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最具话题性10篇艺评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129   最后更新:2015/12/22 10:46:42 by colin2010
[楼主] 小白小白 2015-12-22 10:46:42

来源:艺术世界


徐震,1977 年出生,1996 年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校,现工作和生活于上海。他的创作包括了极为丰富的类型,如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表演等等。他在国际范围内频繁展出,包括参展 2001 年和 2005 年的威尼斯双年展等,他于 2004 年获得 CCAA 中国当代艺术奖最佳艺术家。于 2009 年创立以“生产艺术创造力为核心”的没顶公司。


2008 年 3 月刊“人物”栏目专访了徐震,时隔 7 年我们再次与徐震进行了一次长谈。


2015

必须要找到新问题

王懿泉|采访


2015 年 8 月


徐震于 2009 年创办没顶公司,定义其为一个当代艺术创作型公司,以生产艺术创造力为核心,致力于探索当代文化的无限可能。2013 年,没顶公司推出艺术品牌“徐震”。

徐震,《欧洲千手古典雕塑》,2014,没顶公司出品

▲徐震,《永生 – 北齐圆雕菩萨立像,亚马逊和野蛮人》,2014,没顶公司出品


ArtWorld:你平时的工作是怎样的?


徐震:我的很多工作是做规划,比如确定哪些展览要做新作品,做什么样的新作品等,还包括没顶画廊的规划,以及艺术项目该怎么做,展览策划等等。这些工作基本上就已经把我的时间排满了,每天我七点半起床后就往公司跑。每周我要工作六天,我尽量不要七天都工作,周末尽量休息。


ArtWorld:你一直很擅于做计划吗?


徐震:还好,原来做比翼艺术中心,包括做我的个人工作室,以及跟艺术家们一起策划展览,这些工作肯定都要做计划。不然的话,光有的想法是不行的,需要执行。


ArtWorld:在 2008 年和《艺术世界》的采访里,你对国内的艺术评论界很失望,七年过去了你如何看待今天国内的艺术评论界?


徐震:我认为评论家这个职业它在不同时期的作用是不一样的。那么什么叫作用?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有存在的意义。就是说不管你是在引领,或者你在刺激,哪怕你在破坏,至少你要有一种存在感。那对于评论家来说,今天这个存在感是什么样的?


我一直认为艺术类评论还是比较有门槛的,是有知识壁垒的,评论家需要了解很多门科,包括哲学等等,评论家要有这种基础。因为门槛高,注定最后不会有多少人去做艺术评论,那这个行业的人数、基数就是不多。评论家也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去挣钱,他也没时间去挣钱,那这些人他怎么生存?所以很多时候要么是一个时代就会落在一两个人手上,要么这个时代会有一个很好的体制在推动评论这拨人的生态。对于现在的这拨年轻人来说,现在很少有纯评论家了,如今基本上都是策划人加评论,他们把自己的理论或者价值观通过展览去体现,跟上一代人相比各有各的特点。


▲徐震,《光源 - 施洗者圣约翰》,2013

▲徐震,《光源 - 土耳其浴室》,2013


ArtWorld:你在 2009 年创立没顶公司时,你具体的需求是什么?为什么要以公司的形式来进行艺术创作?


徐震:其实很简单的,我觉得那种需求对我来说就像一个青年成长过程中必须要有的一个过程。2009 年我 32 岁,我觉得思想独立的前提是经济要独立,对我来说是这样的,当然对有些人来说是无所谓的,对吧?我认为只有经济独立、思想独立,我的思维方式才能相对的放下来,我才可以放松地去考虑很多东西。


从 1997 年进入艺术这个行业一直到现在,其实我做的都不是一个人在做的事情,比如做比翼艺术中心、做 ART-BA-BA 媒体,跟艺术家合作做很多项目,我的工作一直都是合作式的。另外,我的身份也很多元,而且我的工作也没停过,每年都忙,非常非常忙,基本上没有过过艺术家的生活,就完全像是一个广告公司老板的节奏。所以对我来说我不会很纠结我换个身份这种事的,对我来说这就是很简单的。如果我对某个方向的感觉不错(什么叫感觉不错,就是说我可以预判将来可能会有几个点是有效的,对我自己来说好像更放松,能打得更开)我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做,如果遇到问题,我会在路上进行调整。所以其实我还是很直觉型的,但是这种直觉也是因为建立在密集型的工作经验上的,因为有很多问题我已经处理好了。

▲徐震,《永生 - 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天龙山石窟菩萨半跏像》,2013


ArtWorld:所以你会觉得说用没顶公司这个形式来面对 2009 年开始往后的艺术生态是有效的,我可以这样说吗?


徐震:对,不过不是说有效,其实是有趣。我们现在慢慢扩展出徐震品牌的艺术创作,没顶画廊慢慢开始做起来了,而 ART-BA-BA 肯定会在这两年中改版,也不排除重新定位,但这个品牌是会保留。还有一些有趣的工作,比如跟其他伙伴的合作项目,以“皮毛”这个品牌为例,我们会在后续有一些在商业模式上的实验。没顶公司慢慢会变成像一个集团公司一样,这样的好处在于很多事情你可以靠这个系统来支撑,来吸纳各种人才,来培养人才。


从我的角度来说我基本上是选择了一个我觉得很适合我的方式。因为公司会涉及到很多管理,而我要根据我自己来做艺术,这就意味着我要为某个作品、某种类型的结果去设计很多模式,那么在设计很多模式的时候我就是在学习。其实公司化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不断实践的循环,


ArtWorld:你认为今天的中国艺术家面临的重大问题是什么?


徐震: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来说重点就是必须要找到新的问题。我觉得单单说中国艺术家,其实显得格局有点小了,其实很简单,你作为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一个人,是什么让你有意义地、能兴奋地生活下去?答案不就是你可以明天拉仇恨,后天拉欢乐吗?我的意思是说你得有个事情、有个目标让你能够投入。对于艺术家来说更是这样。


艺术家面对的基本问题是自己的创作问题,这个毋庸置疑,我也承认。但是我现在要说的是,创作的问题真的那么肯定是问题吗?因为很多问题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就能解决得了。所以艺术家现在应该慢慢了解我们究竟在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徐震,《只要一瞬间》,“14 Rooms”展览现场表演,巴塞尔,2014,Mark Niedermann Photography|摄


ArtWorld:你最喜欢的状态是怎样的?


徐震:其实我自己觉得啊,我比较喜欢的状态就是没日没夜的谈项目,没日没夜的谈作品,那种感觉就好像你谈完了这个事情后你明天就能够做出点什么似的,好像你们要做一个改造地球的事情,但其实你也不知道要干嘛,这不是很好吗?我觉得这种状态很高兴。

徐震,《嚣张》,装置艺术品套装,2015


2008

徐震——搅局

刘晶晶|采访


2008 年 3 月 总第 216 期


ArtWorld:之前金锋给你做了一个采访,对你挺“敬畏”的。


徐震:不不不,我和他因为太熟,很多年的朋友了,那采访完全就是为了交差,我们俩都精疲力尽了,是个表演,很无聊的。


ArtWorld:你抗拒采访?


徐震:采访……还是得看采什么怎么采,对吧?


ArtWorld:你喜欢挑战。


徐震:谁说的?(笑)造谣吧。我,很平易近人的。


ArtWorld:不靠谱青年?


徐震:我没觉得。我很正常,没什么不靠谱的,只是我们一帮人,我啊,郑国谷啊,都被归类为“不靠谱”青年。可我要是不靠谱,也不会在这里(比翼艺术中心)上班了(笑)。可能相比我们前一代或者两代,就是五、六十年代的艺术家,相对于他们,我们关注的问题、使用的方法、创作的倾向可能有一点区别吧——都是一个戏说。每一代总要找几个人糟蹋一下,找几个人典型一下嘛。


ArtWorld:你是被糟蹋的那一个?


徐震:互相糟蹋吧。


ArtWorld:被称为“口淫犯”是因为你话痨吗?


徐震:他们才口淫呢,连带上我。不是因为话痨,是因为我要乱说吧……


ArtWorld:你说了别人说不出的东西?


徐震:嗯……没那么有规矩吧?都是乱来,没有那种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ArtWorld:你在比翼的时间很长,但作为艺术总监来说,却很年轻。人们会拿你和长征空间的卢杰联系在一起比较。


徐震:那,没法儿比,他是策划人,我是艺术家。


ArtWorld:你们各有所长。


徐震:我们可能更多地根据一个艺术家的工作习惯,包括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艺术家在这里工作……包括我们艺术中心的工作习惯和管理,比较混乱,走到哪儿弄到哪儿,想干什么干什么,但要买单的——要还债的。但很多画廊和艺术空间,他们相对还是有一个正规化管理,有他的一个道理。我们这儿呢,往往是根据一个项目,根据艺术家的想法,根据我们的兴趣爱好和心情,整天换来换去,所以就比较折腾。


ArtWorld:那你在这里面起到什么作用呢?


徐震: 我…… 经常提提议案:做些什么事情,想些什么招……瞎弄嘛。


ArtWorld:你自己的工作习惯是什幺?今年的注意力和兴趣点会放在哪


徐震:没什么工作习惯。就是有时间就多做点。所以希望今年能有更多时间在自己的创作上。


ArtWorld:前段时间“政纯办”在你们这儿活动,让人联想到长征空间的“长征”计划。从组织和计划名称上看,都有点儿政治意味,而且都是连续的活动,也成为艺术中心的招牌,你怎么看呢?


徐震:还好,我觉得这是双重的。你如果太过于盯着一个非常紧密的价值体系在做呢,很容易越做越窄,但是你如果说太过于随便,很扩张,也容易没有重点。所以这也应该是每个阶段不同。


ArtWorld:你的重点是什么?


徐震:可能……也不是说我的重点……可能因为我都习惯于合作关系,和很多艺术家一起讨论,就是瞎聊嘛,大家最近什么好玩,应该怎么玩,喜欢什么样的东两,找什么样的人来做展览,或者有新的想法没有,或者上海双年展都已经这样了,外围展怎么做?都是非常具体的,每一阶段不一样。


ArtWorld:那么你的想法还是带有随机性。


徐震:有的是长期工作,有的是针对具体问题有一个尝试性的回答。


ArtWorld:来自于你的“政治觉悟”?


徐震:说实话,我都不知道老金说我的政治觉悟究竟是什么,我想“政治觉悟”可能是,应该是:怎么混,怎么去面对这个局势,你作为艺术家的一个个人的态度。有一部分人很反感讨论“怎么混”,其实这个东西不用很反感,只是说,你怎么理解“混”了。有种东西太相信不好,有种东西你不认真也不好,对吧?


ArtWorld:你介于中间状态?


徐震:我们看事儿(笑)。


ArtWorld:那你这么说事,怎么都立于不败之地。


徐震:也不是。我们是苦往肚子里咽。


ArtWorld:什么苦?


徐震:比如我们长期处于运营经费很紧张的状况,我们不挣钱的。


ArtWorld:那你们靠什么维持?


徐震:有时候靠赞助,有时候接活儿干,就这样摸爬滚打过来的。


ArtWorld:你个人呢?你怎么办?


徐震:个人艺术家嘛,现在市场这么好,一年到头,怎么着也能活吧?还应该活得比工薪阶层要好吧。


ArtWorld:去年在美国的展览你的作品反响不错。


徐震:那个作品是卢杰拿过去的,是我很早的作品,2003 年的吧。反响好是因为外国人好糊弄。第一你是中国的,起点分就高,第二你年轻,第三画廊的牌子大。三个加起来,已经及格了。但是综合来说,也不是说作品不好,就是不算太差。因为那个作品规模不大,当初做的时候也是跟艺术家联展的时候做的。当时做完就旁边一扔,在北京。


ArtWorld:今年有什么展览计划吗?你和周围的人现在对什么样的展览感兴趣并愿意参加进去?


徐震:今年在准备在长征空间的个展计划。很多人似乎都有点疲软。所以应该都有兴趣寻找新的玩法。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