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碎”现实中行动的西安当代艺术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1566   最后更新:2016/11/23 22:16:11 by 叮当猫
[楼主] 天花板 2016-11-23 22:16:11

来源:凤凰艺术


肖鲁:我低估了伤口的严重性

2016年10月23日,由国际策展人乔纳斯·斯坦普发起的第一届“北京·现场”国际行为艺术节圆满闭幕,闭幕当天中国著名艺术家肖鲁在实施行为作品《极地》时,右手意外负伤。在她发现鲜血已经开始浸染四周的冰块时,她依靠一种艺术与身体共同激发出的抵抗力,竭尽全力又坚持实施行为近40分钟,最终把冰块凿破,直至极度晕眩、身体失控才停止。这也让人感动并欣喜地看到作品《极地》沾染血液后所付诸的真诚、精彩,耐人寻味。

在《极地》行为实施结束后,亲友们立即将肖鲁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其右手多根神经与肌腱被切断,必须立刻进行手术。当晚,在经历了三个多小时的手术后,肖鲁被推出了手术室……

面对肖鲁《极地》的作品,为之感动的是一种因偶然所激发出的个体无限可能,直到艺术家能量耗尽,这或许更能触发人们强烈的共鸣。以下“凤凰艺术”为您呈现批评家、策展人佟玉洁在肖鲁在实施行为作品《极地》后当晚所写的撰文,以及之后对肖鲁进行的跟踪报道。

佟玉洁


身体的极地

如果说肖鲁的作品《对话》面对的是男女两性问题的社会思考,那么作品《极地》则是人性自由悖论的终极思考。《极地》作品中的普世性的价值呈现与升华,达到了肖鲁历次作品之最。

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人性自由的悖论始终围绕着善恶进行,并且最终成为一种制度的符号。制度是否成人性自由的牢狱?不容置疑的是,人性自由的悖论生产既是制度的开始,也是制度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一个群居的动物,或许,群居表面的和谐来自于制度的建立。那么制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使人获得自由?靠善还是恶?在肖鲁的作品中,回字形的冰墙与人互动的喻体产生的视觉逻辑,带给人们是多重的文化想象与政治想象。我们可以从肖鲁的作品《极地》中的冰、刀、人和血的元素中可以看出,人性获取自由的渴望与艰难。虽然恶的冰点与围城可以囚禁人的肉身,但是用善的勇气与鲜血凿出自由的残酷与浪漫,令人窒息,也令人兴奋。特别是凿冰的锋利刀子穿墙而过,由破碎的冰凌、鲜血与刀共融形成的自由之花,用美丽的残酷激活了众生麻木向善的人性。此时,生而自由的人性不仅属于肖鲁,也属于每个生而自由的众生。尽管人类善恶同行,但是向善的终极追求是人性自由的底色,这是肖鲁作品《极地》强烈地普世性的价值带给我们的启示。

2016/10/28



▲ 肖鲁实施行为作品《极地》现场


肖鲁对话“凤凰艺术”

偶发


▲ 肖鲁实施行为作品《极地》现场


我在行为里会一直关注“不可控”这样一个问题,往往我喜欢去体验行为的过程,不愿意去重复同样一件作品。行为艺术并不像舞台剧:经过彩排,可以一次次表演。我的行为每次都是第一次,其中必然有很多东西会在想象之外发生,可以说这种随时可能发生的“偶发”时刻处于我的作品中。但艺术家在作品中,对事物做出的反应和态度,又构成了行为作品很重要的一部分。在突发情况下,你并没有时间去构思,得立马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也是行为作品中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某些时候人的性格也决定了我在一种特定状态下的反应。

性格的潜能


▲ 肖鲁实施行为作品《极地》现场


所以这次我做《极地》这个行为正是我性格中的一种东西,但是当时我在心理上低估了这个伤口的严重性,所以我就一直在实施,从视频上看我后来又坚持了半个多小时,开始凿了一个洞,然后又去凿另外一个洞。但是后来失血过多,我感觉自己支撑不下去了,真的支撑不下去了,身体告诉我要停下来,所以我最终停下来了。后来我看了视频、照片,感觉这件作品的确非常成功,其中的血和冰,使得某种张力释放出来,但是代价的确很挺大,非常危险。还有很多人在行为之后,问我一个问题:“你是不是在事先设计好去割破血?”我说这肯定不是设计好的,我断了三根神经,多根肌腱,我说我没有设计过。感谢上帝,我没出特别大的生命危险,活下来了,如果真的要割的太严重的话,我不知道会怎么样,但现在我能承受这个代价。

“零”的状态



▲ 肖鲁实施行为作品《极地》现场


我经常我会跟别人说,作品需要它来找我。其实我做作品的状态是让自己处于一种“零”的状态,就是尽量感受我在每一个特定状态中,带给我的东西。作品《极地》的灵感来源于之前去挪威北极,那个地方的冷可能是在内地的人感觉不到的。在那个寒冷的地下,当你看到北极冰川的时候,会被那种美震撼住,所以我当时有一种强烈的反差,好冷的地方,也好美——对冰的那种晶莹剔透的感觉。

刀的由来


▲ 肖鲁实施行为作品《极地》现场


其实我也不知道那天为什么会在郎伊尔城去逛商店,看到了那把刀,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天生对刀枪有一种说不清的兴奋。当我买了三把刀之后,脑子里就瞬间出现了一个画面,也就是《极地》——有一块冰,我拿把刀在不停地凿,我就在那一刻将我的想法发给了策展人。可以说构思简单的一塌糊涂,就是冰和刀。至于大家对其引申出来的社会性、政治性、人性,这都是理论家可以阐释的,其实艺术家的想法非常简单直接。

被凿破的“洞”

▲ 肖鲁实施行为作品《极地》现场


当冰被凿破时,还是有一种兴奋感的,再加上凿的过程中出了血,仔细回想当时会出现一种加速的节奏。因为最早我设计的是一点点凿,凿出一个洞,能让自己出来,或者把它凿塌了,但当手受伤后感到痛的时候,已经不太有力量了,经常用一个手去凿,痛的手会抹在冰上,其实我当时的力量已经减半了,但是我还在坚持。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去凿第两个洞,可能在这种偶发情况下,我不停地告诉自己再凿一个洞,再凿一个洞,当这个洞凿穿了我就停下来,因为我的身体已经有晕的感觉了。回过头来再看视频,发现这件作品最重的东西还是“坚持”,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肖鲁被送往医院……





▲ 数周之后,肖鲁的手拆线了......


关于肖鲁

肖鲁,1962年出生于中国杭州,祖籍江苏江都,父亲肖峰,母亲宋韧,因母亲是山东人,故得名鲁。1984年肖鲁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8年毕业于杭州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88年至1989年,就职于上海油画雕塑院。1989年底赴澳大利亚悉尼。1997年回到中国杭州,2003年到北京。现居住创作于北京牛厂艺术区。

代表作品:《对话》(装置/行为)1989,《15枪……从1989到2003》(照片/行为)2003,《精子》(装置/行为)2006,《婚》(行为)2009,《醉》(行为)2009,《清洗》(行为)2009,《洗钱》(行为)2015,《合一》(行为)2015,《人》(装置/行为)2016。小说《对话》(香港大学出版社2010)。建筑设计《肖鲁工作室》(北京牛厂艺术区)2010-2013。

公共收藏:北京泰康,美国纽约当代艺术馆,中国喜马拉雅美术馆,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新加坡当代美术馆等。

关于佟玉洁

佟玉洁,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雅昌艺术网专栏批评家;曾经出版过诗集《狐风》(文化艺术出版社),美术评论集《龙说·说龙》(陕西教育出版社),美术文论集《谁的后现代》(陕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美术专著《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性修辞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等四本书;曾经策划过《长安风度——2011西安当代雕塑展(2011年)、《纺织城艺术区性学报告·废墟上的婚礼》(2013年)、《国宴——以自助餐的形式》现场艺术(2015年)等艺术活动;曾经主持雅昌艺术网“圆桌论坛——艺术区的2012”(2012年)、与庸现、狄狄共同主持“世界格局中的女性主义——2012北京中外批评家论坛”(伊比利亚美术馆2012年)、与陶咏白先生、徐虹女士共同主持“中国女性艺术30年神农架批评论坛”(2015年)等学术活动;曾经参加2011——2016年的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参加2014——2016的神农批评论坛,以及2016北京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