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张奕满“闲言碎语”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1319   最后更新:2016/03/08 22:02:31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clclcl 2016-03-08 22:02:31

来源:artnet 文:Ben Davis


大都会布劳耶究竟能不能众望所归?这是围绕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个全新的当代艺术展示空间一个让人翘首以待的问题。


即将在三月下旬开幕的大都会布劳耶分馆曾经是惠特尼美术馆的所在地。这家超级博物馆想将这座位于麦迪逊大道的建筑按照艺术画廊(Kunsthalle)的概念发展成自己的当代艺术分支,这个企图已经在它的名称——大都会布劳耶分馆(The Met Breuer)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个名字对于痴迷于建筑流行语和博物馆八卦的人肯定充满了魔力。而对于其他的门外汉,大家可能都会不由得发出“大都会什么?”这样的疑问。(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是包豪斯的著名人物,设计了这幢堡垒式的建筑。)

布劳耶大楼外现在已挂上了大都会的标帜


大都会在尝试充分发挥历史馆藏优势的同时,希望借此机会将自己从古旧传统的形象中解放出来。大家都翘首以盼,希望大都会丰富的藏品资源以及深厚的学术底蕴可以成为纽约当代艺术生态巨大的推动力。大都会布劳耶分馆的开幕展名为“未完成:可见的思维”(Unfinished: Thoughts Left Visible),占据了旧惠特尼建筑两层楼面。展览展出了从扬·凡·艾克(Jan van Eyck)到乌尔斯·费舍尔(Urs Fischer)的近200件作品,所有的作品都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有完成,或是艺术家的有意而为之。

从右至左:大都会布劳耶分馆“未完成”展览入口处丁托列托和提香的作品


如果非要给这个开幕展打分的话,我觉得我只会给B。

这是个仅够及格线的成绩。但是对于大都会这样一个声名显赫的博物馆来说,我知道B是远远不够的。

米开朗基罗在大都会布劳耶分馆“未完成”中的作品。


这个展览值得专程去看么?绝对。你可以陶醉在米开朗基罗精美的手稿当中,也可以有机会欣赏到一整间画廊的透纳(J.W.M. Turner)的晚期作品。你还将有机会在本杰明·韦斯特(Benjamin West)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未完成的作品前会心一笑——艺术家灵巧地描绘出了刚刚成立的美国政府的外交官的形象,而空白的部分则很可能是用来刻画他们的英国对手的。乔治国王,接招!

本杰明·韦斯特,《美国停战和平协议代表团与英国谈判》(1783起开始创作)。


在“未完成”中展出的有趣的作品远远超出了我能够在文章当中描述的范围。不过我在文章后面还会提到一些。


前泰特现代美术馆策展人希娜·瓦格斯塔夫(Sheena Wagstaff)是当前大都会当代艺术振兴计划的领军人物。当被问及在现代艺术博物馆、新惠特尼美术馆以及众多当代艺术机构林立的纽约,大都会可以为这座城市带来什么的时候,她反复强调:“这是你第一次得以有机会将当下的现代艺术作为入口,回头审视5000年以来的人类文明以及创造力。”


对于这样的宗旨,“未完成”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策展理念:它使用了非常当代的观点,即后1960年代、后概念艺术中过程大于结果的理念来重新审视历史。

“未完成”中安东·拉斐尔·门斯,《马里亚纳·德·希维亚和萨米恩托,维斯卡尔公爵夫人》(1775)


有时候这样的策略很有效,但是有时它的效果并不理想。比如,展览中包含了一幅以城市新古典主义而闻名的德国画家安东·拉斐尔·门斯(Anton Raphael Mengs,1728-1779)的未完成油画——它出现在这个展览中简直太奇怪了。在这幅创作于1775年的作品《马里亚纳·德·希维亚和萨米恩托,维斯卡尔公爵夫人》(Portrait of Mariana de Silva y Sarmiento, Duquesa de Huescar)中,画中公爵夫人的外形以及衣服褶皱等细节都已经完成,但她的面部却呈现留白的状态,被悉心修饰的头发环绕;公爵夫人的怀中本应该抱着一只小狗,但艺术家只留下了小狗的轮廓。


这件作品诡异的效果在当下足以被称为当代艺术。所以,这是一个完全符合当代绘画标准的作品。但它够不够得上伟大当代绘画的标准呢?我不知道。

“未完成“展览现场


另外,除了一大堆类似这样让人印象深刻或者怪异到难忘的作品之外,整个展览让人感觉十分古板。导致这一结果的部分原因是布劳耶分馆展厅本身的设计就呈现了暗灰色调。但是除了布展问题之外,更重要的问题是“未完成”这个把戏的本身让人感觉到了典型的西方套路:装在金色的笨重画框里的欧洲油画搁置于犀利的纽约风格的当代艺术作品当中,并被安放在巨大的白色空间里展出。这让人感觉像20年前的艺术史课程的内容——全都是一群已经过世的白人。


在我看来,布劳耶分馆显然错失了良机——但是不要只听我的一面之词。瓦格斯塔夫对《华尔街时报》说,她感兴趣的是“美术、前卫艺术以及普通观众之间的张力。”她对《纽约时报》解释道:“我在泰特现代美术馆的工作……大部分是关于重新阐述西方经典、重新分析现代主义的实际意义,并且放大这一视角的。”在于大都会任职期间,瓦格斯塔夫创建了专门关注于南亚、拉美、中东、北非以及土耳其当代艺术的职位。


但是在这个开幕展中,我一点也看不见这样的能量。


你不禁会想,是什么样的“未完成”的文化理念将所有的这些展品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根本没有——或者说,如果它只是一个将一系列未完成的问题串联在一起的策展动机的话(这至少是我从展览字面上看到的意思)——那么倒是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开幕展中确实展出了很多关于这一主题的亚洲、非洲、中东或者大洋洲的藏品。但是,如果策展方式不是按照编年史呈现,而是将更加零散的作品平行排列在一起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


(在大都会布劳耶分馆二楼正在展出的是由瓦格斯塔夫策划的已故印度画家纳斯林·莫哈迈迪[Nasreen Mohamedi]的展览。这个展览看起来在讲述新的艺术史方面更具说服力。不过,那是值得另外写一篇展评的事情了。)

大都会布劳耶分馆“未完成”中展出的格列柯作品。


即使这个展览有它自己的强项——毕竟格列柯(El Greco)、伦勃朗(Rembrandt)、提香(Titian)等人被称作古典大师不是没有原因的——它依然缺乏完整的叙事性。这就意味着它可以被当做是某种序幕来进行解读,而这恰恰为大都会涉足当代艺术指出了方向。“我们是大都会,我们不会抄袭同行,我们要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全新的、更为宽广的道路,”瓦格斯塔夫对《华尔街时报》说。“对那些想看到杰夫·昆斯(Jeff Koons)展览的人,我们只能说抱歉了。”

大都会布劳耶分馆“未完成”中展出的罗伯特·史密森作品。


不过,展览中古典作品不经意间散发出的古怪气息反而让当代艺术部分的作品显得故作姿态,因为它们大部分是建立在开放性的美学之上,而不是真正的“未完成”作品。你可以想象一下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进行数字编号创作的布面作品,或者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被沙子埋了一半的镜面作品。


另外,林立的经典作品随之带来的就是历史负担,这从一开始就让展览缺少了吸引观众前去当代艺术展览的特征——那种轻松、能量感十足的感觉。

乔治·布莱希特,《陈列馆》(1961)


激浪派艺术家乔治·布莱希特(George Brecht,1925-2008)1961年的作品《陈列馆》(Repository)的墙面文字几乎承认了这一事实。这件作品由书架、抽屉以及装有各种颜色鲜艳却稀松平常的物件的储藏空间组成,其中还包含木制拼图、橡胶球以及怀表。所有的东西都被玻璃罩盖住了。墙上的文字写道:


柜子里的物件正祈求着被激活并把玩……《陈列馆》的能量依托于这些物件天生的吸引力;由于观众处于永恒的变动中,这件作品其实永远无法真正被完成。现在,这件作品进入了艺术论述的语境中,于是,保护作品的本意阻止了观众的参与。所以,作品中引人发掘的概念就被博物馆的规定扼杀了,这使得充满了戏剧感的《陈列馆》变得无法完成。


他们其实还应该在旁边加上悲伤的长号声作为配乐。

文斯洛·赫莫,《激流勇进,萨格奈河》(1905-10)局部

图片:Ben Davis


就像我在文章开头说的一样,B是及格的分数。但是,当这个超级博物馆之所以要杀入当代艺术领域,就是为了避免自己成为二流的艺术机构。可是现代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术馆或者新美术馆已经早已在当代艺术领域领先一步了。


如果大都会布劳耶分馆想吸引当下观众的注意力,那么它就需要推出比同行更具独创性、更有冒险精神的举措。还好,大都会布劳耶分馆还有大量的空间可以发挥。


我肯定我不是唯一一个作出这样的评价的人,但是就这个开幕展而言,这个工程还远未完成。


“未完成:可见的思维”将于3月18日至9月4日期间在大都会布劳耶分馆展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