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艺术大学香港面试会 (2015年8月12 - 13日 及 8月16日)
发起人:smileLifes  回复数:0   浏览数:1621   最后更新:2015/07/06 10:57:26 by smileLifes
[楼主] 陆小果 2015-07-06 10:57:26

来源:ESTRAN  Lou

我们身处在一个从未停歇瞬息万变的世界,在观察周遭时,无论站在何种视角——微观或宏观,视野范围内的所有事物都彼此联系又自成一体的运转;另一方面,世界不断变形的状态始终持续着,当我们逐渐感受到这一点时,自己亦随之改变。字面上理解“ReForm”一词,即为“再一次塑造”之意,而展览《ReForm》中,七位旅法中国年轻艺术家呈现的则是对世界与自我变化的感触、体验与表达。此次展览由德国尼尔廷根艺术家协会主办,由独立策展人、评论人与艺术史学家杨天娜博士(Martina Köppel-Yang)策划。在数天布展日程中,艺术家与策展人同出同行,一道体验展览与参与者之间互相产生的变化与影响。

《ReForm》—— 旅法年轻艺术家七人展 (11.06.2015 - 05.07.2015)


展厅位于工业区内部,整体空间几乎不经任何阻隔或弯折,呈一完整通透的长方体,让前来观展的观众在进入展厅时就能将一切一览无余。一方面可以说是条件所限,另一方面,这种设置又极为贴合主题,将重塑空间的自由完全交给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从固守一隅安装作品,找到一个位置便独显自我的工作方式,变成了需要临场观察、现场制作、彼此调整、相互配合的创作状态。没有一件作品是孤立的和自说自话的,在它们之间互换主角与背景的位置时,必然会产生从形式、符号、材质和观念等方面的多元对话与连接。而其中任选其一,都能帮助观众在最初进入展厅时找到一条介入和解读展览的线索。

《ReForm》布展现场


从形态上来说,“线”可以成为这次展览的线索之一:观众未正式进入展厅时,就能在楼梯间看到一条极粗的白色软管从角落中钻出,如巨蟒一般蜿蜒爬行钻入另一面墙体无题 - 58号,田德熙,2015。延着扶梯向上,脚步又被不规则的橡皮胶线铺成的黑色土地所阻挡无题 - 57号,田德熙,2015。此时左边的墙面挂着两个如同树木年轮似的圆形切面,走近细看则会发觉这个圆盘是由艺术家用无数根有着微妙色差的发丝细密的盘绕而成点·系列1,蔡剑超&苏北,2013-2015)

田德熙:无题(58号),管子(材料在南特造纸厂中的地下室发现),2015

田德熙:无题(57号),不合格橡胶制品(材料在德国展览空间现场发现),580X300X12cm,2015

蔡剑超&苏北点·系列1-1,头发(此件作品的头发收集自艺术家组合身处的外部环境:如地铁、商场等公共空间中)、纸,60X60cm,2013-2015


顺墙前行至分别立于椅子和固定于墙上的两幅黑白素描旁,画面里的发丝又逐渐长成了缠绕尖锐的荆棘In/Out系列,荆棘冠1、2,沈珊,2015。这时线条在身后变得更加强烈,灰色的管道接天连地、曲折穿插,伴随着管内回荡的低沉人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仿佛即将爆炸的封闭迷宫永恒的睡眠系列-管子的回音,初鸿睿,2015

沈珊:In/Out系列,荆棘冠(1- 92.6X115.6cm / 2- 39.8X53.5cm),2015


初鸿睿:永恒的睡眠系列-管子的回音,PVC管、内置音箱,2015


在庞大的管子迷宫旁边,悬挂着一只盛着方形石块的小巧鸟笼。替换连结鸟笼上下部分竹签的是一根根紧绷的皮筋,它们在与石块重力的对抗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一个人的房间,王裕言,2014)。透过鸟笼看向对面的墙上,线条又变得舒展、蔓延,如同色彩缤纷的枝桠或血脉彼此交织、慢慢生长(力比多之欲,劳同丽,2013)

王裕言:一个人的房间,竹制鸟笼、皮筋、石头,2014

劳同丽:力比多之欲,绢本设色、三条屏,269.5X432cm,2013


“线”所意味的可以是轨迹、衔接、交错、穿越、拉扯、纠缠、生长... ,在《ReForm》展览中,这一形态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大部分作品里,赋予它们“生命变化”一般的动态;同时,线又是轻盈和纤细的,在不知不觉中它反映了这七位年轻艺术家共通的特性。在他们的作品中,能够看到的不是气势逼人的宣讲或怒吼,亦不是西方知识分子式的,对高高在上的智力游戏的追求,而是对生活与周遭环境的敏感与好奇,观察与思考。对于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件与元素的运用往往并不局限在观念的层面上,而有着更多情感上的连接:“身体发肤”中的“毛发”,在田德熙的作品中被植入在代表人造产品的腊肠之上并连接着弧形金属悬挂于墙上,透露出一现代文明特有的自然赋予的原始本能,与人造工业之间难以诉清的古怪融合。

田德熙:无题(7号),干香肠、水桶提柄(在法国梅多克的葡萄园中里发现)、毛发,2013


而另一位艺术家沈珊认为:“人类向自身身体内部的研究就等同于更透彻多维度的看清人体外部的方法,也等同于观察人与世界包括宇宙问题的方法,它们其实是一回事……(这种内外的悖论)可以说是我认识事物本质的一把钥匙”。因此,在她的《荆棘冠》里,头发作为身体的一部分,既承载着艺术家切肤一般的回忆、疼痛与情感,又连接着艺术家对外部世界的思考与感受。

沈珊:In/Out系列,荆棘冠 - 1,局部


对于蔡剑超和苏北这对艺术家组合来说,头发更是以它材质本身的丰富含义成为他们一个长期计划运用的主要元素:《点》系列中,他们起初留意这些不起眼的、不经意掉落的发丝。创作之初可能来自于有着黑头发的东方人身处欧洲对于不同发色的好奇观察。而他们耐心收集、细密整理的过程则仿佛映照着不同思想、多元信息在社会集体中的缠绕整合,让观众在凑近每一个圆点耐心端详时,都仿佛面对一个微缩的世界一般。

蔡剑超&苏北:点·系列2,头发、纸(这28幅圆点的头发都分别来自不同的个体),50X50cm,2013-2015

蔡剑超&苏北:点·系列1,局部


展览中这两位艺术家的第二件作品《≤ 100℃》(影像装置,2013)想法亦来源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与所有初来欧洲生活的中国人一样,当他们第一次接触不同于明火煤气灶的电炉盘,并在起居使用时对水滴落于高温盘上出现的效果产生浓厚兴趣。在一次次反复尝试中,遇到不同温度的水滴或飞溅、或爆裂、或迅速蒸发,直至最终与炉盘找到一种微妙平衡并被记录下来。水滴随着盘上的纹理,如星球顺应轨道般轻盈旋转,让人感受到一种瞬间即为亘古的渺远美感。

蔡剑超&苏北≦100℃,投影仪、木板,1分55秒(循环),2013

蔡剑超&苏北100℃(片段)

相较之下,初鸿睿的两件作品在展览中看起来最为“强烈”,而这种强烈是在带有工业气息和光滑坚硬的材质外表之下,显现出的则是人们在现代生活中脆弱、纤细和略微神经质的内心情感。三个白色气罐聚在一起看似相互交谈而实际上各自孤立,只有内部的声音不断翻滚、沸腾却无可释放:物件的颜色之轻,材质之重,所传达的情绪之波动不安,所处的状态之封闭坚固,所有元素彼此矛盾冲撞,产生令人神经紧绷的张力。


初鸿睿:不安的罐子,声音装置,氦气罐、扬声器(内置),2014


“声音在管道中的传播,正如我在这封闭、未知且黑暗的世界里迷惘的穿行——局促不安亦不知所措,忙碌的辗转于不同道路。”正如艺术家自己所说的一样,《永恒的睡眠系列-管子的回音》这件雕塑表面结构看起来如迷宫般纠缠错乱,让人迷失方向,实际上内部却是单向、逼仄的封闭回路,艺术家自己的声音则通过内置音箱在回路中不断地奔忙回响。这种设置不仅在感官上给人以执念一般的精神压力,在制作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次又一次的抉择与转向本身即是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看似多样纷呈的表象之下感受到的孤立迷惘,和打破僵局试图突破的愿望体现。

初鸿睿:永恒的睡眠系列-管子的回音(局部)


在今天,一场当代艺术展览是否就意味着对新颖观念或是所谓“反传统”媒材和技巧的追求?当我们一味寻找“前所未见”的时候,是否也就意味着自身已经为其桎梏。在此次展览中,劳同丽的绢本设色作品(《力比多之欲》,2013)有着传统的技法和画面中并非先锋的符号元素,在整个充满“当代艺术作品”的空间中却并不显得突兀脱节。相反这件作品中所显的繁茂的生命热望与脚下田德熙的黑胶土地,以及初鸿睿的灰色管道之间产生了有趣的对照;同时画面里多重颜色枝桠原始本能般的相互联系、交缠,与对面墙上蔡、苏二人的头发圆点又是彼此呼应的:它们都以各自的视角演绎人与世界间神秘又单纯的联系和变化。

劳同丽:力比多之欲(作品局部)


在此,策展人杨天娜以其举重若轻的“不策展”的策展方式(回复关键词:杨天娜,阅读更多相关文章)真正将展览置于一个具有高度包容性和多元可能性的状态:我们需要破除的,是一种将形式上的新颖与传统与艺术作品是否“当代”的判断画上等号的单一观念。我们需要体会与感受的,是拨开表面结构和艺术形态后,每一件作品能够如何照进当下人们的心中。


正由于这样具包容性的策展原则,每一位参与布展的艺术家的点滴行为都影响着展览最终的“塑形”,这样变化的过程直至开幕前都从未停歇:蔡&苏二人面对的是空间限制对作品整个气氛的控制产生的影响与挑战;而如何在有限时间内现场完成从未有过的大体量、也是展场中最“重”的一件作品对于初鸿睿来说则是对专注力和爆发力的考验;对于沈珊而言,为了更准确的在作品中表达对悖论和多元思维的思考,每一个小的细节都需要反复考量;而就地取材、临场发挥之于田德熙是一贯的创作方式,此次展览则又是一次在空间中与他人作品间穿插调节,在偶然材料与随机组合中寻找作品生机的契机。

田德熙的几件作品均为就地取材和临场制作


这些年轻的艺术家本身即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他们的生活在中国与欧洲间摇摆,未有一刻停歇地接收这来自多方的信息与思想。他们的作品并不强势与稳固,从另一方面来看,就如杨天娜说的那样“非常有弹性,好像可以挤出水来”。也正因为如此,对于他们,“ReForm”这一主题才尤为贴切,整个展览的形式也尤其显得有趣而富有深意:这仅是他们不断改变自我的一段过程,他们的ReForm才刚刚开始。

《ReForm》展览开幕式现场(2015年6月11日)

返回页首