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汶川地震 -- 震撼!
发起人:费翔  回复数:3   浏览数:2366   最后更新:2008/05/22 07:14:13 by 费翔
[楼主] 小mo 2008-05-22 06:42:06
      北川中学复课了。
  5月19日,在这个国殇日,在6级的余震中。
  一块上面写着“四川省北川中学”的牌子今天早晨被从北川中学的废墟里挖了出来。这是这个学校留下的唯一纪念物,红布轻轻除去,477名幸存的高三年级学生看着那熟悉的校牌,突然低声哭泣起来。这块曾经挂在学校大门的、学校的标志物,现在只能由两个人扶着,让它站在那里。
    看着上面的文字,心头强抑的痛楚又重新复苏、蔓延。最脆弱的生命是孩子,承载未来的也是孩子。在汶川大地震中,千百间校舍坍塌导致数以千计的孩子罹难,这是大灾难中最惨烈的一幕,这是全民族最刻骨的痛。我们想问:这场灾难能否避免?或者能否把灾难降低到最低程度?能不能不让那么多的家庭妻离子散、不让那么多人失去亲人?答案一定是肯定的,汶川地震震前、震后,我们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灾难之后,从最初的惊惧、愤怒中走出之后,人们开始反思,网络上出现了很多从各种角度、各种方式的反思性文字。我们选取其中精华,呈现给读者,希望国家、国民能理性、客观地面对汶川地震,希望Z/F、有关部门、公职人员能深刻反思,认真总结,尽快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情。


教育部门请反思:现有的中国科技史、灾害防护的教育


    大众科学素养不足——原因是教育缺失
  地震是一个频发的自然灾害。地震来了,只有科学的避震知识才可能给你捡回一条命。但是,现有教育体系里并没有任何关于各种自然灾害的急救知识。
  其次,多年的爱国主义科技史教育:很多人质疑Z/F刻意隐瞒地震预报,很多人责骂地震局及科研人员的水平低,依据就是古代张衡就能制造出能预测地震的候风地动仪,而为什么现代科技预报不了?更有人以此作为依据,开始怀疑现代科技,转向相信一堆具有“东方色彩”的“东方科学”。各种荒诞不经但是瞎猫逮个死耗子的“预测理论”都找到了市场。根据现有说法,张衡的所谓地震仪根本无法预测地震,充其量可以灾后报告。地震发生后,能量由三种波向远方传播,包括纵波(P波)、横波(S波,震级就是根据S波的相关参数计算得到的)及面波(L波),这些波分别以不同的速度传播,且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地层的作用发生衰减、折射、反射、滤波、共振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整个过程十分复杂,目前人类尚无法认识清楚。而倒立的柱子相当于一个倒立摆,遥远地方传播过来的地震波对其的作用,使其受到微小扰动后的倒塌方向根本无法预测。所以,我们的教育部门应该好好反思中国科技史的教育和急救及灾害防护方面的宣传教育。


Z/F请反思:对地震的战略战备不足

        Z/F战备不足
  地震预报分为长期预报、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长期预报主要是研究地震区划,为地区的建筑抗震设防建立科学的依据。中期预报,则是为Z/F准备救灾物资,制定应急预案作为依据。临震预报,地震科学界的主流已经逐渐减弱了在这方面的研究,原因很简单:地震高度复杂,很难准确地在时间空间上预测准确。
    所以地震抗灾不能依赖临震预报,而只能寄希望于中长期预报,做好地震区建筑抗震设防,做好Z/F应急预案及救灾物资准备。
    建立有效的防灾减灾体系是减少灾害损失的关键!目前国际防灾减灾的主题已经从试图对灾害的预测转向了对灾害的预防和灾后最有效的重建。这是防灾减灾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各国都大力进行防灾减灾方面的工作,在不放弃监测预测的同时,提高抗灾能力,加大防灾宣传,积极进行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由于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同时也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所以在这方面做得相当成功,我们没有看见报道说日本对哪次地震预报多么准确,但是在各次地震中日本总是保持着相当少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灾后也能快 速地进行救援和恢复建设。可以说,在防灾减灾方面,日本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建筑管理部门请反思:应该监管的管没管

    我国建筑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建筑管理上,我国还是一直是二元化管理。各地建设局只管理公共建筑、Z/F建筑和商业建筑。私人业主的,没有经过商业市场的建筑,没有纳入建设局的管理范围。
  学校房子抗震性差的重要原因是:资金不足造成的建筑成本低。在贫困山区的学校,教育拨款很少,资金十分紧张。
  从大量的描述和照片上可以看到,发生整体垮塌,伤亡最大的,都是采用预制板的教学楼。预制板建造方便,省钱,平时使用也没大问题,但是对抗震十分不利!墙体被横着摇晃的时候,如果上面再有大的质量,很容易倒塌。但是如果是顺着墙的平面内晃动,则不容易倒塌。在工程力学上,这叫做“平面内刚度远远大于出平面刚度”。而如果是采用半框架结构,现浇板作为楼板,则相当于用胶水把小石板的四周与四个砖头都粘接上。这样无论从哪个方向摇晃,四个砖头都能起到作用。总有一个方向的砖头能起到强大的作用(面内刚度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灾区有的房子不倒塌有的倒塌了,这不仅仅取决于房子的质量,也跟房子的朝向、承重方案等有关。
    从很多幸存者的描述来看,大部分造成重大伤亡的教学楼都是脆性破坏,在地震开始的数十秒甚至数秒就倒塌了。并且一旦倒塌,就是粉碎性的倒塌,很难给幸存者留下多少生存空间。经过正规抗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就是最终倒塌,也绝对不会是如此快速的脆性破坏。所以,如此重大的伤亡,房屋结构的抗震设防不足,施工质量不好等因素是主要因素。  所以,震区应该加强地震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抗震相关法规的建立和Z/F监管的力度!所有新建住宅都纳入建设局的管理之中,建设局切实服务好,提供一些常规结构农村房屋结构的标准图纸,对建房技术人员实行签字负责制度,并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实行农村房屋建设市场持证上岗。二是不收费进行服务,经费由Z/F专向拨款。

建筑管理部门请反思:行业技术标准是否合理

      地震烈度来描述建筑质量不合理
  目前描述地震有两个重要参数,一个是里氏震级,一个是烈度(中国地震烈度表)。前者是地震中释放总能量的度量,后者是地震破坏程度的度量,这两个概念应该区分。一个同样震级的地震,其断裂模式不同,震源深浅不同,不同的震中距,则烈度也不同。
    目前描述地震的破坏程度和某个场地的地震剧烈程度,主要依靠这个描述性指标——烈度。抗震设防也是使用烈度,同时与超越概率以及峰值加速度等关联起来。譬如平时所通俗说的抗震设防要“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个小、中、大的分界,就由两级烈度来区分:低于设防烈度的,就叫做小震,介于设防烈度和“罕遇地震”之间的,叫做中震,超过罕遇地震的,叫做大震。而“频遇”、“罕遇”的区分,又是由超越概率来决定。各地区的抗震设防标准,最后与烈度相对应,具体在做抗震计算的时候,又与峰值加速度关联。
    因此,烈度相当于是一个过渡量。烈度作为一个描述性指标,无法直接运用来指导抗震设计,不适宜作为地区抗震规划时作为设防的指标量的!而仅仅适合用来作为灾后损失估计的量。真正的抗震设计,还是使用峰值加速度和一些代表性的地震记录作为计算依据。



规划部门请反思:工业规划布局不合理


  工业规划不合理
  特殊行业的厂房建设之前应该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
  这次地震灾害中,有一些例子值得重视。一是一些化工厂的化学物品发生泄漏。化工厂的抗震设防应该更加重视,因为化工厂破坏可能引起更大的次生灾害。一些重要的化工厂不应该修建在地震危险地带。但是这次地震中,还是很多化工厂倒塌,发生一定规模的化学物品泄漏。目前还没有透明可靠的数字,不知道对环境和周围人口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著名的剑南春酒厂,储存陈酒的库房遭到毁灭性破坏,损失惨重。这些都是鲜活的例子。其实,按照道理,陈酒的库房应该进行特殊的抗震设计的,譬如进行基础隔震等特殊的措施,可以保证就是把大地震翻过来,酒坛子都不会坏一个。

转自:[url]http://ent.daqi.com/feature_272140_16_index.html
[沙发:1楼] 双飞飞 2008-05-22 08:19:47
地震后的思考:移民、重建、孤儿和其它

这几天一直在不断地追寻关于地震的所有新闻,情感博客也没心思去写。这次地震让我内心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首先我被温总理的处事风格深深感动!再是为全国各地立即行动起来救灾的军民而感动!更为那些被掩埋的亡灵、那些一瞬间就被无情分割的家庭而久久地心痛!

    面对这场我只有着急而无法前往救助的灾难,我惟一能做的小事就是默默地捐上刚收到的区区稿费,还有就是不停往成都、往绵竹、往都江堰等地打始终无法打通的电话(成都今天已通了)。我的桌面上有一本这几天已被我翻脱页了的地图,都江堰、汶川、理县那一带的地理容貌我依然历历在目。

    大约五年前我与著名当代艺术家张奇开举办了一场行为艺术活动,当时我们组织了三百多名来自重庆和成都的男女“红军”,他们全部穿着浅灰色的红军服,在成都会师后向川西进发。这支红军队伍沿途向学校捐款、捐书和表演节目,所到之处受到当地领导和群众的欢迎。队伍在川西行进了一周,其中经过了都江堰、汶川、理县等地区。那一带的地理环境让人深感人类的渺小,连连不断的大山不乏险峻,常常让人胆战心惊。尽管还算不错的交通线就像蚯蚓一样盘绕在大山中,但与大自然的壮酷相比仍显得那么脆弱。

    这次大地震造成的损害非常巨大!我们在抢救、援助和悲痛的同时,还应该更加深刻、镇静和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自己怎样才能构成真正优化的良性关系?

    多年来我一直认为天下最大的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怎样科学地划分人居与自然的界线?这应该是地震后要马上跟进思考的大事。自然界一定会有它自己表达“情绪”的空间和规律,如果是地震带、干涸区等就肯定不适合人居,人就应该从这些地方撒出来,搬迁到适合居住的地方。我非常主张最大程度地把荒原还给自然,这样不仅可以让自然休养生息,又可以将到处散居的人集中起来城市化。

    人是社会动物,人需要通过群居来获取更多信息和排减自身的孤独。城市化进程其实就是加快人类文明、满足人类这些需求的进程。这不仅可以拉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消费,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教育、医疗、土地、能源、供给、治安、生产等许多方面的自然成本和社会成本。中国按人均比例计算,自然资源非常紧张,恢复和增加无人居住的自然属地就更显得十分迫切。

    人的生活质量直接取决于环境质量,建筑是环境质量的标志。这次地震应该让所有人明白低质建筑的恶果!事实上低质建筑本身就是灾难,所以中国的建筑标准应该强行提高。为了生命安全有长期的保障,全社会应该马上行动起来,为彻底根除低质建筑而专门立法:禁止一切新建项目再使用自欺欺人的砖混结构,所有建筑起码全部实行钢筋浇铸或更抗震、更安全的柔性建筑结构!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非常消减人的向上精神的“将就文化”,我们“将就”居住,于是许多人就散居在深远落后的地区,住着“将就”的危房;我们“将就”发展,于是城市规划就非常混乱、房屋造型就极为落后、居住环境就有很多不美和不安全等等。这些“将就文化”让不少人“将就”地生活着,直到这次大地震将我们混沌的思维震醒!我们应该尽量尽快地把一切该还给自然的还给自然,把应该迁移的人进行迁移,要科学、艺术地规划我们的城镇,要精细地设计和建构我们的生活环境,要让家园安全、舒适和美丽。

    震后灾区最值得关注和帮助的人是孤老、孤儿和伤残人士,全国军民这次表现出的非常感人的爱心,可谓是不幸中的大幸!我觉得对灾区的孤老和伤残人士,一定要实行终身抚恤制,这方面相信Z/F的财力和民众的捐款基本不存在问题。还应该呼吁发达地区与受灾震区结成互助对口援助体系,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移民、重建和发展新经济。

    另外就是孤儿的问题,所有孤儿应该马上向全社会放开让适合领养的人家领养。这方面应该成立专门机构对领养家庭的资格进行审查,这个工作必须立即筹备,早一天孤儿内心的阴影就会少一些。我个人认为适合领养的家庭,首先应该考虑大中城市里有文化、有爱心、有责任的夫妻,其经济收入应在中产以上、情感结构稳定。他们是否已有孩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否给予孤儿更多的温情和真爱。

    震后的救助除物质以外,心理救助也很重要,待应急救助相对稳定后,精神救助和心理救助要很快跟上去。全国各行业的自愿者都可以在有序的组织中参与到灾区救助的细节中去,要用实际行动让灾民深受惊吓的心,感觉到更多的社会温暖和增强重建家园的自信。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