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艺术重塑的媒体:50年来艺术家们如何运用“爆炸新闻”
发起人:脑回路  回复数:1   浏览数:1800   最后更新:2017/03/06 23:14:47 by guest
[楼主] clclcl 2017-03-06 18:06:44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朱文琪


3月4日,在木木美术馆开幕的展览“克里斯托弗·伊沃雷:哀歌”,展出了法国艺术家克里斯托弗·伊沃雷(Cristof Yvoré)自1993年至2013年逝世前所创作的46幅布面油画,几乎囊括了其艺术生涯不同时期的代表作。


北京。“绘画已死”这个口号像一个盘踞在艺术史上的幽灵,尽管不断有人以实践、以论述对其发起质疑,却一直无法将其终结,尤其是在摄影已经深深改变了我们对图像的理解的今天,在艺术的语汇正变得愈发多元而边界模糊的当下,绘画的位置与尊严将如何保持?3月4日,在木木美术馆开幕的展览“克里斯托弗·伊沃雷:哀歌”也许可以为这个问题给予参考。

克里斯托弗·伊沃雷:哀歌”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主要展出了克里斯托弗·伊沃雷(Cristof Yvoré)自1993年至2013年逝世前所创作的46幅布面油画,几乎囊括了其艺术生涯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与许多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广泛认可的当代画家不同,鲜为中国观众所知的伊沃雷的大部分创作生涯都是在位于法国南部的工作室中以较为隔离的方式度过,他的作品也因此呈现较强的个人性,与当代艺术几乎没有关联。如果要在艺术的发展脉络上为其寻根,以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为代表的一干现代艺术大师则与之更具亲缘性。

艺术家克里斯托弗·伊沃雷(右)

克里斯托弗·伊沃雷:哀歌”展览现场


在木木美术馆一层展厅中,我们得以一窥伊沃雷创作的基本面貌。这些尺幅大多不超过1米见方的油画按画面的调性进行着有节奏的排列。瓶花、器皿、桌椅和室内空间作为这些绘画的主要题材都不难使我们从形式上直观地联想到莫兰迪,而从化繁就简的造型、质拙的笔触和厚重的颜料堆积中则不难体会到艺术家对于莫兰迪那种回到绘画本身的、“格物”精神的敬意与效仿。

克里斯托弗·伊沃雷:哀歌”展览现场


不过,伊沃雷的独特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莫兰迪可以说“我本质上只是那种画静物的画家”,那么伊沃雷的绘画则完全无关静物。在看起来不那么“职业”的画面中,我们似乎可以窥见时而反复斟酌时而爽快利落的笔触,而这直接来源于艺术家仅凭记忆进行作画的方式。也正因如此,这些绘画会呈现出某种介于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神秘气质和很强的主观色彩。

克里斯托弗·伊沃雷《无题》,2013年

克里斯托弗·伊沃雷《无题》,2009年


尤为特别的是,在《无题》(2013年)中,伊沃雷在左侧相对写实的物件底部上,用完全写意化的、指示性的线条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器皿的形态;而在《无题》(2009年)中,仿佛飞起来的罐子亦带有某种超现实色彩。如果深入纵观他的创作,我们会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应是偶然随性的尝试,而非艺术家深思熟虑的风格或宣言。“其实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着眼于对空间的思考。”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雷宛萤(晚晚)这样理解。

克里斯托弗·伊沃雷:哀歌”展览现场

我画画不打草稿,也不会预先画习作。我不看手稿,我不复刻模特。我只是记住了之前观察过的物件……我和标签、风格做斗争。我只是想着事物应有的样子。我避免过于洞悉主题,否则我就会放弃它。

——克里斯托弗·伊沃雷


除了墙上的作品外,一层展厅内也陈设有沾着颜料的褪色沙发和摆有画册的木桌等旧家具,他们大多借自北京画家的工作室。除了营造更轻松、丰富的观展氛围外,更大程度上这是还原了画室常有的场景,为观众理解伊沃雷的创作状态提供某些注解。

克里斯托弗·伊沃雷:哀歌”展览现场(二楼)


二层展厅则以不同类型的作品和展示方式拓宽着我们对伊沃雷的认知。面向窗户排列的“建筑外立面”系列绘画展现了极简主义对伊沃雷的影响,从外向内观看的视角在他的作品中也比较少见。在更内部的展厅呈现了尺幅更大、色彩层次更为丰富沉重的晚期作品、两部介绍其生活与创作的纪录片和部分纸上作品。尽管这些纸上作品大多为简单的油画草稿,伊沃雷对绘画单纯、质朴的热情却可从中窥见一斑。

克里斯托弗·伊沃雷《无题》,2013年

在艺术创作越来越被理论和观念所覆盖的今天,当单纯地追求美似乎会让作品显得不那么“深刻”的时候,伊沃雷以他的作品和实践表达:绘画的感染力无需寻找可依附的注解,绘画本身的魅力不会消退,仅仅是“爱画画”就足以成为它的证明。而本次展览的标题“哀歌”除了对艺术家的早逝致意外,亦有对于当下绘画艺术现状的关照。


对于大部分国内观众来说,在今天的美术馆、博物馆中,经典大师作品或者艺术市场所造就的当红大家作品都不再难以触碰,而在这两种主流之外,那些不被人所瞩目的艺术在怎样进行着,在国际视野上的绘画行业仍存在着哪些声音,倒是本次展览所能提供的难得经验。

《艺术新闻/中文版

专访雷宛萤

雷宛萤

木木美术馆创始人之一

“克里斯托弗·伊沃雷:哀歌”展览策展人

Q:伊沃雷的绘画与莫兰迪的作品之间有某种不言而喻的关联,本次展览在展线最后放置了一张莫兰迪的作品也暗示了这样的关联。你认为二者之间最大的相似性在哪里?

A:他们比较相近的一点在于,几乎都把画中的主题当做“借口”。以伊沃雷在90年代的早期作品为例,当时的他几乎什么主题都画,他在乎的只是绘画语言的展开,而无关题材。就像莫兰迪一辈子都在画瓶瓶罐罐,但他关注的并非瓶瓶罐罐本身。我们最后放了一张莫兰迪的风景而非他最广为人知的静物,也是这个用意:无论他画的是什么,他绘画语言的连贯性和个人特点是不会变的。

克里斯托弗·伊沃雷《L’eau bouillante》,1997-1999年


Q:木木美术馆为何会选择为这样一位几乎名不见经传的艺术家做个展?

A:选择一位没有国际大机构为他背书的艺术家,对我们来说是有一定风险的。不过特别伟大的大师,也不缺我们为他做展览。关于伊沃雷,艺术史上是否应该有他的一席之地?我们作为一家机构在梳理其作品的过程中一直在做研究,并发掘他的重要性,最终我们得到的答案就是,在当下,做这样一位艺术家的展览非常有意义。

克里斯托弗·伊沃雷《无题(在海滩上)》,2005年


他很会画画,而且是倾其所有在画画。绘画是一个非常追求极限的事。就像巴塔耶在《内在体验》中表述的那样,这种追求极限其实就是直面自己的虚无。他们试图解决的那个问题,单单是去面对就已经非常需要勇气了,而坚持则更需要恒心和经受痛苦。很多聪明人会避开这个问题,而伊沃雷面对的就是绘画中最难的那个东西。其实就是死磕。在当下有那么多艺术家在关注绘画,但具有独立性和这种死磕态度的人太难得了。

克里斯托弗·伊沃雷《无题》,2013年

Q:绘画是最为大家所熟悉,但常常也是最微妙、甚至难被理解的一种艺术形式。你认为伊沃雷最可贵的价值在哪里?

A:对,因为没有花样,只有画布和色彩。他吸引我的,还是他的工作方式。这个时代已经不缺少聪明艺术家,艺术家都太时髦了,反而是缺少一些把这个(艺术)当成他人生终极使命的人。伊沃雷甚至也许不是那种天才式的艺术家,但这也突显了他的可贵。毕加索的作品会让人觉得他是神,而伊沃雷的艺术和精神则可以给人以鼓舞和启发。(采访、撰文朱文琪)

克里斯托弗·伊沃雷:哀歌

北京木木美术馆 | 展至6月11日


*除特殊注明外,本文中图片均由木木美术馆提供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