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社群在中国的兴起
发起人:灰常灰  回复数:0   浏览数:1853   最后更新:2015/11/30 17:27:03 by 灰常灰
[楼主] babyqueen 2015-11-30 17:27:03

来源:空白诗社 文:刘菂


电影作为一种特定时空下产生的视觉文本,所传达的信息更多,如果作为一种当代艺术批评也更有意味。本文回顾了1994年杨德昌导演的台湾电影《独立时代》,该电影表达了导演对于90年代初台北都市艺文界的看法,虚伪做作,哗众取宠,沽名钓誉。艺术创作则是东拼西凑,故弄玄虚,由于对商业成功的追求而丧失了某种独立性。与此同时,喧闹背后,每个人又都是那么的孤独。



关于如何评价某些争议颇大甚至招来责骂的社会现实类题材艺术,曾有过这样一段话:

“很多艺术家为了自己的名声,故意去标奇立异,把色情暴力像毒素一般的散布,用灰色的,悲观的作品去虚构社会的阴暗面,把艺术这美好的理想变成像艾滋病一样的可怕。…阳光永在,充满光明的社会才会让我们的感情更健康,婚姻更美满。”

(图1 把艺术这美好的理想变成像艾滋病一样的可怕)

这段看似非常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观的话,出自1994年杨德昌导演的台湾电影《独立时代》。在电影中,有着标准中国传统美人长相的主持人姐姐,在最火的一档大型情感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上,对当代艺术做出了如是的评价。毋宁多说,这样“色情暴力灰色悲观”的作品在当代艺术中无处不在,也许好多人早就看不顺眼了,主持人姐姐还犀利地指出艺术家是“为了自己的名声”才这么做的。这段话估计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激起人们捍卫“艺术这美好的理想”的冲动。这样节目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不仅如此,该节目还推荐了一位“正能量”满满的艺术家——“昆鹏大师”。他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是想做一个乐观的人。

(图2 现在大家生活这么开心,干嘛浇冷水)

节目还介绍了这位大师的新作品,“啊!” 据说这是一个后现代喜剧,是艺术家的转型之作,灵感来自于“阿弥陀佛”和“阿门”,很有东西方宗教一体的韵味。

(图3 剧名叫做“啊!”,灵感来自于阿弥陀佛,阿门)

作品长什么样?在电影中,开场即为中国传统戏曲的敲锣打鼓,一名穿着白色婚纱的小生经过连续翻滚,定格在吉祥如意的狮子头前,而两边的生角旦角也都摆好架式,准备咿咿呀呀。

(图4 啊!排练现场)

可惜只演了这么一点,穿着轮滑鞋的艺术家就冲进来喊停了。

这部作品还有一个酷炫的佛教轮回Logo。

(图5 啊!Logo)

不过,根据电影的设定,这位昆鹏大师做这个剧就是为了卖钱,并且为了卖钱,他还阐发了一个高瞻远瞩的社会理想:“我的理想是大同世界,世界大同!”并进一步解释说,“什么是大同?就是大家都相同!”艺术不是要追求个性、百花齐放吗,大师为什么会想“大同”呢?“如果大家的口味都相同,那么戏票不就是比较好卖了吗?”不仅如此,“票房就是最民主的,买票就是投票!”这样一来,通过调和大家的口味,多多卖票,就实现了天下大同,还顺带实现了西方的民主和资本主义,也解决了孔子、康有为、孙中山都没有解决的问题,真是太妙了!这么机智的艺术家不红不行。

(图6 什么是大同?就是大家都相同)

然而,要实现这个大同理想,昆鹏大师的困难重重。

首先,他有抄袭的黑历史。抄袭的对象正是主持人姐姐的丈夫、曾经的畅销言情小说家。抄的时候人还没红,现在红了,外界质疑,大师也很委屈。不过,主持人姐姐是这样开导他的,“都是自己人,不会说出去的!人红了,总会有人嫉妒的!”

(图7 什么抄不抄?以前谁管什么智慧不智慧(产权))

其次,他还和主持人姐姐的妹妹、自己的中学同学、一个作风洋派的富家千金传绯闻,并被其未婚夫、一个讲台语的土豪追打。

(图8 不要打了!你们干嘛!)

还连带艺术家的身份都被土豪鄙视了。

(图9 唉呀,搞死人了,到处骗人骗钱)

再次,他还因为想把娱乐圈的潜规则带进艺术圈中,得罪了身边帮他做事的姑娘们。

(图10 怎么可能?那正好已经七个女主角了)

(图11 你真的要给我演女主角吗?)

同时得罪了姑娘的秘密情人、一个万金油职业经理人。

(图12 以为你是艺术家就了不起!)

而且,因为忙着潜规则,找借口搪塞老同学兼绯闻对象的邀约,把对方惹不高兴了,艺术家的身份又被鄙视了一遍。

(图13 我需要孤独,我需要一种情趣嘛)

(图14 你妈的!不要跟我来艺术家这一套!)

至此,这个艺术家昆鹏大师可算得上是一个“悲剧”人物。


(图15 看你,简直像出悲剧)

在电影最后,昆鹏大师在经历了一系列波折后,终于发出了“艺术,真是太麻烦了”的感慨。而之前忙着追打他的土豪,倒像是大彻大悟了一样,发现了艺术家和政治家在蛊惑人心上的很多共通性,以及与此同时需要保有某种”装得比真的还像”的天真,于是惊觉自己也可以“搞搞艺术”。


(图16 我糊涂了,我怎么不去搞搞艺术呢?)

说完艺术家,那个主旋律的主持人姐姐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她的大型情感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很成功,可是她却被妹妹指责为不甘寂寞,“天天在观众面前装出一副幸福美满的样子”“骗自己”。节目的收视率越高,只能说明越多人无聊。


(图17 骗自己就是我回报社会的诚意)

同样地,她主持的节目也被已分居的丈夫、大学时的阳光才子、曾经的畅销言情小说家所质疑。节目越成功,就证明越多人的心灵空虚,就像他从前写的那些甜言蜜语的小说,都是毒品鸦片,只会让人们的病情更恶化。


(图18 他们不止需要安慰,还需要治疗)

丈夫还拒绝跟她一起出现在记者面前,去维护她“幸福美满”的公众形象。她甚至连自己在节目中所说的“出双入对,战胜孤独”都做不到,也算是一个“悲剧”了。


(图19 成对成双,走在微笑的胜利路上)

通过对当红主持人和当代艺术家两个成功人物的塑造,电影基本表达出了杨德昌对于90年代初台北都市艺文界的看法,虚伪做作,哗众取宠,沽名钓誉。艺术创作则是东拼西凑,故弄玄虚,由于对商业成功的追求而丧失了某种独立性。与此同时,喧闹背后,每个人又都是那么的孤独。

不过,也存在另外一类艺术家。电影提到,主持人姐姐的丈夫、大学时的阳光才子、曾经的畅销言情小说家,因为转型写一些“灰色的、变态的”作品,卖不出去,只能做宅男了。他骄傲地标榜自己“上个月才花一千多块”(台币),还写了一本《艺术家支柱指南》,推广省钱经验。这也许才是90年代初很多台北艺术家的真实状态。


(图20 是教这里的艺术家怎么样以最省钱的方法生活,工作)

当然,虽然深扒了台北艺文界,但杨德昌在这部电影里的野心不只于此。电影的名字是《独立时代》,英文名叫《A Confucian Confusion》,用两个同音词,表达“儒者的(即)困惑” 。


(图21 独立时代)

在电影开篇,杨德昌就引用了孔子的一段话,“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大意是,老百姓多起来了,也富起来了,之后该怎么办呢?


(图22 两千多年后,台北在短短二十年间,变成世界上最有钱的都市)

原文孔子回答的是“教之”,即老百姓富了之后就要进行文明教化。这句却没有被电影引用。这或许反映了杨德昌对于文化事业的某种怀疑。电影中由富家千金所经营的文化公司,业务包括搞摄影、出版、唱片、做广告、拍连续剧、虚情假意的慈善活动等,无所不能,却又搞得一团糟,以至于公司到最后没有人想要接管。


(图23 现在做文化事业是最有前途的,你知道吗?)

电影还有对于政界、商界、意识形态、大陆与台湾的历史、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批评,或悲天悯人,或愤世嫉俗,或荒诞搞笑,在此不做赘述。

(图24 感情已经是一种廉价的借口了,装得比真的还像)


(图25 现在这些商业广告跟以前那些政策口号有什么两样?)

(图26 宝贝,被冤枉是我们中国人会做人付出的代价)

《独立时代》是杨德昌的第六部电影,也是杨德昌“新台北三部曲”(另两部为《麻将》,《一一》)的第一部,并提名第47届戛纳金棕榈奖。

那个时代,并不只属于90年代初的台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