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 新媒体艺术家田晓磊上海首展《超频:田晓磊个展,异物:后人类的身份》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2277   最后更新:2016/11/28 09:40:34 by 陆小果
[楼主] 欧卖疙瘩 2016-11-28 09:40:34

来源:微信公众号“天下一叔”


最近 TANC 有一篇文章:《亚洲需要这么多双年展吗?》。这个问题,叔也想过。


在 Biennial Foundation.org 的双年展日历里,短短一个季度全世界双年展一共 14 个,咱们亚洲地区可占了 9 席,相当于 65% ,不得不说令人惊叹:


韩国

光州双年展

2016-09-01

中国

银川双年展

2016-09-10

中国台湾

台北双年展

2016-09-10

韩国

釜山双年展

2016-09-20

日本

冈山艺术交流

第一届,三年展

2016-10-09

中国

上海双年展

2016-11-11

斯里兰卡

Colombo 双年展

斯里兰卡第一个双年展

2016-12-02

印度

Kochi Muziris

2016-12-12


写到这叔想起来了,他们还漏掉了 CAFAM 双年展和有一万件作品的南京双年展——据说今年刚变成双年展了!

真是厉害了 word 大亚洲!


那么,大家为什么喜欢一言不合就开双年展呢?

2005 年威尼斯双年展地图:方寸之地国与国的角力

(来源:wikipedia)


因为双年展的竞争,说白了就是各个地区文化话语权的角力啊!


既然咱们亚洲这么热衷于双年展,叔就挖了点冷门数据,给对双年展感兴趣的领导土豪和吃瓜群众们参考下。


首先


办这事得花多少钱?


为此,叔默默点开了上海双年展官网的赞助与合作栏目,一共 12 个赞助商:


3家                                                             中国政府机构

2家                                                             中国商业机构

2家                                                             外资商业机构

3家                                                           外资非盈利机构


里面除了 2 家非政府单位,其他名字都和上一届上双不一样,似乎并没有稳定的金主。


这届上双具体花了多少钱叔不知道,叔只记得第九届的时候总策展人邱志杰对经费问题有过一些抱怨和无奈


2012 年上双的整体预算大概 2000 多万,其中政府 1800 万,其他主要来自外资企业。但是政府审批手续繁琐,且都要发票报销,还得用价格不太合理的国企供应商,此外,外企汇款进来也很缓慢。总之一句话:预算紧缺,消耗大,且拿不到现款!


那么双年展的预算究竟多少才比较合理?


上进的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主办方,为了更好地知己知彼,2012 年给各大双年展发了问卷调查,关心点跟叔一样一样的,就是:童靴们,你们办这么个展览都花多少钱?


据说收回问卷结果耗时一年,也才只有七家双年展腾出人手来认真填了表寄回去。他们填的基本都是 2010 年左右举办的双年展,数据确实有点旧,但叔也没有找到更新版本,姑且参考下基本规模以及来源比例。


先来概览下这些双年展的总花销(单位:万欧):

当年 1 EUR ≈ 9 RMB


相应的参观总人数及展出作品数量:

花销看起来和参观人数、展出作品数量没什么太大关系。但不管怎样可以看出来 190 万欧(2000万人民币)已经是底线了,和 2012 年上双的预算差不多。剩下所有双年展都比这条线要高一个台阶,更别提高得有点夸张的圣保罗双年展,折合人民币 1.4 个亿,这还是五六年前!

然后


钱从哪里来?

按钱的来源,大致分为三派双年展:


政府靠山——欧洲宣言展、柏林和利物浦

自己单干——圣保罗和伊斯坦布尔

折个衷吧——里昂、光州和悉尼


1. 政府靠山的双年展基本都在欧洲,被调查年份政府资助比例均高达 85% 以上


欧洲宣言展每届由欧洲各国轮换主办,第八届在西班牙,主办国及地方政府的文化旅游部门加起来负担了 98% 的开销,只有 2% 来自别的捐赠及赞助。而利物浦双年展,除了有稳定金主 Arts Council 以及利物浦市政府外,还能时不时拉点区域性的欧盟资金支持(要退欧了恐怕不行了)和英国西北经济发展署 ( NWDA ) 之类的赞助。

中国艺术家陆平原在 2016 利物浦双年展

(来源:The Sunday Times)


政府爸爸们之所以会买单,一方面有支持文化事业的眼光,另一方面还打着额外回报的小算盘。


第八届欧洲宣言展的总结里说展览提升了城市形象,给城市带来的直接投资回报大概是展览开销的五倍。而 2010 年的利物浦双年展, 62 万的参观人次给城市带来了超过 270 万英镑的消费。且不论统计多么精确,带来了游客拉动了消费是肯定的。


2. 相比之下,自己单干情况就各不相同了。政府支持看起来都比较低,圣保罗只有 6% ,伊斯坦布尔只有 20% 。

圣保罗双年展主要靠的商业赞助,比例高达 82% 。但你不要以为巴西的企业都这么热爱艺术,说到底还得靠政策激励。


巴西有个很妙的税收政策,就是企业能把本来要缴税的最多 4% ,挑一个政府网站上登记过的文化项目给捐了,相当于政府把赞助的项目挑选权下放给了企业。对于企业来说,这钱不捐白不捐反正也抵税,还不用算在公司 Marketing / PR 的预算里!怪不得圣保罗双年展财大气粗,一届的开销能办八九届上海双年展了,你服不服?!


伊斯坦布尔就心累一点,政府支持不稳定,有了上顿没下顿。商业赞助 33% ,展览门票等收入 11% ,剩下的大头 36% 得去全球各地的基金会申请资助。叔猜测,这才是他们要做横向比较这种问卷调查的原因吧,来年报告可以用来游说政府……


3. 最后说说折衷的这一波。政府支持比例不低,都在一半左右。商业赞助的比例也适度, 范围在 10-20%。此外,还各自有一些「 开源」招数 。

展览收入:里昂和光州的门票和纪念品卖了超过 100 万欧,在这八家双年展中遥遥领先。

中国艺术家关小在 2015 里昂双年展

(来源:Laviedesidees.fr)


投资收入:光州双年展的背后机构——「光州双年展财团」是基金会模式,由地方政府和企业出资组建。财团每年有专项投资基金,收入用于支持双年展。 2010 年这笔投资收入大约 150 万欧,占展览总开销的 21% 。


个人赞助:悉尼双年展「开源」的主要思路是「人多力量大」。官网上列有很长很长的个人赞助者名单。此外,悉尼还会利用众筹平台,比如 Australian Cultural Fund ,来获得更广泛的集资,也是一个开脑洞的思路呢!


最后叔要说


双年展的成败从来不由花了多少钱来决定。一起摆出这些数据,只是想说虽然有钱不一定能办好,但没有钱恐怕还是办不好的叔看到有报道说上双的预算不增反减,如果长期如此,策展的规模和雄心势必会越缩越小,一个双年展该有的平台和影响力该如何搭建?


当然,国情不同。除了伊斯坦布尔,上述所有双年展都得到了政府长期至少一半预算的鼎力支持,此外大部分地区都有捐赠的税收激励,因此募集赞助的整体社会环境都会容易很多。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双年展的规划才是稳定而长期的,才会再讨论「开源」的多样性,锦上添花,让展览预算更上一层楼。


至于钱具体该怎么花,展览部门专业的运营和分工等等下一步的问题,叔觉得,还是得先解决了基本的口粮问题才能谈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