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北京和上海的艺术方向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796   最后更新:2016/03/17 21:28:54 by 叮当猫
[楼主] 另存为 2016-03-17 21:28:54

来源:798艺术 文:李旭辉


与马克思谈论资本的剩余价值不同,宋冬这些作品所传达出来的信息远离了阶级化的对抗和矛盾,更多的源自生存经验中温情回忆和体验。这些碎片化的材料通过艺术家的有意的选择和组合构建出耐人寻味结构,而在这些结构里人群生存中的智慧、情感、或无奈、迷茫、被艺术家慢慢捕捉显影。


艺术汇:《物尽其用》和《剩余价值》之间似乎存在某种联系,前者与您的母亲整理生存的物件有关联,而后者更多是你在此基础上抽取一些结构来构成你自己的美学概念,那么能谈谈《剩余价值》的缘起吗?

宋冬:《剩余价值》系列作品是在《物尽其用》和《穷人的智慧》中形成的认识价值。《物尽其用》呈现了人和人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以及人和物的关系。是一个不断收拾和整理生活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再学习和不断再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新获得对以往视而不见的事物、事件和存在方式的再认识。形成了《穷人的智慧》系列中的“借权美学” 。而《剩余价值》是进一步“去叙事性”的碎片化呈现,是把叙事性和现实主义因素以“隐形式”呈现。形成“抽象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也呈现了“现实”对审美的影响。

“宋冬:剩余价值”佩斯展览现场 摄影:王翔

《无为之为 碎块》装置 2014 年


艺术汇:与之前创作不同的是,你通过一种类似托普学的结构方式将旧的门窗和一些时下的建筑材料结合在一起,这样创作是基于什么因素的考虑?

宋冬:这些结构和形式是由废墟、垃圾和被废弃物堆放和存在的影响而来。是“师化现实”的写照,也是对被忽视的现实的规划和整理。


艺术汇:艺术家梁硕也曾利用平民材料构建他的‘费特’系列,他将其收集的商品称之为‘渣’文化,这似乎与你的‘剩余价值’有某种呼应,那么你是怎么看待艺术家今天这种通过收集再创作的方式?

宋冬:使用收集来的物品再创作并不是一个今天的创举。很多不同的艺术家都在不同的时期使用过再利用的物品来创作。我的“剩余价值”的重点不是关注废弃物的改造,也不是对收集物再利用的迷恋。而是关乎信手拈来的,被放在一边的被忽视价值的发现和创造。


《无为之为 碎片010》 装置 2014 年

《无用之用3号》 装置 2013-2015年


艺术汇:展览分为进门口的收集的窗户残件,中厅的结构装置和后庭的瓷板残件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

宋冬:是一个由“现实呈现”到 “精神呈现”的递进过程。是“抽象现实主义”的多重表达。


艺术汇:从早期的《水写日记》到《哈气》能看到你的创作既包含了一种传统文化的自律又有对现实批判的在里面,那么你是怎么看待传统这种内省式的文化和西方人文主义这种律他性之间的差异?

宋冬:内省非常重要,律他也重要,但利他更重要。认识的度决定做事的度。重要的如何融合,“无界”是我认同的。


《无为之为碎片012》 装置 2014年

“宋冬:剩余价值”佩斯展览现场 摄影:王翔


艺术汇:在展场中废弃的瓶子被变为监视摄像器出现,这件作品也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而且在《实验室》和《新闻发布》中也被多次采用,那么能否谈谈这些作品彼此之间的联系?

宋冬:那些被用空的瓶子与图像捕捉设备的形似恰好成为了被抽空内容的“隐形式”。我们在获得被保护的许诺中,获得被“关注”和被“监视”。个人的空间也不断的被挤压和被抽空。而这种“隐形式”使这种“被动”的局面得以有了“逆向的主动”,但这“逆向的主动”又是徒劳无功的。


艺术汇:白菜、蜂窝煤和肥皂作为你展览中点睛地方,在《物尽其用》中也出现过,但对比看来,与此次展览提供的情境有些差异,上次展览中物品是以复数形式出现的,但此次展览中却以单数化的方式封闭在钢制结构内部,前者陈述是一种储藏形制,后者却有某种拟人化倾向,为什么出现这种变化?

宋冬:《无为之为碎块:白菜》、《无为之为碎块:蜂窝煤》和《无为之为碎块: 废渣肥皂球 》已经不再是具体的物质和生活。是这三种物质呈现的“精神符号”。这里的大白菜已被做成“陶瓷的大白菜躯壳”。 这种曾经叫“政治菜”和“爱国菜”的蔬菜,既是我成长过程中“物质”的养份,也是我认识过程中“精神”的养份,是提供给我内在能量的物。而蜂窝煤恰是由泥土粘合“煤的细渣”制造的多圆孔圆柱体,是“物尽其用”的产物。这个抽象的圆柱体由于她的功能使她成为了一个日常物品。是提供给我外在能量的物。那个用“物尽其用”生活哲学制造的“废渣肥皂球”,是我们清洗身体的能量之物。这些存放在旧窗制造的“碎块”中,是被抽象的现实。


《坐井观天》 装置 2015年

《坐井观天》 装置 2015年


艺术汇:在中厅坐井观天这件作品中能体现你对社会结构和实时民生的一种关注,那么今天社会结构的扭曲和不合理在文化探讨中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弱项,一种莫谈国事的氛围弥漫开来其缘由是什么?

宋冬:人人都是井底之蛙,只不过每个人的井不一样大而已。但我们的问题是:不断地被推入更小的井中。


艺术汇:你一直在北京生活,但大多数时候都在国外展览,那么你是怎么看待70 年代末之后,文化的现实环境的,是否有所改变,在艺术商业化的过程中,艺术原有的精神性是否被消弱了?

宋冬:“边界”在今天的世界已开始模糊,艺术一直是无法定义的,不论现实多么的残酷和糟糕,人类对精神性的追求不会因为物质化和商业化而被削弱,艺术也不例外。而恰恰越是“物质商业化的猖狂”越体现“精神化的可贵”。艺术的精神性不会被削弱,只是她不以“显”的方式招摇罢了。(采访/撰文:李旭辉 图片提供:宋冬)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