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画廊即将共聚“首届画廊周北京”
发起人:服务员  回复数:0   浏览数:1540   最后更新:2017/03/14 10:20:01 by 服务员
[楼主] 天花板 2017-03-14 10:20:01

来源:艺术界LEAP 黄晓


高波|谨献
地点:欧洲摄影博物馆(LA MEP)

时间:2017.02.07-2017.04.09

《献曼达》,西藏,摄影装置及混合媒介,现场行为,可变尺寸,1995-2009年北京上苑工作室。 (用明胶乳化银放大在亚麻布面上,明胶绘画、丙烯、墨汁及霓虹灯管,四幅双联作品,每幅280 × 440厘米;1000个放大在鹅卵石上的西藏人肖像和1000盏铜质酥油灯)


如果要在进入馆场前,细看巴黎欧洲摄影博物馆外墙的展览标题与相关信息,那么当展览名称《谨献》的中文稳定在视野时,我们会刚好驻足在据说是1000个放大在鹅卵石上的西藏人脸肖像旁。这些鹅卵石上的西藏人脸肖像,是高波这次展览里《献曼达》(2016)部分的其中一个作品。《谨献》,还献给艺术家在前后近10年不断返寻的西藏人民“蕃巴”(《献给蕃巴》,2009),献给他做作品时访谈过、却重叠在他童年“文革”记忆内的死刑犯(《献给逝去的面孔》),献给艺术家那于他8岁时卧轨自杀的母亲(《献给我的母亲》,2011-2015)。没有注明地,这还是献给寻找或不再寻找自己的艺术家自身。在《谨献》里,高波给自己造了一个以创作为名义的曼达拉(Mandala,原义为圆形,密宗传统中的修持能量的中心)。

《献给蕃巴》部分,《高波摄影西藏1985-1995》,西藏,2009年于北京上苑工作室,欧洲摄影博物馆收藏。(艺术微喷在收藏级无酸纸上,作者血液,手书由作者和格列等喇嘛等西藏人共同完成,共146幅独幅摄影作品,每幅75 × 56厘米)

《安魂曲4号 - 巨人之死》综合材料四联摄影作品,尺寸220 × 1120厘米,2011-2015年于北京上苑工作室。 (手工涂布明胶乳化银放大在亚麻布上,明胶涂布颜料、丙 烯颜料、墨汁、木炭笔、木炭灰和油画棒手绘和书写,用施血的医用绷带包扎过的干树枝)


断裂,意味着任何形式的死亡,返寻西藏,是断裂与存活的和解可能。高波的摄影,以及其对摄影图像作为物料的形塑转化,是“断裂/存活”在他个人生命冲动下的具象辩证:以血覆盖,以血书写、焚毁、涂抹,陷于装置中;图像联结、碎裂、消失或被转译成隐蔽的前设。在馆里一楼展区看《献给蕃巴》的时候,旁边有观众小声地说:“他的作品里就像有鬼魂。”仔细想,高波146幅源自早期游藏经历的摄影,哪怕没有后来的鲜血覆写,也确实细腻、精准和恰到好处。藏区日常在他的镜头里,神秘鲜活,却也坦然。

《献给蕃巴》部分,《高波摄影西藏1985-1995》,西藏,2009年于北京上苑工作室,欧洲摄影博物馆收藏。 (艺术微喷在收藏级无酸纸上,作者血液,手书由作者和格列等喇嘛等西藏人共同完成,共146幅独幅摄影作品,每幅75 × 56厘米)


“高波”二字,这艺术家自身的名字,可以说是他的作品和展览的真正名字。与时代紧密关联着的个人经历以及由此衍生的复杂情绪,在作品里沉重而强烈,以至于如果人们过多谈论他扎实自洽的创作语言,倒更像某个不倾听者的走神了。

《逝去的肖像 - 双重性作品2号》,13件三联作品,尺寸140 × 330厘米,现场行为,综合材料装置作品,尺寸可变,2000-2015年于北京上苑工作室。 (用明胶乳化银手工涂布放大在布面上,录像和附在镜子背面的LCD显示器,木板条刷白手写,霓虹灯,装着被焚烧后死刑犯肖像摄影作品灰的金属盒,盒子上贴有警察局提供的这些犯人照片并写有他/她们的姓名。)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