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毁灭之后,是重生,还是下一次毁灭的开始?
发起人:灰常灰  回复数:1   浏览数:1591   最后更新:2017/10/05 16:25:23 by guest
[楼主] 小白小白 2017-10-03 22:13:31

来源:凤凰艺术


什么是权力美学?这是一种关于控制体系下的规训暴力之美?艺术家施勇要叙述的就是这种道理。当他在1995年制造《扩音现场:一个私人空间的交叉回声》时,就开始显露出今日要在香格纳美术馆所实施的《规则之下》的某些线索。而2015年在没顶画廊的个展《让所有的可能都在内部以美好的形式解决》的成为此次《规则之下》的直接前奏。


这是一个工业的屠宰场或暴尸的陈列室吗?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会感到有所好奇。

▲ 中国当代艺术家施勇


“凤凰艺术”记者来到香格纳画廊西岸馆的时候,离开幕还有几天,施勇正在二楼的空间中进行这次展览的一些布置工作。一些工人正在将此次展览的一些设计方案文稿搬进了空间,而这些文稿,就像是某种“肢解”设计图。


▲ 施勇《规则之下》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毫无疑问,施勇要展现的是一个“肢解现场”。它看上去像并非是一个工业的血淋淋,而是把它们隐藏在某种“卡哇伊”的上色面具之下,遮蔽真相,这似乎是施勇正在做的。


当一个物体被完全切割、肢解、重组、上色之后,我们还能依稀辨认彼此吗?施勇告诉“凤凰艺术”记者,它的原物来自于一辆汽车。在笔者看来,它仿佛就像一具行走在工业体系下的活物,艺术家将它从被规训的汽车王国中掏出来,将它所依附的存在之属性进行摧毁。它被肢解成一具活脱脱的怪物,永远地逃离出了硅基工业世界的规则体系,成为了仅存在于此时此地的被白色和坚硬的四壁空间内所依存的异物。


“在棋盘上,每一个棋子,都遵循着棋子的规则,它们的存在意义和行为目的,完全依赖于棋手的指令。”

——施勇


棋子受制于棋手,但这当真是事实吗?或许其另一个真相便是棋手受制于棋盘和棋子的规则之中。那么,在这里,谁才是操纵了谁的世界?在语言哲学的创始人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中,他对于语言和规则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使用一种日常语言的观察方法,来探寻语言背后本身的秘密。他观察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发现规则才是世界的一切基底和本质。在这一点,笔者暂不展开叙述,我们只需明白一点的是,无论是棋手还是棋子,它们都受制于规则之下,在这里,它们不再具有自由意志的幻象,棋手本身沦为了规则王国的奴隶。

▲ 施勇《扩⾳现场:⼀个私人空间的交叉回声》1995,装置 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正如施勇本身所言,这景观背后的事实在1995年的《扩音现场:一个私人空间的交叉回声》中崭露出冰山一角来。艺术家在自家建立起了一个实验空间,他在每一个房间内都放置了一个采音器和一个扩音器,将每一个不同房间里所采集的实时声音,传输到其他不同房间的扩音器里面。如此,当艺术家的客人在洗手间里小便的时候,那声音便可以通过采音器进入到客厅,发出声音,并引起巨大薄膜的震动。


住宅空间里的不同房间的功能性被打破了,一种交叉混沌将所有的房间混为一体。卧室的声音传到厨房,厨房的声音传到洗手间,房间里每一个角落的声音都将不再属于其房间自身所有,而成为了一种混响。如果说客厅、卧室、厨房、洗手间因其规则和功能性被分配和设立时,在这里,艺术家所做的便成为了一种对规则性的解构。


但有趣的事情并不仅仅如此,在这生活空间实验的前一段时间,艺术家施勇对于承受这种混乱如一种痛苦,规则的打破将使得空间中的主体迷失在混响之中,而当他逐渐适应这种环境之后,展期的结束,设备的拆除,使得他又进入了一种正常的“非正常”空间:寂静的环境使得遥远处的一个细微的声响,都引起了施勇的异常注意。在这里,我们即可发现,规则成为了主体,而人则成为了客体,而艺术家施勇,则发现了对规则的“强制干预”。


他把这种“强制干预”比喻为一种“暴力+修饰的组合性词汇”,他所要开刀的,正是规则,正如他所说:


“拆解一辆汽车,并不是说汽车有何特别的隐喻,而是它恰好出现在我的世界而已。对于这样的一次创作,拆解汽车与拆解其他的任何物品,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对于一个有形体,还是一个无形体。无论是声音、文字或是影像,它们都具有这辆被拆解的汽车同样的处理方式。”


使用外科手术般的方式,拆解,切割,焊接,整形,表皮上色,如同手术台上的柳叶刀一般,消解实体本来的面目,通过现场的强制性干预和绝对性的控制来重构一种语法:一种暗含着现实维度的权力美学的形式。艺术家施勇将这种肢解手法称之为“权力美学”。


而这直接的创作脉络,在2015年的《让所有的可能都在内部以美好的形式解决》这一作品中,就有着淋漓尽致的表现。在2015年,这件作品的展览现场,呈现了施勇所做25件最新装置,它们大小各异,材质不同,装置的表面上呈现近3000字的文字,而一根根铝条则镶嵌在作品内部,阻碍了观众的阅读视线。在本次展览中,所有作品被安放在墙角处。




▲ 2015 施勇个展《让所有的可能都在内部以美好的形式解决》没顶画廊 2015


在这件作品中,施勇使用了各自不同的装修材料来进行创作。为何选择装修材料?他认为,装饰材料本身就意味着“遮蔽”,将事物本身的真相掩盖起来,而使人不能触及到它,这种材料组成了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世界都是被伪装和遮蔽起来的。”施勇提出这一观点,他认为这遮蔽本身,或者说这装修材料就是一种规则,它必须依赖于它所处环境和规则中,才具有其意义和功能性。


而这件作品的真正主体,是那环绕装置表面的3000个文字。这段文字记录了艺术家私人生活中的某一段不堪回首的故事。他将这个故事本身原本呈现给观众,但他使用了一种铝条来进行遮蔽,将这些文字的其中一部分给断掉,使其观众不能从这断垣的文字中读出任何有意义的信息来。这就是一种真相被装饰遮蔽起来的事实。


艺术家使用了一种暴力的方式,强行这些装置和材料按照他所设定的另一种规则进行排布。在强行设定的等高、等距和与空间四壁的关系中,展现出一种实物被权力所控制的紧张局面。



▲ 施勇《规则之下》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两年之后,施勇将这种理念进一步放大,他认为所有的事物的身份其本身都受制于规则之中,拆解原有规则,再用一种新的规则强行插入事物,看看在这当中还能出现什么令人惊奇的事。


肢解规则也就是肢解身份,在香格纳画廊空间中,一辆即将出厂的汽车就如此被艺术家给肢解掉了。伴随它形体被肢解的同时,它作为“汽车”这一身份便一同被瓦解掉。如同一个人,拿掉他作为头衔的身份,其最根本的方法,是拿掉其头衔基建下的一切,在瓦解这些外部规则和环境的同时,其身份也将被摧毁殆尽。但是,在这原有身份被摧毁的同时,新的身份将在这瓦砾堆中诞生,如同汽车的身份已不再是汽车,而成为了施勇《规则之下》的作品身份本身。对于这样的引申意义,施勇将它扩展到了更广维的地方:


“在90年代的整个环境,我们做这种所谓的‘前卫艺术’,也不叫做当代艺术。按照正统的游戏规则,我们所做的都是‘垃圾’,不被合法,只能偷偷摸摸地做。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在标准的空间和美术馆里面做,我们只有到各种各样非艺术的空间里去做,比如一个拆掉的办公室,或者其他什么地方,这就是当时中国的现实。


如今,我们现在可以在正规的美术馆里做了,这就是一些规则被改变了,艺术家的身份也随之改变。经过了90年代,我们改变了很多,但有一些东西不仅没有改变,反而现在愈发严重了,就是我们说的有一些东西被控制了。”


当然,以上仅仅还只是一个关于我们所处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例而已,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无形之中被各种不同的规则所控制着,甚至是如同“艺术家”这种身份本身。使用暴力将这些规则破坏,以至于我们可以窥见其规则之下的世界。这是一种抽象的创作方式,物体本身为何物并不重要,在施勇对汽车的拆解过程中,他发现了两种神秘的不可拆解之物。而这一发现,对施勇来说,是本次展览中的最大亮点,也是他个人所获得的惊奇所在。


▲ 施勇《规则之下-D》装置 铁,无缝钢管,机油,油压装置,漆 可变尺寸 2017  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 施勇《规则之下-E》装置 铁,环氧底漆,面漆PPG, 机电装置,牌照 46*100*120.5cm 2017 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对展览中的铁盒中有撞击声的那件作品及机油在透明管中循环的那件作品,施勇大约用文字描述了一下:


“两个被悬置,被隔离的词。它们潜在的成为了瓦解现场语法的可能……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它们是将来式的,负载着未知的能量。”


这两个不可拆卸之物是机油和机电装置。在艺术家施勇对其汽车进行整体肢解时,意外发现在其汽车内部,无论使用什么方式,他都无法肢解的两个汽车工业器官:


“如同是在一种对规则的拆解过程中所发现的两个神秘物体,它无法被破坏掉,它成为了一种未知数。在原有规则世界之下所存在的某种异物,而它又存在于原有规则世界中。它到底是什么?我现在还不知道,我也无法处理。我想,在我最终解决这个难题之前,我应当将它悬置起来,或许它对我来说,是另一种启示,但我目前,仍未知道它将意味着什么。”



▲ 施勇《规则之下》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物件碎片作为身体的隐喻以及现场作为控制的容器对施勇而言重要而且必须,它们是另一种现实的转译也是身体被消失被抽象的无可挽回的佐证。展览现场放置的近乎于抽象的碎片式的物件,正是一个关于“艺术家施勇”这个身份的存在的隐喻。


在与施勇交谈的过程中,一种规则的湮灭与另一种的规则的生成,这仿佛是一种轮回和无限的过程。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规则的世界,在旧规则系统中,总有一些东西被逃逸了出来,而这些逃逸物又逐渐开始形成新的规则世界,以取代原有的规则系统。



▲ 施勇《规则之下》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这仿佛是一种关于生命本质的问题。”笔者在施勇的创作中联想到关于生命的议题。现在所有的生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在过去的规则演化中逐渐形成现在这样的形态的。我们身体的一切,都是在规则的控制之下生成的。施勇认为这种说法也是具有可能性的,无论是社会学意义、生物学意义还是其他领域的议题,似乎都有这种规则破坏与生成的机制有关。


正如福柯借监狱系统来论述政治社会中权力控制与规训的议题,艺术家施勇也在使用某种“权力美学”的角度来抽象思考关于人类世界。在这当中,施勇犹如一个探索者,他敞开心胸面对在这过程中所发生和发现的一切可能,如这次突然在他面前出现的未知神秘的不可解决之物。在这里,笔者认为,艺术家施勇拥有了作为一个探索者最宝贵的品质。

[沙发:1楼] guest 2017-10-04 07:35:36

来源:凤凰艺术


现场作品信息


▲ 施勇《规则之下-A-NR.01-18》Under the Rule- A-Nr.01-18 装置 铁,不锈钢,原子灰,环氧底漆,面漆PPG 可变尺寸 2017 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 施勇《规则之下-L》Under the Rule- L 装置 铁,不锈钢,原子灰,环氧底漆,面漆PPG 丝网印 133x122.5x17cm 2017 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 施勇《规则之下-H》Under the Rule-H 装置 铁,不锈钢,原子灰,环氧底漆,面漆PPG 136x23.5x161.5cm 2017 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 施勇《规则之下-C》 Under the Rule-C 装置铁,不锈钢,原子灰,环氧底漆,面漆PPG 136.5x07x50cm 2017 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 施勇《规则之下-B》装置 ABS塑料,铝,铜,不绣钢,原子灰,环氧底漆,面漆PPG 62.5*204*17.5cm 2017 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 施勇《规则之下-A-NR.01-06》装置 铁,不锈钢,原子灰,环氧底漆,面漆PPG 可变尺寸 2017 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 施勇《规则之下-A-Nr.07-12》装置 铁,不锈钢,原子灰,环氧底漆,面漆PPG 可变尺寸 2017 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 施勇《规则之下-A-Nr.13-18》装置 铁,不锈钢,原子灰,环氧底漆,面漆PPG 可变尺寸 2017 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 展览海报


规则之下


艺术家:施勇

策展人:孙啟栋

展览时间:2017年9月28日-10月30日

展览地点:上海香格纳画廊(西岸)龙腾大道2555-10号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