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心:临时的乌托邦与小片的真实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264   最后更新:2017/02/15 11:33:22 by 小白小白
[楼主] 蜜蜂窝 2017-02-15 11:33:22

来源:artnet 文:Xavier Liang


“德国制造:从19世纪到今天的德国摄影"展览现场 图片:致谢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ôP)于2017年开年的首次展览对德国摄影进行了历史性的纵览与总结。以时间为线索,展览“德国制造:从19世纪到今天的德国摄影"通过近140幅精选自众多知名摄影大师的作品,展现了从19世纪50年代至今逾160年来德国摄影史的一系列精彩瞬间,其中涵盖了摄影技术、风格和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内的重要转变,也以章节归纳了画意摄影、包豪斯、新客观主义和新视野,战后前卫摄影、观念摄影等诸多摄影手法与流派。

而在摄影媒介的进化与发展过程中,显影于历史轮廓内的德国摄影艺术家们以整体性面貌出现,并构成了此次展览的叙事支点。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海因里希·库恩(Heinrich Kuehn)、欧文·布鲁门菲尔德(Erwin Blumenfeld)、伯恩和希拉·贝歇夫妇(Bernd and Hilla Becher),以及包豪斯时代的多位明星们,以精湛的技艺不断巩固了摄影在大众传媒与艺术创作领域所扮演的角色,而工业革新色彩浓厚的德国又为他们提供了“摄影技术造血"的机会,使他们持续发掘出摄影在视觉表达方面的潜能。时至今日,通过一代又一代德国摄影师的凿琢,德国摄影从时间与历史的叙述者姿态转变,承载着认知框架内的美学效用,并在概念与类型上发展出更多的可能性。

“德国制造:从19世纪到今天的德国摄影"展览现场 图片:致谢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19世纪中期,摄影在德国作为呈现与记录的重要手段盛行,建筑、历史名胜、景观以及自然环境是主流的被摄对象。利奥波德·阿伦德茨(Leopold Ahrendts)从19世纪40年代起,相继拍摄了一系列柏林市内的地标性建筑,成功跻身当时最负盛名的建筑摄影师行列。随后,摄影在本世纪末被赋予艺术化视角,并催生出“画意摄影"的兴起。摄影从此偏离物质、机械化的记录,摄影师开始通过精心构图来表现个人意图,而原始的美学思考也随之注入了朴素的图像。海因里希·库恩在这一领域内堪称大师,柔光镜头是其摄影创作的语言通道,棱镜般地对拍摄物体进行艺术化的投射,而通过卓越的冲印技术,库恩甚至可以将作品转移到精致的日本宣纸之上。呈现于此次展览中的《下山的行人》与《孩子的肖像》便得益于此种能够达成“印象派画作"效果的冲印技术。

海因里希·库恩,《下山的行人》 图片:版权归艺术家遗产及Kicken 画廊所有


20世纪初,时代巨变冲击着艺术家看待外界的方式,德国社会所处的“例外状态"也使他们对秩序、变革与真理的思考深入到更为积极的层面。包豪斯设计学院于1919年创办,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创意的代名词,寄托着艺术家希望依靠实用艺术与现代科技改造社会的愿景。然而最初,摄影在学院的教学系统当中并不存在,仅仅只作为记录的角色列席,呈现师生的作品设计过程与他们的日常生活;不过,随着匈牙利艺术家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 Nagy)的加入,学院内开始燃起对于摄影的热情。纳吉认为摄影是“接近未来的媒介",而这促使包豪斯的艺术家们突破传统的美学视角进行个人摄影实践。随后,沃尔特·彼得汉斯(Walter Peterhans)最终在学院创立了摄影课程,为德国摄影积淀了一层包豪斯的自由温度。

卢克斯·费宁格,《包豪斯乐队》 图片:版权归《包豪斯作品集I》,由Rudolf Kicken 画廊出版于1985 年;作品从原始和复制的底片冲印而成,由每位艺术家监管冲印过程并签名


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摄影,则继续在技术变革的激流里发展。小型便携式相机的出现和高效冲印技术的普遍运用使得摄影承担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开始以更广泛的维度检视世界。无论是从宏观视角出发,还是将镜头焦距缩至更短的范围之内,纪实摄影和实验摄影在德国迎来了创作的高峰,这一风潮在今天被称为新客观主义和新视野。奥古斯特·桑德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以德意志社会各阶层人物的肖像创作呈现了一个“非政治的世界"。“客观视角"首先为桑德的作品赋于了人物类型学研究的基调,而使其极具远见的表现方式则似乎能够让观者向作品中带入任何形式的感情。出版于1929年的《时代的面孔》是桑德最重要的人像摄影作品集,囊括60张照片,而此次展览选取了其中数件,包括展览的海报用图,构成了一组桑德的“时代画像"。展览在于展现桑德坚持不懈地探索人类普遍本质与心理的过程,正如托马斯·曼(Thomas Mann)所言:“这不是一种自我陶醉的东西……它描写了由职业塑造出来的人的典型和阶级地位所形成的人的典型,并给进行这种研究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奥古斯特·桑德,《农场女孩》 图片:©Die Photographische Sammlung/SK Stiftung Kultur – August Sander Archiv, Cologne; VG Bild-Kunst, Bonn 2016

奥古斯特·桑德,《画家皮特•阿贝伦的妻子 》 图片:©Die Photographische Sammlung/SK Stiftung Kultur – August Sander Archiv, Cologne; VG Bild-Kunst, Bonn 2016

奥托·阿姆波尔,《小丑格洛克》 图片:© Umbo Portfolio, 1927-1930, Galerie Rudolf Kicken, Cologne 198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方面,德国复兴先锋派摄影家们开始进行各种前卫的实验性摄影创作;另一方面,在德国国家社会震荡的余波里重新起步的摄影艺术辟生出了东德与西德的地区分野。此次展览以“东德视角"与“西德纪实摄影"两个单元分别对该历史时期的摄影创作进行了梳理和呈现。

服务于社会政治目标的东德摄影一般被视作文字配图,反映出民众日常生活的现状,如海尔格·帕里斯(Helga Paris)在1984年创作的一组纺织女工的特写;而西德的纪实摄影随着20世纪50年代国内经济发展的放缓,重新回到了艺术家的创作视野。学生运动、原油危机和部分工业的衰落使他们选择清晰的纪实方式,以展现真实的周遭世界,而这种与新客观主义“相似"的镜头语言在这一时期又通过众多摄影师的实践得以展开风格不同的诠释。海因里希·瑞比索(Heinrich Riebesehl)在《情境和物件》与《农业景观》中对农耕风景进行了描摹,画面中“人物"的缺失反而进一步凸显了人类的生活痕迹与存在方式;安德烈·盖普克(André Gelpke)的作品《旧金山》与《叙尔特岛》则都是从人物背后拍摄,隐藏起人物的身份和表情信息,强调了纪实但个人化的人像摄影方法。正如展览介绍文字所言,上述两个单元通过“揭示两个德国独特的生活与政治文化视角",证明了摄影“在近代具有协调不同认知观念的独特能力"。

海因里希·瑞比索,《情境和物件》系列之一 图片:© VG Bild-Kunst, Bonn 2016


阿尔伯特·伦格-帕契,《无题(机器细节)》 图片:. Albert Renger-Patzsch Archiv–Ann und
Jürgen Wilde, Zülpich; VG Bild-Kunst, Bonn 2016


展览在当代摄影部分首先呈现的作品来自伯恩和希拉·贝歇夫妇,二人创立的“工业考古学"是当代摄影类型学的原型。工业拍摄主题、独特的观察视角与格式化的重复拍摄方法通过摄影师的持续演绎得以广泛流传;伯恩·贝歇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担任系主任一职,展览继而还展出了他的学生一代的创作,格茨·戴尔加特(Götz Diergarten )和克劳斯·戈迪克(Claus Goedicke)发扬了老师的拍摄传统,在建筑静物摄影领域分别收获了相当精彩而成熟的经验。由此,“杜塞尔多夫摄影流派"形成,如今贝歇和其学生们的实践已成为当代摄影艺术史上最为人所知的德国摄影运动。

威廉·舒尔曼,《比利时埃沃》 图片:©Wilhelm Schürmann


“法国人达盖尔和英国人塔波特先后发明了摄影术,但德国在其后至今的摄影发展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创始人刘香成在展览开幕时说道,“从机械、史论、出版到摄影作品保存等等,作为一个工业大国,德国对摄影的贡献巨大。因此,回顾19世纪到今天的德国摄影,对于中国的摄影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康迪达·赫弗,《杜塞尔多夫的本拉特宫》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德玉堂画廊


展览在最后展出了康迪达·赫弗(Candida Höfer)于2011年拍摄的经典作品《杜塞尔多夫的本拉特宫》。赫费继承了老师贝歇在作品构图技术上的完美追求,并掌握了系统化的类型学概念,对被摄空间的特质进行了巨细靡遗的探索。“对于空间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从内部到外部环境都可涵盖其中,"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在公众导览日向观众详细介绍了这幅作品,“巨大的空间往往也是空旷的,赫弗的视角引导观者在拍摄现场驻足停留。"而这件作品被巧妙地放置在与展厅入口相对的位置,和展览前言遥相呼应,似乎象征着在这场展览所构筑的视觉检索、文本阅读与学术研究的场域内,德国摄影于今日的尾声重又连接至了历史的起点,并以它向来“冷静"的凝视,默默反观着这个与美学变革息息相关,却又早已超越单纯艺术范畴的百年历程。

展览“德国制造:从19世纪到今天的德国摄影"海报 图片:致谢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文:Xavier Liang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