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A抗议特朗普:取下毕加索马蒂斯,换上伊朗艺术
发起人:欧卖疙瘩  回复数:0   浏览数:1669   最后更新:2017/02/06 10:04:35 by 欧卖疙瘩
[楼主] 脑回路 2017-02-06 10:04:35

来源:天下一叔


写在前面

去年,二叔给大家介绍过毒舌担当 Kenny Schachter


今天正文前插播一条这位近况:几个礼拜前,这位大神在伦敦的豪宅被小儿子的香薰蜡烛给烧了,虽然只烧了阁楼,但火情和消防水枪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其中有两幅作品烧成了粉,两幅烧成了不可修复。真是让人心疼……


Kenny 在 2015 年度被 Baer Faxt 小报评为艺术圈最佳写手。辣莫,2016 年的最佳写手是谁呢?


那就是今天文章的主人公,女中豪杰 :


Roberta Smith


她的身份,是《纽约时报》的首席艺术评论,这是该职位第一次由女性担任。


许多人也许更了解她那个高调的老公, Jerry Saltz ——卡车司机出身、最爱在 Instagram 发色情图片,并且三次被提名普利策批评评论奖(Pulitzer Prize)的传奇毒舌评论人

Roberta Smith  & Jerry Saltz 艺术评论界的神雕侠侣


虽然 Jerry Saltz 的知名度比他老婆要高,但某圈内资深藏家和叔说过:


「相比较 Jerry Saltz 的小手段,他老婆可比他高了好几个段位,她是真的聪明。但是也许因为她是女性,不爱博眼球,也很少有人认真去读她的每篇文章,所以公众对她缺乏了解。」


所以按下不表 Saltz,我们回到今天这位巾帼主角:


最佳写手是怎样炼成的?


Smith 从小在知识分子家庭长大,爸妈也曾买过一些中国水墨。她一直对艺术很感兴趣,大学期间,她在惠特尼美术馆做了一个学期自主研究项目,这个经历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Smith 不仅被纽约这座大都市吸引,也爱上了纽约当代艺术圈。通过惠特尼的研究议题她也和 Donald Judd 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大家对 Donald Judd 这名极简艺术大师的作品肯定不陌生。全世界许多重要美术馆都有他的装置作品。

Chinati Foundation 的 Donal Judd


但他在写作和艺术评论方面的成就可能不太为人所知:这些年来,Donald Judd 写了对艺术、设计、建筑等领域 500 余名创作者的评论,他的写作风格犀利、简洁、明确,像他本人和本人的作品一样具有魅力,这直接影响了 Roberta Smith 日后的写作风格。


二十来岁、满脸稚嫩的 Smith 第一篇评论便起源于 Artforum 另一位评论家对 Judd 的误解。之后 Smith 发表一篇愤怒的文章以回应,至此,Smith 便下定决心要做艺术评论,并给自己设定了三个小目标


1、艺术评论是生活中最主要的活动,它不是副业,也不是爱好;

2、要永远有开放的思路,不能形成僵化的观念;

3、以艺术评论谋生。


懂这行的人明白,对于从事艺术评论的人来说,别说三个,一个目标也不容易实现啊!(尤其是最后一个)我们看看她是怎么达成的:


生活跟着工作走


评论家这个职业在大家心目中有个既定形象:一个随身带着 ipad 或 mac ,端着咖啡到处跑,废话少,坐哪写到哪。


但 Smith 喜欢反复强调自己是一个周刊评论员,周刊!这个节奏让她跟绝大多以笔杆子谋生的人有不一样的工作方式。因为每周都有截稿,她极少离开纽约。从她的一些论坛发言里,也能看出 Smith 对「周刊生活节奏」的重视。


她坦白承认自己是个有拖延症的人:「如果没有编辑在电话那头吼我,我什么都写不出来。」(把「吼」换成微信轰炸,二叔跟一叔也是这样的关系😂😂)。


这样的性格,只有在周周不停歇的压力下才能出业绩, Smith 甚至说自己的写作速度意味着她永远无法出书。除了偶尔做点讲座,在论坛上发发言, Smith 所有的精力都在《纽约时报》上以三种形式输出:


* 每周画廊精选(与部门同事合作,每人推荐一个纽约当下展览)

*  展览述评(对一个展览的深度评论)

*  应时的特别话题(例如圣诞节给家人朋友买点啥限量版艺术衍生品)


2016 一年 Smith 共发表七十余篇评论,是不是比普通人一年间看过的展览都多?

熬夜躲在厕所里抱佛脚


虽然有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动笔的毛病,但 Smith 对专业职责有着自己的理解, 对自己文章的要求也很高——她每周固定走访约 30 个展览,目的就是为了找到最好的素材。她希望写一篇「能把读者从家里调动出来」的文章,这也是  Smith 认为自己肩上最重要的职责:让更多人去看当下在展的艺术、并跟艺术发生关系。


这种愿望,从 Smith 的语言也能看出来。


在自己最熟悉的 Donald Judd 在 Mnuchin 画廊展览的评论中,Smith 写道:「他以空间为媒介重新定义雕塑,这些像沿着墙面行军中的盒子,像一艘艘挺近的船头或是一棵大树那样,有强硬的存在感,同时又那么轻盈。」

读着读着是不是就动心想走到雕塑前,仰望感受一下这种复杂并有生机的存在感?

图片来源:mnuchingallery.com


Smith 坚信自己的文章是为读者写的,不是为艺术家写的


她认为,艺术家用作品表达自己,但不代表他们能掌控自己作品的意义。因为作品的意义是主观的,必须要有观者的参与才有价值。


尽管如此,作为职业艺评人,她希望即使是负面的评论也能给艺术家提供帮助。如果评论和艺术家自己的期许没有差距,那么艺术进步的空间在哪里?作品又怎么能更清晰的为艺术家说话呢?


同时, Smith 也评论和监督美术馆的工作。


比如去年 MoMA 轰轰烈烈办了一场 1960 - 1969 的固定馆藏展,就被 Smith 批评:「现在似乎有一种风气,六七十年代的概念成了当下混乱不堪的艺术市场的解药,我认为,这是我们在逃避自己时代。再说,有的「复兴」是没必要的,有的艺术就是很无聊,不能因为他们曾经被遗忘就把他们塑造的很浪漫有英雄气质。」


确实是,这两年全世界的波普艺术展好像有点太多了!让叔联想起了国内也有一些九十年代未成名艺术家的「再挖掘」,的确也是良莠不齐!


开放而亲近的态度


Smith 说,自己学位没有念太高,还好有一颗开放心,边看边学。


同《纽约时报》另一位艺术评论 Holland Cotter 相比, Smith 更专注于当代艺术,但她去年的文章也是从古至今从建筑、设计、服装、民艺无所不包。


在当代艺术领域,Smith 与 20 世纪最著名的抽象表现主义评论家 Clement Greenberg 和 Harold Rosenberg 理念不同。她认为,艺术评论家太过执着于自己的理论框架,会让自己的视觉开始「动脉硬化」,从而失去了看到新艺术作品的能力。


周刊的艺术评论和学术界的理论探讨不同,需要影响和有益于更多人。因此,Smith 着重对作品外观跟物质性的描绘,认为好的艺术在于行动力而不是天赋。换句话说,评论人对一个艺术家或展览的评判,应该关注作品本身,而非能否套进某个理论框架。


艺术评论圈,同艺术家的世界一样,也是白人男性主导。 Smith 突破了这个身份限制真是非常不易。而从她过去一年写过的文章中,也能看到她对非主流艺术圈的关注。


她的文章包括了:美裔穆斯林新媒介艺术家 Sophia Al-Maria 、布鲁克林美术馆非洲艺术群展、约旦河西岸地区的摄影。她覆盖的话题在川普领导的的反全球化主义背景下,显得格外有意义。

Sophia Al-Maria 的作品


在美国女权主义走下坡路的这一年, D Wigmore 画廊 Sally Michel 的个展也得到了 Smith 的关注,她认为它纠正了艺术史上一个常见问题:艺术家夫妇中,女方的工作几乎永远在男方阴影下,双方生活工作息息相关,但很少被放在一个平台进行讨论。


如果更多的人在看完 Smith 的评论后能出门去了解一些平日不常接触的话题,作为艺术评论家的她也算是传递了自己的政治开放性。


以艺术评论谋生

说到这里,叔还得回到 Smith 的先生,著名艺评家 Jerry Saltz 。


先利用一下 Saltz 的网红特色,偷他脸书上一张照片,来看看艺术评论谋生有多么不易:

Jerry Saltz 的取款存条,余额三千多美金


从 Smith 的文章也能看出,她根本对市场不感冒。虽然时不时会给大商业画廊写个评论,但比例非常小。最近她写的两个艺术家 Marcus Jahmal 跟 Rita Lundqvist ,作品价格比她先生的银行存款余额还要低。

Marcus Jahmal 在自己工作室门口


夫妻两人一直过着很清贫的生活,从来不到处飞(因为没钱),所以他们的评论全部都是纽约的艺术展览。可见,无论在哪个国家,纯粹做艺术评论都是一个非常清贫的职业,能糊口已经是非常厉害!


最后的最后


最后来一段让叔很感动的采访回答。


被问到现在当代艺术的影响力是不是在画商跟藏家手里时,Smith 答道:


「艺术界里所有人都不停地在评论,所有人都有投票权和话语权。但有这个权力就有它的责任,如果你滥用这个权力,它就会越来越小。我的影响力在每周五、周刊发表时迅速到来又迅速离去,给有的人留下深刻印象,又令一些人失望。」


多么清醒又睿智!开工之际,与大家共勉。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