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泰特美术馆纪录短片——“徐震”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423   最后更新:2017/03/31 21:07:22 by 小白小白
[楼主] clclcl 2017-03-31 21:07:22

来源:活现艺术


   3月16日K11 艺术基金会(KAF)与纽约美术馆共同呈献的“我们之后” 群展学术论坛《混合现实 - 数字文化与身份认同》于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56楼VIP Lounge圆满落幕。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有K11及 K11 Art Foundation 创办人郑志刚先生、上海chi K11美术馆馆长黄圣智先生 、纽约新美术馆策展人及副馆长兼科技与艺术发展总监劳伦•康奈尔 (Lauren Cornell) 女士、现代传播集团时尚编辑总监叶晓薇女士、助理策展人陈抱阳先生,以及参与我们此次论坛的诸位艺术家,他们分别是陈轴、 Cecile B. Evans、Stewart Uoo、林科、陆杨、李燎、Rachel Rossin、苗颖、尉洪磊。各位艺术家通过“After us”的主题论坛 “情感的边缘”、“游戏化和虚拟经济”以及“观看方式”三个议题,来探究人如何在虚拟化身中拓展我们的情感、重拾身份。


欢迎辞

   郑志刚先生为本次论坛致欢迎辞: “在2017年年初,K11 Art Foundation继续秉持促进中国本土与国际当代艺术交流的使命,与纽约新美术馆联手呈现展览“After us”,在时代语境中,审视和探讨网络、虚拟世界中人类自我身份的定义。”

K11及 KAF(K11艺术基金会)创办人郑志刚先生


致辞

   劳伦•康奈尔 (Lauren Cornell) 女士为此次论坛致辞并向大家介绍了“After us”展览,她指出在20世纪,机器人成了未来世界的代名词,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是高度自动化的象征,其巨大的潜力,或许会让人类将永远告别体力劳动。不过人类残酷的一面,也因此暴露无遗。来到21世纪,机器人已经普及,我们从吸尘机器人到工厂里的机器人,人类对机器人的恐惧有所淡化。与此同时,随着游戏、社交网站、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网络身份与数字人物早已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乃至幻想生活中的关注焦点。“After us”不仅探讨了虚拟化身,通过哪些方式拓展我们的情感,并让我们能够设计并使用虚拟身份,同时也重新界定人类的范围。

系列论坛讲座的策划人及学术主持、纽约新美术馆策展人及副馆长兼科技与艺术发展总监劳伦•康奈尔 (Lauren Cornell) 女士为论坛致辞


 随后,本次系列论坛讲座的策划人及学术主持、现代传播集团时尚编辑总监晓薇女士,向大家介绍了系列论坛的具体规划。她表示:“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混合现实”, 所以的系列论坛也不会只限于一天,在“After us”展览期间的整整三个月内,将会开设6个小论坛来讨论数字文化和身份认同。第一场讲VR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联,由媒体人健崔主持,探讨VR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联;第二场“游戏”由chi K11美术馆馆长黄圣智主持,探讨个人游戏平台、商业参与和体育竞技层面的可能的未来;第三场“时尚”由作家、策展人Franck Serrano主持,讨论当我们进入时尚4.0时,科技如何影响时尚行业?而之后的三场将会转移到科技物件及互联网本身。包括一场由我和特邀嘉宾机器人“小罗”共同主持的主题为“我们需要怎样的智能助手”的论坛,讨论“人和人工智能”之间最近热门的一些话题,以及机器人是否必须长得像人或者其它?艺术家与设计师是不是可以参与其中?第二场由数字生活创意社“一亚”的创办人吕海娜主持,探讨“什么是有灵性的物件与玩乐的科技 ”。讲所谓的灵性——从远古的物品到新科技产品,一个物件为什么可以有魔力,可以召集人?我们希望讨论能来审视现在一些看似平常,却启发生活、具有魔力的科技物件。最后一场我们邀请了爱丁堡大学宗教学博士郭婷主持,来谈“互联网的魔性和神性”。我们很少听到这样的讨论,比如互联网上的水军;关于用以掩饰各种身份的网络符号;反互联网人士的抗争等等,;这些各式各样的互联网行为是否也同样具有神性?”以上论坛将每月举办两场,希望大家可以踊跃参与,共同探讨。

系列论坛讲座的策划人及学术主持、现代传播集团时尚编辑总监叶晓薇女士为观众介绍系列论坛讲座




部分:情感的边缘

  叶晓微女士主持了论坛第一部分:“情感的边缘”涉及VI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以及将来人和人工智能的关系。来自比利时的艺术家Cecile B. Evans表示自己从开始创作以来,一直在探索当代社会下的情感体现。她通过介绍自己的一个视频作品,探讨人在数字格式方面的存在是怎样的形式。而当主持人叶晓薇女士谈到虚拟世界的性别问题时,艺术家Stewart Uoo表示自己喜欢使用女性角色主要来自自己很多从事时尚产业朋友的灵感;Cecile B. Evans则表示第一个做数字计算机编程的工作者是女性,所以这应该是一个女性的工作。随着世界的发展,展示计算机的也是女性。他表示在研究当中,做新的社会、新的基础架构的人都是男性,可能会让大家感觉这是一种非常“邪恶”的类型。他希望由一个女性来做Boss,不是说好坏,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角色。艺术家陈轴认为在当下社会,理性思维渐渐被自动化技术所替代,人们越来越需要感觉、需要一些想像的空间。他觉得这部分女性会比较强一些。

   当叶晓薇提到在Cecile B. Evans的作品中,经常出现耳朵和不同器官,其他两位艺术家作品中也有很多身体器官或是身体器官的缺失。那么在虚拟世界中,这又意味着什么?Cecile B. Evans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的一些功能可以被分割开来,但并不是不想要自己的身体,这里面还是有美感的,但也有非常可怕的现实,既然无法逃离我们的身体,所以要坦然应对。要思考人类和身体的关系,通过虚拟,是否可以使人类逃离身体。而Stewart Uoo则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身体。他表示在自己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表面,或者硬件、软件等等,这就是他在人体上所展现的内容,同时也会看到一些北欧人的呈现,比如头发、纹身等等,这展现出了一种文化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看到,虽然作品中人的灵魂是空虚的,但仍然在表面上有很多意义。

   在陈轴的作品中,传递出诸如焦虑、绝望的情绪,也呼应了 “情感的边缘”这一主题,陈轴认为网络的世界可以隐藏身份,暴露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在网络游戏这种虚拟现实中留存的情感,也会渗透到你的潜意识当中。Cecile B. Evans赞同陈轴的观点,她认为身体的意识也对个人的意识造成重量,有一个重量的存在。虚拟和现实的混淆会发生。虽然大家参与的事情可能是不真实的,杀和被杀戮的情感在你日常生活中不会接触到,但有肌肉记忆在,换言之有一个线性的存在。因此在现实当中参与到玩虚拟游戏的过程中,会渗入到现实当中。

   随后现场观众提问从现在往未来走,有哪些更多可以探索的东西?包括对于自己身份的构建,包括线上的身份和现有资源对接,未来还有哪些可以探索的可能?三位艺术家一致认为其实在作品中很多元素也是拼起来的。这样的构建,不仅是构建、更是挪用。这些文化当中不同的层级如何组合、打包再呈现给听众,和听众自己的生活构建某种纽带。但无论如何,对未来的责任感仍然是最重要的。

叶晓薇 (论坛策划及学术主持); Cecile B. Evans (艺术家); Stewart Uoo (艺术家); 陈轴 (艺术家) (从左至右)




部分:游戏化和虚拟经济

   陈抱阳先生主持了第二场论坛 “游戏化和虚拟经济”。艺术家陆杨介绍了自己创作《子宫战士》的初衷,她认为自己在创作时就没有身份区分、性别区分,而《子宫战士》这个作品的目的可能就是嘲笑,就是为什么要给人类设定一个性别?艺术家李燎介绍自己的作品是依托网络对战游戏英雄联盟,他在游戏中给设定了一个基于规则之上的规则,不能过河界。游戏分为两边,我方阵营和敌方阵营,以中间的河为界,这就形成了僵局。无论这种僵持状态持续多长时间?但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没有敌人就没有自己。

   当陈抱阳先生提出在三位艺术家的作品中,陆杨创造了《子宫战士》、林科操纵游戏角色、而李燎的作品里不管是英雄还是小兵,都是玩家或人的延伸,这些游戏或动漫人物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该如何看待?为什么会创造这样一个虚拟角色?三位艺术家的视角略有不同。陆杨认为角色创造更像是把自己想像中的世界展现给大家,很像IP,自己可能需要有这样一个形象,故事才能发展起来;比如在《子宫战士》,由于品牌趋向,必须有美少年的形象,但它的攻击方式,可能会让很多观众觉得愤怒。她表示在自己很多作品中,都可能会有这种比较大的反差。林科则认为这没有什么规则,游戏的角色就是一个演员的身份,游戏当中的视角非常简单,一个是第一人称,还有一个是自己可以看到周围的环境,也可以离开自己的身体,就把自己的视角变成摄像机,在这个世界里面看,像一个航拍的机器。你可以变成很多机位,对他来讲,就像是一个进入周边的风光。而李燎认为角色的设定基于游戏里的游戏,他表示自己一直对“视角”这个问题很模糊。中国有一种说法叫“元神出窍”,大家都只是窍,元神都出去了,元神可能更真实。

   陈抱阳先生认为虚拟世界里面,开始大家会觉得不太有规则,可以在虚拟世界里面做任何的事情。但当你真的进入这个世界,你会发现这个虚拟世界给了你很多限制。当你开始录制你电脑屏幕的内容,你就会遵循一些规则,这些规则可能是你自己给自己设置的,也可能是预先设置好的程序,屏幕对你有限制,并不是想像的那么自由。

陈抱阳 (助理策展人及学术主持); 陆杨 (艺术家); 李燎 (艺术家); 林科 (艺术家) (从右至左)




部分:观看方式

   劳伦•康奈尔 (Lauren Cornell) 女士主持的第三场论坛“观看方式”中,Rachel Rossin介绍自己的作品叫“洗涤时间”,和媒体的互动传统方式是二维的,但现在可以进行三维移动,创作有很多是花了大量时间在网上,包括浏览淘宝、 Bilibili、看网友的视频包括对视频的评论。她觉得自己的工作方式,在很多没有意义的信息里面,可能一天什么都没做,看了很多视频、淘宝连接,这些信息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成为一个作品,再考虑它的材质和呈现方式加以实施。苗颖则介绍自己的作品是三个滚动的灯箱,有点像日常生活中看到公交车站、商场里面的滚动广告牌,只有在灯箱滚动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完整的图片,大部分灯箱静止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两张素材的交界,是素材的边缘。这个黄金公式,是说当信息熵越大你得到的信息量越大。这些素材有图片、视频随机组合在一起,等于是信息熵悖论。现在看到很多日常生活当中的图片、现实,好像有一个模板。一方面通过网络,已经达到了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但是你知道的信息值是越来越少的,所有的东西都非常的雷同。尉洪磊介绍了自己的雕塑“猫”,他认为很多东西都是从一个点向上生长、向左右发散的状态。他表示自己的作品从雕塑最基本不会说话的语言上面,特别像一个物体里存了一个信息,比如大家用一个电脑操作复制键是什么结果?就以“猫”这个作品来说,这个痕迹像是猫的爪子、也像旋转的飞镖,像一个口令。这种口令被他解读为一个根所生长出来的一种现象。

   Rachel Rossin认为技术和人性有关系,技术其实很多时候是对生活的模仿。苗颖认为技术和现实中的关联,不论是什么形态,很多时候是存在于困境中的,如果你处在困境中、在转型的过程中、在形态的变化当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大家可以进行探索。

   劳伦•康奈尔 (Lauren Cornell) 女士认为新媒体可以带给大家新的视角,包括新的视觉语言。那么VR、油画和线上媒介,与传统媒介相比,有什么差异?苗颖介绍自己有一套作品,用Youtube播放器放在网上,你观看我的作品,可以看到你自己Youtube账户上你观看过的东西和它的广告,每一个单独用户看到作品时的体验是不一样的,有一定的个人性在里面。 Rachel Rossin赞同广告这样的力量,也是影响到现在和艺术作品之间互动的方式。所有的东西,都是和背后的编程、编码息息相关。因为自己具有编程背景,因此可以把创作过程和受众互动当中的一些偶然性的东西编入自己的作品中,很多也是基于艺术创作的本能,把这些整合进去。

劳伦•康奈尔 (Lauren Cornell) (策展人, 论坛策划及学术主持); Rachel Rossin (艺术家); 苗颖 (艺术家); 尉洪磊 (艺术家) (从右至左)



论坛热烈进行,加入了来自与会者的讨论

   “有些网络作品,在网络上可能更适合,做成实体,是否会更容易销售?” 我觉得网络艺术可能在售出的时候比较困难。苗颖回答道,如果特别适合网络环境,则没有必要做成实体。而是否把所有的数字作品都做成实体比较容易适合收藏?她解答说成熟的作品适合收藏。但如果不那么适合,一定要硬做成实体的东西就会比较勉强,也会带给你更大的经济资源。一般来讲,比较新的媒介会使用新的材质,这种材质在收藏市场上没有得到认可。如果想要保守的收藏,还是会用雕塑、油画这些不太会用新的材质,除非是艺术家想通过新的材质表达新的语言。


尽管已经经过三个小时高强度的信息分享,现场观众仍然就学术论坛讨论的主题踊跃发言,对科技,艺术和人类的关系提出自己的思考。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