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瑶展览评论——开放长城
发起人:边走边哼  回复数:1   浏览数:3427   最后更新:2007/09/03 07:18:15 by
[楼主] 酱爆 2007-09-03 06:59:39
作者:王焜生


艺术大展真的让城市复苏了吗?




(数据回顾展出馆外观)


改变了城市多少?


  每个城市都在争着举办国际艺术大展,彷佛这是一帖可以让寂寞城市起死回生的良药。今年6月的「Grand Tour」包含「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Art Basel)、「卡塞尔文件展」(Documenta, Kassel)、「敏斯特雕塑大展」(Skulptur Projekte Münster)之后,9月份另一个密集行程将是「里昂双年展」(Biennale d’art contemporain de Lyon)、「伊斯坦堡双年展」(Istanbul Biennial)以及第一次举办的「雅典双年展」(Athens Biennial)。


  或许每两年一次的双年展确实达到了效果,因此双年展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大事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活动之一;然而看看德国的卡塞尔与敏斯特就不难发现,展出的时间间隔太长或许能为展览带来话题性,但对于城市的帮助大概只有展出的那100天而已,展览过后整个城市又恢复一片死寂。艾未未的《童话》带了1,001位中国人到卡塞尔体会童话城的生活,却变成了卡塞尔当地人的「童话」;居民兴奋地说每五年他们才看到这个城市是有人关注的,特别今年还到处充满了中国人。


  敏斯特的际遇就更悲惨,虽然2004年还被某组织评为最舒服的居住城市之一,城市基本生活机能不缺,但文化艺术却大为匮乏,想听大型演奏或欣赏歌剧就要到邻近的多特蒙德(Dortmund),连电影院都到了关门八年还是没有重新开幕的迹象,即使有着五万的大学生人数,似乎还是无法让敏斯特充满学术气息。


  今年第四届的雕塑大展是否达到了一些些初衷,让这个城市有些不同?让民众了解什么是雕塑?答案绝对是个大问号。值此时刻,敏斯特艺术文化馆(LWL-Landesmuseum für Kunst und Kulturgeschichte)展出前三届(1977、1987、997)的某些雕塑「计划」,艺术家对城市人文花了时间研究与体会,试图将雕塑与城市结合,更带领民众认识雕塑的当代艺术意义。「敏斯特雕塑计划」(Skulptur Projekte Münster)一词即说明了这是一个长期的观察研究,每十年一次的展出仅是某个阶段成果的展现;然而今天的社会有哪些艺术家肯花那么多的时间在一个失去生气的城市上?雕塑计划大展到底要给这个城市与居民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应是当初这个计划成立的目的。


  令人困惑的作品计划


  说得好听,今年的策展人掌握当代艺术的潮流,录像艺术都成了雕塑计划的一部分,但是迈雅与雪佛(Eva Meyer & Eran Schaef)的影片《她或许是属于您的》(Sie könnte zu Ihnen gehört)谈的是城市的过去与现在;法国艺术家茱芙(Valerie Jouve)的《敏斯特地区》(Münsterland)行旅记录也就是半纪录式影片;冯.维登麦尔(Clemens von Wedemeyer)的影片《另一个面向》(Von Gegenüber)记录外来移民底层生活,除了选择已经荒废的电影院播放具有某些意义之外,完全看不到这些作品与「雕塑」的关系。


  巴格拉米安(Nairy Baghramian)的《Entr’ance》想要谈雕塑在公共空间的功能以及如何被居民使用,这件作品选择了一个停车场摆放了一片镜子与两顶帐棚,所有路过的或开车的敏斯特人没有人停下来注意过,拿着导览来到作品前的人满脸弧疑,艺术家与策展人到底是要以反向的方式来询问大众,或是就是艺术家与策展人要给的答案?费德曼(Hans-Peter Feldmann)的《教堂广场公厕设施》(WC Facilities on the Domplatz)与一般的咖啡厅厕所装潢有何差异?或是有更高明之处?连德国本地人都觉得了无新意。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今年在威尼斯双年展德国馆展出的根泽肯(Isa Genzken),在教堂广场放了一些雨伞及玩偶,她说艺术不一定需要沉默,但是绝对要有吸引力,然而对照她的作品却只看到了艺术家破坏城市景观的能力。波尼茨(Manfred Pernice)的一个锁头放在凉亭里,导览说明比作品讲出更多故事与理念,但是没有观众知道为什么这个锁头占住了他们休闲的空间。而渥林格(Mark Wallinger)与怀特(Pae White)的作品都是在城市里拿着导览地图却仍让人有找不到的困惑,这些都让今年的敏斯特雕塑大展与其它同时间的三个展览相比相形失色。


  不过也并非没有令人欣赏的作品,延续的计划中阿舍(Michael Asher)的《敏斯特装置(拖车)》(Installation Münster ( Caravan))连续四届都出现在计划中,已经成为当地人谈起此计划就会联想到的代表作品;诺曼(Bruce Nauman)于30年前第一届提出的《下陷广场》(Square Depression)终于在今年实现。新作品中,波兰艺术家阿尔达枚(Pawel Althamer)作品《路径》(Path)提出了城市空间与居民生活的习性约束,连当地人都可以观察到未曾见过的敏斯特;本内(Guz Ben-Nur)的《如果我能我会给你,但是这是我借来的》(I’d give it to you if I could, but I borrowed it),也是一件观察敏斯特的城市生活特色后所制作的精采作品,这件作品因为在敏斯特展出而呈现了交融的意义。


  敏斯特的未来何去何从?


  公共艺术为一个具有公共性或议题性设置在公共空间中的视觉艺术作品,而敏斯特雕塑计划的目的更是与这个城市的发展相关,可惜的是看不到作品与城市的关联,居民与作品之间没有关系,也没有互动,甚至与环境格格不入,莫非策展人要告诉敏斯特的居民这就是当代艺术?当地报纸《Westflälische Nachrichten》直接点名艺术家拜尔(Guillaume Bijl)的《考古地点(寒酸装置)》(Archeological Site ( A Sorry installation)),几年前乌里希(Timm Ulrichs)早就提出此计划,也曾经执行了一部分。此外,比之于十年前的雕塑大展,今年少了创意却多了太多活动、夜间Party,十年一次的大展一天之内便参观结束,艺评人罗依(Johannes Loy)即说不如看个纪录片就够了,最后还问敏斯特的未来到底何去何从?


  迷思出现在当代艺术的大展上,如同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国际主题展,每一位艺术家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当一些不对味的作品放在同一个时空里,整个展览的景象都变质了,而敏斯特所受的限制不仅是十年才一次的展出,还是雕塑大展,并且兼负城市环境改造的目标。30年过后,是敏斯特雕塑大展重新检视回顾举办初衷的时候了!

[沙发:1楼] 顶贴帅哥老婆 2007-09-11 09:32:31
顶贴
想伐通 [s:322]
老公你放心,我不会跟顶贴超人跑的.*>_<*
[板凳:2楼] guest 2007-09-12 00:57:41
再顶一下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