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群展《不可思议》|艺术门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1613   最后更新:2017/06/18 22:20:17 by 叮当猫
[楼主] babyqueen 2017-06-18 22:20:17

来源:北京公社


展览现场 installation view


梁远苇全新个展“勘玉钏”在意大利威尼斯Palazzo Pisani-Consevatorio de Musica展出,展览于6月18日(本周日)结束。展览与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同时举办。此次展览由K11艺术基金会策划,法国巴黎蓬皮杜中心助理策展人Loïc Le Gall策展。


勘玉钏,又名诓妻嫁妹。这出戏的连环结构启发我,京剧的一桌两凳舞台设置启发我,戏中的女性角色令我痛心。戏中女性是以物换物般的存在,像物还不如物。被人戴过的玉钏还值钱,错爱过人的女性却无论如何连自己都放不过自己。女性只是男性用以彰显自身意气、建立社会关系的纽带。虽然是已经过去了百年的古老戏码,但我深知封建悲剧性的人格并没有在我这个中国女性的基因里真正消失。我需要永远借各种机会提醒自己,不要去重启这一部分的基因。所以我请我觉得会明了这一层含义的朋友用书法来写这个剧名,写得要像刀刃一样。

- 梁远苇

2017 No. 9, 2017, 亚麻布上油画, oil on linen, 250 x 190 cm


关于展览“勘玉钏”的英文和意大利文名字(Behind the Curtain/Dietro le quinte)意指舞台布幕背后的光景:在歌剧与戏剧表演中,布幕拉开一刻代表表演正式开场,让台下观众看到演员呈献的想象世界。这次展览揭示了梁远苇作品中隐秘与私密的特质,以及她从专注创作中发展出来的方法论。梁远苇创作新作时,京剧剧目《勘玉钏》- 即展览中文名字的出处 - 自然而然地浮现在她脑海里。故事主题涉及欺骗、爱欲、公正和背叛。京剧舞台所用的道具极为简约,台上仅有一桌两凳,却能变化出不同场景。艺术家于这次展览展出的早期装置作品《早春图之一桌四凳》,正以此范式为借鉴。“范式”的概念亦见于传统中国绘画及建筑,而且在梁远苇的绘画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主题不变,但手法不断演进。

2017 No. 11, 2017, 亚麻布上油画, oil on linen, 100 x 80 cm


梁远苇的创作以绘画为主,在她眼里,艺术的精妙之处并不在于形象的再现或观点的传达,而是创作者的创作行为和其痕迹。在过去三年,她长时间在工作室埋首创作,通过自己发展的“系列绘画”实践这创作观。她从对现成织物或图案的临摹开始,让自己的个人感觉,决定整个系列的走向。这次展览展出的2015年及2017年系列正反映艺术家的工作成果:生活中某个物件、某个时刻、某段回忆变成看似简单但意义深远的图案,在同一系列的十多张画上扩展。每一幅画都是伴随她的思考和感觉从前一幅变化出来,延续了前一幅承载的情感和经验。这些作品亦反映梁远苇近年研究欧洲古老绘画技法和传统中国绘画的领悟,并且对当代艺术观念的延续性和再现性提出诘问。图案不断重复、推进,直到它们完全转化并捕捉在绘画过程中涌上心头的感觉,直到它们原本的意义穷尽 — 而这也是梁远苇和Loïc Le Gall从筹备展览初期就希望观者可以真切感受到的。

展览现场 installation view

关于艺术家 梁远苇出生于1977年,于中央美术学院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现于北京工作和生活。梁远苇是新一代艺术家中最重要的绘画实践者之一,作品曾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上海民生美术馆、美国伯克利美术馆、美国坦帕艺术博物馆、荷兰鹿特丹波伊曼斯·范伯宁恩美术馆、圣彼得斯堡美术馆、橘郡美术馆西班牙米罗博物馆等美术馆展出。2011年作品入选“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梁远苇的过往个人展览包括“椭圆”(西安OCAT,2016)、“弓象之间”(佩斯伦敦,2014)、“梁远苇 石榴”(北京公社,2013)、“金色笔记 梁远苇”(北京公社,2010)、“51m:15#梁远苇”(泰康空间,2010)、“梁远苇个展 —115楼1904室”(博而励,2008)。个展“金色笔记”被权威艺术杂志《ARTFORUM》编入当代绘画研究专题并推荐为2010年最有价值展览之一;个展“弓象之间” 获著名艺术媒体ARTINFO评为最值得关注的五个伦敦展览之一。她的作品收录在费顿出版社《比耶稣年轻》、《Vitamin P2》、《中国艺术》等多个专业出版物。

展览现场 installation view


关于K11艺术基金     郑志刚先生(Adrian Cheng)于2010年创立K11 Art Foundation(KAF)。K11 Art Foundation是一个旨在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运动发展的非牟利机构,为大中华地区新晋艺术家提供一个具创意的培育平台,并将他们的作品带到国际舞台和广大群众面前。K11 Art Foundation促成多个具创意及跨区域的合作项目,包括与西班牙卡拉—达利基金会(FundacióGala-Salvador Dalí)、伦敦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ies)、伦敦当代艺术学院(ICA)、巴黎蓬皮度中心(Centre Pompidou)、巴黎东京宫(Palais De Tokyo)、巴黎玛摩丹美术馆(Musée Marmottan Monet)、纽约大都会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纽约军械库艺术展(The ArmoryShow)等合作,向亚洲以至全球展出中国优秀的艺术人才及他们的潜能。

[沙发:1楼] guest 2017-06-19 22:27:45

来源:artexb


梁远苇 “勘玉钏”














下文节选自K11团队为配合《勘玉钏》展览编制的图录,以及策展人Loïc Le Gall的导览视频字幕(由artexb编译整理),分别对应展览中四个系列作品。


梁远苇个展“勘玉钏”由K11 Art Foundation主办,于57届威尼斯双年展期间,在威尼斯音乐学院(Palazzo Pisani)开幕,展期自2017年5月12日至2017年6月18日。



  umustbestrong   

2004年至2006年间,梁远苇每天用打字机在一截薄薄的卫生纸上打 “umustbestrong(你必须坚强)”四十四遍,两年完成了整整两卷。


umustbestrong, 2004-2006, Performance, installation, 53 x 73 x 21.5 cm. 图片截自ARTEXB拍摄的“勘玉钏”全景展览。


“你必须坚强”、“你必须坚强”… 像一句座右铭,她不停的对自己重复这句话:“我必须坚强”… 这成为塑造她个人性格的一种方式。最终,“你必须坚强” 这句话一直重复,好像直到永远,变成了一种模式,甚至是抽象的。这是一件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品有着很深渊源的观念作品,也是这次展览的起点。

- Loïc Le Gall



  早春图 之 一桌四凳   

《早春图》的形式源自中国平民家庭和路边餐馆常用的折迭桌凳。这些桌凳经久耐用,便于搬动和收纳。梁远苇将它们的特征提炼成语言,并利用空间本身的色彩,以及桌椅之间的摆放关系,带出自己对物件的感知,还有对早春感受。看着它们堆叠在一起时,也有一种莫名的温情油然而生。


早春图之一桌四凳,2010,木板、木框架、铁框架、油画颜料,尺寸可变。图片截自ARTEXB拍摄的“勘玉钏”全景展览。


这是一件介于仿制现成品与绘画之间的作品,看起来好像现成的家具,但其实上是假的,她用能够在中国找到的材料仿制了这些家具,并在上面刷了颜色,因此它介于装置与绘画作品之间。

- Loïc Le Gall


  2015 绘画系列   

2015年绘画系列共有十六幅绘画,每幅都是由前一幅推导而来,直至第一幅推至第十六幅的面貌,显现梁远苇近年对中国古代绘画和欧洲文艺复兴前的湿壁画的研究成果。这系列的思考进程形成一个椭圆,强调关于绘画的整体认识,而非画框内部的一种形式。


No.16, 2015, 亚麻布油画, 140 x 120 cm. 图片来自K11ArtFoundation微信公众号;NB:受现场灯光和自然光影响,全景展览中的作品图片会有一定程度偏色,属正常现象。


这是近期的一幅作品,艺术家在上面倾注了丰富的情感,这个系列的主题是关于记忆,关于艺术家想去记住的内容。她有时候喜欢让某种东西重新回到精神、回到梦境、回到大脑,比如说某种来自于她童年记忆的图案;比如在这个系列里,她回忆起一件衣服的图案,于是她把这种图案重新画在画布上,然后像那台打字机一样,不停的重复那句话,就这样她把这些图案复制下来,其目的是要将图案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从而找到一种正确的方式将过去的记忆定格在现在。于是她创作了这幅画,使图案永恒,回忆也因此得以永恒。最终,她觉得自己做到了,她已对公众倾其所有。

- Loïc Le Gall


  2017 绘画系列  

梁远苇近年的实践方向是在绘画语言的层面上,探讨古典文明线索在当代文化语境中传承和发展的可能,以及文明线索与个人经验的交织。


2017年系列延续了她过去三年的工作方法:她从对一件现成品织物图案的临摹开始,在一系列的绘画中,不断推进、提炼语言,去接近东西方艺术历史线索上她所认同的高妙之处。


她每个系列的作品都是由某种纯粹的个人感觉经验来决定它的走向。这种感觉经验有时在已经开始的绘画过程中突然显现,有时直接决定一个系列的起点。当她认为这种感觉在画面中准确传达了,就会结束整个系列。


梁远苇认为艺术的高妙之处不是精确再现形象和故事,也不是简单传达观点,而是以创作者的行动痕迹的组合,把观众在某一瞬间带回自己的经验。后来她在电影《降临》中也发现了相似的观点,她理解这就是艺术的理想境界:超时空性。


No.10, 2017, 亚麻布油画, 250 x 190 cm. 图片来自K11ArtFoundation微信公众号;NB:受现场灯光和自然光影响,全景展览中的作品图片会有一定程度偏色,属正常现象。


这是梁远苇的最新系列作品。去年她和K11团队一起到访过这里,她观察到第一个房间的图案,那是一种丝质的墙纸,很绿,并带有金色的反光。她回到北京,脑海里一直有这些图案,于是她想在作品与这座建筑之间建立起一个联系。Palazzo Pisani是一座不可思议的建筑,我们很荣幸能在这里举办展览。

其实这只是其中一个故事,因为画面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图案样式。比如,她听过大量的音乐,像Leonard Cohen的最新专辑,里面有一首很有名的歌,是关于让一切成为更深的黑暗… 于是,就有了对这座建筑的记忆,对这首歌的记忆… 

同时,也有了另一个重要的方向,即刷墙的方法。因为去年她在罗马居住过一段时间,学习湿壁画(fresco)技法。湿壁画制作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制作多层墙面基底,而在最后的绘制中,要分区块制作最后一层基底,并趁湿完成。

她就是这样完成的这个系列作品,你可以看到不同的区块、不同的颜色,她通过一种很不寻常的方式来表现这一技法。当然真正的壁画不是这个高度,而是天花板那么高。而当我看到这幅画时,仿佛看到了宋代绘画里面的竹子。实际上是一种“融合”,她融合了西方艺术与中国艺术的特点,因此,这一系列作品很具有感染力。

- Loïc Le Gall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