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如我们所知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1262   最后更新:2016/12/10 17:56:30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北门骞 2016-12-10 17:56:30

一个人的绘画之道


每个绘画实践者到了某个时候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觉得自己很苦闷很迷惘,画不下去了,怀疑所作的没有意思,迷惘是否走进了叉路,进而产生一种终极价值观上追问:绘画究竟是什么?它从哪里来?往何处去?换句话说便是绘画本体问题,它的边界在哪里?我们人类为什么需要绘画这种艺术活动?面对今天不断有人唱衰的绘画,它有未来吗?……有些人从这样状态走出来后,其绘画才进入清晰的理性自觉及个人化路径;有些人可能就无心再画下去了,旁及左右,渐渐远离了绘画;也有人一直陷于稀里糊涂状态,到时便被绘画技艺牵着,变成熟练工种。我想自己早已走出了这一阶段,并知道绘画本体、尤其是自我的本体在哪里,也知晓了它的今生前世,尽管个人的这阶段相当地缓慢,费劲,但惟其慢和费劲,其方方面面才符合一棵树的天然生长,就这点,我为自己大大地点赞。


在当下艺术场域里,绘画作为千年老店,不,自有人类以来就开张的万年店,确实被边缘了,在艺术圈谁仍然一门心思坚持绘画,谁确实会被看作傻冒。但在我看来,这无非是一种社会势利眼在作崇,依此衡量,你去做官、经商及其做个工程师之类远比任何舞文弄墨的玩意来得实在和实惠。选择从艺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傻事一桩,那又何必在意谁更傻呢?绘画,作为一门平面的古老的艺术方式,就象人类所有古老行当一样,已能够最本真、方便地表达我们视觉感知。当初自己误打误撞走上这条路,现在则成为深入骨髓的灵魂需要。傻与聪明、好与坏、落后与边缘种种,因此可以一跃而过了。


基于此,我始终以更落后、边缘的传统水墨作为绘画方式,想想它与我相伴都有廿几年了,一生最好年华都与此为伍。一一有成就吗?有人肯定会作此想,而我很想告诉他的,则是自已体会深切的水墨作为绘画独特性。试想想世界艺术成千上万、林林总总,可有哪一种象它那样,在纸的材质上,在空间把握,在趣味表达上,独一无二而深刻。当然深刻总是以牺牲丰富为代价的,(就象音乐强调旋律以放弃节奏为前提一样)但就每个个体角度,深刻远比丰富更为稀缺而珍贵。传达这样深刻性、挖掘这样深刻性正是我个人责无旁贷的事或者宿命,再明白说亦即水墨作为绘画语言深度拓展,就是我廿几年来所作所为。它实践的是一项至今仍然有效的绘画真理:画什么不重要,怎么去画才重要!至于成就嘛,借用台湾诗人余光中写李白绣口一出就是半个盛唐,俺画笔过后,一付为烂国烂人。呵呵,谁也不用大言不惭,历史自有春秋。




记得不止一次有同行问我道:你的水墨画追求什么?凡造型眼睛都是窟窿,画面一团糟的样子。某次我只好回应:这就是我的率意形式呀。那位没再言语,我也不好再作解释,这里不妨展开来一说,现在水墨绘画(包括所有平面绘画)普遍追求的是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以及单纯而有趣,供人会意会想挺多,这类艺术最高级概括便是有意味形式;从空间上定义便是客厅艺术,往大了走便是大银行、宾馆的大堂艺术,整个充满着的是资产阶级趣味。(那种镀金嵌银、奇巧淫技堆砌、繁复无比的暴发户趣味,咱不管它。)这类绘画倒也皆大喜欢,绘画者可发挥个人诗情与画意,还可炫耀技艺,还好卖,且卖个好价钱,观众或顾客则赏心悦目之余,还有一定思想或趣味上回味,加上传说中的高品位。我呢,从人之初天性到人之成的理性都不想趟这条金水,理所当然,自已无论从绘画路径依赖到趣味表达与之相反、相背,以上面表述就是将有意味形式转为率意形式,将画面的优美变为崇高,让资产阶级趣味见鬼去,而让鬼趣和恶趣成为我的画趣。由此,所谓窟窿眼对应着鬼趣,一团糟对应着恶趣,它们合起来对应着我们所处的恶时代以及鬼样的人生。至于能不能卖,能否成名成家,讨不讨人喜欢,那是社会上的商业法则,而不是人类之所以需要绘画这玩意的法则!


2016126京郊m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