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部×张辽源|"半发酵"项目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046   最后更新:2017/05/08 23:02:54 by 展览预告
[楼主] 开平方根 2017-05-08 23:02:54

来源:天下一叔


去年,叔曾经写过一篇画廊利润率的文章,不少读者应该看过。这篇文章谈到的都是国际大画廊,这里面不排除有一个离岸实体,然后画廊可以把一部分利润装进去进行避税。对财务报表肯定会有影响。


于是,你们的叔就开始琢磨了,什么样的画廊财务数据,可以排除掉离岸公司的干扰呢?


选择画廊样本


首先要跟大家说说这离岸公司:画廊在一定规模之下,建造一个离岸公司的意义并不大——虽然开个离岸公司花不了什么钱,但在税务局查不到的情况下把收入和利润转移出去,是最困难的事。同时,挣着了钱放在离岸公司的户口里也花不了,因为无法在不交税的情况下带进本国。


对于那些国际大型连锁画廊,他们也只能通过很多大量跨境交易实现小部分避税,大头是瞒不掉的。而对那些本地画廊,大部分开销都在一个国家,离岸公司的 idea 虽好,但花起钱来实在是非常麻烦,可能最后得不偿失。


那么,研究这些尚未发展成国际连锁大画廊的画廊们的财务报表,就应该更贴近真实的情况。从中,叔想挑选一些行业里的佼佼者,试图说明两个问题(没空看的可以直接跳去结尾结论):


- 画廊跟其他行业相比比,利润水平如何

- 怎么解读画廊的利润率


不幸的是,只有英国政府公开公司的财务信息,还不收费。所以,叔只好再次拿英国画廊下刀了,这样对比起来,也比较一致。

各位英国的 dealer 们抱歉,谁让你们天生就活在政府的阳光下。


声明——这篇文章以如下两个标准筛选画廊:


1. 参加 Miami 、巴塞尔和香港的三个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画廊(以巴塞尔官网为准),以此判断画廊仍然积极经营,也比较有资金实力。


2. 只在英国有永久空间,且公司注册信息里未发现离岸公司的蛛丝马迹。


这样,一共筛选出来了八家画廊,以收入来排序:

当然,肯定有其他画廊符合「有一定实力、业务国际化、且未注册离岸公司」这个限制条件,但为了统一假设和标准,我们这篇文章只用这八家画廊的数据。


先看看概况


由于 Herald St Gallery 和 Stuart Shave / Modern Art ,体量太小,属于 micro-entity (超小公司),无需提供年收入,只有利润可查。那么去掉这两家公司,以下是剩下六家画廊的收入和利润率情况:

下面,挨个具体看


从收入体量上来看,Sadie Coles HQ 和 Victoria Miro 类似,也是这里面规模较大的两个画廊。叔以前都介绍过,再简单回顾下:


Sadie Coles HQ


Sadie Coles 是从画廊打工妹翻身成为画廊界大姐大的经典案例。


品味很好,工作很拼。她也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委员会成员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在委员会的英国画廊。

挑个美照,永远中性装束示人。她画廊的 Sarah Lucas 和 Helen Marten 也是这风格


当年她还在 Jeff Koons 工作室工作的时候, 两个和她关系特别铁的艺术家 Sarah Lucas 和 John Currin 问她:「你到底还出不出来自己开画廊了?你再不开我们就不等你了,去签新画廊了」。于是她一狠心跳出来,自立门户。这俩艺术家也是现在她的王牌了。


还有, Sadie Coles HQ 的 HQ 经常会被大家落下,这其实是 Head Quarters 的含义 ,Refer to「the fact that the activity of the gallery has always extended beyond exhibitions on-site」。


Sadie Coles HQ 的利润率和上一年持平:7.6% 。收入实现 28% 增长 ,在英国绝对也是一个高增长的中小企业了。


Victoria Miro


Victoria Miro 2015 年的的财务数据已经比 2014 年好很多了, 收入实现了 26% 的增长。2014 年它利润率只有 0.1%,2015 年,额……达到了 0.5% 。翻了五倍呢哈哈哈。


叔介绍过,维多利亚奶奶乃圈里元老级奶奶。工人阶级背景,做过中学美术老师之后又在家做了十几年家庭主妇,后来复出之后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其踏实肯干不撒谎的作风被很多藏家所赞扬。

公平起见,奶奶也要美照


看下图很明显,Sadie Coles 的利润要好。在总收入属于同一个量级的情况下。利润高就意味着成本低。叔比较了一下两家的账目,他们的 Cost of Sales ——主要部分是一级市场艺术家分成和二级市场购买作品的费用,这里统称进货费。这个项目相差并不大,Sadie Coles 付了 2500 万磅,占收入的 78%;Victoria Miro 付了 2200 万磅,占收入的 75%。

两个画廊的开销结构, VM 的税和利润已经低得融为一体


Victoria Miro 比 Sadie Coles 利润少这么多,看起来主要是因为行政开销的控制。行政开销主要包括人员工资、场地租金和博览会等开销。不过,这两家画廊都是在伦敦市中心有两个场地,去年都参加了10+个艺术博览会。这方面不应该天差地别。那么,是不是因为 Victoria Miro 把挣得钱都当做工资发给自己和员工,当做成本来避税?英国一般是不会的,因为超过 45000 磅的个人收入要征收 40% 的重税,而公司利润的税率只有 20%,脑子进水了才这么搞。


之后,叔一边说下利润情况,一边跟大家概括下剩下四家画廊的特色,如果有遗漏请读者们在留言补充:


Annely Juda Fine Art


David Hockney 的官方代理画廊,和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的合作也超过了四十年。


这个画廊还有很大一部分业务是二十世纪 avant-garde 的二级市场。整体利润率是蛮不错的,有 11.5% 。

荣登叔去年「没看成真遗憾」第一名, Christo 的 The Floating Piers


Thomas Dane Gallery


英国好口碑画廊,一个低调的 dealer 。


当红女艺术家 Cecily Brown 从 20 岁多就开始跟大鳄高古轩合作,居然去年,人在中年时候被 Thomas Dane 拐走了。一般都是大画廊摘小画廊的果子,反过来的可不常见。这画廊 2015 年没挣什么钱,还净亏了 25 万英镑,利润率是个鸭蛋。不过叔以一包辣条打赌,2016 年做了 Cecily Brown 之后,肯定可以扭亏为盈。

Cecily Brown 2015 年离开高古轩, 2016 年在 Thomas Dane 首个个展


Waddington Custot


擅长做美国战后艺术的 dealer ,大部分艺术家以二级市场为主,也有少量的代理艺术家比如 Peter Blake 。这家的利润率是这八家画廊里最高的,有 14.8% 。

艺术家名单,二级市场的气味有点重


Alan Cristea


其实并不太熟的一个画廊,也跟一些不错的艺术家如 Richard Long 合作过。好像在印刷品和版画方面比较有名,很多有名艺术家的独家版画代理都是这个画廊,比如包豪斯的重要艺术家 Josef Albers ,还有之前在复星展览的 Julian Opie 。利润率 7.8%,属于中等偏上 。

复星艺术中心的 Julian Opie


这是上面六家体量还比较大的画廊,所以需要在英国政府网站公布收入。而最后这两家 Herald Street Gallery 和 Stuart Shave / Modern Art 只有资产负债表,意味是只有利润,没有收入。


我们来看看这八家画廊的利润对比。


叔再简单说说最后这两家主推年轻艺术家的画廊:

Herald St


蛮不错的推年轻艺术家的东区画廊,也是 Frieze 画廊委员会评委(就像前面的 Sadie Coles 一样,这样重要艺博会的画廊委员会评委大多都是圈里受人尊敬的 dealer,绝对不是有钱就能当的)。叔还曾听一个伦敦的小 dealer 说,他目前的目标就是把他的画廊做成 Herald St 这样。


但是,这一年利润只有 1.3 万磅,合着十来万人民币,小 dealer 的目标也是叫人心酸……

去年特纳奖提名 Michael Dean 就是 Herald St 的


Stuart Shave / Modern Art


在代理青年艺术家方面眼光还是不错的,在大藏家鲁贝尔开始买 Oscar Murrilo 之前已经和 Oscar 有合作了(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了),还挖掘了类似 Yngve Holen 和 Sanya Kantarovsky 这样的鲜肉。一年利润, 4 万磅……

2015 年 Frieze 最佳展位 Stuart Shave / Modern Art ,这排冰箱就是 Yngve Holen


叔曾经和一个英国的 dealer 朋友聊天时他说,「推年轻艺术家的生意其实是最痛苦的生意,因为卖一张 100 万美金的作品,一点不比卖一张 5000 美金的作品难。绝大时候甚至更容易,因为已经有人替你教育过藏家了。」


专推年轻艺术家的画廊利润看起来少得可怜,可见生活不易。


不过在 dealer 的世界中,收益与风险,成就感和情怀也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选择,有人做从 1 到 n 的工作,也必须有人去做从 0 到 1 的工作。


最后


根据 Statista 的统计,英国在 2015 年度,雇员在 10-49 人之间的小企业,年度平均利润为 55,000 英镑,根据叔的了解,Sadie Coles 的雇员没有超过 50 个。那么假设这些画廊都未超过 50 个雇员的情况下,这八家画廊的平均利润为 84,000 英镑,也是超过了小企业的平均水平。


那么,你也许会问,这八家画廊的利润率看起来并不惊人,超过 10% 的都不多。这怎么解读呢?是的,看你跟谁比。会计公司的平均利润率 18.4%,名列所有行业之首。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利润率完全取决于不同行业的行业特征,比如说,普遍来讲,会计和咨询公司的利润率相比较工厂来说是更高。因为会计和咨询是出售服务,工厂是出售产品。而制造产品会产生额外的成本。但是能说明会计和咨询的生意一定比工厂好吗?当然不能。这是由行业性质决定的。


画廊也是同样的道理,从财务上来看。画廊更像一个工厂结构而不是咨询公司。作品就类似工厂的产品。「艺术家分成 / 购买作品的成本」这一项目,在刚才两个大画廊的例子里,占到了 75% 的比重。这使得画廊这个行业利润率「看起来不高」,但并不代表画廊「不赚钱」。比如 Sadie Coles,一个小团队每年能有将近 3 亿人民币的收入,难道不牛?


总之,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对于艺术生态有着更多的启发。同时也希望和其他行业比比,了解这个行业的特性。要知道,想成为一家颇具实力的画廊,必须能够兼得 GDP 和理想


叔最近更新很慢,真是对不住。要怪,只能怪达康书记和育良书记的爱恨纠葛太好看。

嗯?怎么谁谁都在蹭我热度!

[沙发:1楼] guest 2017-05-09 00:40:08
[板凳:2楼] guest 2017-05-09 13:03:36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