彩色、有声 HD Video, PAL, Color, No sound, 4'54", 2013


非线性叙事及感官雕刻

就目前创作而言,“流水线项目”被分为三个系列,最早是录像的“访谈系列”,强调流水线中人与机器的平行关系(叙事词组)。“无声系列”截取自流水线一些局部,去掉上下关系(绘画词组)。“访谈系列”及“无声系列”中的剪接的“词组”被综合应用于“日常系列”中。“日常系列”开始关注人、机器及流水线环境的关系,削弱机器占主体的影像关系,并以一种非线性的方式组织叙事。影像的开头让人产生一种观看纪录片的幻觉,影片在一系列具有艺术家个人美学镜头的多方铺垫下走向高潮:一段从采访中截取的叙述,总是能道出流水线背后的某个具体问题。艺术家指出流水线生产已渗透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早已被流水线包围,却从不自知。


一包盐  A Packet of Salt    高清录像、彩色、有声 HD Video, PAL, Color, Sound, 7'26", 2013


一车煤  A Cart of Coal    高清录像、彩色、有声 HD, PAL, Color, Sound 10'52", 2015


在李消非的近作中,艺术家在影像写作的基础上尝试表达影像媒介不擅长表达的角度,诸如触觉、嗅觉、物体质量及一些更复杂的情感。让录像与绘画、装置并置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方法。在本来画廊展览“无声的号子”中,艺术家利用流水线上的工业零件在画廊空间设置一个剩余景观。《未知域》与画廊刻意保留工业气息的墙壁相得益彰,《未知域》的观看角度被设置为俯视。在展览现场,观众低头可见的是冰冷的工业造景,抬头却是窗外苍翠的树木遮蔽林立的高楼,这与并置叙事的手法一脉相承,同时具有更强的现场感。


未知城03  Unknown City (广州 Guangzhou)   装置  Installation,铁粉、油漆、金属配件和零件  Steel dust, paint, metal parts, components,120×120cm×3,2017


在《横沙岛》中,艺术家通过声音的处理让搬运防波堤的水泥预制件的吊臂在不堪重负与举重若轻之中切换。在第10届上海双年展的现场,艺术家对防波堤的水泥预制件进行翻制,水泥预制件的实用性被剥去,成为装饰品的几何形体的形状、质量被突显。

横沙岛 Hengsha Island    高清录像、彩色、有声 HD Video, PAL, Color, Sound, 13'30", 2017

装置《未知体》参加2014年上海双年展 “社会工厂”(展览现场图)


李消非在拍摄《惠灵顿》时,身处屠宰场的直观感受让艺术家从此不再食用肉(猪、牛、羊、鸡、鸭等)。在作品的开头,艺术家采用大量的文字叙述进行铺垫,通过声音与图像利用当地的雨天不断渲染压抑的氛围。及至屠宰牲畜的画面时,声音、文字完全消失,留下的只有屠宰场的肃杀画面。这一切在广州畜牧工作人员的对畜牧行业恶劣卫生的真切而露骨描述与辽阔草原上安静的羊群的映衬下达到影片的核心——观影人一定程度上体会到艺术家对肉的抗拒情绪。艺术家这种表达方式已超出之前的影像写作,让观者在文字、声音及图像营造的虚拟空间中体会艺术家当时的主观感受。艺术家不仅仅利用影像进行写作,更像是通过录像的各种元素为观者雕刻一个并不存在的却具有现场感受的感官雕塑。


惠灵顿  The Suburbs of Wellington     高清录像、彩色、有声 HD Video, PAL, Color, Sound, 10'58", 2017


纵观“流水线项目”由2010创立发展至今的七年,其作品呈现的维度日趋丰满,“无声系列”中声音的抽离与再现让观者在纯粹影像绘画与现实环境中不断抽离。“访谈系列”中采用的蒙太奇剪接的交错叙事,人的话语与流水线内机器生产的呈现出的二元对立关系在并置叙事中被打破。并置叙事力图让不同的流水线样本相互之间产生叙事,但对其中意涵的认知的过程取决于观者的个人经验。李消非的叙事方式在“日常系列”中趋向成熟,并通过影像叙事的经营,装置与录像的并置,根据展览现场对作品的调用,探索更复杂的感官维度的再现


根据本来画廊过往访谈资料整理,有增减


在ART021期间,李消非将在上海明当代美术馆“流动者会议”展出10屏录像装置(流水线-第1、2、10、22、29、35、57号、“一包盐”、“一车煤”、“银子”)展览另设有播放室展映新作《崇明岛》、《横沙岛》,同时展出艺术家过去七年内“流水线项目”调研表。

“流动者会议”将于2017年11月8日开幕,展览持续至2018年1月7日。

上海明当代美术馆“流动者会议”展览海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