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影村:行动的小说——关于”大航海“的叙事学研究
发起人:天花板  回复数:0   浏览数:1790   最后更新:2016/11/27 17:00:17 by 天花板
[楼主] 橡皮擦 2016-11-27 17:00:17

来源:artnet


Josef Achrer,《3D信息No.8 数据系列》,24x17cm,纸本综合,2016。图片:致谢那特画廊


近日,捷克青年艺术家Josef Achrer(约瑟夫·阿彻)的个展“数据主义理论”在成都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机构——那特画廊拉开帷幕,展览展出了艺术家最新的绘画和装置作品,通过《数据》系列作品呈现出艺术家近年在创作媒介和艺术语言中的思想轨迹与持续探索。从艺术语言来看,Josef Achrer将数学思维直观转化成视觉艺术,处处透露着理性而节制的思辨意味,拒绝以鲜明的感性标签博取眼球。


如果说在早期的创作中,Josef Achrer还无法彻底舍弃具象的表达,那么在中国的生活经历就彻底颠覆了他的思维方式和创作风格:“2013年秋天我开始构思《数据》系列,当时我正在北京,一座充满着对比、能量的城市。在中国,我们可以感觉到数据与信息的区别,任何一个社会学机器能够维持其强大性的前提,都是要传递‘正确’的信息。社会也会明显感觉到对数据的需求,而它靠永久的信息来满足”。

Josef Achrer,《3D信息No.13 数据系列》,150x140x20cm,布面综合,2016。图片:致谢那特画廊


在文字学定义中,数据一般指代客观事物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最初在天文学等自然科学领域被提出。数据经过处理后成为信息,而信息经过量变的累积,质变为特定的“规律”,最终反映客观世界里万事万物的特征,成为指导人们方法论的世界观。Josef Achrer的创作即贯彻了上述逻辑:他相信信息、数据和物质世界间存在着映射关系,例如拥有截然不同形态的物体(一个弯曲,另一个笔直),它们的RGB投影却可能完全相同。这说明信息、数据确实能反映物质世界,但却并非永远客观准确——理论上的“规律”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因信息过载或数据有误而产生偏差,使得“真实性”存疑。

Josef Achrer,《IP 13 数据系列》,45.5x32.4cm,纸本综合,2016。图片:致谢那特画廊

如今,“大数据”已是被反复提及的社会热点,并且被广泛运用为决策指标,那么在这貌似泛科学化的社会中,是否还存在着“真实性”?对这一问题的思考驱使Josef Achrer创作,他用制图的方式进行绘画,赋予作品视觉秩序感,放任感性的思维在理性的RGB世界中信马由缰。他试图摆脱以往经验和海量信息编织的混沌芜杂,由内在精神驱动持笔之手,全身心浸入绝对的“心流”状态,最终结果是承载于画面上的恒久的宁静与专注。


从技术层面来看,亦不乏创新亮点,他将数码描绘技术转变成手工化的实验:画布上的一个点可对应电子屏幕中的图像构成单位,帆布纤维天然构建的网可对应显示器中符合RGB色彩标准的点阵系统。同时,Josef Achrer还将图像视为一个空间整体,如此,多个平面呈现的信息使得作品在信息结构上进一步完整。

Josef Achrer,《光下之景观No.6 数据系列》,45.5x32.4cm,蓝图纸本,2016。图片:致谢那特画廊


看过Josef Achrer作品的观者会发现,这是一批很难被划分“流派”、甚至被定义的信息载体。策展人吕澎曾经如此评价:“Josef Achrer不是在处理审美的问题,而是在提出一个新的艺术观念”。如此,当代艺术中最重要的“观念性”议题被再次摆上桌面,而这次探讨的核心是:Josef Achrer作品中潜藏的基于数据及信息的二元结构对于现实社会的构建意义,以及人们如何在这些虚拟维度之间获得认知平衡。或许,一直以来的“真实性”只是某种趋于真空的幻觉,在Josef Achrer用笔触模拟RGB的那一丝丝微妙的偏移里,永恒困扰着人类的存在焦虑正发出轻轻的一声”om”(指印度文化中的神圣之音)。


Josef Achrer:数据主义理论

展期:2016年11月20日—2017年1月16日

地点:那特画廊丨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天府软件园C1西楼


文:余雨桐、薛丹青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