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女人生孩子现场,感受生命伟大。作品《仪式》
发起人:胡砚lia  回复数:0   浏览数:1737   最后更新:2017/04/04 16:57:34 by 胡砚lia
[楼主] 蜡笔头 2017-04-04 16:57:34

来源:Scope艺术客


1994年,35岁的彼得·多依格(Peter Doig)经过多年的沉寂积淀后,入围特纳奖候选人,自此一炮打响。在市场上,多伊格的作品价格一直稳步上涨,尤其是在过去几年间,屡屡打破记录。在今年3月的伦敦佳士得“战后及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中,多依格的作品“Cobourg 3 + 1 More”更是以12,709,000英镑(约合人民币1.07亿)成交,成为该场最高价拍品。作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彼得·多依格的作品在东西方均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是已载入了美术史发展轮廓之中的大师级艺术家。

彼得·多依格 (Photo by Martin Godwin)


2017年3月30日,在热潮尚未褪去之际,这位大师的作品来到了中国展出。多依格在中国同时也是亚洲的首个展“木屋与独舟——世界的不合理沉默”在北京林冠艺术基金会开幕,展览由佳士得欧洲、中东、俄罗斯、印度(EMERI)战后与当代艺术部主管弗朗西斯·奥切德(Francis Outred)策划,呈现艺术家代表性母题“小屋与独舟”,并重点呈现了包括《泥沼》、《峡谷中的建筑师之家》以及《白昼天文学》等一批知名作品,展出了包括艺术家创作草图在内的19件私人收藏家藏有的多依格作品。

彼得·多依格,《白昼天文学》,布面油画, 1997-98年,200x280厘米,私人收藏,图片版权归佳士得©彼得·多依格,DACS2017 © 2014 佳士得图片有限 所有


展览现场除了展出多依格的大尺幅油画以外,还展出了他的一些小习作,从草图到完整的作品,艺术家的工作方式也得以在观众面前呈现。展览现场还将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的节选语篇与作品并置,使得图像和哲言之间形成一种有趣的激发、关联和想象。同时,现场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学习间”,展示了一些多伊格灵感来源的图像、书籍等,让整个展览完整性得到加强的同时也更为丰富和具有启发性。

△ “学习间


安全与逃离一直是多伊格的主题,而在这个主题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意象就是在他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木屋与独舟。多伊格1959 年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儿时随父亲不断迁居,可以说他的人生在不停地旅行中,而这种颠沛迁徙的童年使得他孤独,并带着某种失落。他的作品多以梦幻中和回忆中的画面为主,其画面看似完美,但来自图像外的视角、沉寂、树林深处的光亮延伸等都透露出不安和紧张的气氛。



多依格的作品在隐性中关联了摄影机的视角,所以画面的现场感极强,观者好像跟艺术家一起在某个角落的深处窥视着一切。但摄影是过分客观的,而绘画更为接近人类的记忆,多依格吸取了影像的特征,同时又超越了图像,并脱离了表象的真实,保留绘画性,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融会在画面当中,创造了一种神秘梦幻的景象。多伊格的作品不仅基于自身的经历,还有更为广泛的现代文化语境,他所描绘的很多问题,也正是很多人正在面临的,其情感并不狂暴,却直击人心。



展览开幕前,《SCOPE艺术客》就这次展览采访了策展人弗朗西斯·奥切德,希望通过策展人的视角探寻多伊格个展的精彩之处。

《SCOPE艺术客》对话弗朗西斯·奥切德


SCOPE=《SCOPE艺术客》

F=弗朗西斯·奥切德


SCOPE:作为多伊格在中国的首次整体呈现,您是如何考虑这次展览的展示结构的?

F:这不仅是多伊格在中国的首个展,也是在亚洲的首个展,所以我们希望能把他的全部面貌展现出来。这次展览展出了多伊格1990年至今不同时期的作品,在结构上以“小屋与独舟”这两个在其中反复出现的两个主题为主线。实际上,这次展览除了有大尺幅的油画,也有小的草稿,如在纸上、板上或布面上的习作,我们希望展现他的工作方式,即如何从一张小草图,发展为一张完整的油画作品。我们还专门设有一个“学习间”,用于展示了一些作为多伊格灵感来源的图像,其中既包括他自己的一些记忆,自己或别人拍的照片,电影或其他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混合在一起,成为了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源头。现在向整个亚洲介绍它们,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在过去的15年间一直向亚洲的藏家介绍以及出售多伊格的作品,这也是我出任这次展览策展人的原因。



SCOPE:这些年多伊格的创作改变?

F:多伊格的每一件作品都很用心,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每年只画7-8幅左右的作品。就作品的发展变化而言,他早期可能更为注重不同的画法、质地、构图方式等,而从近期的作品看来,这些因素在他画面中变得更为简练,包括他所使用的颜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期作品的油彩很厚,现在变得更“稀”,更“薄”,这既是他的工作方法的改变,同时也是主题的转变(随着他从伦敦回到特立尼达岛)。


SCOPE:多伊格的作品可能更多是带有自传性的想象,在艺术家的个体性和人类共性之间,你是如何理解的?

F:今天的我们无论是生活在中国、英国还是美国,实际上都在经历城市化的改变,数以十亿计的人们生活在一个忙乱的城市化空间里,空间变得越来越忙乱,所以我们开始寻找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也就是一些关于人性本质的东西。而图像的传输速度是极快的,所以很多时候人们愿意找这样的作品,让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相处和理解这个世界。多伊格的作品是去时间性的,我在过去20年间都在跟他的作品共处,20年后的今天我看他的作品仍然能够发现很多新的东西。



SCOPE:您觉得时间性是多伊格对艺术最有价值的思考地方吗?

F:时间性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对他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归根结底,他是一位艺术家,就我个人而言,在整个艺术史上,没有人在使用绘画材料上比多伊格更富有创造性的,他是个了不起的色彩专家。一幅画,时间、空间可能是我们感兴趣的某一个方面,而对于艺术家而言,如何运用这些元素去展现自己的思考、回忆等等是最为重要的。等你看完这个展览,我希望你能够了解,他使用这些绘画的材料,实现了多少可能性。



SCOPE:小屋与独木舟,您认为两个意象在艺术家创作中的意义是?

F:多伊格是有着多重身份的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我们找到多伊格。小屋与独木舟,这两个主题不断在他的画面中出现,人在风景和自然之间处于怎样的地位?多伊格去过世界的很多地方,所以他能很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但同时没有一个地方是他的“家”,就像一个独木舟消失在水面之上,一个小木屋消失在风景之中,小屋与独木舟代表了人消失在自然之中。他向我们提出的是:如何在风景中找到生活的本质。


孤独一直是多伊格的主题,这也是我们选择阿尔贝·加缪作为哲学领域内对应点的原因。尽管二者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加缪生活在二战以后,通过写作研究孤单对于人类心理的影响,但我认为他的哲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对多伊格的作品做出了反馈。



SCOPE:在这次的展览中,将作品跟哲学家阿尔贝·加缪的节选语篇并置,这样的展陈目的是?艺术家是否知晓这样的布展方式?哲学的诠释,对艺术家的作品是否存在过度解读的危险?

F:实际上,展览的策划包括画册的设计,我们都有跟多伊格讨论过,他本人也是知道并肯定的。但我们并没有做这样的一个哲学思辨——他是不是同意我们引用加缪的一些哲学思想去“并置”他的作品,但总体而言,我希望引入加缪,是一种哲学性解读,并不是字面上的定义和限制多伊格的作品,而是想激发观众更多的想象。观众可以接受或反对这样的并置,我们只是想加入更多有趣的元素。加缪作为一个哲学家,经历过二战并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其所处时代是趋于封闭的,而多伊格则生活在趋于开放的时代,虽然时代的背景极为不同,但他们所涉及的主题却十分相似。我们并不希望观众过度解读,把这些哲语跟作品等同,我希望把加缪的一些话语作为一个短短的引用,放在这些画作的中间,让它们自身之间形成一种有趣互动

SCOPE:作为佳士得欧洲、中东、俄罗斯、印度战后与当代艺术部主管,当您面临在中国策划这位艺术家的展览,地域以及观众的文化背景等因素在您的考虑范围内吗?你希望传递给中国观众的信息还有哪些?

F:我本人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5年前,先到上海,后来又去了北京,看到了中国的乡野景象,同时也看到了上海跟北京城市身份的不同,我觉得这些都很有意思。在那以后,我一直致力于佳士得在中国的业务发展。2013年,佳士得在上海进行了第一次拍卖,艺术家蔡国强当时还在一个教堂里面进行了表演,那次的拍卖非常成功。之后中国藏家对世界艺术品的兴趣也更多地体现在了佳士得在全球不同的拍卖会上。现在,中国藏家在整个世界的艺术市场上变得日益重要,文化产业的未来在中国,所有拍卖行想要把业务做好都离不开中国,这是毫无疑问的。


那么,对于整个文化产业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教育。对观众的艺术教育是必须的,公众需要进一步了解当代艺术,这样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以及更好地去购买当代艺术。同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艺术家来看这个展览,他们可以向多伊格学习,就像多伊格向他的很多前辈学习一样,把多伊格的一些绘画方法、理念,融入到他们的画面之中。对于全球化,人们有各自不同的解读,但我个人认为,全球化实际上是将在世界各个区域的当地对于文化历史的理解和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文化和历史进行一种姻缘结合。我希望,这次展览能对中国当代艺术产生一些影响。

彼得·多伊格

木屋与独舟:世界的不合理沉默

策展:弗朗西斯·奥切德

地点:林冠艺术基金会 北京

展期:2017年3月30日- 2017年6月24日


撰文+现场图/李嘉慧

对话部分感谢张征的现场翻译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