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撕裂和话语生产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1   浏览数:1476   最后更新:2016/12/27 14:38:57 by wq123
[楼主] clclcl 2016-12-23 22:32:28

来源:艺术界LEAP 王文菲


《自拍》(局部),2016年,宝丽来相纸、综合材料,45 × 45 厘米


YANGKAI

地点:北京德萨画廊
时间:2016.11.19 - 2016.12.18



尽管“YANGKAI”的展览布置仿佛在努力造成一种半完成状态的“文献展”效果,观众却不难发现这些散落在墙壁上、椅垫上与迈凯伦跑车上的“伪文献”除了指向某种别出心裁的自恋之外,恐怕亦彰显出某种令人困惑的空洞——恰如这个充满媚俗感的空旷展厅。这种自恋并非纳喀西斯式的专注与凝视,而是网络空间呈现的炫示——艺术家对于“媚俗”的态度亦显得令人捉摸不透。

展览现场


展厅中,艺术家杨凯将其自身虚构为不同情境中的人物,并煞有介事地编造这一人物存在的证据。或许他的本意在于探讨信息时代中身份认同状态的含混,却似乎在使用某种“农耕时代”的手段呈现这一后工业化式的现实——他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些关于不同“YANG KAI”的帖子,将其输入于在纸张上,试图以大量纸张的堆砌戏仿网络“弹窗”,从而表现信息爆炸所导致的主体性消解。在此,纸张的有限性及形式上若隐若现的秩序感——譬如纸张之下的世界地图、“自拍”系列所使用的规则宝丽来相纸——影射虚拟空间彻底的混乱。然而,很难说,这究竟式一种巧妙的类比,抑或是精心设计的笨拙。或许,与德萨画廊原本亦并不宽敞的展厅相比,这些纸张仍然“太少了”,显得没有什么说服力;不过,这种缺乏力量的表达似乎让人感受某种莫名的幽默感,恰如在网络空间中不断自我重复的网络主播——至于主体的形象究竟在这个展览空间中被突出了,抑或消解了,似乎仍然悬而未决。

展览现场


与自恋的“YANG KAI”交相辉映,暗红色的墙壁、暧昧的灯光、循环播放的流行音乐与鲜艳的橙色跑车共同彰显出中产阶级趣味与城乡结合部风情混合的整体感,并与地面上散落的纸张——其上载有关于三位不同身份的“YANG KAI”的故事——将自恋与媚俗推向高潮:故事《青年艺术家之死》讲述艺术家YANG KAI在经历成功之后,在生日当天自杀于工作室的故事——这一情节剧式的叙事与社会对“艺术家”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不谋而合。不过,就展览的布置而言,这些散落在地上的纸张所承载的文本恐怕根本不会吸引什么注意力,艺术家精心策划的叙事与自我表演完全被纸张湮没了,似乎又在宣扬某种意义上暗示了“主体性”的消解。或许,这位艺术家试图通过某种表面上的表达或表意的“失败”,从而强调在网络环境下所谓“主体性”式微的现实。尽管这一命题的真伪,尚有待检验。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