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侵入当代艺术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475   最后更新:2017/09/05 22:13:54 by babyqueen
[楼主] 聚光灯 2017-09-05 22:13:54

来源:文艺星球


陈维,著名概念摄影师,现居北京。曾被在线艺术杂志《燃点》评为最佳摄影艺术家。2011年上海艺术博览会期间,陈维获得第一届亚太区摄影奖。他的作品也曾在第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以及波兰、美国等国家广泛展出。今年,他的作品也将亮相2017年第四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9月8日-10日,上海展览中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产相机迎来黄金时代。陈维家里就有一台“珠江牌”相机,经常摆弄相机的他,开始对摄影有了最初的概念和兴趣。


大学时陈维选择了电视摄像专业,也开始接触到很多不一样的艺术流派。他既按部就班跟随老师学习正统摄影,也自己组乐队搞声音创作。“在声音创作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一些关于John Cage 的作品,‘加料钢琴’,‘4'33’”等等,这些作品都是在不断敲击音乐的边界,在那个时候对我来说都是非常震撼的,也不断促使我打开视野,吸收各种各样的,新鲜的东西。”


约翰·米尔顿·凯奇(英语:John Milton Cage Jr.,1912年9月5日-1992年8月12日),美国先锋派古典音乐作曲家、著名实验音乐作曲家、作家、视觉艺术家


4'33' John Cage


当发觉声音艺术并不能完整表达自我后,陈维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摄影方向,希望在画面和场景中寻找共鸣。


A Foggy Afternoon, 2011


陈维对于控制构图中的元素非常谨慎。他更喜欢在工作室中搭建一个电影画面般的场景,再寻找一个叙事语言最丰富的角度定格。环境像是一个舞台,里面的物件在表演一个个故事,摄影只是将这一切平面化定格的最后一步。


House of Recovery, 2009

Idol Behind the Curtains, 2009


水果散落的角度,花瓶摆放的位置,床垫上的一滩污渍,仿佛都经过精心的设计,令观者浮想联翩,创造一个个隐秘的情节。整个画面静谧而盛大,拥挤但美好。古典油画一般的色彩和构图令人想起同样擅于结合摄影、电影和绘画的杰夫·沃尔(Jeff Wall)。



Destroyed Room, 1978, by Jeff Wall

The Death of Sardanapalus, 1827, by Eugène Delacroix


永远不能跳舞的舞厅


陈维坦言自己早期的作品更倾向于描绘荒诞的事物,年轻的他总是为生活中的光怪陆离而着迷,但在创作过程中他逐渐转向关注周围的人和环境,希望从现实生活剥取一个大家习以为常又不曾真正给予关注的时刻或群体。


他之前的很多作品大多剔除了“人”的元素,模糊的人像促使观众更注重空间的构造。但陈维想尝试新的以人为主体的拍摄——“跳舞的人,沉醉的人”。在“俱乐部”系列中,他展现了午夜时分孤独舞蹈的后80年代青年群像。


In the Waves, #5, 2013

Dance Hall (Pearls), 2015


陈维认为光是摄影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擅长利用光和空间的关系。“光像一种语气,我们说话的时候可以很硬,也可以很柔软,摄影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光处理的很尖锐,也可以处理的很柔软。它更像是一个把所有语句连接起来的东西。


In the Waves, #1, 2013


无论是在个展“午间俱乐部”的展厅还是舞厅群像的拍摄现场,都没有嘈杂的夜店音乐。整个系列像是一场色彩斑斓的默剧,一场静默的光线狂欢。这种景象或多或少在我们的脑海中出现过,就像某一瞬在人群中的意识迷失,某一刻在霓虹灯下的迷茫。

the Waves (Orange), 2013


在形容夜店和俱乐部时,陈维经常提到湿漉漉的街道,洒满酒水的路面;确实,在充斥荧光灯和烟雾的闭塞空间里,他成功营造出了一种闷湿的记忆幻觉。浮动的烟雾像是一种迷幻而滞缓的泡沫,包裹着人们“在浪里”舞蹈。


永远建不完的未来现代新城


如果说“俱乐部”系列关注的是渐行渐远的90年代舞厅夜文化,那么与其同期创作的“新城”系列,则是在现代化浪潮中对城市和人的关怀。“我从工作室干完活回家路上总能看见一片好像永远建不完的楼,在雾霾里头,于是之后我就拍摄了‘未来与现代’。”


Future and Modern, 2014


陈维查阅了大量真实楼盘的资料,发现“未来”、“现代”和“新城”是广受地产商或广告商喜爱的三个词汇。于是,他重新虚构了这样一个用美好词语包装着的“未来现代新城”,它承载着人们对城市的希望和幻想——但在滚滚前进的现代化进程中,“新城”到底在何方?


他曾在采访中说,“一栋楼可能已经盖起来了,或者可能已经没了,或者刚盖起来就没了,这一切都瞬间发生,可能你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


Stairs, 2015


破败不堪的老楼,一截突兀的楼梯,破碎的玻璃门,展现了城市化背后的牺牲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看似室外的场景也都是在陈维的工作室里搭建而成。


One Bedroom, 2015

Through the Class Door, 2014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在城市化浪潮的裹挟下,楼起楼去不过须臾之间。快速变化的城市景观中,人们渐渐变成楼群中一个个孤独的个体,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行走。

The Door, 2014

Lost Hotel, 2016。也是今年影像上海博览会的海报主视觉


Q&A


Q: 为什么您选择在北京发展,而不是上海或别的地方,您觉得北京比起其他城市的优势是哪里?


A: 差不多十年了,我搬来北京,这也不是一个多么深思熟虑的决定。我之前在杭州,一个非常漂亮舒适的城市,但对当时的我来说,更需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创作生活的地方,反正什么都没有,没什么好牵挂,要搬就搬远一点嘛,就这样和两个朋友一起搬过来了。

The Stars in the Night Sky are Innumerable, 2010


Q: 您会在作品中使用大量的现代科技吗?您怎么看待科技的发展对摄影师/艺术家的影响?您是一个特别会钻研技术的人吗?


A: 到目前为止,我的创作中并没有大量的现代科技。我觉得这个主要还是得看自身创作的需要,如果我的计划必需要新的技术来完成,我自然会想办法使用它们,得看具体的工作计划而定。当然我平常也会关注这方面的一些信息,但不钻研。


Q:您作为前辈有没有给年轻摄影师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呢?


A: 如果是面对这么庞大的群体,没什么意见可给的,大家也不熟,不能在这说瞎话。但现在的行业比以前成熟了,刚从院校出来就可以投身于职业化的创作,只要你已经早早做好准备,不像我们那时候都不明白画廊是什么,不过都是有好有坏。

Entrance, 2013


采访 | 张自灵、逯成霖

撰稿 | 吕圣亚、赵洋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