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百年艺术杂志合刊 纸媒走向终结吗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1781   最后更新:2016/01/22 20:57:15 by 橡皮擦
[楼主] 蜜蜂窝 2016-01-22 20:57:15

来源:ArtBasel


巴塞尔艺术展亚洲总监黄雅君女士


当下,随着私人美术馆的数量渐增,亚洲艺坛开始引发一股备受瞩目的浪潮,即对「私人与公共美术馆」的反思与探讨。我最近在北京参观了收藏家林翰于798艺术区创立的M Woods私人美术馆,在上海,也有部分世界顶级的艺术臻品收藏于当地的私人艺术机构内。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现象并非只发生在中国,而是遍及了整个亚洲地区。


当然,这种现象不可一概而论。但整体而言,私人美术馆成立的因由既是迎合了现实需求,也是使命使然。某种程度上来说,由于艺术基建的不完善,促使收藏家承担起推动其所在城市艺术发展的重要角色。然而,亦有一些私人收藏家在艺术界中承担着公共机构在其他领域中应当承担的职能。当私人与公共这个观念套用在亚洲时,是不能与西方国家等同相较的。


◆  ◆  ◆  ◆  ◆  


就现实需求而言,由于部分国家仍致力于提升本国建设,会出现政府较为重视医疗与教育事业,不得不将创意工业置于次要位置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一些重视艺术发展的人士如OHD印度尼西亚现代及当代艺术馆(OHD Museum)创办人黄鸿仁博士(Dr. Oei Hong Djien),就开始在其国内保存现代艺术品。这些收藏家的工作不但填补了现时需求,长远来说,他们对艺术发展所贡献的力量更不容小觑。如今,年轻一代的印度尼西亚收藏家正在黄鸿仁博士建立的基础上加紧步伐,积极地扮演赞助人及收藏家的角色,通过资助或提供平台等多种途径推广艺术家们的作品。


微小的私人力量已逐渐形成势不可挡的时代浪潮,每一步推陈出新的举措都不容忽视。亚洲艺坛并非单一方向发展,而是瞬息万变。在上海,一些知名人士如余德耀及刘益谦与王薇伉俪开办的私人美术馆,足迹已经跨越自己的领域而渐渐漫延至其他国家。在变化莫测的亚洲艺坛里,他们积极拓展艺术藏品种类以及展览呈现方式,成为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角色担当。以前,很多收藏家只把注意力集中在画作上,现在区内的收藏家开始钟情于具有前瞻性的装置艺术及富有挑战性的珍品佳作,而这种转变已经产生了广泛影响。目前,影像艺术与摄影也被视为值得收藏的艺术种类。

除了收藏艺术品外,这些收藏家在艺坛上亦有所贡献。随着收藏家的与日递增,他们在全球及区内的艺术网络中变得更加活跃,相互倡导促进艺术发展。以最近成为华盛顿赫希杭博物馆(Hirshhorn Museum)的信托委员会成员翁玮光(Haryanto Adikoesoemo)为例,他在雅加达为自己的藏品兴建私人美术馆时,就特意为美术馆聘请了总监来管理馆内艺术项目与艺术教育推广工作,精心的安排展现出翁先生的周密思虑和专业态度,更印证了他对艺坛所作的贡献。翁先生阐说现在购买艺术品时,最先考虑什么样的藏品适合美术馆,而并非只注重自己的私人收藏偏好。

郑志刚(Adrian Cheng)打造的K11 Art Malls购物艺术中心,则是另一个极富创意的文化创业新出路。第一间K11 Art Malls购物艺术中心坐落于香港尖沙咀,商场内不仅陈列了一系列当代艺术品,还经常举办短期的艺术展览。正是这种全新的艺术呈现模式,诱发出一场文化空间释义的辩论。于某些人而言,将艺术品放置在购物商场内被视为一种对艺术的亵渎,但是对于还没有习惯到美术馆欣赏作品的群众来说,把艺术放置在大家生活中的商场内,又未尝不是一种让群众接触和了解艺术的佳径。不仅如此,郑志刚还创办了非牟利机构K11艺术基金会(K11 Art Foundation),致力于培育年轻艺术家,在中国缔造一座“艺术村”为他们提供创作的自由空间。除此之外,还给予优秀的艺术学生国际奖学金以示鼓励,更赞助支持了多个海外展览。

不得不承认, 正是如此变幻莫测的特质,才让亚洲艺坛极具趣韵,也更加引人入胜。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